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食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研究和建立食品病原快速检测方法以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测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对目前一些具有良好发展空间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技术、代谢技术、生物传感器、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建立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质量的监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目前较为先进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主要有免疫学技术、代谢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相似文献   

3.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封莉  黄继超  刘欣  黄明  周光宏 《食品科学》2012,33(21):332-339
食源性致病菌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检测出食源性致病菌的存在是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利用免疫学、代谢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其中免疫学技术由于快速简便和低操作要求等特点便于目前的普及,而分子生物学方法则是致病菌检测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几种快速检测方法,同时,较系统的介绍了利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快速检测病原菌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几种快速检测方法,同时,较系统的介绍了利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快速检测病原菌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几种快速检测方法,同时,较系统的介绍了利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快速检测病原菌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食物和水作为传播基质的诺如病毒(NoV)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急性肠胃炎,但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只能通过快速检测在早期筛查识别NoV,从而预防NoV的传播并及时做出干预措施。传统的检测方法耗时耗力,操作繁琐,不利于NoV的即时检测,因此NoV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成为研究者不断探究的问题。目前已有一些快速检测方法的报道,但由于NoV体外不可培养的特性,很难进行方法间的试验比较。因此,本文针对目前报道较多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梳理,综述了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传感器等技术在NoV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从方法的检出限、检测时间以及优缺点等进行了整理比较,以期为将来NoV的现场快速检测及后续相关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食品中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性的最主要生物因素。本文综述了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并对微生物培养法、免疫学方法和核酸分子杂交等现优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述。  相似文献   

9.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及其自动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扼要介绍了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及其自动化研究的进展,包括:食品取样和样品制备,活细胞计数、估计微生物菌量,常规操作微型化及计算机自动化分析鉴定系统、生化反应快速检测试剂盒,免疫学方法检测,分子生物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快速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在食品卫生检验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终将达到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的目的。快速方法包括电化学法、细菌直接计数法、免疫学技术、PCR法、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等。对上述各种快速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致病微生物和细菌毒素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准确、快速发现食品中的致病菌是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必要手段。虽然经典的细菌培养技术是致病菌检测的金标准,但其检测用时长,技术要求高,不能满足食品安全防控快速筛查需求。近年发展的基于电化学和光谱学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具有使用简便、响应快速、便于现场检测的优势,可以与实验室精准检测技术优势互补,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有力工具,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意义。本文综述了几种典型的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重点强调了食品基质对这些微生物和毒素检测的干扰,并列举了一些克服食物基质干扰的样品处理方法,以实现食品中毒素的富集和准确灵敏检测。最后以典型的食源性致病菌为代表,简述了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技术难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系统地介绍了几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如免疫学检测、生物学检测、代谢学检测等方法以及这几种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兼性厌氧性食源性致病菌,对低温、高盐及消毒剂的抵抗力很强,感染后可能产生低热、高热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可能会引起肠胃炎、孕妇流产、早产或死产,甚至会产生脑膜炎。LM的传统检测方法是先进行增菌,再经过氧化氢酶试验、溶血试验、血清学试验等进行鉴定,操作性强、灵敏度高、成本低,但是检测周期长达7 d,无法对目标食物进行快速检测。本文综述了振动光谱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代谢组学检测法、生物传感器等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以期为食品中LM的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模拟酶-底物或抗体-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目标物为模板,合成具有专一识别性能的人工受体的技术。前期研究对象多为农药、兽药等有机小分子及蛋白质类生物大分子。近年来,研究已拓展到超大“分子”——细胞,特别是细菌印迹在致病菌快速检测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细菌印迹模板的选择及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并总结了分子印迹技术在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乳与乳制品的质量安全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乳制品安全的普遍关注,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乳制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隐患之一。乳制品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有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阪崎肠杆菌、李斯特菌和志贺氏菌等。目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技术主要有国家标准中的培养法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PCR检测技术因具有特异性和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本文对国家标准中的常规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技术在乳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食品过敏原已成为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隐患。应对食品过敏反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食用和接触各种含有致敏成分的食品。因此,快速和灵敏地检测食品中过敏原对预防和控制食品过敏反应是十分重要的。食品过敏原检测主要可以分为基于核酸和蛋白质的两大类检测技术。与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传统检测手段相比,生物传感技术检测平台因具有操作简单、高通量、灵敏度高、现场便携等优点,在食品过敏原快速检测领域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过敏原的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包括电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和其他新型传感器及其在食品过敏原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过敏原分析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中甲醛的快速检测试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建波  邹沛 《饮料工业》2002,5(5):47-48
食品中甲醛的含量超过标准,有碍人体健康,对食品中甲醛的检测有种方法,这里介绍了一种快速检测甲醛的试剂。  相似文献   

18.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生物传感器概念、工作原理、分类及特点,综述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应用,分析目前生物传感器研究、开发及其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应用中存在主要问题、发展趋势,并对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研究、应用及产业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如今, 食品中病原微生物对人们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快速检测成为食品工业发展的关键。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降低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 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研究快速检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本文就几种常见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生物技术发展及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也不断更新和升级。微流控技术将样品预处理、分离、检测等过程集成在微小的芯片上完成多种功能,而液滴微流控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可利用两液体互不相溶特性形成的分散微液滴进行高通量的测试。本文针对核酸扩增方式的不同,比较总结了液滴微流控-数字化聚合酶链式反应、液滴微流控-数字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液滴微流控-数字化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检测方法的特点,介绍了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液滴微流控技术结合数字化核酸扩增,可实现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智能化、连续化、精准化和微型化的快速检测,本文为其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