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城市绿化建设蓬勃发展,近年来发展野生花卉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内容。堇菜属(Viola L.)植物分布广泛,如对其就地引种,再加以人工驯化栽培,将其应用到城市绿化,不仅丰富了城市景观效果,还可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及社会效益。本文对堇菜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资源现状、引种栽培以及堇菜属植物在园林园艺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综述。提出目前对中国堇菜的引种驯化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堇菜属植物更需要加强其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更新在园林园艺上的应用方式,加快其推广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新种与黄山花楸(Sorbus amabilis Cheng ex Yü)近缘,区别在于前者羽状小叶6~7对,边缘圆钝锯齿,托叶宽披针形,花部雄蕊20枚,10长,10短,复伞房果序排列紧密,果多达160~195粒。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区鸢尾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长白山鸢尾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储量、生境、鉴别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评细地调查研究,为开发长白山区鸢尾属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叶脉序特征在花楸属(Sorbus)植物分类上的意义.方法:以25种花楸属植物的腊叶标本为材料,通过制作叶脉序标本及对叶脉序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5种广义花楸属植物的一级脉均为羽状脉;二级脉为达缘脉或半达缘脉,粗二级脉间距分为规则、不规则、向基部渐减3种类型,细二级脉有或无,间二级脉无,或每个二级脉区间通常...  相似文献   

5.
中国沙棘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沙棘资源蕴藏量大,野生资源丰富.沙棘属植物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极好生态效应的野生浆果,其研究和开发利用倍受国内外重视,本文对我国沙棘属植物的资源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重点介绍了沙棘在医药、食品、饮料、化妆品、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沙棘属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沙棘属植物有7种11亚种,中国产7种7亚种,其中2种2亚种是近年发现的新分类群。因而,我国是沙棘属植物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沙棘资源蕴藏量最大的地区。沙棘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西北、华北等地的森林——草原(草甸)过渡地带;从垂直分布角度看,无皮组的种类主要分布于海拔3000m以下的中低海拔地区,有皮组的种类则集中分布于3000m以上的中高海拔地区。根据光照、温度、植被类型等因素其生境类型可分为温性乔木林型、温性灌丛型、寒温性灌丛型和高寒灌丛型4种类型。理塘沙棘、棱果沙棘和卧龙沙棘种群数量少,分布区域狭窄,资源十分有限,应加强驯化研究和迁地保护,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沙棘属种质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多蕊石灰树属与花楸属在性状上没有明显区别,故应予以合并。提出了墨脱花楸Sorbus medogensis 这一新名称。  相似文献   

8.
中国火棘属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数量分类方法进行了中国火棘属植物种质资源数量分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形态分类与其数量分类研究的结果基本相吻合,并对一些分类群作了合理的修正.该属植物计8种、1变种和1变型,其中2新种、1新级变种和1新改级变型,即①匍匐火棘PyracanthastoloniformisT.B.ChaoetZ.X.Chen,sp.nov.,②异形叶火棘PyrancanthaheterophyllaT.B.ChaoetZ.X.Chen,sp.nov.,③圆细齿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var.crenulata(D.Don)Z.X.Chen,var.comb.nov.,④甘肃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f.kansuensis(Rehd.)z.x.Chen,f.comb.nov..  相似文献   

9.
以糍粑沟花楸(Sorbus cibagouensis H.Peng&Z.J.Yin)、大理花楸(S.hypoglauca(Cardot)Hand.-Mazz.)和川滇花楸(S.vilmorinii C.K.Schneid.)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基因组大小及倍性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气孔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3种花楸属植物的基因组大小和倍性、气孔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糍粑沟花楸、大理花楸和川滇花楸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480±0.039)pg、(1.513±0.041)pg、(2.675±0.065)pg,在此基础上推断糍粑沟花楸和大理花楸为二倍体、川滇花楸为四倍体植物。显微镜观测发现:3种花楸属植物的气孔器均分布于叶的下表皮,气孔不下陷,保卫细胞无“T”型加厚结构,气孔类型为无规则形;糍粑沟花楸和川滇花楸的气孔器外拱盖光滑,而大理花楸气孔器外拱盖具有短棒状蜡质纹饰;3种植物的气孔器大小存在极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花楸属植物的基因组大小与倍性呈显著正相关,可用于推断植物的倍性;而气孔器大小和密度与倍性的相关性不大,但气孔特性在种间变化显著,可为种的鉴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黄杨属植物数量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黄杨属植物20种、3亚种和2变种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器官的32个特征性状、繁殖器官的35个特征性状和总的67个特征性状的系统聚类结果与该属植物形态分类结果相吻合,从而为该属植物新分类群的建立,种、亚种和变种的鉴定以及某些划分不合理的种群纠正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刘明涛  余跃生  刘承贵  徐英志  陈明  刘静 《广西植物》2020,40(10):1450-1456
世纬苣苔是中国特有珍稀植物,但在《中国植物志》记载的模式产地贵州省“平伐”从未找到过该植物。模式产地考证信息的缺失,会在世纬苣苔的鉴定和相关科学研究中产生一定的混乱。作者从产地记载、标本形态、分子证据三个方面进行了考证,确认了世纬苣苔模式产地是贵州省“平坝”(安顺市),而《中国植物志》所记载的模式产地是对模式标本原始记录的错误翻译。考证结果提供了正确的模式产地,使世纬苣苔的鉴定、保护、研究具有了切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秦之旷  刘娜  周霞  李志辉  曹福亮  李何 《广西植物》2023,43(9):1622-1635
赤皮青冈(Quercus gilva)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区极具经济价值的珍贵用材树种。为揭示其表型多样性与变异规律以及影响表型变异的关键地理气候因子,该研究以14个赤皮青冈天然种群115个单株为材料,对其15个树体和叶片性状进行测量,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表型分化系数分析、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究赤皮青冈的表型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赤皮青冈表型多样性水平较高,15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5.070%和1.998,14个种群的变异系数在14.94%(洞口)~35.56%(龙山)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在1.127(松阳)~1.980(常宁)之间。(2)15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种群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41.491%,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3)相关性分析发现,赤皮青冈部分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表型性状与地理因子间相关性不明显,降水是影响赤皮青冈表型性状的主要气候因子。(4)主成分分析发现,基于11个表型可提炼出4个...  相似文献   

13.
模式标本是发表新种的依据,对稳定物种学名至关重要。紫堇属(Corydalis DC.)隶属于罂粟科(Papaveraceae)荷包牡丹亚科(Fumarioideae)紫堇族(Corydaleae),是分类学研究的困难属之一。该研究首先基于《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以及全球物种名录查询获得被认可的526个紫堇属物种,然后通过检索全球数字化植物标本数据库(JSTOR)、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数据库(GBIF)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获得了其中395个物种1 894份模式标本,最后对获得的标本信息进行核实、整理和归纳,提取模式类型、馆藏地、采集人、模式产地和采集时间等关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紫堇属每个物种平均仅有约5份模式标本; 该属模式标本散落在全球80个标本馆中,其中超过85%为国外采集者采集。未来应当结合文献,加强对该属模式标本的信息考证和规范化整理。  相似文献   

14.
徐长林 《广西植物》2016,36(9):1023-1025
该文描述了甘肃东祁连山发现的豆科( Leguminosae)扁蓿豆属( Melilotoides)一新变种———天祝扁蓿豆(Melilotoides ruthenica var. tianhzhuensis C. L. Xu )。该变种植株节间(3~18 mm)短于原变种(30~65 mm);叶片小于原变种;小叶宽卵形或倒卵形;花冠外部(背部)和内部(腹部)均为黄色,且不带紫色和条纹。上述特征与原变种明显不同,易于区别。  相似文献   

15.
董莉娜  刘演 《广西植物》2019,39(1):16-39
秋海棠属(Begonia L.)隶属于葫芦目(Cucurbitales)秋海棠科(Begoniaceae),有1 800余种,是世界第六大属,主要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亦可作为药用、食用、饮料和饲料等。我国有秋海棠属植物近300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和广西等长江以南地区,其中云南有秋海棠属植物100余种。近年来,随着广西地区秋海棠属植物野外调查的不断深入,陆续发现并发表了大量秋海棠属新类群,使得广西产秋海棠属植物数目已超出1991年《广西植物志》(第一卷)收录的19种,因此亟需对发表于不同期刊中的类群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汇总。鉴于此,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考证标本信息,整理并汇总了广西产秋海棠属植物共84种,包括2个变种、11个亚种和46个特有种,新增的65种为《广西植物志》(第一卷)中未收录的类群,并补充了这些类群的特征集要、凭证标本信息和属下分组概况,为今后开展秋海棠属植物的分类修订以及系统学、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玉  温福岳  陈利君  陈庭 《广西植物》2018,38(7):960-968
该文综述了指甲兰属种质资源的历史、地理分布概况和保护现状,以及该属植物在组织培养、药用价值及化学成分分析、香味成分研究与种系发生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对该属植物在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指甲兰属植物是热带地区重要的花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通过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好该属资源,并在多个学术领域内开展该属植物研究,不仅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支持,而且能够充分挖掘其应用价值。然而,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各项研究进展还不够深入,未来指甲兰属植物应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1)开展资源引种与回归保育等方面的实践工作及研究;(2)利用稀缺资源和母本优势,开展组织培养与属间品种培育方面的研究;(3)充分发掘其药用价值,积极开展植物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4)开展指甲兰属香味成分分析与应用研究,进而开展该属传粉生物学的研究;(5)利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方法,揭示出该属在相关类群中的地位和其界定范围。  相似文献   

17.
37份新疆粳稻品种(系)的I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基于4个稻属(Oryza)反转录转座子,包括活性、低拷贝[Tos17/Osr21(Ty1-copia)和RIRE7/Osr31(Ty3-gypsy)]和非活性、高拷贝[Osr34(Ty3-gypsy)和Houba/Tos5/Osr13(Ty1-copia)],在两侧翼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区域分别设计引物,对37份新疆粳稻(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栽培品种(系)进行PCR扩增。评估鉴定适用于反转录转座子插入位点间扩增多态性(IRAP)标记方法,并分析37份供试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1)PCR扩增结果显示,Tos17/Osr21、RIRE7/Osr31、Osr34和Houba/Tos5/Osr13依次获得73、63、107和560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6、63、70和523个,多态性比率为49.3%、100.0%、65.4%和93.4%。(2)综合评估比较多态性、异质性、总谱带数和平均多态性谱带数发现,Houba/Tos5/Osr13适用于IRAP标记方法构建DNA指纹图谱数据库。(3)以Houba/Tos5/Osr13遗传相似系数为基础,对供试品种(系)采用非加权平均(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显示,以0.55为阈值将37份新疆粳稻栽培品种(系)分为6大类群,绝大多数品种(系)得到了明确的区分,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多样化程度偏低;品系‘20-18’和‘96-16’分别各自聚为一类,表明品系与品种间遗传背景较远,多样化程度较高。综上所述,IRAP分子标记适用于新疆粳稻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分析、鉴别及育种遗传距离的判定和DNA指纹图谱数据库构建等相关研究,在实际育种中选取不同类群的水稻品种与品系进行杂交选育,成功率较高,可能会大大缩短优良品种的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18.
淫羊藿是我国特有且传统的重要药用植物,逐渐步入大宗品种行列。物种的准确鉴定是药效保障和用药安全的前提,为促进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该文对淫羊藿属分类学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存疑类群进行阐述。淫羊藿属共发表68种,中国58种(85.3%),其中57种为特有分布,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淫羊藿属中国类群的分类学研究较为特殊,共26种集中发表于1990s,共31种(53.4%)为国外研究者命名,且绝大多数依据少量栽培个体命名。由于缺乏广泛的形态调查和性状变异分析,导致大量类群的形态描述不准确或不全面,后续20个类群被归并或降级。依据栽培个体命名的类群是补充描述和分类修订的重点。花色、根茎类型、花茎叶的数量及着生方式等性状在中国类群中存在广泛变异。经分类修订后,该属目前包括46种、1亚种和2变种。淫羊藿属中国组类群仍处于活跃进化中,其形态变异复杂,种间关系无法得到解决,为该属分类的最大挑战。但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需要建立在清晰的分类学基础上。未来研究应基于居群调查,完善各物种的形态描述;在此基础上,整合形态变异特征、地理分布格局和基因序列特征,检测自然种间杂交事件,从而揭示物种的...  相似文献   

19.
谢丹  张奕奇  任海  宁祖林  廖景平 《广西植物》2023,43(8):1392-1403
基于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植物引种和存活记录,该文分析了其植物引种、存活以及专类园物种保育情况。结果如下:(1)自1956年以来,共引种维管植物19 154种99亚种136变种(80 597号),隶属325科3 952属,现存活11 581种52亚种80变种(24 352号),隶属290科2 777属; 引种记录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65种(现存活421种),覆盖了华南地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94.7%(36/38,存活2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76.4%(269/352,存活229种)以及受威胁植物物种的54.3%(547/1 008,存活414种)。(2)从引种地域来看,引自广东的植物最多(7 193号2 523种),其次主要为海南(3 658号1 593种)、广西(4 744号1 559种)等周边省份,另通过与全球61个国家的引种交换,获取了一些同纬度区域的珍贵植物资源。(3)木兰园等17个以植物类群为单位进行迁地保育的专类园区在引种数量及存活率方面整体处于较高的水平。(4)物种存活数量和引种频次相关性极显著(r = 0.85***)。(5)华南地区自然分布物种的引种存活率高于其他地区。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工作中应注意:(1)在调查、编目、评估和研究的基础上,强化热带亚热带地区珍稀濒危植物、本土植物和经济植物的引种收集,进一步提高迁地保护的数量和质量;(2)建立华南地区植物迁地保护网络体系,有效保护区域内植物多样性;(3)进一步完善迁地保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提升迁地保护效率;(4)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和物种交换。  相似文献   

20.
樊智丰  韩露  马长乐 《广西植物》2021,41(10):1755-1766
大头茶属(Polyspora Sweet)为山茶科常绿树木,共50种,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大头茶属植物均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可作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园林绿化树种,部分种类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该文在对大头茶属种质资源和应用情况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其系统演化及分类、繁殖特征、生理特性、生态习性、育苗技术、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应扩大大头茶属的研究范围和种类,加强种质资源搜集、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等研究,重点关注大头茶属的引种栽培与种质创新,充分发掘其药用价值,开展临床转化和药物研制工作,可为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大头茶属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