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比去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80例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监测24 h颅内压以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检测24 h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颅内压相比术前,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脑外伤引起的脑肿胀预后较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效果并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去骨瓣减压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对去大骨瓣减压术应用于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33例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进行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并与常规行去骨减压术的33例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应用GOS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后的相关指标进行研究,采用统计学处理分析手术效果。结果对66例患者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术前检测的指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检查指标均优于术前,且行大骨瓣减压术的33例患者其颅内压值下降显著,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效果良好,优于常规手术治疗,这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水平降低明显,且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较少,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术后患者的颅内压下降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比传统手术更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去骨瓣减压方法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5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标准去骨板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常规去骨板减压术治疗),每组各2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 d的颅内压变化情况;GO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3、7 d的颅内压以及GOS评分、脑梗死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去骨板减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颅内压,改善其预后,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大埔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和常规大骨瓣减压术组各25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选择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常规大骨瓣减压术组选择常规的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HI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术后颅内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NHI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优于常规大骨瓣减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术后2 d、术后7 d颅内压均低于常规大骨瓣减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常规大骨瓣减压术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比标准大骨瓣减压与常规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被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46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常规组23例和标准组23例,标准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常规组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对比二组的预后、并发症等临床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标准组的总有效率为69.6%,对照组的为47.8%,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术后第1天、第2天以及第3天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有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常规组有1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更加有效得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张树棠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60-161
目的探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人,并保证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且实验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与常规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相比,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病死率更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脑外伤脑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外伤脑肿胀患者8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与对照组(传统开颅术),比较两组术后颅内压、30 d内病死率以及1年后的GOS评分情况。结果经过两组患者治疗,研究组在治疗期内清醒时间、治疗后1年的GOS评分、存活患者后遗症和10 d后CT检查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过研究发现,对治疗脑外伤脑肿胀使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技术,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的继发性脑损伤也有明显的减轻,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与常规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62例患者为A组,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治疗46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5、7天颅内压及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好于B组,两组在控制术后颅内压及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应首选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颅内压,并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之间收录治疗的118例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随机的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主要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主要采取常规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术后颅内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情况,其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情况。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着显著的疗效,且这种方法视野开阔,且减压也比较充分,并发症少,治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脑外伤患者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运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共收治重型脑外伤患者41例,运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outcomescale,GO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GOS评分改善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致残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开颅手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3例,前者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者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恢复良好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对照组患者实施单侧去骨瓣减压,观察组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颅内压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颅内压测定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有限去骨瓣减压术.结果:观察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大骨瓣减压手术联合亚低温疗法的手术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疗法,对照组仅采取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颅内压术后1、2、3d与术后即时比较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颅内压术后2、3d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同期比较观察组明显降低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脑部与直肠温度均有所下降,分别为33.1℃~35.5℃与36.2℃~38.3℃,术后1d温度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的脑部与直肠温度无明显变化,维持在38℃左右;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出现明显上升,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 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脑外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对照组患者实施单侧去骨瓣减压,观察组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颅内压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压测定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和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采取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减压组及大骨瓣减压组,各42例。常规减压组患者选择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骨瓣减压组患者采取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预后情况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内压。结果 大骨瓣减压组患者的预后较好率为73.8%,明显高于常规减压组的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颅内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大骨瓣减压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6.22±2.31)分低于常规减压组的(27.03±7.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大骨瓣减压组患者的颅内压(12.76±2.49)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常规减压组的(21.08±3.93)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的预后效果较好,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颅内压,适合在临床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照组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GCS评分均明显提高,颅内压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GCS评分明显提高,颅内压水平均明显降低,颅内压高、迟发型血肿以及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能显著提高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适于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2月~2013年9月收治的74例重型颅脑外伤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颞顶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颅内压下降明显,且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GOS评分情况,观察组恢复良好人数为19例(51.4%),对照组恢复良好人数为11例(29.7%),观察组恢复良好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减压充分,预后良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廖文召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61-2962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应用.方法:对2006年3月~2009年12月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肿胀及不可控的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仍是主要致死原因,术后近期大部分患者的减压效果满意,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急性脑肿胀膨出及减压性颅内出血情况等.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如果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及操作规范,不但可以挽救大部分患者的生命,减少脑神经损伤,尽可能保留脑功能,而且可以使多数存活患者获得较好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