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现在电子战的迅速发展,抗反辐射导弹的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利用诱饵抗反辐射导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该文介绍了有源诱饵对反辐射导弹进行诱偏及其各种相关技术问题,包括有源诱偏原理、诱饵数量选取、诱偏系统布站方式等进行了系统阐述。文中对于三点非相干有源诱饵布阵技术抗ARM的效果进行了重点仿真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布阵方案。  相似文献   

2.
阎晓蕾  李军  龙方 《现代雷达》2007,29(2):29-31
基于有源诱偏基本理论,对反辐射导弹攻击雷达的运动过程进行了仿真,提出了雷达有源诱偏系统空间分离点的概念。仿真分析了特定布站情况下,导弹来袭状态以及最大过载不同时空间分离点的变化情况,讨论了用空间分离点进行雷达有源诱偏抗反辐射武器性能评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肖涛  汤子跃  季金祥 《现代雷达》2007,29(3):9-11,27
随着反辐射导弹(ARM)技术的不断进步,抗ARM的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地关注,利用诱饵布阵抗ARM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该文介绍了基于多点相干有源诱饵布阵系统抗ARM的模型,推导了多点相干有源诱饵的诱偏公式,分析了该系统对ARM的诱偏过程,速行了仿真实验。文中根据仿真结果,依据ARM的杀伤半径、雷达和诱饵的安全工作半径,判断诱偏是否成功,提出了合理的布阵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反辐射弹(ARM)对雷达的威胁,文中对雷达有源诱偏系统对抗ARM的原理和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有源诱偏的两种基本形式——相干诱偏和非相干诱偏跟踪误差产生机理,利用跟踪角误差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诱偏效果,并进行了仿真;同时,验证了相干诱偏和非相干诱偏的分法只有理论意义,在实际应用中两者的效果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ARM的对抗技术及有源诱偏原理,提出了仿真试验系统在不具备面天线阵的情况下,利用线天线阵进行内场仿真试验的实现方法。研究了反辐射导弹两点源诱偏导引信号模型,分析了两点源诱偏和多点源诱偏线阵实现方法的联系与区别,建立了在线阵上利用两点源诱偏实现多点源诱偏的方案,并分析了试验中的关键问题。利用仿真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主要从空间分辨条件和反辐射导弹的几何运动分析出发,推导出当ARM以任意攻击角攻击预警机时,用附加辐射源和预警机共同组成的两点源在运动中能够安全诱偏ARM的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ARM分辨角、攻击角和ARM运动速度等因素对诱偏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假定条件下的最佳两点源距离,并就两点源在工程实际中的构建提出了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非相参多点源抗反辐射武器诱偏原理,提出了非相参多点源抗反辐射武器诱偏效果半实物仿真试验方法。通过对半实物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实弹打靶结果的比对分析,总结了试验方法对评估非相参多点源抗反辐射武器诱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高度有源诱偏系统对抗ARM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导出三点源有源诱偏系统中点源处于不同高度上时ARM的瞄准点公式,并结合ARM分辨开目标后的运动轨迹公式,对ARM入点进行了仿真,给出了ARM入点分布图以及系统的保护概率.分析表明,ARM入点分布与ARM被动导引头的分辨角、最大过载、末速度等有关.对现有ARM来说,这种诱偏系统的生存概率是很可观的.  相似文献   

9.
防空雷达对抗ARM最有效的方法是诱偏法。本文分析了两点源抗ARM的理论依据,指出其干扰效果不仅与诱饵的频率、功率和信号形式有关,还与诱饵站和被保护雷达之间的配置距离有关。提出了一种诱偏系统对抗ARM的方案,分析了它的几种工作方式,并对其配置间距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了结果。  相似文献   

10.
王勇军  柯凯 《舰船电子对抗》2015,(1):98-100,117
两点源诱偏是对抗反辐射导弹(ARM)的一种有效的手段。首先采用数学方法研究了两点源诱偏反辐射导弹的原理,讨论了两点源诱偏作用下被动雷达导引头的瞄准方向,给出了两点源诱骗反辐射导弹的脱靶距离模型和案例分析,为研究靶场诱偏系统的试验方法和使用原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两点源诱偏辐射式仿真试验诱饵设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诱偏能力是反辐射导弹作战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在辐射式仿真试验系统中设置有源诱偏系统,可实现对反辐射导弹抗诱偏性能的检验与评估。介绍了反辐射导弹辐射式仿真试验的实现方法;利用合成场原理建立了反辐射导弹导引信号模型;通过仿真研究了改变诱饵的功率、点源间距及反辐射导弹来袭方向对攻击效果的影响。该方法的研究对反辐射导弹抗诱偏辐射式仿真试验中诱偏信号的设置和控制、作战效能的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相参诱偏技术相对目前广泛采用的非相参诱偏技术,可将反辐射导弹安全诱偏至辐射源区域外,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但其实现瓶颈在于多点辐射源相位差的精确控制。论文建立两点源反辐射导弹诱偏模型,分析相参诱偏辐射源相位差与辐射源和反辐射导弹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相参安全诱偏所需要的相位差;结合反辐射导弹运动模型,提出利用变维卡尔曼滤波的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反辐射导弹的定位精度,减少相位差误差。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诱饵系统的诱偏效果受到系统布局和ARM性能两方面的影响。针对诱饵布局和ARM性能对系统诱偏效果影响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以三点源诱偏系统为应用实例,建立了诱饵布局模型和ARM性能影响模型,分别就系统布局和ARM性能对系统诱偏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诱偏成功率与雷达到诱饵中心位置的距离有关,并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取值区间使系统的诱偏效果达到最优。结果同时给出了ARM的临界分辨角和侧向过载系数对系统的诱偏效果的影响规律,为研究诱饵对抗ARM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诱饵系统的诱偏效果除了受到系统自身布局外,还与ARM的性能有关。针对ARM性能对诱饵系统诱偏效果的影响研究不充分的情况,以三点源诱偏系统为应用实例,建立了ARM性能影响模型,针对ARM的临界分辨角和侧向过载系数对系统诱偏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给出了ARM的临界分辨角和侧向过载系数对系统的诱偏效果的影响规律,为研究诱饵对抗ARM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三点源诱骗抗反辐射导弹合成场计算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反辐射导弹在三点源诱骗及多点源诱骗情况下被动雷达导引头处合成场的计算,分析了多点源诱骗系统抗反辐射导弹的条件,对三点源诱骗抗反辐射导弹合成场强和相位进行了推导计算,最后采用Matlab对导弹实时飞行过程中导引头处的合成场的幅度和相位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反辐射导弹是现代战场上雷达的主要克星,而有源诱偏系统对抗反辐射导弹攻击是一种相对方便和有效的方法.文中从反辐射导弹导引头和诱饵的工作机理出发,基于开环仿真建立了诱饵的工作模型;然后,采用动态仿真的方法得出了不同模式和不同参数条件下诱饵与ARM的对抗结果;最后,给出了评估结论.该分析结果同时为工程上实现诱偏系统的设计和部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反辐射无人机的巡航特性,其高机动性对雷达诱偏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分析诱偏系统特点基础上,明确了系统设计要求,选用非相参的工作体制,并对系统组成进行了划分和功能描述。重点论述了诱偏系统的技术实现途径,通过对空域覆盖体制的分析,提出选用主瓣模拟副瓣的天线形式,描述了非相参体制雷达诱饵系统的工作流程,并对诱偏系统性能检验的试验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