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传统教育价值观和现代教育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我国现代教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从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入手,重点阐释了几种较有代表性的传统教育观点,而后紧密结合现代教育特征,尝试性地梳理了传统教育价值观和现代教育之间冲突与融合的脉络,以期现代教育能够在这种冲突和融合中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日益成为中学教育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比较分析,揭示其在教育任务、实现目标、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区别和两者内在的联系,使它们更好的相互融合,实现其最佳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人类社会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创建支持可持续发展理论.我们提出的支持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需要教育的有力支持,而且,在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中,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支持系统.要想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使教育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大业提供强有力支持,必须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功能、教育发展、教育属性、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等事关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教育创新与德育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建国 《齐鲁学刊》2000,(1):101-103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的发展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创新包括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德育创新。其中德育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首要问题,创新的德育教育应包括做人的教育、合作精神的教育、奋斗精神的教育、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心理素质的教育等。  相似文献   

5.
私学创立之初的孔、墨二子尤其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教育的历程。孔子把传统的"六艺"教育扩充转化为"六经"教育,形成了儒家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深刻影响并规约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路向。墨子主张教育内容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旨归,把教育视为治国的三大措施之一,其教育实践促进了当时学术文化活动的发展。孔墨对教育内容的创新,使智育与德育合为一体,而以德育为主导,德智一体从此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
人本主义与教育开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由来已久,它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体现教育公平。从人本主义研究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外语教育,就会发现它有两大不足。首先,对人格培养重视不够;其次,教育体制有待完善。因此,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在教育观念上要尊重学习者作为独立个人的价值;在教育目的上,要以培养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为目标;在教育内容上,要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在教育模式上,要改变教师角色,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这样,才能打开教育禁锢,实现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7.
创新与哲学     
大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哲学教育有很密切的关系,而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又有密切的关系,坚实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会展教育与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展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但是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任重而道远.通过总结会展教学与实践工作,我们梳理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特征,指出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而努力为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的科学发展进言献计.  相似文献   

9.
论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教育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教育这个基础。当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城乡、区域教育不和谐,教育不公平等突出问题,因此,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从政策和制度的层面推进和谐教育的构建;强化教育的战略地位,建立和完善公共教育财政制度,从资源投入保障方面推进和谐教育的构建;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是构建和谐教育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与人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教育与人权血肉相联、息息相关.教育是人们实现劳动权的关键,是公民政治素质的养成所,是人们享有文化权利的中介,受教育权也是一项举世公认的人权.因此,教育应把最大的关注点放到人的幸福和人权上而,为人们实现各项基本权利尽可能创造条件.那种只注重教育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作用的教育发展观,很容易导致把人当作国家强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单.纯工具,而忽视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为改变这种局面,中国的教育发展观必须从“国本位”向“民本位”转变.  相似文献   

11.
大学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历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未来人性境界的完善程度,也必然影响其今后的发展。我们通过反思大学历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滞后,其目的是让大学的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达到有机的统一,从而使人文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的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严重滞后.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优化教育环境,使教育真正成为创新人才的培育基地.  相似文献   

13.
网络教育与教育平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着教育平等的原意和社会道德的要求,国家应该使每个公民都享有教育起点也就是教育机会上的平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的过程和结果的平等。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它用于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教育不平等问题,只有在公民具有了网络教育机会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反之只会拉大我国现存教育不平等的鸿沟。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将人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历史主体.人文教育同专业教育的分歧不在于教育目标上的差异,而是达成目标的路径不同.前者,以理性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人文教育主张以"个人发展"为导向,培养人的理性能力;后者,以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专业教育主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的专业技能.两者分歧的实质是高等教育中"个人本位论"同"社会本位论"的对立.教育目标的同一性为两者的优势互补提供了可能,理性实践者是其融合的最终结果.理性实践者的要义在于:高等教育应当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人文教育为基础展开教学,力求开拓出一条以借助专业教育的提升,实现受育者全面发展,成为"适格"人才的教育进阶之路.  相似文献   

15.
论创业教育的耦合性与兼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创业教育是以教育现代化、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为背景的一种现代教育,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和载体,对推动高校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耦合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就业教育等教育理念,兼容了专业教育、理想教育等教育内容,推动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对接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人性假设与教育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面对的是人,因此,建构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必须是建立在某种人性假设的基础之上。对人性的假设和认识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教育观和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对教育原则与教育方法的选择也各不相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教育理论。同时,它还为解释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制度的实然合理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朱熹博大的思想体系蕴涵了极为丰富的法律思想。科举中法律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学者的影响,使朱熹认识到“刑法皆是着实有用之事业”,法律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朱熹的法律教育内容具有鲜明的层次性,针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内容,大致分四个层次:君主的正心修身、臣的法律运用、民的道德教化和子弟伦理教育。同时朱熹提出了通过政府以法晓谕、社会法律教育、学校法律教育、家庭法律教育、刑罚法律示范等法律教育的形式来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既是大学生健康教育本质与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健康教育提升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良好发展的必经之路。实现二者的互鉴与融合,主要的方面在于,教育目标相统合、教育内容相互补、教育方法相互鉴、教育资源相兼容。  相似文献   

19.
人文教育与大学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认识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 ,提升它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并努力促成它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是新世纪全球性的教育话题。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教育理念 ,是大学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质量的必然要求 ,也是现代大学的追求。在人文教育与人才培养过程中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融过程中 ,文学艺术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角度 ,在分析我国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