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国产注射用头孢拉宗钠(CFB)的体内外抗菌效果.方法 体外实验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计算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内实验用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腹腔注射最小致死量菌液造成全身感染,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观察7d或14 d内小鼠的死亡情况,用NDST程序的Bliss法计算ED50.结果 CFB对G-菌中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抗菌作用良好,MIC50为0.25~0.5 μg·mL-1,对G+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呈强抗菌作用,MIC50均为0.5 μg· mL-1,对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无抗菌活性,体内保护实验显示:国产CFB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ED50为5.71、45.00 mg·kg-1.结论 国产注射用CFB对体外多数G+菌效果良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抗菌作用,对G-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对腹腔感染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鼠也有显著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熊胆贝母止咳胶囊在小鼠体内外的抗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熊胆贝母止咳胶囊(XDBM)的体外抗菌活性和对染菌动物的保护作用.方法 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XDBM的体外抗菌效果;通过计算染菌小鼠的半数有效量(ED50)研究其体内的抗菌效果.结果 XDBM对G-菌的抗菌活性较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范围为生药2.0~31.2 mg·ml-1,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产气肠杆菌的MIC范围为生药3.9~15.6 mg·ml-1;对G 菌中链球菌的抗菌活力较强,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MIC范围为生药3.9~15.6 mg·ml-1,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弱,MIC范围<生药O.5~1×103 mg·ml-1.对染菌小鼠保护作用试验显示,XDBM灌服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43和大肠埃希菌9914小鼠的ED50分别为大于生药12.5、4.64 g·kg-1.结论 XDBM在小鼠体内外均具有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愈溃膜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中药抗菌试验试管法,以蜂胶口腔膜为对照,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愈溃膜对大肠埃希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较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稍弱,总体效果优于蜂胶口腔膜。结论愈溃膜对6种常见细菌具有抑制作用,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体外抗菌试验的角度观察比较黄芩颗粒和煎剂两种剂型的抗菌效果.方法 用试管内药液两倍稀释法分别测定黄芩颗粒和黄芩煎剂对9株试验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两种剂型对各实验菌的MIC为:黄芩颗粒为0.1250~0.0039 g/ml,黄芩煎剂为0.1250~0.0020 g/ml.结论 黄芩颗粒对白喉棒状杆菌和绿脓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优于黄芩煎剂;而黄芩煎剂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优于黄芩颗粒;对大肠埃希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MIC两者相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球菌的抑菌作用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5.
黄芩茎叶活性部位抗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研究黄芩茎叶活性部位(SLSBGAF)的抗菌作用。方法体外试验观察黄芩茎叶活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福氏志贺菌、卡它布郎汉姆菌等13种38株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体内试验观察黄芩茎叶活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黄芩茎叶活性部位对所试13种38株细菌中的36株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31个菌株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杀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较强,抑菌浓度范围0.24~1.88g.L-1,MIC50为0.94g·L-1,MBC可达0.94g·L-1;54.3、108.5、217mg·kg-1黄芩茎叶活性部位体内给药,24、48h2个时间点的小鼠死亡率均低于感染对照组,其中217mg·kg-1组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08.5mg·kg-1组24h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芩茎叶活性部位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提示可用于有关细菌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灵杏咳喘胶囊体内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华  叶寿山 《安徽医药》2008,12(3):207-209
目的研究灵杏咳喘胶囊的体内、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标准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灵杏咳喘胶囊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观察其在小鼠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作用。结果体外抑菌试验显示:灵杏咳喘胶囊对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埃希氏菌与β-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其MIC为0.50~2.0 g.L-1。体内抗菌试验显示:治疗性给药条件下,该药能显著延长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预防性给药条件下,不仅能显著提高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P〈0.05),还能使感染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延长。结论灵杏咳喘胶囊具有一定的体内、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敏  饶伟源  王丽 《医药导报》2013,32(12):1551-1555
目的 研究疱疹病毒片的抗炎、抑菌作用.方法 将小鼠、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疱疹病毒片高、中、低剂量组(按生药计分别为10.2,6.8,3.4 g&#8226;kg-1),通过小鼠耳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出实验、小鼠棉球肉芽肿及大鼠足趾肿胀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体外、体内抑菌实验,观察其抑菌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疱疹病毒片高剂量能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度,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出,降低大鼠足趾肿胀程度,减轻棉球肉芽肿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疱疹病毒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不动杆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福氏痢疾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阴沟杆菌、白念珠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0,1.00,4.00,4.00,4.00,4.00,4.00,4.00,4.00,4.00,4.00,4.00,4.00 g&#8226;mL-1(按生药计),并可以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结论 疱疹病毒片具有抗炎、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宫炎平片对体内、外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抑菌试验选用可定量、敏感性较高的液体试管法进行及动物体内抑菌法。结果体外抑菌宫炎平片对所试菌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绿脓假单胞菌的作用较强。体内抑菌宫炎平高、中、低剂量组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小鼠均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P〈0.05),宫炎平高剂量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宫炎平片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体内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慢性盆腔炎灌肠液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慢性盆腔炎灌肠液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杆菌、福氏志贺杆菌7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慢性盆腔炎灌肠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明显的抑菌活性,对化脓性链球菌、伤寒沙门杆菌、福氏志贺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不明显。结论 慢性盆腔炎灌肠液具有一定的体外抑菌活性,现时的药物浓度为最适合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头孢替坦二钠的体外抗菌活性,本研究测定了其对663株临床分离菌的MIC分布,并与四种头孢菌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头孢替坦二钠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较强,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弱。在受试革兰阴性菌中,头孢替坦二钠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等11种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尤其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抗菌活性突出,MIC90分别为4、8μg/mL。在革兰阳性菌中,头孢替坦二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具有一定抗菌活性,但对MRSA、MRSE、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的抗菌活性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孢地尼对郑州市分离的致病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抗菌作用。方法:以最小致死量(MLD)0.5 ml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建立小鼠全身感染模型,灌胃以不同剂量的头孢地尼0.5 ml,以头孢妥仑匹酯为阳性对照,并以半数有效量(ED50)为观察指标,研究头孢地尼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头孢地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杆菌的ED50分别为0.12、0.08、1.25、2.18 mg/kg,头孢妥仑匹酯对上述菌株的ED50值分别为16.7、19.5、7.12、1.65 mg/kg。结论:头孢地尼体内抗球菌的活性远高于头孢妥仑匹酯,但其对大肠埃希杆菌的活性低于头孢妥仑匹酯,提示头孢地尼具有较优的抗球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8,(2):196-198
目的:研究黄连、黄芩、连翘等10种中草药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方法:制备黄连、黄芩、连翘等10种中草药提取物,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抑菌圈大小,并考察提取物琼脂平板稀释后的细菌生长情况。结果:10种中草药的提取物分别对3种受试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呈现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黄连、黄芩、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高度敏感,抑菌圈均大于6 mm;连翘对铜绿假单胞菌抑菌圈大于11 mm,大肠埃希菌抑菌圈均等于6 mm。结论:黄连、黄芩、连翘、大黄、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连翘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抗菌作用,10种中草药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作用为最差;由于中草药在体内作用机制比体外更为复杂,在体内能否达到与体外相同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院2008年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萍  张景文  曹红瑛  郑岩 《中国药房》2010,(22):2068-2070
目的:分析我院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我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938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属、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肠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变形杆菌位于前10位,为我院常见致病菌。结论:临床医师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4.
三唑巴坦/哌拉西林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三唑巴坦/哌拉西林的体内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对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作用;采用小鼠腹腔感染模型,观察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抗菌作用。结果:国产和进口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球菌、甲氧西林耐药的金葡球菌、产β-内酰胺酶的金葡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聚团肠杆菌、异型构檬酸杆菌、弗劳地构檬酸杆菌和黏质沙雷菌的抗菌活性比哌拉西林强2~4倍。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对金葡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显示杀菌作用,不同β-H值、接种量和血清浓度对三唑巴坦/哌拉西林抗金葡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国产和进口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具有较好保护作用,两者疗效相近,对产酶的金葡球菌15,金葡球菌44,大肠埃希菌12,肺炎克雷伯杆菌7和肺炎克雷伯杆菌13感染小鼠的疗效明显均优于哌拉西林,对不产酶大肠埃希菌1515感染小鼠的疗效与哌拉西林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产和进口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具有较强和相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三唑巴坦增强了哌拉西林抗产β-内酰胺酶细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吡哌酸滴丸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药效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吡哌酸滴丸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有关的药效学及其特点。方法 :体外抗菌试验 ,体内药效学试验 ,对豚鼠实验性中耳炎模型进行治疗 ,设对照组以评价吡哌酸滴丸的疗效。结果 :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临床新分离的致病菌 ,经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吡哌酸滴丸抗菌作用显著 ;体内药效学试验 ,吡哌酸滴丸对豚鼠中耳炎模型的疗效显著 ,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氯霉素滴耳液疗效相当。结论 :吡哌酸滴丸疗效显著 ,对其他抗菌药产生耐药的菌株仍有杀菌或抑菌作用 ,与液体滴耳液相比具有不淌流 ,药物从载体基质中缓缓释出 ,保持局部药物浓度高 ,作用持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肖萍  黄兴振  覃柳珍 《中国药师》2013,16(4):626-628
目的:通过对咽喉汤的抗炎抗菌作用进行药效学研究,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模型、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实验模型考察咽喉汤的抗炎作用;观察咽喉汤在体外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双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结果:咽喉汤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且其有广谱抑菌作用和杀菌活性.结论:咽喉汤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抑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抑菌抗病毒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内抗病毒试验,体内外抑菌试验,考察药物的作用。结果:连续给药7d,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7.0、14.0 g生药·kg-1剂量组对甲型流感A/PR8/34病毒和乙型流感B/京防78-76病毒的感染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显示出显著的抗病毒作用;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对以上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洋葱假单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科代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菌圈范围为(10.5~14.5)mm;体内抑菌试验,连续给药7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有明显保护作用,显示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具有明显的抑菌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替比培南匹伏酯对我国近年临床分离细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抗菌作用。方法选取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各1株,以0.5 m L最低致死菌量感染小鼠分别建立小鼠败血症实验模型,分别以按1∶0.7间距设置的不同浓度替比培南匹伏酯、法罗培南0.5 m L灌胃给药,记录给药后17 d内小鼠成活率,用BLISS法计算ED50、ED95及P值。结果对4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内保护试验显示,替比培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均有很好的体内抗菌保护作用,ED50值在0.5357 d内小鼠成活率,用BLISS法计算ED50、ED95及P值。结果对4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内保护试验显示,替比培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均有很好的体内抗菌保护作用,ED50值在0.5355.262 mg·kg-1,均明显优于对照药法罗培南(P<0.01)。结论国产替比培南匹伏酯对我国临床分离致病菌具有广谱的、较强的体内抗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板蓝根注射液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板蓝根注射液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研究其抗菌活性,为其生产工艺及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和试管连续稀释法。结果板蓝根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都无明显的抗菌作用,仅对福氏志贺菌有轻微的抗菌作用。结论应对板蓝根注射液的生产方法加以优化,尽可能多的保留原药中的抗菌活性成分,达到提高其临床抗菌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3~2005年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状况。方法:采用SENSITITRE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分离的菌种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大肠埃希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排列在前五名。氨苄西林、四环素对前五位细菌耐药率均高于75%。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低于26.8%。SMZ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低于20%。结论: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细菌药敏试验及针对不同细菌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前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