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平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3万hm^2,主体作物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小麦种植面积1.6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1.46万hm^2,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90.59%。钾作为肥料三要素之一,对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秦州区地膜玉米-冬油菜-夏大豆一膜三收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膜多收免耕高效栽培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内容,它具有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病虫危害等特点,可实现“一膜三收,两年三熟”。目前天水市秦州区一膜多收免耕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模式有地膜玉米-冬油菜-夏大豆(甜玉米)、地膜玉米-冬油菜-架豆王(西葫芦)、地膜玉米-冬小麦-大白菜等,尤以地膜玉米-冬油菜-夏大豆模式的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近年来在天水市秦州区累计示范推广面积0.91万hm^2,玉米平均折合产量10072.5kg/km^2,冬油菜平均折合产量3278.1kg/hm^2,复种夏大豆平均折合产量3957.3kg/hm^2。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基地。玉米是该省第一大秋粮作物,播种面积达到全省秋粮面积的60%以上。近年来,鹤壁市在夏玉米新品种选育、超高产攻关示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培育出了浚单20、浚单18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2005年该市1hm^2超高产实验田平均单产达到1006.85kg/667m^2,创下了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4.
3月19日,由我校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黄淮海中北部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启动仪式暨小麦春季管理现场会在藁城市召开,标志着我省课题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省科技厅副巡视员李从民、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文军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5.
“两晚”增产技术是指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通过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和小麦播种期,使小麦、玉米充分发挥增产潜力的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简便易行,不增加生产成本。我地从2007年开始推广该项技术,农民在不增加任何投入和劳动强度的情况下,玉米平均增产525kg/km^2,小麦增产675kg/km^2,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郭江峰 《河南农业》2008,(19):54-54
清丰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总人口66万人,辖3镇14乡,502个行政村。粮食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99%以上。受益于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及良好的气候条件,2005年以来清丰县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均较2004年有所增长,2007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6.97万hm^2,总产量49.7万t,分别较2004年增长11.4%和21.8%.单产、总产连续3年增产.曾被评为“全国500家产粮大县之一”、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蠡县从2000年开始试验、示范、推广马铃薯一大葱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一年两熟,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到2007年累计推广面积已达8000hm^2,马铃薯平均产量37500kg/hm^2,大葱平均产量75000kg/hm^2,每公顷纯收入达到7.5万~10.5万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新冬22号品种7500kg/hm2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新冬22号品种近年来在南疆广泛种植,其品种的丰产性、早熟性能够很好的适应冬小麦+玉米两熟制两早配套栽培的需要。2005年阿克苏地区种植面积达4万11m^2,平均单产近6750kg/hm^2。其中1万hm^2麦田单产达到7500kg/hm^2。这些年,生产上涌现出许多单产水平达8250kg/hm^2甚至9000kg/hm^2的高产攻关典型。根据这几年来在组织、实施冬小麦高产攻关过程中所摸索、研究出的各项有效措施,结合各地高产栽培的经验,对新冬22号品种大面积实现7500kg/hm^2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提出实现高产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供广大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我市粮食生产中,小麦生产占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和产量比重仅次于水稻、玉米,居第三位。但近年来,我市小麦病虫害发生较为频繁,尤其是小麦条锈病的大流行,使小麦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小麦的种植面积,已从2004年的2.8万hm^2(42万亩)锐减至2005年的2.5万hm^2(37万亩)。针对小麦存在的这些问题,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小麦遗传多样性控制条锈病田问试验”结果.举办了“小麦品种多样性混播”的示范样板。该技术的实施,在控制小麦条锈病和增产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小春作物推广应用的一项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日前在吉林省举办了“全国玉米大豆优质高产创建活动启动仪式暨技术培训班”,农业部就此正式启动了全国玉米大豆优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将重点联系13个粮食主产省和受表彰的50个粮食生产先进县,兼顾非主产省粮食生产地区范围,以实施良种推广补贴和重大适用技术项目为手段,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和示范典型带动,2006年在稳定粮食面积1.04亿hm^2的基础上,全国粮食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优质高产创建示范区提高2个百分点,力争到2010年全国粮食平均单产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1.
段来成 《河南农业》2019,(25):60-60
一、坚持优化供给,推动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振兴,农民增收。济源市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生产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提升1.33万hm^2粮食生产功能区耕地质量,订单发展优质专用小麦0.67万hm^2,适度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优质花生、优质大豆、饲用玉米的种植规模,面积力争达0.4万hm^2,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亿kg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与稳定,2009年,成都市组织实施了400万亩优质粮食丰产示范工程。小麦作为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丰产示范面积达到100.93万亩,实施范围涉及全市11个区(市)县的142个乡(镇)。通过一年的实施,成效显著,经现场验收,22个田块平均亩产362.3kg,比2008年全市小麦平均亩产(315kg),亩平增产47.3kg,增产15%。在小麦丰产示范工程中还设置了高产创建的核心示范区面积1.29万亩,  相似文献   

13.
2007~2009年,常德市鼎城区实施“种二产四”丰产工程。3年来,共示范推广超级杂交稻5.42)万hm^2,平均产量9060kg/hm^2,总产稻谷491062t,与全区同期水稻生产相比,平均产量增加3083kg/hm^2,增幅为51.58%。鼎城区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不断推进超级杂交稻的示范推广,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在育种、酉芒套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领域加大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04-304
2009年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在蒙城县安排了小麦拌种示范,地点在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示范面积1.3hm^2,设2个处理.各为6670m^2。处理1为美洲星拌种,播量154.5kg/hm^2(比不拌种的减少10%);处理2为不拌种,播量172.5kg/hm^2。拌种方法:每30mL美洲星对水0.2~0.3kg均匀喷洒在5kg种子上拌匀,现拌现播。示范地土壤为砂姜黑土,前茬玉米,产量8250kg/hm^2。  相似文献   

15.
扶风县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风县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部。全县农业人口42万。耕地总面积3.87万hm^2,常年种植粮食作物5.3万多hm^2,其中小麦3万hm^2,玉米2.3万hm^2,粮食总产30万t左右.是一个以粮食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县。按照农业部关于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部署安排,从2007年秋播开始,坚持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创建高产、提升效益、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探索大面积小麦高产的途径,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我们在东渡镇坑上村进行豌豆-鲜食玉米-鲜食玉米种植模式示范试验,面积0.21hm^2。通过改单季晚稻为两季鲜食甜玉米,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根据调查,甜脆豌豆平均产标准荚11757.8kg/hm^2,  相似文献   

17.
《河北农业》2011,(9):5-5
"十二五"期间,我省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工程.到"十二五"末,在太行山山前平原、黑龙港地区和燕山山麓平原等不同生态类型区建成小麦玉米两熟核心试验区、技术示范区和技术辐射区1000万亩以上,核心区高产攻关田夏秋两季粮食单产达到1300公斤以上,示范区两季单产达1200公斤以上,为全省粮食增产和优质生产提供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秋我们由山东省农科院引进了被农业部列为十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行动主推技术之一的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在此基础上,我们创新设计了小麦玉米双垄作高产栽培技术模式。2004~2005年度示范面积66.67hm^2,2005~2006年度推广到3733.3hm^2,  相似文献   

19.
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州耕地面积31.33万hm^2,其中旱地23.33万hm^2,玉米播种面积占旱地面积的42%。据2004年统计资料,全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424万hm^2,总产179.5052万t,玉米播种面积9.9156万hm^2,居作物首位,总产52.3495万t,居第2位。解放后凉山州的玉米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1949年单产为855kg/hm^2。至1979年提高N4335kg/hm^2,年均增长67.95kg,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河南省小麦-玉米两熟生产现状与均衡增产技术进行分析。[方法]探讨河南省自然条件和小麦-玉米两熟生产现状与潜力,分析影响小麦-玉米两熟生产能力的因素。[结果]河南省粮食的增长主要是靠小麦、玉米产量的增长实现的,而玉米增产潜力较大。河南省小麦-玉米两熟一体化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为周年两熟均衡增产奠定了技术基础。[结论]为河南省粮食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对全国粮食生产也存在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