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vngodon idellus),鲢(Htpophthalmiethys molitrix),鳙(Arisichys nobilis)是我国特产经济鱼类。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养殖场由于有限群体交配和养殖,出现近交哀退和基因库萎缩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种群和  相似文献   

2.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97,21(2):143-151
主要报导长江原种亲鱼鲢、鳙、草鱼和青鱼的形态特征、年龄生长和繁殖特性。通过可数可量参数的测定,年龄生长、性成熟年龄、繁殖力、成熟系数及卵比重等单项的相对关系的研究,讨论并提出了原种亲鱼鲢、鳙、草鱼、青鱼的标准参数,可供原种场生产管理、原种检测及种质资源保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长江支流小夹江选育长江系草鱼,青鱼,鲢,鳙原种新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启超  刘德禧 《淡水渔业》1990,(5):30-31,35
  相似文献   

4.
用聚丙烯酰胺平板电泳法分析了长江宜昌、武汉、南京三个江段的草、青、鲢、鳙鱼的LDH和MDH同工酶,作了同江段、同种鱼、同组织及四种鱼间的比较。这两种同工酶在各个种内都表现出组织的分布特异性及其种内的相似性和种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唐玉华 《齐鲁渔业》2013,(10):41-41
秋季是亲鱼积累脂肪、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的重要季节,秋季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来年亲鱼人工繁殖的成败。因此,加强亲鱼的秋季培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子辐照刺激鲢、鳙、草鱼苗增产技术应用初报戴云福(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县水利局265300)山东省烟台市科委1993年下达给我们的《中子辐照刺激四大家鱼增产技术研究》试验课题,主要是利用低剂量中子辐照刺激鳙、鲢、草鱼、青鱼的鱼卵,对提高四大家鱼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鲤、鲢、鳙、草鱼亲鱼消化道消化酶的种类;用比色法及滴定法分别测其消化酶相对活性。结果表明:鲤、鲢、鳙、草鱼4种鱼消化道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与食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蛋白酶活性依次为鲤〉鲢〉鳙〉草鱼;淀粉酶活性依次为草鱼〉鲤〉鳙〉鲢。脂肪酶活性与食性的关系不明显。四种鱼消化酶的表达与消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组织解剖与切片法测量了鲤、草、鲢、鳙的相关生物学参数,系统观察了四种鱼的消化道肌肉层、肠绒毛以及粘液细胞的显微结构及分布特点,探究其与食性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鲤比肠长1.0,环行肌较纵行肌发达,肠绒毛丰富,粘液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消化道中;草鱼比肠长2.13,消化道组织结构均一,肌肉壁中纵行肌所占比例高,粘液细胞体积小,分散于整个消化道中,肠绒毛极发达;鲢比肠长8.49,环行肌极发达,粘液细胞集中于消化道前段,肠绒毛由前至后逐渐呈短粗状;鳙比肠长4.58,环行肌极为发达,粘液细胞数量多且均匀地分布于消化道前、中段,肠绒毛较为稀疏短粗,粘液细胞较少。这四种鱼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特征与各自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鲤、鲢、鳙、草鱼消化道结构与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组织解剖与切片法测量了鲤、草、鲢、鳙的相关生物学参数,系统观察了四种鱼的消化道肌肉层、肠绒毛以及粘液细胞的显微结构及分布特点,探究其与食性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鲤比肠长1.0,环行肌较纵行肌发达,肠绒毛丰富,粘液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消化道中;草鱼比肠长2.13,消化道组织结构均一,肌肉壁中纵行肌所占比例高,粘液细...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鲤、鲢、鳙、草鱼亲鱼消化道消化酶的种类;用比色法及滴定法分别测其消化酶相对活性。结果表明:鲤、鲢、鳙、草鱼4种鱼消化道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与食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蛋白酶活性依次为鲤〉鲢〉鳙〉草鱼;淀粉酶活性依次为草鱼〉鲤〉鳙〉鲢。脂肪酶活性与食性的关系不明显。四种鱼消化酶的表达与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特征相一致,消化道前2/5部位(G1、G2)的消化酶活性最高,是无胃鱼消化道的主要消化场所。消化道中央部位(G3)的消化酶活性次之,能将未消化完全的食糜进一步消化,而消化道后段(G4、G5)消化酶活性最低。可见,消化酶活性及消化功能呈递减形式,食物在消化道中随着消化、吸收,逐渐排出体外。本研究为鲤、鲢、草鱼、鳙4种鱼的营养生理学、高效饲料配比的研制及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伙房水库鲢鳙的生长及生长模型_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严朝晖 《水产学报》1995,19(1):28-34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拟合鱼类生长的灰色动态生长模型,并应用这一模型和一般VBGF及特殊VBGF拟合了大伙房水库鲢鳙的体长生长和体重生长。这三个模型拟合鲢的体长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产7.77、8.56、1815.9,拟合链的体重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是0.07、0.15、53.88,拟合鳙的体长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是2.47、5.49、2295.3,拟合鳙的体重生长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为1.05、0.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芽孢杆菌对草鱼养殖水质的影响,选取体重约45g的草鱼21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平行重复.对照组在水中不添加任何菌,处理组每隔7d分别向水中按照1×108 cfu/m3添加芽孢杆菌菌粉,二组均饲喂基础日粮.草鱼养殖水体水质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第28天处理组氨氮含量比对照组下降29.17%(P<0.05).亚硝酸盐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且在0.39 mg/L以下.第14天时,处理组硝酸盐氮含量比对照组降低60.26%( P<0.01),在第21天和第28天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6.98%(P<0.05)和67.85%(P<0.01).处理组的总无机氮含量在21d内无显著差异,第28天时下降了15.39%(P>0.05).养殖水体pH值维持在6.8~7.6,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养殖水体中添加芽孢杆菌可降低氨氮含量,改善养殖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13.
’95溢洪对大伙房水库鲢、鳙渔业造成损失的估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1990、1998年鲢、鳙渔获物的年龄组成,相关成份的放养尾数及1995年后的历年捕获量,结合可捕群体、补充群体等假设条件,利用修正的“恒定参数系统法”拟合分析了1995年溢洪后大伙房水库鲢、鳙的残存率、死亡系数、回捕率,探讨了′95溢洪对该水库鲢、鳙渔业的影响,并根据理论捕获量推算出溢洪造成的损失分别为鲢250~350t,鳙237~436t。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水体营养类型对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肌肉营养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选择富、中、贫营养型天然水库和人工池塘的鳙鱼(体长为44.98~48.98 cm; 体重为1946.37~2289.32 g),测定其常规肉物性、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不同水体营养类型对鳙鱼肉pH值、a*值、剪切力、水分和粗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相比人工池塘,天然水库鳙鱼L*值、蒸煮损失率显著降低(P<0.05);贫营养型水库鳙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中、贫营养型水库鳙鱼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不同营养型水库之间相比,富、中营养型水库鳙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贫营养型水库(P<0.05);富营养型水库鳙鱼粗蛋白显著高于中、贫营养型水库(P<0.05)。天然水库和人工池塘鳙鱼均检出17种氨基酸和13种脂肪酸,但天然水库鳙鱼必需氨基酸、棕榈酸、豆蔻酸和二十碳一烯酸含量显著高于人工池塘(P<0.05)。研究表明,天然水库鳙鱼具有肉色优质、肌肉系水力强、低脂肪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2009年7月下旬使用挪威Simrad公司EY60型(70kHz)分裂式波束科学鱼探仪对清河水库进行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资源声学调查。使用声学处理软件Echoview4.0进行声学回波数据的后处理,研究库区内鲢和鳙昼夜分布特性,尝试使用回波计数法与回波积分法进行资源密度的评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适合于水库鲢和鳙的声学调查方法。结果表明,鲢和鳙分布于水库10m附近水层,昼间较为集中,单体回波较少,夜间较为分散,可以识别的单体回波较多。深水区域个体较大且密度较低,较浅的区域个体较小且密度较大。声学计数评估更适合夜间进行。根据夜间数据,2种评估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回波积分法获得鱼类密度为0.063ind.m-3,回波计数法为0.049ind.m-3,可以确定2种方法均适合鲢和鳙的调查。  相似文献   

16.
2009年7月下旬使用挪威Simrad公司EY60型(70 kHz)分裂式波束科学鱼探仪对清河水库进行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资源声学调查。使用声学处理软件Echoview 4.0进行声学回波数据的后处理,研究库区内鲢和鳙昼夜分布特性,尝试使用回波计数法与回波积分法进行资源密度的评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适合于水库鲢和鳙的声学调查方法。结果表明,鲢和鳙分布于水库10 m附近水层,昼间较为集中,单体回波较少,夜间较为分散,可以识别的单体回波较多。深水区域个体较大且密度较低,较浅的区域个体较小且密度较大。声学计数评估更适合夜间进行。根据夜间数据,2种评估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回波积分法获得鱼类密度为0.063 indm-3,回波计数法为0.049 indm-3,可以确定2种方法均适合鲢和鳙的调查。  相似文献   

17.
杨丽丽  刘其根 《水产学报》2013,37(6):894-903
为了解以鲢鳙占优势的千岛湖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以及与水温、溶解氧等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方差分析、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千岛湖河流区、过渡区、湖泊区3个地区的浮游动物种类、数量以及环境因子的月变化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7—2008年,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15种,其中原生动物16种、轮虫51种、枝角类23种、桡足类25种。浮游动物密度在春季(2007年:840.9/L,2008年:850.5/L)形成高峰;生物量在春季(2007年:1.89mg/L,2008年:0.837 mg/L)和秋季(2007年:1.63 mg/L,2008年:0.802 mg/L)形成双高峰;现存量从河流区至湖泊区依次递减。河流区和过渡区的浮游动物密度均于4 m水层达最大值,湖泊区于8 m水层达到最大值。各位点4~12 m水层的大型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透明溞、蚤状溞、球状许水蚤等和小型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长额象鼻溞、颈沟基合溞、台湾温剑水蚤等的生物量较高。原生动物、桡足类生物量与溶解氧显著正相关;轮虫、枝角类生物量与总氮、硝态氮、浮游植物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溶解氧、温度、总氮、总磷、硝态氮是影响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的主要因子。透明溞在2—6月份主要受到以浮游植物为食物的上行效应的影响较大,而其他月份主要受水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