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磷含量及热处理对化学镀镍磷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信义  邓宗钢 《表面技术》1994,23(6):255-259
研究了磷含量及热处理对化学镀镍磷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含量对镀层耐蚀性影响很大,磷含量增加,镀层钝化膜形成速率加快,耐蚀性能提高;当磷含量超过8.5%,镀层为非晶态结构,耐蚀性能优异。热处理直接影响了镀层的耐蚀性能,200℃热处理1h,可改善镀层耐蚀性能,温度超过300℃,镀层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耐蚀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化学成分与热处理对化学镀镍层耐磨性的影响。磷含量的改变使镀镍层的组织结构变化,低磷固溶体4.0%P合金的磨损体积低于非晶态9.O%P合金,经过175~600℃热处理,耐磨性具有不同的变化;镀镍层中复合硬质相SiC,耐磨性优于镍磷合金层,并随热处理改变。  相似文献   

3.
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与络合剂、磷含量、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并在烟道中进行了挂片实验。  相似文献   

4.
镁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镁合金因性能优异而用途广泛,但其耐蚀性很差,而化学镀镍磷合金能有效改善其耐蚀性。对镁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的基本原理以及新工艺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今后镁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化学镀Ni-P合金在铝合金表面强化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镍–磷合金镀层硬度和 耐磨性有较大的影响,二者经400℃× 1 h热处理后达到峰值;镍–磷合金在酸、碱、盐介 质中的耐蚀性优于1Cr18Ni9Ti不锈钢。应用结果证明,化学镀Ni–P合金在铝合金零部件上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锡酸盐转化膜中间层避免化学镀镍镀层与金属基体的直接接触,降低其产生原电池腐蚀的趋势,提高镁合金化学镀镍层的耐蚀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锡酸盐化学转化膜技术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锡酸盐转化膜层,然后通过直接化学镀镍技术在该膜层上沉积Ni-P镀层。利用SEM、EDS、浸泡析氢、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复合镀层的显微结构、相组成、耐蚀性。结果锡酸盐转化膜由细小均匀的球形颗粒堆积而成,颗粒之间存在空隙,为直接化学镀镍时镍磷的初始沉积提供了可能。化学转化膜表面沉积的化学镀镍层均匀致密,形成典型的胞状结构。基体-化学转化膜-化学镀Ni-P合金层三者之间的结合良好,保证了复合镀层优良的耐蚀性能。结论化学镀Ni-P层能够在不经过钯活化处理的条件下直接在锡酸盐转化膜上沉积,锡酸盐转化膜中间层避免了Ni-P阴极性镀层与阳极性镁基体的直接接触,降低了Ni-P镀层局部缺陷对整体防护效果的影响,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7.
化学镀镍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与磷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靳新位  朱勋 《表面技术》1997,26(5):12-14
研究了镀态和热处理后的镀层度和耐性与磷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化学镀镍层的牧师和性能与其含磷量有明显关系,镀态低磷镀层的硬度高于高磷镀层的硬度。高磷镀层的耐蚀性优于低磷镀层,镀态的耐蚀性优于热处理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对化学镀镍磷合金层结构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7.64%P的镍磷化学镀层为非晶态结构,耐磨性较差,通过热处理可使镀层晶化。并析出NI_3P金属间化合物,耐磨性也随温度升高(200℃—600℃)而增加,于600℃×1h耐磨性最佳。  相似文献   

9.
正0前言化学镀镍磷是不用外来电流,借氧化还原作用在金属制件的表面上沉积一层Ni-P的方法。化学镀镍磷合金按溶液的pH值可以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酸性化学镀Ni-P工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化学镀镍工艺,化学镀镍工艺因为镀层均匀、亮度好、耐蚀性及耐磨性优良而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酸性化学镀镍,镀液pH在4.3~5.2,采用次亚磷酸钠作为还原剂,除了镍离子被还原以外,次磷酸根本身也会被吸附氢原子还原为磷,因而形成Ni-P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0.
光亮剂对化学镀镍磷工艺及其镀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化学镀镍光亮剂。试验结果表明,光亮剂在化学镀镍过程中没有参与反应,却对磷的沉积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显著地提高了镀层中的磷含量;当光亮剂的加入量达到5~6mL/L时,镀层中的磷含量可提高到35.63%~39.03%,同时可得到全光亮的镍-磷合金镀层,有效地改善了镀层的表面质量,且出光速度快,镀液稳定可靠。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高磷镍-磷合金镀层的分析表明,镀层为非晶态结构。显微硬度,磨损率以及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镀态下镍-磷合金镀层的硬度,耐磨性和在10%盐酸中的耐蚀性随着光亮剂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压铸镁合金AZ91D手机内构件的Ni-P化学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直接化学镀镍的方法,得到了光亮且均匀、致密的Ni-P镀层。在分析镀层形貌、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测定了镀层厚度、硬度、结合力、阻抗及耐蚀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化学镀镍层与基体结合良好;硬度达479×9.8 MPa,400℃热处理后可提高至826X9.8 MPa;阻抗为0.4 Ω,且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呈下降趋势;镀层耐腐蚀性能良好,热处理后耐蚀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利用涡流测厚仪、场发射扫描电镜、盐雾腐蚀试验箱、电化学测试系统研究了以微弧氧化为预处理,以硫酸镍为主盐的镁合金"无氟酸性"化学镀工艺及其镀层性能。获得Mg-Al-Zn合金耐蚀性较强的微弧氧化层,并确定了微弧氧化工艺,即:起始电压为265 V,占空比为12,频率为500 Hz,电流0.75 A,正脉冲数48,时间20 min。在微弧氧化层上进行了化学镀镍,获得了Mg-Al-Zn合金微弧氧化-化学镀镍复合镀层。结果表明:镀镍层为低磷镍镀层,其中含镍89.42%,含磷2.51%;复合镀层明显提高了Mg-Al-Zn镁合金的腐蚀电位,提高了Mg-Al-Zn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3.
以铝合金为基体材料的双极板,用电脑雕刻方法制作流场,采用碱性-酸性双镀液体系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研究了热处理对镍磷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和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合金双极板经过化学镀镍磷合金后,可以满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空心玻璃微珠表面镀覆金属合金层(如铁、镍、钴)能大大改善其电磁损耗性能。采用钯活化和化学镀镍工艺制备了空心玻璃微珠表面镀镍层,并对其进行了450℃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附带能谱仪(EDS)对镀镍和热处理过程中的空心玻璃微珠镀层结构、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镀镍及热处理空心玻璃微珠的吸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镀技术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包覆了一层均匀致密的镍镀层,镍含量高于95.48%,其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镀层结合力良好;经450℃热处理后,镀层粗糙度变大,增强了Ni-P镀层的晶化,并使晶粒长大,降低镀镍空心玻璃微珠的反射率,在15GHz处,450℃热处理的镀镍微珠反射率最低为-3.8dB,与热处理前相比,反射率降低差值为1.1dB。  相似文献   

15.
化学镀镍工艺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春华 《腐蚀与防护》2001,22(7):297-301
1 复合化学镀镍简介复合化学镀镍即以高磷的Ni P镀层为底层 ,与低磷的Ni P、Ni Mo P、Ni W P或铬层组成各种复合镀层。其优点有两大方面。1.1 提高单层化学镀镍层的耐蚀性高磷的Ni P镀层电位正于基体 ,但和电位负于它的低磷Ni P、Ni Mo P、Ni W P等镀层组成腐蚀电池时 ,高磷Ni P镀层为阴极 ,低磷的Ni P及Ni P三元合金镀层为阳极 ,表现为横向腐蚀 ,腐蚀速度很慢 ,因此基体点蚀被抑制 ,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基体局部腐蚀的发生。试验表明 ,10 μm厚的双层化学镀镍层 (高磷Ni P/Ni Mo P)能抗 16…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中温酸性化学镀在Q235B钢基体上制备了Ni-Cu-P非晶态合金镀层,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结构、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升高,Ni-Cu-P合金镀层由非晶态结构向晶态结构转变;合金镀层的硬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合金镀层经300℃热处理1 h后耐蚀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化学镀Ni-P二元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与其组织结构、表面形态密切相关。实验获得磷质量分数11.54%的高磷镀层,镀态下为非晶态结构。300℃热处理后开始晶化,并在400℃热处理时完全晶化,镀层由非晶态的Ni相转变为Ni3P+Ni混合稳定相。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镀层表面观察发现,不同热处理下的镀层合金表面形态差别很大。形态的差异对镀层合金的耐蚀性有影响,特别是400℃热处理后,由于表面纳米植被的覆盖使得此时镀层合金的耐蚀性最优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试样的显微形貌随预化学镀镍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探讨试样的显微形貌、镀层的结合强度及耐蚀性能的相关性。方法以预化学镀镍时间为变量,通过化学沉积方法制得化学镀镍层。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预镀层及化学镀镍层的表面形貌,采用热震试验、弯曲试验和划格试验测试镀层的结合力,并对化学镀镍层与铝基体之间的结合力进行评价。采用电化学方法对镀层在模拟燃料电池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进行评价。结果随着预化学镀镍时间的延长,颗粒尺寸不断增大,预化学镀镍层形貌先逐渐变得均匀、致密,之后又变得粗糙不均匀。化学镀镍层的耐蚀性以及与基体的结合力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论预化学镀镍时间在5 min时,所得化学镀镍层的表面形貌最平整,结合力最好,耐蚀性最佳。  相似文献   

19.
化学镀镍-铜-磷三元合金层的制备及其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5钢表面用化学镀方法镀镍-铜-磷三元合金层,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和显微硬度计研究了镀层的组织、相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600℃×1 h热处理后,镀层由Ni基固溶体、Ni3P和Cu3P化合物相组成;镀层的硬度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先增大后降低,400℃热处理后的硬度最高;在相同的模拟酸性腐蚀条件下,Ni-Cu-P三元合金化学镀层与1Cr18Ni9不锈钢相比,具有更加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化学镀镍的措施对镁合金AZ31B焊点和母材进行防护,并对化学镀镍磷膜层进行X射线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膜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母材镀层是由微晶和非晶组成的多晶混合体,焊点镀层为微晶体;母材镀层的耐蚀性比焊点镀层的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