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圳市宝安区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调查深圳宝安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以便确定高危人群,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33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同非乳腺癌患者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其妇科史、肿瘤家族史、乳腺良性疾病史、服用避孕药物史、吸烟史及饮酒史等。结果良性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流产次数多、服避孕药及被动吸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而哺乳是保护因素。月经初潮年龄、第一胎生育年龄及饮酒嗜好与乳腺癌发生无相关性。结论深圳宝安区女性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为良性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及流产次数多。  相似文献   

2.
深圳宝安地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深圳宝安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以便确定高危人群,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33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同非乳腺癌患者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其妇科史、肿瘤家族史、乳腺良性疾病史、服用避孕药物史、吸烟史及饮酒史等。结果 良性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流产次数多,服避孕药及被动吸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而哺乳是保护因素。月经初潮年龄、第一胎生育年龄及饮酒嗜好与乳腺癌发生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结论 深圳宝安地区女性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为良性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及流产次数多。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影响济南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济南市18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性意义的危险因素为乳腺良性病史,初产年龄≥30岁,月经不规律及被动吸烟,保护因素为哺乳史,绿叶蔬菜摄入量及大豆类食品;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显著性意义的危险因素是良性乳腺疾病史和初产年龄晚,保护因素是哺乳和大豆类食品,结论:济南市女性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为良性乳腺疾病史及初产年龄偏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年龄、初绝经年龄、生育史及哺乳情况等危险因素与乳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及生物学指标ER、PR、C-erb B-2在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表达。方法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初潮绝经年龄、生育史及哺乳情况等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同时分析56例乳腺导管原位癌ER、PR、C-erb B-2的表达情况。结果 1在女性的月经、生育、哺乳等因素中,无生育史为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哺乳时间长、初潮年龄晚、生产数多则为乳腺癌的保护因素。2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 B-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结论女性的月经、生育、哺乳情况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有一定关系。通过ER、PR、C-erb B-2表达水平可以对癌组织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进行评估,并为内分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济南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济南市18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性意义的危险因素为乳腺良性病史、初产年龄≥30岁、月经不规律及被动吸烟,保护因素为哺乳史、绿叶蔬菜摄入量及大豆类食品;在条件Logistie回归分析中,有显著性意义的危险因素是良性乳腺疾病史和初产年龄晚,保护因素是哺乳和大豆类食品,结论济南市女性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为良性乳腺疾病史及初产年龄偏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乳腺癌426例为乳腺癌组,按1∶1比例纳入同期体检健康的女性426例为对照组。统计乳腺癌患者人口社会学特征,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426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病年龄集中在41~50岁(43.90%),肿瘤多位于乳腺外上(51.41%),病理诊断多为浸润性导管癌(55.16%),其淋巴转移率也最高(65.53%),临床病理分期集中在Ⅱ期(73.24%),患者主要选择改良根治术治疗(81.69%)。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乳腺癌组与对照组年龄、职业、体重指数(BMI)、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婚姻状态、初潮时间、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癌良性疾病史、生育史及哺乳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居住地、月经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MI≥30 kg/m2、初潮时间<12岁、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癌良性疾病史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哺乳史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乳腺癌多发于41~50岁...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调查分析乳腺癌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518例乳腺钼靶X线受检者中232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与对照组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统计分析其月经生育史、乳腺良性疾病史、肿瘤家族史与乳腺癌关系。结果月经初潮年龄、第一胎生育年龄与乳腺癌发生无显著相关;流产次数增多,乳腺癌危险性增加;良性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与乳腺癌正相关;而哺乳则与乳腺癌负相关。结论乳腺癌发病重要危险因素为良性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及流产次数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女性乳腺癌个体危险度评估模型,预测个体乳腺癌发生风险。方法:查阅2009-2011年发表的有关我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或大样本的重大项目研究报道,筛选阳性结果变量为研究指标,最终纳入观察的指标包括初潮年龄、初产年龄、流产次数、是否哺乳喂养、绝经年龄、主动/被动吸烟、良性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是否服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影响女性乳腺增生发病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院乳腺外科门诊就诊女性1 253例进行调查研究,将确诊为乳腺增生的623例乳腺增生患者设为增生组,另随机抽取非增生患者630例作为非增生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两组人群的饮食习惯、月经情况、婚育、孕产及哺乳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痛经、月经紊乱、精神压力大、流产2次及非母乳喂养为乳腺增生的危险因素;饮食清淡、体型较瘦、孕产2次及母乳喂养时间长等为乳腺增生保护因素。结论乳腺增生发病危险因素较多,应加强女性科普知识普及,从根本上预防乳腺增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周月孝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62-1163
目的调查宁波市江北区妇女乳腺疾病状况及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体格检查、乳腺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钼靶摄影检查等方式对本区4 787名妇女进行乳腺癌普查。结果乳腺小叶增生检出1847例,检出率为38.6%;乳腺纤维腺瘤检出76例,检出率为1.6%;乳腺癌5例,检出率为104.4/10万。乳腺癌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好发年龄为40~49岁)、肿瘤家族史、未生育、未哺乳、月经初潮小于12岁、高脂饮食及乳腺增生病史等。结论普查是发现乳腺疾病的有效手段。同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乳腺增生和乳腺纤维瘤,可能可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呼和浩特市女性乳腺增生病发病情况、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预防本病的方案。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正常与患病对照的方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出乳腺增生病影响因素。结果:呼和浩特乳腺增生病与体重指数、饮食习惯、哺乳史、人流史、月经情况、乳腺病个人史、不良遭遇有关。结论:避免危险因素,减少乳腺增生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惠州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乳腺癌的病因研究及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经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226例,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22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调查表采集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资料,进行乳腺癌危险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10gistics回归分析,计算各危险因素与大肠癌的关联程度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单因素条件10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初潮年龄早(OR=2.064)初产年龄晚(OR=4.495)绝经年龄晚(OR=1.423)性生活不和谐(OR=4.815)饮酒(OR=14.206)吸烟(OR=16.311)口服避孕药(OR=7.267)平时容易发怒(OR=1.021)平时喜欢吃油炸食物(OR=2.52)长期穿坚硬胸罩(OR=7.267)一级亲属患乳腺癌(OR=124.586)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OR=2.407)既往有卵巢囊肿病史(OR=6.089)及肝炎病史(OR=1.143)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哺乳时间长(OR=0.046)及既往有乳腺增生病史(OR=2.308)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多因素条件10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初潮年龄早(OR=16.769)初产年龄晚(OR=1.193)饮酒(OR=3.272)吸烟(OR=2.080)一级亲属患乳腺癌(OR=13.146)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OR=5.890)及卵巢囊肿病史(OR=2.631)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潮年龄早、初产年龄晚、饮酒、吸烟、一级亲属患乳腺癌、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及卵巢囊肿病史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哺乳时间长及既往有乳腺增生病史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龙安莉 《河北医学》2013,19(4):633-635
目的:对桂林地区女性乳腺增生患病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危险因素,为痰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人群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桂林地区5368例妇女进行体检及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对乳腺增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389例妇女中乳腺疾病患病率为21.6%。其中乳腺增生症发病率最高(20.0%),乳腺纤维瘤为1.0%和乳腺癌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增生组与正常组体质指数、年龄、睡眠质量、止乳方式、哺乳方式及饮食方式存在显著差别(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睡眠质量及哺乳方式为患者乳腺增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体质指数、睡眠质量及哺乳方式为患者乳腺增生的危险因素,提倡母乳喂养、合理饮食及改善睡眠质量等综合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乳腺增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女性乳腺癌发病的相关因素,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治以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经组织学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患者97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96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收集乳腺癌发生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被动吸烟、文化程度、职业、月经规律、哺乳时间、流产次数、乳腺癌家族史、定期锻炼、负性生活事件与乳腺癌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被动吸烟(P=0.041,OR=1.468)、流产次数多(P=0.005,OR=4.017)、乳腺癌家族史(P=0.008,OR=2.479)和负性生活事件(P=0.012,OR=2.179)是乳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母乳喂养(P=0.006,OR=0.815)是乳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乳腺癌的发生与生活环境、家族史、女性生理生育、精神心理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当根据不同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乳腺增生是由于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增生,属于中医乳癖的范畴。乳腺增生病因复杂,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认为与女性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不平衡,刺激乳腺增生过度而复原不全,好发于月经初潮过早,闭经过晚、未哺乳、晚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低于35岁乳腺癌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7年3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41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35岁组41例和≥35岁组375例.分别采取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来分析家族乳腺癌疾病史、职业等11个因素与<35岁乳腺癌患者发病的关系,以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间的受教育水平、初潮年龄、婚姻状况、活产胎次、哺乳状况及口服避孕药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OR:9.789)、活产胎次≤2次(OR:9.669)、初潮年龄<14岁(OR:5.527)和未哺乳(OR:3.015)是影响<35岁乳腺癌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初潮年龄小、未婚、生育次数少及未哺乳均加大<35岁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提示从小注意饮食、产后坚持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乳腺癌.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乳腺癌流行因素的多变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Logistic回归进行流行病学流行因素的多变量分析。本文报告了100例乳腺癌病例和200名对照(一半来自医院其他肿瘤病人;另一半来自里委邻居)。用条件Logistic平衡了各种因素(共19个因素)。结果表明:初潮年龄愈早可能发生乳腺癌危险愈大;母乳哺乳可能有保护作用;高脂肪摄入、乳腺疾病和染发都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并发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高危因素。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并发妇科恶性肿瘤病人进行随访,按照病例组∶对照组=1∶4的比例选取未并发妇科恶性肿瘤的乳腺癌病人作为对照组,收集病人乳腺癌相关资料、月经生育相关资料、肿瘤家族史等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乳腺癌并发的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单因素分析显示,初潮年龄(OR=6.5,95%CI:2.37~27.81)、一级亲属肿瘤家族史(OR=3.57,95%CI:1.27~10.06)、乳腺或妇科恶性肿瘤家族史(OR=5.13,95%CI:1.47~17.92)、合并糖尿病(OR=2.12,95%CI:1.32~12.70)是乳腺癌并发妇科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术后内分泌治疗(OR=0.29,95%CI:0.11~0.78)、术后定期妇科检查(OR=0.33,95%CI:0.12~0.86)降低乳腺癌并发妇科恶性肿瘤的危险。多因素分析显示,乳腺或妇科恶性肿瘤家族史(P=0.003,OR=5.951)、初潮年龄早(P=0.000,OR=9.909)、患有糖尿病(P=0.010,OR=9.842)是乳腺癌并发妇科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乳腺癌术后定期妇科检查(P=0.037,OR=0.268)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肿瘤家族史尤其是乳腺或妇科恶性肿瘤家族史、初潮年龄早、合并糖尿病是乳腺癌术后发生妇科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术后定期妇科检查是避免并发妇科恶性肿瘤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C、纤维素可预防乳腺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每年有18.2万妇女患乳腺癌,4.6万妇女因此病丧命。美国饮食协会的研究者认为,妇女患乳腺癌危险不仅与其年龄、早初潮(月经)、晚绝经、头胎生育晚、独身生活有关,而且与其有无绝经后肥胖、乳腺、卵巢和子官内膜癌家族史以及接触放射性元素相关。美国营养研究中心则认为,另有两个附加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是:中等量饮酒和使用雌激素。  相似文献   

20.
宁夏地区女性乳腺癌流行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宁夏医学院附院肿瘤外科1992年6月~1995年元月收治的宁夏地区1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1:1配对,年龄24~69岁,采用单因素分析。发现本地区乳癌与初潮年龄早、月经周期短、绝经晚、乳腺增生、初次足月妊娠年龄晚、身体肥胖、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有关。本研究未显示哺乳、口服避孕药和乳癌家族史增加乳癌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