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历史阶段划分理论中运用典型形式方法,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共产主义五个阶段。就所运用的典型形式方法而言,黑格尔把世界历史行程划分为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日耳曼世界,与马克思的历史阶段的划分,有着形式上的相似性,但实质上却完全不同。差别的根源在于:黑格尔是以逻辑框架规定历史,而马克思则认为逻辑的抽象是从经验的历史中得出的。典型形式方法有其自身的优长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对人类主体发展历史过程的考察中,始终以人类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关系为逻辑主线,形成了以人类主体精神为起点、以人类主体现状为落点、以人类主体解放为旨归的具有时序性的历史分期理论生成逻辑。这一生成逻辑内在地包含着马克思在历史分期理论的主体向度认识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主客体颠倒的不合理现象,探求出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内在规律性,为无产阶级革命寻求到科学的理论根据,并为在理论上分析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提供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学说,对于今天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科学界定不同社会形态所处的历史阶段,仍然有着宝贵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认识现实社会,必须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科学定位,反对把社会发展的可能性阶段与现实性阶段等同起来,严格区分社会主义社会和过渡时期的历史界限,在实践中把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交往形式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交往形式的内在规定,并参照生产方式的发展,可将交往形式的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以血缘为一般性媒介的、有限的、被迫的交往形式为主要形式的阶段;以社会政治身份为一般性媒介的、有限的、被迫的交往形式为主要形式的阶段;以商品货币为一般性媒介的、普遍而又有限的、被迫的交往形式为主要形式的阶段;普遍而全面的、个人自主自觉的交往形式为主要形式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6.
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方法论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方法论价值 ,体现为客观性与主体性、科学性与人文性、决定性与选择性、共时性与历史性、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统一。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应当吸取马克思这一理论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人类解放阶段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克思构建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过程来看,人类解放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历史进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政治解放——经济解放——人自身的解放。政治解放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政治前提,经济解放为人类解放创造社会物质基础,人自身的解放,即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类解放的历史归结。这三个发展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充分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人类解放的实现既是一种理想境界,又是一种发展现实,前者贯穿于后者之中,并通过后者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然而,迄今为止,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的研究都是非常薄弱的,以致迟至今日,我国还没有出版过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专著,我们对其中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仅有的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研究多集中在哲学界,历史学界的研究相对不足。因此,看似雄踞史坛的这一学科,实则整体上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本刊邀集哲学、历史学界的相关学人,讨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家的历史认识等问题,希冀研究能脱离文本解读的藩篱,展现最新的学术成果,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结构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观察和分析社会的锐利方法论武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理论界对此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资本论》出发,对这一理论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方法论意义作若干探讨,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首次完整地表述干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马克思一生理论活动的事实表明,世界历史思想是他把握历史的重要尺度和方法论原则。他对历史的批判,对现实的认识和对未来的信念,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他的世界历史思想。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不了解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不可能理解他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一系列重大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准确地把握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如何超越传统的现代化理解思路?对诸如此类重大理论课题的研究,不得不牵涉到马克思的一个核心概念,即世界历史,这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范畴.学界近来对此有过些许讨论,然而,仍有许多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例如,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黑格尔的渊源关系究竟如何?马克思的看法在思想史上该如何定位?世界历史内涵该作如何解释?本文从思想史的维度、试图对上述问题作一粗浅的梳理与回应,并据此提出这一概念尚待开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齐美尔继承了康德的思想,通过一种科学的抽象方法确立了"社会化形式"作为社会学的对象,成就了其独特的形式社会学。在形式社会学中,形式与内容是统一的。通过这种统一关系,齐美尔较合理地解释了个人行为自主性与社会结构制约性二者的统一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社会学方法论上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世界上出现社会主义制度以来,就展开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斗争。这种斗争或主要是暴力的,或主要是“和平”的,斗争表现为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以及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目前,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两种制度的斗争异常尖锐,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处于激烈的斗争之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认清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这个人们常谈的、普遍关心的、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视野中的社会过程理论及其对东方社会的方法论意义江丹林唯物史观社会过程理论是马克思在研究社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旨在通过对社会结构各个要素之间矛盾运动的剖析,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纵向发展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指出其社会形态演进最一般的...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头足倒置”的。他把世界历史的形成看作是“绝对精神”基于自身的自由本性并通过自我运动而实现的过程。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基础上,扭转了被黑格尔颠倒了的精神与物质(自然与现实的人)、自我意识与人的劳动关系,以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活动为前提和出发点,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其中既坚持了唯物史观所强调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主张,又彰显着历史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7.
18.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人类历史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单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因素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社会各因素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以满足人的需要和目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成为人类一切历史活动的主导价值原则。而在人的问题中,人的幸福问题是人的问题的核心。人的所有问题,人类历史的一切活动,归根溯源,都是为了追求人的幸福。什么是幸福,如何看待当前历史条件下的幸福,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一、幸福的含义及其要素什么是幸福?古今中外许多…  相似文献   

19.
<正> 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过去,国内哲学界对于理性认识的具体形式研究颇多,但对理性认识自身的发展过程的研究却很不够.这种状况使人们对理性认识往往不能从动态上去把握、从过程中去理解.近来,关于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问题已开始引起争论,有的同志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为了加强对理性认识的具体研究,笔者也就理性认识的具体发展过程及其阶段划分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我的主要观点是:1、理性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它是对事物本质及其内部联系的从部分到整体的反映过程和从反映性认识到意向性认识的推演过程的统一;2、在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中,大体要经过知性,理性和意向性三个相互联接的阶段;3、理性认识过程以知性阶段与感性认识过程相联系,经过理性阶段,又以意向性阶段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相联系.  相似文献   

20.
张越 《河北学刊》2007,27(1):103-105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