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脚癣,俗称"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皮肤病.香港地处沿海,气候温热潮湿,利于真菌生长,脚癣发病率很高,所以脚癣在当地有"香港脚'之称.据资料统计,我国广东、福建沿海一带,脚癣发病率高达50%以上,特殊工种人群(如穿胶鞋作业者)患病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
咨询门诊     
《婚育与健康》2014,(6):42-43
脚癣也会引发阴道炎吗 大夫:听闺蜜说她患脚癣引发了霉菌性阴道炎,脚癣真会引发阴道炎吗?答 脚癣是真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而真菌是引起霉菌性阴道炎的重要原因。如果霉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一定要注意是不是脚癣引发的。许多家庭在洗衣物时,通常是将衣裤、鞋袜统统放进洗衣机一洗了事。  相似文献   

3.
脚癣俗称脚气.是一种常见并反复发作的皮肤病,主要以痒、痛及皮损为主要症状。现代医学认为.脚癣多因真菌感脚癣染所致,很难根治。胡椒、醋均有解毒、杀虫的功效.并有抑制真菌的作用.笔者以之泡脚治脚癣效果不错.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4.
脚癣俗称“脚气”,是由浅部致病真菌引起的,多发生在炎热潮湿的夏季。脚癣看上去不是什么大病。却奇痒无比让人倍感折磨。脚癣病人若不注意个人卫生,这病菌还会到处乱串.感染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体癣和甲癣等。更有甚,这脚癣还可传染给他人。因此,有了脚癣可要早点治疗。  相似文献   

5.
袁健 《健康生活》2009,(1):26-26
提起脚癣,大家部比较熟悉。脚癣常发作在高温高湿的夏队季节,发病率很葛,很多人都容易被感染上。中医认为,脚癣是“暑热之气”引发了脚的“毒气”,于是有人便称为“脚气”或“脚气疮”。  相似文献   

6.
夏季温热潮湿,又到了各种癣病的好发季节.不少商家为了经济利益,大肆宣传各种"一次净""一搽灵"及"止痒立竿见影"的药品.不少病人轻信广告宣传,结果事与愿违,钱花了,可病呢,仍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像手脚癣这样的癣病,暂时还无法"一次除净".无论用何种药物治疗癣病,都需一定的疗程.体癣、股癣2周,头癣、脚癣4-6周,甲癣则需用10周以上.这是由真菌的生长繁殖规律,皮肤、指(趾)甲的生长速度和代谢过程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刘祖春 《现代养生》2012,(13):24-25
一到炎热的夏天,"香港脚"患者的苦日子就来了。由于气温升高,出汗多了,脚变得温暖而潮湿,让本已在脚内"落地生根"的真菌大量繁殖,弄得人又痒又难受。忍无可忍,一定得治治它,可是到药店一看,听店员一介绍,治脚癣的药是五花八门,怎样才能选到最有效的药呢?  相似文献   

8.
张帮俊 《长寿》2012,(4):23
脚癣俗称"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如果不幸被它沾上,那个"痒"劲,相信患过脚气的人都尝过那滋味。而且,此病如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特别是对糖尿病患者有极大威胁。所以,对于脚气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对症下药,治病去根,才能让这烦人的脚气一去不复返。脚气容易滋生的情况包括:天生脚汗多的人,因为脚长期处于潮湿的状态,最容易招来真菌,因此很容易就得脚气。肥  相似文献   

9.
冬季别让脚癣有“喘息”之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脚癣是指足部的真菌感染,主要发生于足跖部及趾间,也可延至足背及踝部。脚癣发病率较高的原因是由于足跖部皮肤的角质层厚,无皮脂,汗腺比较丰富,出汗多,故有利于癣菌的生长;加以经常穿鞋袜,足汗难以蒸发  相似文献   

10.
《保健医苑》2009,(7):28-29
炎热的夏天,尤其是南方,时而骄阳似火,时而暴雨倾盆。这种天气是真菌繁殖的最佳时机。随着"夏至"的到来,天气持续增温,脚气患者会明显增多。脚癣俗称脚气,又名香港脚,一旦发病,患者往往感到奇痒难忍,脚趾间出现红斑、脱屑,症状严重的患者整个脚底都会发红、脱皮。脚气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且还极易传染给他人。严格避免混用个人生活物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彻底做好消毒,可有效防止家庭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1.
脚癣     
脚癣俗称“脚气”,是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皮肤病,发病率高。浴室、游泳池、旅店、招待所或家庭公用浴盆、浴巾、拖鞋等均可造成互相传染。部队战士患脚癣者较多,故了解此病对预防和治疗都是很有好处的。 足癣分三型: 浸渍糜烂型:是脚癣中最常见的一型,表现为趾间皮肤潮湿、浸渍、发白、糜烂、奇痒、恶臭。如有继发感染,局部可出现红肿、化脓。 水疱型:初起为米粒大小的水疱,数天自然干瘪,而后又有水疱出现,剧痒。见于趾侧、足侧和足底,疏散分布,干后形成针头大小的环状鳞屑。  相似文献   

12.
脚癣俗称“香港脚”,民间称为“脚气”(易与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真正脚气混淆),是常见的皮肤真菌病,我国发病率高达50%-64%。脚癣可分为角化增厚型、丘疹鳞屑型、水疱型和糜烂型等,共同特征是激烈瘙痒,因此,患者常用力搔抓或涂抹具有强烈刺激的药物,有可能损伤局部组织而引起细菌继发感染,轻则局部化脓,重则组织坏死诱发淋  相似文献   

13.
四年前的暑期,我同学校的教师们一起到云南旅游。俗话说得好:"千里姻缘一线牵"。我真没有想到,那次云南之旅,我竞娶到了一位美丽的纳西族姑娘阿霞,她还用民族土方治好我的脚癣。我患有顽固性脚癣,一到夏秋季节,脚趾间就长皮疹、水疱,瘙痒无比,反复发  相似文献   

14.
脚癣俗称“香港脚”,民间称为“脚气”(易与缺乏维生素B。引起的真正脚气混淆),是常见的皮肤真菌病。我国发病率高迭50%~64%。脚癣可分为角化增厚型、丘疹鳞屑型、水疱型和糜烂型等,共同特征是激烈瘙痒。因此。患者常用力搔抓或涂抹具有强烈刺激的药物,有可能损伤局部组织而引起细菌继发感染。轻则局部化脓,重则组织坏死诱发淋巴管炎、淋巴腺炎、脓肿。甚至败血症,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5.
脚气验方2则     
脚癣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常见症状为趾间潮湿发白、奇痒,有时可见成群或分散的小水疱,搔搓后流出澄清的粘液体,甚至血水,常出现趾间糜烂、发臭、裂口、脱皮等。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以下各方,需加水杨酸粉10克、硼酸5克,苯甲酸5克。  相似文献   

16.
正达克宁霜是人工合成的外用抗真菌药。此药具有治疗脚癣、手癣等真菌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是许多家庭常备的外用药。不过,达克宁霜有其适应证和使用方法,如果使用不当,不但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还会导致病情加重。为此专家指出,达克宁霜虽然疗效显著,但是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患者还必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部队战士因长期穿胶鞋训练,局部潮湿而易发生脚癣。脚癣合并感染者也比较多见,影响战士们的训练及生活。我队2002年8月~2005年10月收治脚癣合并感染患者36例,采用高锰酸钾、碘酊、抗生素联合治疗的方法,收到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脚癣合并感染者  相似文献   

18.
家宜 《健康人生》2006,(4):32-33
到炎热的夏天,“香港脚”们的苦日子就来了。由于气温高了,出汗多了,脚变得温暖而潮湿,让本已在脚内“落地生根”的真菌猖狂繁殖,弄得人又痒又难受。没办法,一定得治治它。可是到药店一看,听店员一介绍,治脚癣的药还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都有,怎样才能选到最有效的药呢?不看药名,只看成分与说明市面上有很多药,“脚癣一次净”、“癣敌”、“足光”等等,名字都挺大的。但这些林林总总的治“癣”药物,真的能起作用吗?  相似文献   

19.
<正>临近夏季,是脚癣的好发季节。脚癣是由真菌感染脚部皮肤引起的皮肤癣症,据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对全国12个省市的调查,人群中脚癣的患病率为45.2%,南方发病比北方高,夏季发病又比冬季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国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发病流行趋势与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获取2004-2018年全国戊肝报告发病数据,采用Arcgis10.3软件对戊肝发病率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04-2018年全国共报告戊肝358122例,年均发病率为1.78/10万,发病率从2004年的1.27/10万上升到2018年的2.06/10万(趋势x^2=5714.71,P<0.001),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年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全国2004-2018年各年戊肝发病率全局Moran’sI指数在0.14-0.27之间,均存在全局自相关。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戊肝发病的"高-高"聚集区域由东北部沿海逐渐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及相邻地区发展。戊肝发病的热点区域从2004年的东北沿海向2018年的南部沿海地区逐渐转移。结论2004-2018年中国戊肝发病呈现显著的空间聚集性分布,需加强发病持续上升省份和沿海热点区域的戊肝联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