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信力是传媒在受众与社会中长期形成的美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是衡量传媒的受众亲和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在长期的传播实践中,各级党报普遍获得了比较高的公信力。主流新闻看党报,突发事件看党报,关键时刻看党报,就是党报公信力的具体体现。公信力既不是与生俱来,也非一成不变。随着传媒业逐步走向市场,媒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失范问题日渐凸显,虚假新闻、传媒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传媒的公信力。面对新兴媒体的崛起,社会变革期受众需求的转变,党报怎样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和肯定程度,提升公信力?本期选发的5篇文章,四位作者来自各级党报,他们结合各自报纸的实践,从实现信息的有效供给、做强大事报道、加强舆论监督、媒体自身建设等方面谈了提高公信力的成功经验;一位学者则从满足受众需求的角度切入论述媒体如何提高公信力。维护并不断提升公信力,不仅是党的事业的需要,也是传媒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公信力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希望大家共同研究,进一步解决好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报为什么要改版创新进报亭进家庭 一、提高党报的阅读魅力,解决订党报的人不看党报的问题. 我国省级党报发行,基本上是公费订阅.订阅党报的人,几乎都是党的体制内的人,这些人很多订党报而不看党报.不看的原因有二:想看、愿看的内容党报没有;党报刊发的内容,对他们用处不大.订党报的人不看党报,党报在目标读者中的吸引力在丧失,党报的公信力在弱化,党报在党内的影响力在降低,在非常活跃的报刊市场中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3.
党报新闻在权威性、公信力方面的优势,是其他报纸无法可比的.实际上,党报内容经营得好,同样可以增加读者的阅读时间.但从经营的角度看党报改革,看提高舆论引导力,就必须考虑更充分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4.
一 党报的公信力是天生的吗?回答可能有这么几个:1.是.因为党报从诞生起就决定了它的性质和品质,它的身份决定了它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公信力的化身,讲政治、讲诚信、讲公道.2.不一定.公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自己的言行和品德获取的.党报的公信力更多来自其历史的积淀,是特殊时期形成的特殊产物,但不是党报独有的.3.过去是现在不是.昔日媒体稀少的年代,除了相信党报、党台,读者别无选择.因为没有竞争,不用考虑哗众取宠,新闻比较客观真实.后来随着媒体的增多,竞争的加剧,党报也要考虑生存问题,也要看读者"脸色"办报,一些低俗新闻也上了版面,公信力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5.
正公信力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在社会中有广泛的权威性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媒体自身魅力。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但这些信息纷繁复杂,难辨真伪。当出现重大新闻事件的时候,公众还是会习惯性地选择自己信任的媒体,比如党报。公众这种"大事看党报"的习惯深刻表明,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存基  相似文献   

6.
在融媒体的影响下,新闻传播的舆论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地方党报也因此受到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方面的挑战,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地方党报需要提高自身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这样才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地方党报作为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及时传达党的理论成果的舆论阵地,在读者心目中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本文提出了地方党报提高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具体措施,促进地方党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信力是媒介赖以生存的根基,尤其是党报的公信力更是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然而,在社会问题多发的社会转型期,我国部分党报由于不能准确定位自身的社会角色,加之新媒体的冲击,党报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本文主要从党报社会角色的定位和扮演角度,联系社会角色理论和媒介框架理论,对在社会转型期如何重构和加强党报公信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形势下,作为地方党委的机关报,地市党报必须直面挑战,充分发挥公信力强的优势,树立起权威、主流、亲民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党报的舆论引导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以大事报道提升舆论引导力所谓大事报道,是报道重大题材、反映重大主题、唱响主旋律的新闻。百姓常说,大事要看党报。这一方面表明了党报在群众中的分量,另一方面也表明大  相似文献   

9.
刘日江 《传媒》2009,(1):67-69
党报历来都是向社会展示政府公信力的先锋,更是政府行使行政权力产生社会反馈结果的重要载体。党报舆论张力的大小,关系到政府公信力在公众心目中的强弱程度,因此,党报具有政府公信力状况的“晴雨表”功能。  相似文献   

10.
邓辉林  易雯 《新闻窗》2011,(6):38-38
在2011年第1期《青年记者》期刊上,论文《提升党报党刊在青年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提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党报党刊在青年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课题组最近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党刊在当代青年中的知晓度、公信力和影响力明显偏低,党报在青年中的知晓度略高,但影响力和公信力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我国报纸经营权的出资人角度将我国报纸划分为党报、党报出资经营的报纸、业外资本出资经营的报纸三种市场形态。通过对重庆市区居民抽样调查发现,我国传媒的市场化进程并没有以降低媒介公信力为代价,三种市场形态报纸的绝对公信力差距并不大。党报在相对公信力上面还有一定优势,但绝对公信力与其他两类市场形态报纸相比已经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12.
经济报道历来是党报新闻宣传的重头戏。本应是精、气、神十足的报道种类。但现实却存在着“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等品相不佳的问题。让党报的可读性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其公信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如何才能提振党报经济新闻的精、气、神呢?我认为出路在于创新,即通过创新提升党报经济新闻的品质,发挥党报服从大局、服务群众、引导舆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报的公信力是天生的吗?回答可能有这么几个:1.是。因为党报从诞生起就决定了它的性质和品质,它的身份决定了它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公信力的化身,讲政治、讲诚信、讲公道。2.不一定。公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自己的言行和品德获取的。党报的公信力更多来自其历史的积淀,是特殊时期形成的特殊产物,但不是党报独有的。3.过去是现在不是。  相似文献   

14.
从“大事看党报”解析构建公信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报尤其是省委机关报,如何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以增强公信力来提高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我以为从事关党和国家大局及对人民群众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大事”报道做起,是现阶段党报构建公信力的一个抓手。以“大事”报道构建公信力,是党报成为主流媒体的根本途径多年来,党报由于“  相似文献   

15.
提升党报党刊在青年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党报党刊在青年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课题组最近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党刊在当代青年中的知晓度、公信力和影响力明显偏低,党报在青年中的知晓度略高,但影响力和公信力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新媒体崛起的背景下,作为传统媒体的党报党刊越来越受到来自新媒体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地市党报,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要做到指导性和可读性相结合,权威性和群众性相结合,思想性和服务性相结合。必须坚持“三贴近”,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使党报不仅人们要看,而且人们爱看,这样才能彰显地市党报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张永 《今传媒》2013,(2):133-134
党报是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机关所主办的机关报,在民众心目中一直是最具公信力的报纸。近年来随着都市报的崛起,党报的发行量和市场占有率在很多城市都落后于都市报,这使得党报的影响力受到了制约。新时期,如何在确保党报公信力的前提下,增强党报的影响力,这是当前党报发展的一项新课题,本文拟就此做一些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07,(12):10
11月24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联合召开“责任造就公信力”暨党报改进创新研讨会,来自全国的代表聚集楚天传媒大厦,针对公信力建设这个新闻实践中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对党报的改进创新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探讨。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背景下,在文化建设的大背景发展的情况下,要不断增强党报的公信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使党报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作出各级党报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传递正确的政治导向,是党报公信力之基,也是党报影响力之始。近年来,《吐鲁番日报》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增强党报的公信力、把握党报影响力为着力点,突出抓重大主题宣传,突出抓热点难点引导,突出抓典型事件报道,  相似文献   

20.
第一句话:党务政务信息是资源而不是包袱。从新华社记者赴全国十多个省做的调研情况看.人民群众还是很渴望看到党务政务信息的。对于党报而言,党务、政务信息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党报具有的这种特殊资源,在今天如果能很好地开发利用,对于提高党报的权威性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