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止敬 《科学养生》2008,(7):11-11
在毛泽东的食谱中,无论款待客人,还是日常饮食,最为常见的,当数马齿苋。在延安时期,由于敌人封锁,他生活中的几大偏好,如辣椒、霉豆腐、酸泡菜等,时常得不到满足,只有生命力极为顽强的马齿苋,即使在陕北贫瘠的黄土高坡上,也能采集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仍念念不忘马齿苋,时常提出吃马齿苋的要求。“番茄、雪菜、炒马齿苋、烩芦瓜、烧饼、米饭”,  相似文献   

2.
香肠 香肠在制作过程中,要加入一定比例的防腐剂——亚硝酸钠,而亚硝酸钠在人体中能与肉类蛋白质的胺结合,形成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基胺的物质,这是一种强致癌物。因此,香肠不宜多吃。不过,如能在吃香肠的同时,适当多吃一些豆芽、青椒、菠菜、黄瓜等新鲜蔬菜,或者在吃过香肠后吃点橘子、鲜枣、番茄等新鲜水果,就能消除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不孕症是世界性共同关注的疑难病症,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妇科疾病的一种结局或后遗症。中医药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显著,在助排卵、调经、改善黄体功能等方面均有独特的优势。在病因上,大多数医家认为多与肾虚、肝郁、痰湿、血瘀等有关;而在脏腑上,则多认为与肾、肝、脾关系最为密切。然笔者在临床及理论研究中体会到,随着生存环境的复杂化,疾病的复杂性、顽固性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4.
我在中医教学、临床工作中,宗恽铁樵“医术之精粗,在能辩证,辩证之真确,在能明理”之论,以临证、立法、用方为中医临证之三大关键,治学力求汇集诸家,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古,在理解和运用中医学理论及前人的经验中,有所领悟,有所创新,对于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5.
《世界科学技术》2013,(9):I0001-I0005
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肾病专科。作为一代宗师、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肾病和老年病专家邹云翔教授是学科的奠基人,在江苏省中医院1954年建院之初,即成立了肾脏炎研究小组,1955年出版了国内首本肾病专著《中医肾病疗法》,首次提出了温肾活血法治疗肾炎、应用冬虫夏草治疗尿毒症,还在1959年在国内最早报道应用大黄抢救尿毒症,从而确立了在国内中医肾病界的奠基和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在继承邹云翔治肾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基础上,在邹燕勤‘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努力,使我科医疗、教学、科研实力大为增强,培养了一支以老带新、医教研结合、梯队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并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在王钢教授带领下,学科实力进一步增强,成为国内首家中医肾病医疗中心、全国中医肾病专科临床基地。进入21世纪,肾内科在孙伟教授带领下,医教研齐头并进,学科规模和实力飞跃发展,学术地位和综合实力在国内中医肾病界处于领先地位(表1)。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总离不开五花八门调料的佐使。一些调料,除了在烹调时能增香提味,除腥膻外,还是中药。将药材放入食物中调味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些调料药性温和,日常食用无副作用,适宜中老年人。但必须了解它们的药性及药效特点,学会配合使用,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调理身体,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如干姜、肉桂、胡椒、八角、丁香、山奈、孜然为温里药;  相似文献   

7.
专病笔谈--面瘫(5)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期:发病在15天以内。病之初起,邪气盛、正气较足,多属实证。治宜泻法,以祛其外邪,常用地仓、颊车、四白、阳白、下关、迎香、合谷等穴位。采用浅刺、轻刺、不提插、不捻转、不透穴的手法,用电针疏密波5~10分钟,刺激强度以面肌可见轻微收缩或不疼痛为度,随病情好转,可适当延长通电时间,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0天为一疗程,并可根据病情需要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注意事项 适量给予抗炎、抗病毒药物静脉滴注治疗。笔者认为这一时期是整个治疗的关键,如果施治得法,预后良好,反之则预后较差。许多报道认为急性期是在7天以内,但笔者在临床观察到有些患者在10天后病情仍有加重,极少数患者能在7天以内恢复的。而治疗过程中症状有所加重,是病情发展的一个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8.
花鞋垫     
童子 《东方养生》2008,(11):120-121
记忆里,所有奶奶的笸箩里都放着针线、剪子、顶针、锥子和一双未完成的花鞋垫,那是奶奶的礼物。 中国人含蓄的情感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愈是身藏不露却愈是精致绚丽。制作花鞋垫先用破旧碎布裱糊在一起,做成约三五层厚的硬布片,再加上里子、面子、底布做成鞋底的样子,线要绵,针要细,力道要重,从垫底穿过来,再从垫面串过去,如此反复,密密缝好,再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在鞋垫上绣出荷花、鸳鸯、竹子、石榴、蝴蝶的吉祥图案,便做成了花鞋垫。这考究的花鞋垫具有吸汗、松软等特点,垫上去使人倍感舒服温暖,还可透气防臭。  相似文献   

9.
中医在血液病的诊治范畴中,补益气血、健脾补肾、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清营止血、活血化淤治疗各种血液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难治性白血病,都有较高的疗效,作为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现将在临床实践中经验,撰一短文,抛砖引玉,告知同行,共同探讨提高,利与血液病患者的诊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0.
春天吃春     
当春回大地的时候,我国民间有着与春天相关的食俗,以迎接春天的到来。春天吃春,春盘、春饼、春卷、春韭、春笋、春芽,吃出满嘴的春香,满心的春绿。春盘古时立春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初)有吃春盘之俗,相传在距今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就有春盘问世了。何谓春盘,就是在立春日,用蔬菜、饼饵、果品、糖果等汇集一盘,并馈赠亲友,取其生发迎春之意,象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吉祥。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按病情的轻重可被分为早、中、晚三期,在治疗上也有区别。外治法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指导下,主要运用中药、器械等,通过机体、肌表、孔窍、穴位,作用于经络、气血、脏腑及局部病灶,从而达到祛除机体内在疾患,调整和提高机体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罕华珍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10):M0003-M0003
岩顿囡,男,傣族,81岁,1918年出生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混镇曼召村,四代家传。5岁在缅寺当和尚求学,在佛寺中通读各种佛经,偏爱医药经书。13岁还俗后开始随父学医,常随父亲上山采药、认药、口尝百草、博采众意,善于总结经验,大胆实践,在民间收集了大量的单、验、秘方,并能自制丸、散、酒、水酊剂等傣成药,  相似文献   

13.
《养生大世界》2008,(11):12-13
“熏一熏、泡一泡、拍一拍、熨一熨,不打针、不吃药,就能治病”!在千禧之交的2000年,一种来自中国的中医外治疗法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Is it possible?(这可能吗?)”、“Is it true?(这是真的吗?)”,在一片怀疑、惊诧声中,由中医研究员、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长刘光瑞率领的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医疗队应用独特的“刘氏刺熨疗法”,经过在美巡诊、施治四周,为数百名疑难病、慢性病、多发病患者解除了病痛,  相似文献   

14.
留置胃管在临床广泛应用,如鼻饲、手术、胃肠减压等。在插管过程中,往往遇到少数病人插管困难,病人对插管刺激异常敏感,出现恶心、气憋或因舌后坠、昏迷、吞咽困难,胃管不能顺利下行进入食道而盘曲口腔,采用常规的插管方法失败,反复插管造成病人痛苦。我院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插管困难的病人进行方法改进,使用压舌板配合胃管插管,一次成功率高,无一例失败,可避免重复插管造成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5.
装了假牙的老人往往在吃饺子、汤圆、莲子的时候,由于食物的黏连,很容易将置放的假牙黏住,不小心就被乔下。一般来说假牙被吞入胃后,绝大部分都会与胃内容物混在一起,自然随大便排出。因此在发现假牙误吞后,不要过于精神紧张,多吃一些青菜、韭菜之类的蔬菜、水果,以便促进其排出。  相似文献   

16.
高继红  赵瑛 《中医教育》2003,22(2):61-62
中医学,在中专卫生学校的课程体系中,是特殊而独立的一门科学。它既含有完整的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又有临床各学科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及中药的辨别,以及针灸、火罐等临床技能知识的学习,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学,在社区医学、护理专业等西医专业学科中属考查科目,在毕业实习阶段均没有安排临床实习。在中医理论学习阶段,由于条件所限,学生既无见习机会,又无实验室、标本室可动手、可观看。鉴于中医一无实验室、标本室,二无相配套的教学片,三无实习机会的情况下,我们因陋就简,努力创造条件,尽力培…  相似文献   

17.
袁秉煃 《气功》2011,(8):686-687
消化性溃疡有许多特殊类型,难治性溃疡就是其中之一。难治性溃疡并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应包括以下情况。溃疡发生在特殊的部位,如发生在幽门,胃酸分泌相当旺盛:如发生在十二指肠球后,则易发生大出血,还可发生穿透性溃疡。溃疡如发生在这些部位,治疗效果不好,如已并发幽门梗阻,治疗也较困难。病因未去除的,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很多,包括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屏障遭到破坏、疾病因素、药物因素、胆汁返流、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精神因素等。  相似文献   

18.
在正确跑步上,鸵鸟是人类最好的教练。鸵鸟在奔跑时脚掌的落地顺序是脚跟、脚弓、脚尖,这样能够有效地缓冲落地时的冲力,不会有“脚”的感觉,因此,在跑步时,人们应该像鸵鸟学习脚跟、脚弓、脚尖依次地着地。跑步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跑步要有屁股“坐”在大腿上的感觉,就是说跑的过程中应保持躯干相对静止,只是做四肢的运动,而与躯干“无关”。  相似文献   

19.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临床中一类常见疾病,临床多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耳鸣、倦怠、心悸、头晕、气短等症状,近年来其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但现有的西医治疗手段少,且远期疗效欠佳、复发率较高;而中医药在防治血液系统疾病中通过辨证论治具有一定优势,中医认为血液系统疾病属血证病、虚劳病,归其病因不外乎虚实、寒热之属,钟新林教授在临床中发现再障多为虚、寒之证,而心为火脏,主血脉而藏神,神主脏腑生、长、化、收、藏,血脉虚而神不藏,故现心悸、头晕、倦怠之症,以此钟新林教授在诊治血液疾病中从心生血入手,用其独到之处从心与血方面论治,运用益心火、补脾胃、滋阴血之法,在临证过程中屡获奇效。  相似文献   

20.
针灸适应症广泛,内、外、妇、儿、五官、神经、精神等各科都有其适应病证。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绮丽的瑰宝之一,在治疗目前现代医学棘手的疑难病证的运用日益增加,得到了医学界广泛的肯定。笔者师从四川省首届名中医黄迪君教授,在临床工作中深感针灸治疗疑难病优势颇丰,在治疗机理,治疗手法,治疗病种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均有相当之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