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巨噬细胞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主要细胞群,充当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哨兵.在微环境信号作用下,巨噬细胞可被不同的激活物极化为不同功能的M1型、M2型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极化既可以发生在生理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在病理条件下,并贯穿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全过程.很多眼科疾病的病理过程都和巨噬细胞极化密切相关,巨噬细胞极化及炎...  相似文献   

2.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PEDF)是一种内源性非抑制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具有营养和保护神经、抗血管生成、抗炎、促进凋亡等多种生物活性,其在维持视网膜正常的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促血管生成因子水平升高和/或抑制血管形成因子水平降低均有利于新生血管生成。PEDF作为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PEDF与视网膜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在多种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巨噬细胞及炎性因子介导的免疫反应是重要的发病机制.在微环境信号的作用下,巨噬细胞可极化为产生不同细胞因子、受体表达、效应功能的M1、M2型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具有多能性和异质性,其功能和表型可以在不同的微环境信号下动态转换,从而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巨噬细胞极化在角膜疾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可塑性为其成为治疗靶点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正常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degeneration,AMD)、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和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视网膜血管直径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328只正常眼按年龄分成5组,应用计算机程序分别测量距离视盘边缘0.5~1.0视盘直径范围内六条最粗的视网膜动脉和静脉直径,比较其平均值.然后,以同样方法 测量AMD、DR和RVO三种视网膜疾病动静脉直径,并与同年龄正常人比较动静脉平均直径.结果 正常视网膜动静脉平均直径50岁以上较50岁以下减小.与同年龄正常人相比AMD、DR和RVO视网膜动脉平均直径减小,AMD和RVO视网膜静脉平均直径与同年龄正常人相比也减小,而DR视网膜静脉平均直径不变.结论 正常眼视网膜动静脉平均直径50岁以上变细.AMD、DR和RVO动脉平均直径也变细,AMD和RVO静脉平均直径变细,DR静脉平均直径不变.  相似文献   

5.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具有多重功效的生物因子,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分化,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炎性反应等。TGF-β信号通路介导的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与细胞外基质(ECM)过量积累导致视网膜组织收缩和功能受损。各种细胞因子信号参与视网膜组织中的纤维化反应,但TGF-β是影响视网膜纤维化疾病发病最关键的因子。就眼睛而言,角膜混浊、黄斑下纤维化和增殖性视网膜疾病等病理性纤维性疾病导致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视力受损和失明,这仍然是眼科临床需求未得到满足的主要领域之一。故本文主要阐述TGF-β在增殖性视网膜疾病中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前景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能为增殖性视网膜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的分子靶点,为新药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血管黏附蛋白-1(vascular adhesion protein-1,VAP-1)是一种具有黏附功能和酶催化活性双重功能的黏附分子.目前研究发现,VAP-1在炎症部位与其他黏附分子一起引导白细胞聚集、外渗,是葡萄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膜肿瘤等眼科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VAP-1还可作为靶分子进行活体炎症成像,这可能是一种早期诊断和描述炎症性疾病的新途径.VAP-1很可能为眼科疾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本文对VAP-1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血管生成是涉及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关键步骤,而促/抗血管生成因子又参与血管生成的始终,褪黑素是人脑松果体的合成产物,作用于人体各个系统。文章简述了褪黑素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及生理功能,归纳了褪黑素在不同条件下调控促/抗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MMP)在眼底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中参与血管生成; 此外,还总结了褪黑素调控多种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及信号通路在眼底疾病中产生抗炎症、抗氧化、免疫反应等作用,从而得出了褪黑素在眼底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潜在治疗,以期为治疗眼底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绿茶中多酚类的主要有效成分,可通过抗氧化、抗炎、降糖、神经保护、抑制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等多种方式对视网膜起到保护作用。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疾病的防治中具有潜在的预防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19, 43: 390-395)  相似文献   

9.
巨噬细胞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细胞,源自单核细胞.巨噬细胞除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外,还具有趋化性定向运动功能以及分泌大量细胞因子的作用.其在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组织修复、局部组织微环境调控等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眼底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上述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就巨噬细胞活化在眼底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膜蛋白(periostin,P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病例组53例)患者血清样本,以同期健康体检对象的血清为对照(对照组50名),其中病例组包括无眼底病变的DM患者15例(DM组),NPDR患者18例(NPDR组),PDR患者20例(PDR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样本血清中PN、VEGF含量,并分析血清中PN、VEGF与DR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中PN和VEG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N、VEGF在四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PN在DM组与NPD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VEGF在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PDR组和PDR组血清中PN与VEGF均呈正相关(r=0.483、0.509,均为P<0.05)。结论 血清PN、VEGF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并与DR后期新生血管及纤维血管膜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焦亡是一种炎症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其特征为细胞膜上形成孔洞,细胞迅速肿胀及膜破裂,以致大量胞质内容物漏出。近年来研究者对细胞死亡方式的理解进一步深入,为焦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等视网膜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细胞焦亡及其在视网膜相关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眼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抗新生血管生成药bevacizumab(Avastin)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evacizumab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药物,能抑制所有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亚型,阻止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在眼部新生血管性以及渗出性病变的治疗中显示了较好的疗效,而且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13.
14.
唐子雁  王峰  苏颖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8):1321-1325

视网膜色素上皮对维持光感受器及其他视网膜细胞的存活和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其病变可引起众多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眼部相关疾病中存在差异表达,并对不同类型眼病的发生发展起调控作用。这提示LncRNA可以作为基因诊断和治疗眼科疾病的新靶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视网膜功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若从LncRNA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将对视网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李敏  王方 《国际眼科纵览》2012,36(3):189-193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他们通过与靶mRNA的3’端非编码区结合来抑制基因的表达,参与调节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分化、功能维持和凋亡等重要的生理过程.miRNA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种miRNA在眼部表达,其中超过250种miRNA在视网膜组织中表达并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功能.本文就近年来miRNA在视网膜疾病的表达及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mRNA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纤维血管性视网膜前膜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玻璃体切割术获得的6例PDR的纤维血管性膜进行CTGF mRNA的检测。结果:2例纤维血管性膜标记为阳性染色(++),4例为强阳性染色(+++),每例标本随机计数100个细胞中的阳性细胞数,取6例标本的平均值,计算平均阳性率为77%,阳性细胞多见于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和新生血管的血管内皮细胞。结论:PDR纤维血管性膜形成过程中成纤维样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在TGF-β等生长因子的刺激下,CTGF mRNA显著上调,CTGF参与了PDR纤维血管性膜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噬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内环境稳定的一种关键的自我保护机制,其在生长发育、适应、肿瘤抑制、老化、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噬与众多眼病,如角膜营养不良、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疾病等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中,自噬异常损害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功能,促进脂褐质形成并且参与玻璃膜疣的积累.在视网膜脱离(RD)中,自噬既能保护光感受器细胞,也能促进光感受器细胞的死亡.本文就自噬的分子机制、其在AMD和RD中的作用以及自噬作用的转变和水平的变化与损伤的时间、强弱及性质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孙蕾  杨柳  孟瑞华 《眼科新进展》2004,24(6):498-500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视力丧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已认可的治疗方法包括全视网膜光凝和冷冻疗法 ,这些治疗方法对视网膜会造成一定的损害。视网膜疾病尤其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疾病的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研究如合成的生长抑素类似物的应用是一个有前景的研究领域。目前已试用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 ,这种治疗方法是否对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如早产儿视网膜疾病、老年性黄斑病变等有效 ,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就生长抑素的研究概况、生长抑素受体在眼组织上的表达分布以及其在眼新生血管及增生性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冯乐 《眼科研究》2011,29(12):1140-1144
蛋白质组学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表达水平和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开辟了研究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新领域。通过对生理及病理状态下蛋白质的分析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在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药物治疗靶点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也逐渐被应用于眼部疾病包括眼底疾病的研究,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视网膜变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等。蛋白质组学在眼底病研究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就蛋白质组学在眼底病尤其是高致盲性眼病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Li XX  Jiang YR  Yin H  Zhao MW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7):439-442
目的研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纤维血管膜患者行膜分割和膜清除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6-2000年行玻璃体手术的276例(296只眼)PDR患者的连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严格选择术后随访时间超过4个月者,硅油填充眼必须是在取出硅油后超过3个月者。所有患者的视网膜上均有纤维血管膜,201只眼合并不同程度的玻璃体积血,101只眼合并不同程度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在玻璃体手术中,110只眼采用膜分割方法,186只眼采用膜清除方法。比较“膜分割”与“膜清除”两组患者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后玻璃体积血及术后视力>0.1的发生率。并对膜分割和膜清除组中采用同一种填充物眼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变分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膜分割组患者视网膜裂孔发生率(35.5%)低于膜清除组(54.3%),而术后视网膜再出血率和术后视力的改善率在两种手术方法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膜分割组患者术中形成视网膜裂孔的风险小,术后出血的发生率稍低于膜清除组;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建议初学者行PDR玻璃体手术时应从膜分割起步。(中华眼科杂志,2004,40:439-4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