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中学教导处副主任老刘正值不惑之年,工作一向风风火火,以能干而闻名。可是最近他一直郁郁寡欢,面容冷峻、沉默寡言,同事们看他不高兴,都躲着他,尽量不与他打交道。这让他愈发抑郁。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得失变化无常往往让人生出无助之感,加上人际关系的复杂,如果心理调适不当、不及时,就容易患上抑郁症。据专家介绍,从具体情况分析,从事以下一些工作的人比较容易发生抑郁:工作时效性强,与人打交道比较频繁的人。比如,企业的营销人员、长期从事对外接待工作的人员等等。由于他们需要定期汇报业绩,且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疲于奔命,在疲劳…  相似文献   

2.
楚杰 《保健医苑》2005,(4):29-30
老刘是一个老肺心病患,几天前洗澡时不小心受了凉,又引发了老毛病。老刘想不就是消炎、吸氧嘛,于是他便吩咐儿子买来吸氧用具和消炎药,当起了自己的医生。肺心病患最难受的莫过于呼吸困难,老刘赶紧把刚装好的氧气用上,将氧流量调到最大,用面罩吸了起来。这氧气还真管用,吸进去就感觉舒服多了。谁知到了第二天清晨,老刘呼吸反而越来越困难,人也变得迷糊了。  相似文献   

3.
我的邻居老刘今年68岁,有两个儿子,都已成家。两年前老伴去世后,老刘一直一个人生活。让老刘的两个儿子担心的是:老刘原本话不多,现在他变得更加“不合群”。每天除了早晨出去买菜,白天基本不出门,整日与电视为伍;偶尔上街,熟人相见打招呼,老刘往往也是面无表情地点点头,有时候甚至连眼睛都不抬一下;看到别人扎堆聊天,老刘往往绕着走;久而久之,其他人见到他时都挺尴尬——打招呼不是,  相似文献   

4.
孙川 《健康世界》2010,(6):32-33
进入不惑之年的老刘,早晨骑车去上班,走不多远忽然想起自己家的门没锁,就急忙返回家中,一看门锁得好好的。老刘很烦恼,这种情况近2个多月来不知发生了多少次,有时一天要返回三四次,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虽然他自己知道这样做没有多少必要,但这种“怪癖”却怎么也摆脱不了。老刘非常苦恼,只好到医院求医问药。医生经过检查和分析,说他息的是一种叫“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的病。  相似文献   

5.
1997年4月,瑞士伯尔尼国立中学,一个叫朴云的男孩子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对于这样的决定,班里的许多同学都表示意外,因为朴云生性腼腆,内向不爱说话,见到陌生人总会脸红,如果哪个女孩子与他对话,他总会鼻子尖朝下低头沉默,不敢看女孩子那张俊俏的脸。这样内向的人,报名参加演讲比赛,结果可想而知。班长表示怀疑,因此没有将他的报名送给教导处。当朴云知道这个消息后,他怒火中烧,直接去找教导处主任,向他陈述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睡眠的烦恼     
老刘虽说只有40来岁,可他已经是一家有相当规模企业的老总。近几年来,老刘觉得体重不断地增加,可精力却大不如从前,有关睡眠的问题老困扰着他,晚上睡不好觉,白天也打不起精神,有时坐在车上,刚刚还在讲话,客户也正谈得兴致勃勃,可老刘说着说着就瞌睡了,想控制也控制不了,平时只要一安静下来,睡意就不知从那里跑出来。难道是晚上睡觉太晚引起的睡眠不足?也不像,曾经有一段时间,老刘  相似文献   

7.
老刘一向对穿衣着鞋不甚讲究,只求干净舒适,对时髦新潮不屑一顾。原来几年前,为了外出开会,他曾经买过一双新款式皮鞋,尖头窄帮,穿上后感到太紧,双脚麻木,实在不舒服,后来只好不穿,送给了表弟。从此,他认为那些东西华而不实,不再正眼看它们。  相似文献   

8.
健身的故事     
于炳绅 《长寿》2011,(2):27
老刘的孙子花钱办了一张减肥健身卡,期限是半年。起初他每天都要打车去,但是后来由于家长不放心且花销也太大,于是退休在家的老刘便不顾身体有病,自告奋勇每天用三轮车接送他!  相似文献   

9.
律师同志:村里的老刘收了我家一万多元彩礼,答应将他家的二姑娘嫁给我的二儿子。可他二姑娘后来死活不同意,我二儿子也不想强求,没办法我只能要求老刘退彩礼。  相似文献   

10.
《家庭医生》2012,(13):49-49
视力模糊,血糖在呼救 一从几年前那次发现自己看不清东西后,早就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的老刘,才觉得问题严重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医生及时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刘的视力总算又恢复了正常。而此前.和其他早期糖尿病病人一样,平日里,老刘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对自己的血糖也从不关心,误以为只委身体没有不适便可,殊不知,高血糖在悄悄地侵蚀自己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我的朋友老刘虽然年纪不算很大,但大家都很习惯地叫他老刘。老刘有一个习惯,也是我们这朋友都知道的习惯,他每次都会在约好的时间过一二个小时后才出现。不管是一起吃饭喝茶,还是户外活动,老刘都会迟到很久,所以朋友们在安排一些要准时开始的活动时,都会在告诉老刘时有一二个小时的提前量。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直自认为健康的老刘,最近被诊断为肝硬化、肝癌。医生明确告诉老刘,他的肝癌是因为乙肝没有及时治疗所致。这更让老刘不解。的确,30年前在一次健康体检时,老刘查出乙肝"小三阳"。但肝功能正常,B超检查也正常。医生说他是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只要肝功能正常,无需治疗。后来他每年体检,肝功能都正常。也有老友告诉他,像他这样的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一辈子都没事。可是,现在怎么就成了肝硬化、肝癌了呢?  相似文献   

13.
正老王今年61岁了,一天晚饭后老王觉得恶心、呕吐,吐出的食物中混有暗红色的血液。看到自己吐血了,老王联想到前一段时间街坊老刘,就是因为吐血到医院检查,最后确诊为"肺癌",刚做了手术。老王十分紧张,马上到医院就诊。医生询问了老王病情后让他做了胃镜,最终诊断为"胃溃疡",让老王服药治疗。老王很纳闷:同样是"吐血",怎么他和老刘的病不一样呢?医生的解释让老王明白了不一样的道理:他出现的症状是呕血,而老刘的  相似文献   

14.
医院传达室的老刘,今年56岁,长得不胖不瘦。可是当我外出两月回到医院时,不禁大吃一惊,老刘与以前相比,完全判若两人,消瘦十分明显。一打听,原来老刘患了甲状腺机能亢进。无独有偶,我们办公室的老李,今年60岁,刚刚退休,原本应该发胖的他,却越来越瘦。我建议他去医院好好查查,结  相似文献   

15.
我和王宪波相约在一个冬日的下午。一抹斜阳洒进了他的办公室,刚查房回来的王大夫匆匆脱下白大褂,直切主题,向记者娓娓道来自己20年与肝病作斗争的武器——中西医结合,以及让他魂牵梦萦、向他“性命相托”的肝病病人。勇担性命相托之重众多肝病患者都有共同的苦衷:病情顽固、四处寻医往往使家庭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肝病患者老刘患病多年,病情反复发作,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为他几乎耗尽所有积蓄。老刘也因此变得郁郁寡欢,失去了治疗的信心和生活的信念。遇见王大夫,老刘本已绝望的心,又重新升起了希望。经化验检查,王大夫诊断,老刘属于肝炎…  相似文献   

16.
<正>老刘这几天晚上一觉醒来总感到头昏脑胀,医生怀疑他可能是高血压,但在医院多次测量血压都正常。最后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才发现,老刘白天血压正常,而晚上血压较高。一般人晚上入睡时血压处于低谷,而老刘却出现晚上血压高的反常情况。医生说,老刘患的是睡眠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7.
老刘今年78岁,患前列腺增生10余年。最近,他觉得排尿越来越困难,每天排尿的次数很多,每次上厕所都很急,但每次尿量却很少,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与外出。做了相关检查后,医生诊断他患有前列腺增生、膀胱憩室,需接受膀胱憩室切除术。老刘非常纳闷:什么是膀胱憩室?不手术可以吗?  相似文献   

18.
当了十多年车间主任的老刘,这次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上岗”。昔日,他在指挥别人,而如今,却要受人管理,他缺乏精神准备,心理上一下子适应不了,从此,入夜难眠、食不知味,还感到抑郁寡欢,兴趣索然,甚至出现消极  相似文献   

19.
多夸奖老伴     
班景涛 《长寿》2005,(12):49-49
日前,我上中学时教过我的武老师和师母喜逢金婚纪念日,我和一些同学买上了鲜花和蛋糕去给两老庆贺。两老见这么多的学生来了很开心,一高兴,武老师便跟我们传授了他和师母恩爱的秘诀:“两个人组成一个小家庭不容易,两口子在一起过日子一定要少挑刺多夸奖。这样,夫妻俩才能恩爱幸福,白头到老……”  相似文献   

20.
望着镜子里面的自己,老刘摸了摸“啤酒肚”,无奈地苦笑:“三年前还是穿32英寸的裤头,现在已经暴长到36英寸了,体重也从140斤上蹿到180斤”。都说“心宽体胖”,可是老刘并不觉得自己有多轻松,体重日渐向上,身体状况却日渐向下,最令他忧心的是性欲之低:每月不到一次,甚至还出现过“半途而废”的惨败记录。才50岁就出现这种状况,以后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