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5岁,进行性肝脏肿大6个月入院。同时伴有明显乏力、纳差,呼吸困难。入院查体:无黄疸,肝脏肿大,右肋下3cm,剑突下6cm,全身骨骼无压痛。辅助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171U/L,胆红素正常。尿蛋白3+。血、尿免疫球蛋白K、入轻链阳性。乙肝、丙肝病毒定量阴性。骨髓象正常,未见异常浆细胞。肝脏B超:右肝斜径162mm,回声不均匀。CT显示肝脏内多发低密度影,考虑多发囊肿可能性大。心电图:肢体导联低电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HSF1)表达水平与MDR1、Cyclin D1、MMP-2、BCL-2的关系,以及对HCT-8/FU细胞株克隆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CT-8/FU细胞株及结肠腺癌非耐药细胞株HCT-8中HSF1及MDR1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转录激活因子6(ATF6)/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对牛分枝杆菌减毒株(卡介苗,BCG)感染的THP-1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在感染复数为10∶1的BCG感染THP-1细胞2、6、12、24和48 h基础上,设置si-NC组、si-NC+BCG组、si-ATF6+BCG组及si-CHOP+BCG组。si-NC组转染干扰阴性对照24 h后正常培养;si-NC+BCG组先转染阴性对照24 h后以感染复数为10∶1的BCG感染24 h;si-ATF6+BCG组和si-CHOP+BCG组分别转染si-ATF6和si-CHOP 24 h后再用感染复数为10∶1的BCG感染24 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ATF6、CHO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pro-caspase-1、caspase-1 p20、含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IL-1β p17、IL-18 p22及消皮素D-N端片段(GSDMD-N)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检测GSDMD蛋白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SP70-TLR4-MyD88信号通路在肾脏AA淀粉样变中的作用机制,以及Hsf1基因对其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使用Hsf1基因敲除小鼠构建肾脏AA淀粉样变模型,以野生型小鼠为对照.模型制备成功后,从各组小鼠肾脏组织中提取mRNA进行检测评估;使用刚果红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肾脏AA淀粉样物质的沉积程度.构...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66岁,1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颜面部疼痛,无先兆,疼痛剧烈,如刀割样.疼痛时伴上下唇麻木感,伴恶心,无呕吐.外院CT示右侧额顶叶、鞍旁可见高密度影,周围可见大片低密度影,邻近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略左移.为进一步诊治遂就诊于我院,头颅MRI 示右侧鞍旁及桥小脑脚区可见宽基底异常信号,T1WI 低信号,T2W...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IL-6是否通过Sirt1/p53/caspase-3通路介导胰岛β细胞凋亡.方法 Western 印迹检测Sirt1在小鼠各组织器官和胰岛β细胞系NIT-1细胞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Sirt1在细胞中的定位.IL-6(10 ng/ml)处理NIT-1细胞48 h,Hoechst3334染色及流式细...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旨在揭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T7612AA1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为DLBCL寻找新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出ST7612AA1处理的DLBCL细胞的差异基因及通路情况。进一步通过甲基四氮唑盐(methyl tetrazolium salt, MTS)和血管生成试验测定ST7612AA1对DLBCL的增殖和血管形成的影响。通过q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C/D mRNA的水平;并使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评估VEGF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该研究对GSE62460数据分析发现ST7612AA1处理后DLBCL细胞中VEGFA表达显著下调。经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发现ST7612AA1暴露后VEGF信号通路被抑制。进一步细胞活力检测发现DLBCL细胞的增殖被ST7612AA1显著抑制(P<...  相似文献   

8.
符蓉  曹斌 《解剖学研究》2022,44(1):7-11
目的 探讨关于黄精对大鼠肝脏纤维化的干预效果及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选取Wistar大鼠,对实验动物血样及组织进行分析;样本总数4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以及黄精治疗干预组,每组15只.测定大鼠肝外周血TG F-β水平,使用ELISA法完成;使用免疫组化法对肝组织标本中的TGF-β1、Sma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FTO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及其对胃癌免疫微环境的调控及机制。方法:采用GEPIA分析FTO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TCGA胃癌数据库中FTO表达与DFS、OS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分析GEO胃癌数据集中FTO表达和PFS、OS的关系。收集87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FTO表达与DFS、OS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GSEA分析FTO潜在的调节机制并进行验证。CIBERSORTx验证FTO表达与淋巴细胞浸润的关系。检测FTO表达对总RNA m6A的影响。结果:FTO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与更差的DFS、PFS、OS及肿瘤T分期相关。GSEA显示FTO可能通过调节c-MYC调节免疫微环境。采用siRNA敲低BGC中FTO表达提高总RNA中m6A水平,并降低c-MYC、CD47、PD-L1表达。CIBERSORTx分析显示,FTO表达与B细胞、调节性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NK细胞、M2型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浸润有关。结论:FTO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与较晚的分期、不良预后有关。FTO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机制为以m6A依赖的方式调控c-MYC及下游CD47、PD-L1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沉默通过调节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细胞启动因子2α(eIF2α)/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对妊娠糖尿病(GDM)大鼠内质网应激(ERS)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GDM大鼠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FABP4 siRNA质粒(si-FABP4)、阴性对照质粒(NC)和PERK激活剂(CCT020312),将大鼠随机分为Normal组、GDM组、GDM+NC组、GDM+si-FABP4组、GDM+si-FABP4+CCT020312组。检测胰腺组织中FABP4含量、血脂水平、炎症标志物水平和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检测胰腺组织中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HTR-8/SVneo细胞分为5组:对照(Control)组、高糖(HG)组、HG+NC组、HG+siFABP4组、HG+si-FABP4+CCT020312组,24 h后检测细胞中FABP4及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Normal组相...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翻译后修饰在巨核细胞倍体化调控方面的作用。方法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和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单独或联合处理CMK原始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DNA的相对量,从而进行DNA倍体分析;Western blot法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下游靶分子S6K1表达和磷酸化修饰(Thr389和Thr421/Ser424)的变化。使用分子对接和激酶活性检测分析H-89与S6K1结合的关系以及对激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SP600125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CMK细胞多倍体化,同时,上调S6K1的Thr421/Ser424磷酸化和下调Thr389的磷酸化。H-89不但部分阻断SP600125诱导CMK细胞多倍体化,而且下调S6K1的Thr421/Ser424磷酸化和上调Thr389磷酸化。分子对接和激酶活性分析发现H-89通过占据ATP结合位点,抑制S6K1活性。值得注意的是,H-89和SP600125均抑制PKA的活性,而且两者联合进一步抑制了PKA的活性,表明H-89阻断SP600125诱导CMK多倍体化与其对PKA的作用无关,而与S6K1磷酸化修饰状态的改变有关。结论 H-89通过调节S6K1磷酸化阻断SP600125诱导CMK细胞多倍体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抑制lncRNA PVT1表达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性反应的作用,以及对miR-214/STAT6轴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用卵清蛋白(OVA)诱导哮喘)]、lncRNA PVT1抑制组和lncRNA PVT1 NC组(尾静脉注射lncRNA PVT1抑制物或其阴性对照),每组12只。血细胞计数仪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巨噬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ELISA试剂盒检测BALF上清液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13(IL-13)浓度;试剂盒检测血清中IgE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并进行评分;RT-qPCR检测肺组织中miR-214和STAT6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STAT6和p-STAT6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lncRNA PVT1与miR-214靶向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巨噬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IL-4、IL-5、IL-13水平、血清中IgE水平及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评分、STA...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转录因子YY1 对口腔鳞癌细胞整合素β6(integrin β6, ITGB6)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布在ITGB6启动子区域的转录因子YY1潜在的结合位点,构建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利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ITGB6启动子片段的转录活性;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检测在天然染色质条件下转录因子YY1与ITGB6启动子的结合情况;采用定点突变方法检测YY1结合位点对ITGB6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利用RT-PCR方法检测过表达转录因子YY1对口腔鳞癌细胞ITGB6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ITGB6启动子-421~-150 nt区域存在多个转录因子YY1潜在的结合位点。在口腔鳞癌细胞的天然染色质中,转录因子YY1结合于ITGB6启动子-421~-150 nt区域;定点突变YY1潜在结合位点对口腔鳞癌细胞中ITGB6启动子活性无显著影响。另外,过表达的YY1对口腔鳞癌细胞ITGB6 mRNA的表达水平也无影响。结论:转录因子YY1在口腔鳞癌细胞中结合于ITGB6基因启动子-421~-150 nt区域,但对ITGB6基因的基础转录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吉磊  徐洋  唐楠 《解剖学报》2021,52(5):759-766
目的 探讨溶质载体家族6成员1(SLC6A1)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方法 下载并综合分析数据集GSE125989和GSE100534,筛选差异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6.1 软件构建差异基因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hub基因;通过Ualcan和GEPIA数据库检测hub基因SLC6A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转染SLC6A1-siRNA干扰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SLC6A1的表达;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基因集富集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LC6A1在乳腺癌中发挥作用的机制;采用SC79激活Akt通路并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 结果 共筛选出92个乳腺癌原位癌与转移瘤的差异基因,并确定Ⅰ型胶原蛋白α1(COL1A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SLC6A1等20个hub基因;SLC6A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P<0.001),且与患者预后相关(P=0.01);SLC6A1表达被干扰后,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0.05);SLC6A1表达降低可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磷酸化(P<0.05);激活PI3K/Akt通路后 SLC6A1-siRNA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消失(P<0.05)。 结论 SLC6A1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LC1/CHD1L与OV6阳性肝癌细胞的关系及其对干性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细胞免疫荧光标记方法观察肝癌Huh7及Hep G2细胞中ALC1/CHD1L和OV6的表达及定位;q RT-PCR检测ALC1/CHD1L sh RNA干扰后对肝癌Huh7及Hep G2细胞干性相关分子Oct4、Sox2、Nanog、Bmi1、β-catenin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标记结果显示肝癌Huh7细胞和Hep G2细胞中均有ALC1/CHD1L与OV6的表达,两者共表达率为34.3%及48.34%;ALC1/CHD1L sh RNA干扰及q RT-PCR实验结果显示敲减Huh7及Hep G2细胞ALC1/CHD1L表达可引起Oct4、Sox2、Nanog、Bmi1、β-catenin等干性相关分子表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Huh7及Hep G2 OV6阳性细胞中有ALC1/CHD1L表达;敲减ALC1/CHD1L表达可引起Huh7及Hep G2细胞干性相关分子Oct4、Sox2、Nanog、Bmi1、β-catenin表达明显下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SH-SY5Y细胞活性,CM-H2DCFDA染色检测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与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6-OHDA(150μmol/L)处理SH-SY5Y 24 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至44.1%±4.6%(P0.05),ROS水平增加;红景天苷(25,50μmol/L)预处理24 h后,与6-OHDA组比较,细胞存活率分别增加至68.3%±4.1%(P0.05)和80.0%±6.2%(P0.01)同时ROS减少。此外,6-OHDA(150μmol/L)可使细胞内Nrf2与HO-1的蛋白表达减少,红景天苷预处理24 h后,Nrf2与HO-1的蛋白表达依次增加。结论:Sal能减少细胞内ROS的水平,对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浓度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普兰林肽对5×FAD小鼠和WT小鼠认知行为及脑和视网膜的β淀粉样蛋白(Aβ)6E10、炎症因子和神经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实验选取5×FAD小鼠32只、WT小鼠16只,均为雌性。随机将5×FAD小鼠分为空白组、治疗组;WT组不进行任何处理;空白组腹腔注射PBS溶液;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1次普兰林肽[200μg/(μ·d)],治疗8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其认知行为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细胞、视网膜中Aβ6E10蛋白的表达;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炎症因子的含量。HE染色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神经细胞的排列和形态。结果 治疗组的潜伏时间短于5×F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百分比高于5×F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AD组脑内和视网膜内的Aβ6E10面积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和脑内的Aβ6E10具有正相关(P<0.05)。治疗组与5×FAD组脑中和视网膜中的TNF-α和IL-1β比较,差异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TWIST1基因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sh-TWIST1质粒(sh-TWIST1)和阴性对照质粒(shRNA),利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试剂分别将构建好的两种质粒转染至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中,以只加入转染试剂的Tca8113细胞作为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β1-42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向炎症性细胞转变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RAW264.7细胞分别经过LPS与Aβ1-42刺激,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M-CSF受体CSF2RA和CSF2RB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在Aβ1-42刺激下的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采用TLR4抑制剂分别干预LPS和Aβ1-42处理后的RAW264.7,检测CSF2RA与CSF2RB受体的表达变化,炎症因子IL-1β、IL-6的释放。结果 RAW264.7细胞表面GM-CSF受体CSF2RB在LPS与Aβ1-42处理后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升高(P0.05),而CSF2RA表达没有显著性改变;炎症因子IL-6与IL-1β在Aβ1-42刺激后分泌增加,同时TLR4抑制剂抑制LPS和Aβ1-42对细胞的刺激。结论 Aβ1-42通过TLR4促进小鼠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IL-6、IL-1β的分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维生素D(Vit D)对2型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分子6(Traf6)/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AK1)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模型组(Vehicle组)和治疗组(Vit D组)。Vehicle组及Vit D组建立DKD大鼠模型,饲以高脂高糖饲料并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模成功后,Vehicle组及Vit D组给予0.03μg/(kg·d)骨化三醇(溶于0.05 ml花生油)灌胃8周,Vehicle组给予等量花生油灌胃,Control组不做任何处理。8周时测定FBG、尿蛋白、血肌酸酐、血尿素氮含量,处死大鼠并留取肾脏。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β及TNF-α含量;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纤维化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钙黏蛋白(E-cadherin)、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raf6、p-TAK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Vehicle组大鼠FBG、尿蛋白、血肌酸酐、血尿素氮含量,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TGF-β1、α-SMA、Traf6、p-TAK1蛋白显著增加,E-cadherin蛋白显著减少(均P<0.05),与Vehicle组相比,Vit D组FBG、尿蛋白、血肌酸酐、血尿素氮含量,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TGF-β1、α-SMA、Traf6、p-TAK1蛋白显著减少,E-cadherin蛋白显著增多(均P<0.05)。结论:Vit D能够明显改善大鼠DKD损伤,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及肾小管EMT的发生,从而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IF),可能通过抑制TRAF6/TAK1信号通路发挥对DKD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