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沙棘果渣中异鼠李素和槲皮素的提取与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棘果渣为原料从中提取分离出异鼠李素和槲皮素2个黄酮类化合物,实现了沙棘废料的利用.利用超声辅助方法进行总黄酮的提取,采用柱层析方法以及重结晶技术进行纯品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借助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红外光谱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沙棘果渣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异鼠李素和槲皮素,其中异鼠李素得率为0.55.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法提取沙棘果渣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沙棘果渣中提取总黄酮,以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与传统热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沙棘果渣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液V(乙酸乙酯)∶V(体积分数95%乙醇)=3∶7,料液比(m/V)为1∶10,在温度50℃下提取30 m in;提取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优于传统热回流提取法。  相似文献   

3.
沙棘果渣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沙棘果渣的成分进行系统预试和分析测定表明,沙棘果渣含有丰富的有效物质--黄酮,vB1,vB2,vC,vE,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鞣质,糖,三萜或甾体类等成分,并对主要有效成分作了含量测定,其中黄酮含量高达0.694%;vE含量较高达112.85 mg/100 g;油含量为28.5%,包含了大量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齐全,人体必需氨基酸的量约占氨基酸总量的61.75%.沙棘果渣具有潜在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沙棘果渣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特别是胡萝卜素含量高达34.20mg/100g、蛋白质16.67%、Vc17.7mg/100g、V_B1.71mg/100g、V_A0.85/100g,并且富含17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此外,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多种非饱和脂肪酸、甾醇、糖萝卜碱、肌糖及生物活性物质。而且具有祛痰止咳、消积化滞、活血散瘀、补脾健胃等功效。实属畜禽饲料上乘佳品。本着沙棘“无废料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本文对内蒙古保健饮料厂提供的沙棘果渣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为我区沙棘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并对沙棘果渣的饲喂效果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将240只40周龄“海赛红白杂交”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0只。第1组为对照组(Ⅰ),饲喂基础日粮;其余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3%,5%,7%的沙棘果渣作为试验组(Ⅱ,Ⅲ,Ⅳ)。各组日粮的营养价值均达到了蛋鸡的营养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沙棘果渣的各组和对照组比较,产蛋率、蛋品质以及蛋壳强度等变化差异显著(p<0.05)。物别是加入沙棘果渣各组的蛋黄色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有随着沙棘果渣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因此,沙棘果渣除可作饲料外,还可以用作1种新的增色添加剂。  相似文献   

6.
生物酶法提取沙棘果渣总黄酮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物酶法提取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果渣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酶解体系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最佳提取条件为生物酶用量占沙棘果渣质量的4%、pH 5、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120 min,料水质量比1∶30,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到0.796%。与有机溶剂回流法和超声波法相比,生物酶法所得沙棘果渣的总黄酮提取率分别提高了51.91%和48.51%。  相似文献   

7.
张强  徐升运  任平  阮祥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97-13998
[目的]提高沙棘果渣的蛋白质含量。[方法]以沙棘果渣为原料,采用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利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无机盐的用量及发酵工艺条件。[结果]当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为1∶6,添加3%硫酸铵、0.2%磷酸二氢钾及0.05%硫酸镁,原料含水率65%,接种量10%,初始pH 6.0,30℃发酵48 h,得到的产品经烘干、粉碎后测得粗蛋白含量23.5%,且具有浓烈的醇香味。[结论]该研究为沙棘果渣饲料化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微波辅助提取甘草渣中的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寻甘草渣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设计正交试验,采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对甘草渣中总黄酮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甘草渣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80%乙醇,固液比1∶10,微波功率300 W,微波辅助回流1.0 h。[结论]以该工艺提取甘草渣中总黄酮,保证了较高的黄酮含量,优化了甘草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9.
甘草渣中碱木质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般碱法从甘草渣中提取木质素,以水浴温度、恒温时间、碱液用量、碱液浓度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水浴温度40℃、恒温时间2.5h、碱液浓度0.8mol/L、碱液用量30 mL/g,木质素的提取率为4.88%.碱木质素的总羟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含量分别为5.43%、3.18%、2.43%.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用乙醇为溶剂提取苹果渣中多酚物质的最佳工艺,考察醇提取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浸提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h,料液比1:12;此条件下提取量为1072.615mg/kg。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大果沙棘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主要以俄罗斯大果沙棘良种"优胜"的休眠枝茎段、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诱导形成不定芽及愈伤组织,同时对其他大果沙棘也进行了相关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诱导不定芽时,以休眠枝茎段为外植体,不定芽发生数量多,易获得无性系植株;基本培养基以1/2MS较好,继代培养以1/3MS为佳;最佳接种时间为3月份;初接种培养基为1/2MS+6-BA1.0mg/L+IAA0.5mg/L;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培养基为1/3MS+KT0.3mg/L+NAA0.03mg/L;增殖培养基为1/3MS+6-BA0.5mg/L+NAA0.2mg/L;生根培养基为1/4MS+NAA0.03mg/L+IBA0.1mg/L。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油菜素内酯对林木抗旱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控水条件下用蘸根和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油菜素内酯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主要造林树种沙棘和紫穗槐苗木的水分状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7%~8%)条件下,0.1~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沙棘苗清晨叶水势均显著高于对照(清水处理);0.2~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沙棘苗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较对照显著提高,而水分饱和亏较对照显著降低。在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2%~13%)和重度干旱条件下,0.1~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清晨叶水势均显著高于对照;在适宜水分(土壤含水量17%~18%)和重度干旱条件下,0.1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叶片含水量较对照显著升高;在重度干旱条件下,0.2~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较对照显著提高。在适宜水分、轻度干旱及重度干旱条件下,0.2和0.3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沙棘和紫穗槐苗午间平均蒸腾速率均较对照显著降低。在重度干旱条件下,0.1~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沙棘和紫穗槐苗在饱和含水量时的最大渗透势(ψ10π0)和膨压为0时的渗透势(0ψπ)均较对照显著降低;1ψπ00和ψ0π的差值仅用0.1和0.2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较对照显著降低;膨压为0时的相对含水量(RWC0)和渗透水含量(ROWC0)仅用0.2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0.1~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改善了干旱胁迫下沙棘和紫穗槐苗木的缺水状况,提高了两种苗木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3.
沙棘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沙棘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沙棘籽脱脂后,粉碎度为90目,按液料比为4∶1加入85%(V/V)丙酮,在35℃的条件下提取14 h,对其中原花青素的提取效果达到最佳,产物经正丁醇-盐酸法显色,比色法测定其质量含量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国沙棘伐桩萌枝能力对平茬高度的响应规律及其生物量调控机制,以不平茬为对照,平茬高度为0、10、20 cm进行随机排列和拉丁方排列相结合的田间试验,对萌枝数量、萌枝生长、生物量投资格局、生物量分配格局在不同平茬高度之间的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对萌枝能力与生物量投资的相关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平茬高度增大,萌枝数上升而存活率、生长量、生物量先升后降;萌枝数与存活率呈负相关,生长量与存活率具有负相关趋势,生长量与生物量呈正相关。与对照相比,平茬使克隆对根系和叶片的生物量投资与分配增大、树干和枝条生物量投资与分配减小。因此,平茬干扰通过刺激诱导伐桩不定芽和休眠芽萌发,通过加大根系和叶片生物量投资及分配促进萌芽生长,并在萌枝数、存活率、生长量权衡作用下形成不同平茬高度的萌枝格局。其中,平茬10 cm的萌枝存活率和生长量最大,且经过3个生长季生物量积累能力已显著超过对照(未平茬)。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准确了解中国沙棘雌雄株染色体核型特征,对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subsp.sinesis)雌雄株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沙棘第4、5、7号染色体在雌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在雄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第1、39、号染色体在雌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在雄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雌雄株均有24条染色体,染色体均属于正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2种,染色体核型公式同为:2n=24=14M+10m;染色体核型属于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在进化上属于较原始种类。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于中国沙棘克隆生长调节的研究集中于外在机制。为探讨脱落酸在中国沙棘克隆生长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通过灌水强度形成土壤水分梯度,分析沙棘克隆生长参数、ABA含量、ABA/IAA、ABA/ZR、ABA/GA3比值的响应规律及其因果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灌水强度的增大,克隆生长(分株生长、克隆繁殖、克隆扩散)能力先升后降,而ABA含量及其比值先降后升,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随着灌水强度“过小—适宜—过大”的变化,中国沙棘通过ABA制约的克隆生长调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克隆生长格局连续体“游击型—聚集型—游击型”。其中,“聚集型”格局以分株大、数量多、扩散能力强为特征,有利于种群稳定性和克隆持久性维持;“游击型”格局以分株小、数量少、扩散能力弱为特征,有利于种群对水分胁迫的适应,但以降低分株生长、克隆繁殖和克隆扩散能力为代价,提高了种群的早衰概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沙棘受栎黄枯叶蛾和沙棘木蠹蛾取食为害后生理生化的变化,探讨虫害诱导的沙棘生理生化变化对害虫种间互作的影响。以二虫分别作为地上、地下的植食者,采用两因素交互试验设计,每种害虫处理2水平(未接与接),测定虫害沙棘茎叶和根系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单宁、黄酮含量,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分析表明,栎黄枯叶蛾为害后,沙棘茎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沙棘木蠹蛾为害后,沙棘上、下部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上升;二者共同为害后,沙棘上、下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上升;不同虫害处理后,沙棘根系单宁、黄酮含量均显著升高。综上说明,二虫诱导的沙棘生理生化的改变,对茎叶害虫栎黄枯叶蛾具偏利促进作用,而对根系害虫沙棘木蠹蛾有较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无性系生长格局与生物量分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对毛乌素沙地不同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下中国沙棘无性系跟踪挖掘和测定 ,比较分析了无性系生长格局和生物量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在较高的水分或光资源有效性条件下 ,地上生物量所占比例大 ,这些生物量的再分配主要用于分株的树干和叶片生长 ,萌蘖根分枝强度高但隔离者长度小 ,无性系生长格局倾向于集团型 ,这样有利于无性系对已占据生境的巩固和利用。在较低的水分或光资源有效性条件下 ,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大 ,这些生物量的再分配主要用于隔离者和根系的生长 ,结果形成了较长的隔离者但萌蘖根的分枝强度小 ,无性系生长格局倾向于游击型 ,从而促使无性系尽快超过不利的微生境斑块、提高分株生长于有利生境斑块的概率 ,并在更大的空间获取资源  相似文献   

19.
利用1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7个亚种和26个大果沙棘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系统发育树和贝叶斯聚类方法分析了这些个体的聚类情况。结果显示:中国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和云南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yunnanensis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高加索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caucasica最低。系统发育树将所有个体聚为2个大支:亚洲分支和欧洲分支。大部分大果沙棘品种与亚洲的蒙古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mongolica聚为1支,少量个体位于亚洲分支和欧洲分支之间。贝叶斯聚类分析将所有个体划分为3组或7组:分3组时,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为一组,蒙古沙棘和大部分大果沙棘品种为一组,溪生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fluviatilis,高加索沙棘和海滨沙棘H. rhamnoides subsp. rhamnoides为一组;分7组时,除海滨沙棘由溪生沙棘组和高加索沙棘组共同构成外,其他亚种和大果沙棘品种各自为一组,并发现少量组间混合基因型。表明沙棘种下亚种间分化明显,亚洲和欧洲分布的沙棘亚种间的分化尤为明显;大果沙棘品种大部分源于蒙古沙棘亚种,个别品种可能为蒙古沙棘和欧洲沙棘亚种间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陕西省黄龙县沙棘原汁为样品,测定了其比重、折光率、可溶固形物浓度、电导率、粘度、表面张力及渗透压等7项理化常数值,提供了参考数据,确定了实验方法。初步探讨了常数值之间所呈现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