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珂  郭志猛  郝俊杰  高峰  张斌 《工程科学学报》2007,29(11):1118-1122
采用内氧化剂KClO3,在常压空气中自蔓延高温合成锰锌铁氧体粉料.粉料性能用XRD、SEM、VSM等表征,讨论了燃烧合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反应放热供氧系数m为0.54、反应控制放热系数k为0.6、燃烧合成速度为1.93mm·s-1、燃烧温度为1593K时,可制备性能优良的锰锌铁氧体粉料,其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4.44A·m2·kg-1,比剩磁强度为1.349A·m2·kg-1,矫顽力为0.24kA·m-1,平均粒径为1.42μm.  相似文献   

2.
氧压力对自蔓延高温合成Ni-Zn铁氧体粉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Ni-Zn铁氧体粉体的研究中,以XRD、TEM分析, 考察了氧压力对燃烧温度、燃烧波速度以及产物微观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并结合理论分析,确定了以SHS方法合成Ni-Zn铁氧体粉体的最佳氧压力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方法制备Ni-Zn软磁铁氧体粉体,用XRD、TEM、VSM等对粉体的微观结构、相组成和磁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下燃烧可以得到理想的Ni-Zn4铁氧体粉体。用SHS方法可以取供传统铁氧体工艺中的预烧环节,并有望进行工业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研究自蔓延高温合成(SHS)过程及查明SHS过程的优点和特性。  相似文献   

5.
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建忠 《特殊钢》1994,15(3):6-12
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制成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纯度,是新发展的制备高技术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其他新材料的工艺方法。近年来SHS法已在某些领域达到工业性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6.
成分配比对自蔓延高温合成Ni-Al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镍粉和铝粉为主要原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Ni-Al基金属间化合物。研究了成分配比对热爆反应的影响,绘制了热爆反应曲线,分析了热爆反应机理及产物的显微组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成分配比和压坯密度对热爆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Al含量、加大压坯密度都会缩短热爆起始时间、降低热爆起始温度,反应起始温度低于Ni-Al系的最低共晶温度(640℃),本文初步确定了Ni-Al系的热爆反应是由固-固扩散反应引发的,Ni-32Al的反应产物为均一的NiAl相。  相似文献   

7.
微波协助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金辉  张利波 《稀有金属》2001,25(3):222-225
对近年来微波协助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并针对微波协助内部快速加热和选择性介电加热等特性 ,提出了 30多种可能适合微波协助自蔓延高温合成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自蔓延高温合成Ti—Ni合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缪曙霞  殷声 《稀有金属》1993,17(2):110-114
研究了热爆法和预热燃烧法合成 Ti-Ni 合金的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低加热速度也能实现 Ti-Ni 的热爆合成;预热温度对燃烧法反应影响很大。探讨了 TiNi、Ti_2Ni、TiNi_3的形成温度,提出了燃烧合成 TiNi 的反应过程模型。大量液相的出现对燃烧反应合成 Ti-Ni 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自蔓延高温合成氮化硅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在106炉生产规模氮化硅的合成试验中,通过对高压釜内氮气温度与压力的变化计算出在合成过程中耗氮量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氮化硅燃烧合成的特点属自蔓延高温合成中非稳态合成。其燃烧模式为振荡燃烧及螺旋燃烧。此外,氮气渗透率与高压釜内氮压及氮气渗透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自蔓延高温合成制备TiB2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Ti和B粉压坯,用电焊机作燃烧合成时的点火装置,利用燃烧合成方法制备TiB2。用XRD、SEM技术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用燃烧合成法在457.0℃~856.1℃之间可制备得到TiB2。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制备TiB2粉末,其粒度可达1~5μm。  相似文献   

11.
Mo(Si,Al)2的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郜剑英  王刚  江莞 《中国钼业》2004,28(3):25-28
研究了Mo(Si,Al)2的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反应过程以及产物的生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Al部分取代MoSi2结构中的Si,不但对反应体系的热效应有影响,同时还对燃烧波前端的蔓延速度、反应体系的燃烧模式以及产物的结构有影响。这可以从Mo-Si-Al系自蔓延合成过程中反应体系的传质传热过程的改变得到较好的解释。Mo(Si,Al)2的自蔓延燃烧合成机制与MoSi2相同,都是经过溶解析出过程直接由反应物得到产物。  相似文献   

12.
燃烧合成与粉末冶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燃烧合成是一种具有很多优点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制取新方法。其工艺过程与粉末冶金十分相似。在介绍燃烧合成的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的同时,比较了燃烧合成与粉末冶金的异同。注意到这两项技术之间的紧密关系,认为粉末冶金工作者最适于开展燃烧合成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3.
高温反应合成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以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合成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燃烧反应过程及有关工艺参数(受热温度、压坯密度、加热速率和原始粉末粒度)对反应合成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与Al之间的剧烈放热反应是在Al熔化之后产生的。当加热速率快时,压坯密度高较有利于燃烧反应的进行及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加热速率和Al粉粒度对燃烧反应过程的影响与预燃烧相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自蔓延高温合成金属钒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自蔓延高温合成金属钒的吉布斯自由能、单位热效应及绝热燃烧温度进行热力学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自蔓延高温合成金属钒能自发进行,且反应剧烈;绝热燃烧温度为3 021K,单位热效应为4 988J/g;高纯V2O5和铝粉的反应在943K左右发生,为液—固反应。  相似文献   

15.
SHS法陶瓷衬管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衬管的发展历史,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离心SHS法生产陶瓷衬管的工艺特点及产品性能,展望了离心SHS陶瓷衬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低频机械振动对自蔓延陶瓷内衬复合管衬层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静态自蔓延法(static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es,简称StaticSHS)制备出陶瓷内衬复合管,研究了10Hz机械振动对具有相同外径、不同内径复合管的自蔓延反应过程、陶瓷层组织结构、硬度和物相组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施加机械振动可以使自蔓延过程较快的达到稳定燃烧状态,陶瓷层致密、均匀,与基体钢管的结合性能提高。随着内径的增大,施加10Hz机械振动SHS反应的陶瓷层硬度升高,陶瓷层中依次出现了柱状晶、碎片状的柱状晶、等轴晶。添加剂中的ZrSiO4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分解得更为彻底。  相似文献   

17.
采用钛铁矿粉、石墨粉和铁粉为主要原料,利用反应火焰喷涂技术成功制备了TiC/Fe金属陶瓷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反应火焰喷涂TiC/Fe复合涂层主要由TiC和Fe两相组成.涂层具有多层多相的结构,即由TiC含量不同的片层交替叠加而成;在富TiC片层中,大量的、比较细小的(粒度小于0.5μm)、大致呈球形的TiC颗粒弥散分布在Fe基体上.这种显微组织结构有利于改善金属陶瓷涂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8.
The formation,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of electric-spark coatings on titanium alloys (VT 6, VT 20) obtained with the use of hard-alloy electrode materials (EM) on the basis of titanium carbide and boride, as well as nanodispersed tungsten carbide are considered. The peculiarities of the mass transfer of EM on VT 20 grade titanium alloy when the parameters (current strength,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the pulsed current discharge vary a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um power mode of the electric-spark treatment of the Ti alloy by new EMs (I = 175 A, f = 800 Hz, and = τ μs) are determined. Investigations of the structure, phase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such as continuity; thickness; microhardness;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heat-, and fretting resistance) of formed electric-spark coatings are carried out. Their phase composition and topography are investigated after high-temperature treatment (at 600°C for 100 h). It is shown that electric-spark treatment by new hard-alloy EMs improves the properties of electric-spark coatings on VT 20 titanium alloy compared to similar coatings obtained with the use of widely spread electrodes VK8, T15K6, and rel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