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产科手术椎管内麻醉失败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立英  马俊三 《吉林医学》2007,28(15):1687-1688
目的:剖宫产手术采取椎管内麻醉(连续硬膜外、单次硬膜外、腰麻)失败后的麻醉处理。方法:对我院麻醉科1985年~2005年3849例剖宫产手术的麻醉记录单进行整理,其中失败342例,占总例数的8.32%。椎管内麻醉失败的患者需要改变麻醉方法,以便手术的顺利进行。结果:椎管内麻醉失败后,我科改用局部侵润麻醉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插管全身麻醉三种麻醉方法,在全面考虑产妇新生儿上,不具有绝对优势。结论:综合三种麻醉方法,在保证新生儿评分的前题下,插管全身麻醉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麻醉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晓滨 《吉林医学》2011,(33):6990-6991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组和全麻组各40例,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气腹后5 min的MAP、HR均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1),硬膜外麻醉组在气腹后5 min的MAP、HR仍较麻醉前高(P<0.01或P<0.05),而全麻组基本保持麻醉前水平。硬膜外麻醉组气腹后5 min SpO2明显增加(P<0.01);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SpO2较麻醉前改变不明显(P>0.05)。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25%和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妇科手术全身麻醉加气管插管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妇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资料: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320例.方法 两组对照,连续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利用统计结果观察效果.结果 脉搏血氧饱和度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即有所下降,吸氧后改善,气腹后增大吸氧量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组则无此现象,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全麻患者术中麻醉满意,无一例患者术中知晓及不适.结论 麻醉方法的选择,术中监测及麻醉处理的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寇延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104-105
目的:总结腹腔镜妇科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200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纽和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组,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气腹后5分钟、改变体位5分钟时,两组HR均较麻醉前明显增快,MAP变化不明显;连续硬膜外麻醉后脉搏SPO2有所下降,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组则无此现象,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妇科手术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5.
胆道疾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往往需要手术治疗.随着近年来胆道手术患者的逐年增多,为保证患者麻醉效果的安全无痛,胆道手术的麻醉方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胆道疾病手术常见的麻醉方式一般有3种方法,即连续硬膜外麻醉、气管插管全麻以及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A组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患者入室后按常规分别给予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的效果.常规监测心率(HR)、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 2)、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CO2).结果 气腹后3分钟、改变体位3分钟后,B组心率HR较麻醉前明显增快(P<0.05).两组病人在手术开始后PETCO2均逐渐升高,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期血压变化不明显,脉搏血氧饱和度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即有所下降,吸氧后改善,气腹后增大吸氧量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全身麻醉组则无此现象,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是腹腔镜妇科手术最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气管导管拔除期应用药物异丙酚和艾司洛尔对心血管反应及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 将120例全身麻醉下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带气管导管送入麻醉后恢复室.异丙酚(P)组在患者达到拔管条件时,在拔除气管导管前2 min静...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5例,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硬膜外组)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全麻组);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气腹20 min和放气后20 min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区别。结果气腹后20 min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均有不同程度明显升高,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全麻组患者在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方面,与硬膜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血氧饱和度和血压改变方面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9.
陈翠英 《中外医疗》2012,31(27):74+76-74,76
目的分析比较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相关问题和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的60例ASA1-11级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表格显示,在气腹后15min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SPO2)也发生相应降低,在术毕放气之后,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才恢复到术前值。结论综合两组比较分析,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优于使用硬膜外麻醉,值得在临床手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9月在西藏军区总医院麻醉科的外科手术病例中连续硬膜外麻醉失败病例,按照ASA分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麻醉失败的原因。结果135例连续硬膜外麻醉失败病例中,因阻滞不全22例,占16.2%;阻滞范围达不到手术要求59例,占43.7%;完全无效54例,占40%。分析麻醉失败的原因,多因操作失误所致。因此严格掌握阻滞平面,尽可能早的发现阻滞失败的原因,及时有效地应急处理,是提高麻醉成功率的关键。结论操作失误是连续硬膜外麻醉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