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肺泡上皮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组成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表面张力,清除肺水肿。肺泡液体的转运是一个主动耗能过程,它是由于钠离子的主动重吸收产生了一个浓度梯度从而引起水的被动吸收。主动钠转运通过腔膜侧的钠通道和氯通道及基底膜侧的Na^+-K+-ATP酶调节。研究肺泡上皮细胞液体转运对肺水肿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急性肺损伤肺泡上皮钠通道、Na~+-K~+-ATP酶、肺水通道主动转运系统在肺泡液体清除中起主要作用;肺泡上皮钠水主动转运机制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途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肺泡内水肿液清除及其干预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泡上皮细胞的钠水转运系统由钠通道、Na~ -K~ -ATP酶和水通道等组成。肺泡内水肿液主要由钠水转运系统主动转运而重吸收。静水压性肺水肿和通透性肺水肿都可能存在肺泡内钠水重吸收障碍。对肺泡内液体重吸收的干预措施存在儿茶酚胺依赖和非儿茶酚胺依赖两类机制。儿茶酚胺依赖的β_2-受体激动剂和非儿茶酚胺依赖的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醛固酮、雌激素及生长因子等均可增加肺泡内钠水清除。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有效的气体交换,肺泡必须保持开放和相对干燥。肺泡上皮细胞在维护肺泡的正常功能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肺泡上皮细胞主要由扁平的I型上皮细胞(ATI)和立方型的Ⅱ型细胞(ATⅡ)组成。在成人肺中,占肺泡上皮细胞总数的67%的Ⅱ型细胞,虽然仅仅覆盖肺泡表面积的3%[1],但是,ATⅡ除了是ATI的前期细胞以及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外,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主动转运Na+[1],从而促使肺泡腔内的液体向细胞间隙转运,促进肺水的吸收。1生物学特点1.1钠通道的一般特征在一些上皮组织内,钠转运一度被认为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主要是组织通过钠通道重…  相似文献   

5.
肺泡上皮液体清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泡上皮钠水主导转运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对肺水肿发病机理的认识,即肺水肿不再只受静水压力和上皮通透性的左右,还受上皮液体清除功能的影响。肺泡Ⅱ型细胞除了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外,还存在水通道、钠通道和Na,K-ATP酶,参与钠水的主动转运。现有的研究表明,这一功能受儿茶酚胺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机制调节,为临床治疗肺水肿和肺损伤患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其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肺泡上皮液体清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泡上皮钠水主导转运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对肺水肿发病机理的认识,即肺水肿不再只受静水压力和上皮通透性的左右,还受上皮液体清除功能的影响。肺泡Ⅱ型细胞除了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外,还存在水通道、钠通道Na,K-ATP酶,参与钠泊主动转运。现有的研究表明,这一功能受儿茶酚胺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机制调节,为临床治疗肺水肿和肺损伤患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其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于进一小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肺泡液体的清除能力和肺水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肺泡液体清除率(alveolar fluid clearance,AFC)的提高可加快肺水肿液的清除。研究提示,活性钠离子的主动运输在肺泡液体清除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氯离子通道在肺泡液体清除过程中的作用尚不甚清楚。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体(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c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氯离子通道是存在于肺泡上皮中起最主要作用的一种氯离子通道,我们的实验就是探讨CFTR氯离子通道在液体清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Diamond等曾广泛地研究了胆囊粘膜对水及电解质的吸收,其著作为了解胆囊粘膜及其他组织结构更复杂的上皮转运电解质的作用奠定了基础。以后有些作者应用同位素及电生理学的方法试图在离子的基础上确定胆囊对盐的转运。晚近,还研究了胃肠道激素及其它促分泌因子对胆囊转运作用的影响,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并着重论及生理调节机制及病理变化。转运机制钠及氯化物的输送:跨细胞膜钠转运的速率取决于钠进入腔面细胞膜的速度及其由基侧面细胞膜主动排出的速度。钠顺着电化学梯度被动地通过腔面细胞膜进入胆囊上皮细胞,电化学梯度由钠泵将钠排出基侧面膜所维持。逆化学梯度的钠离子排出由Na-K-ATP酶进行,后者的活性与液体转运速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
钠离子通道能产生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发生和传播起重要作用的快钠电流,还能产生影响动作电位时程的晚钠电流(INaL)。钠离子通道功能的改变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心血管疾病发生后也会产生钠离子通道重构。慢性心力衰竭(HF)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病综合征,钠离子通道,特别是INaL与慢性HF的研究已成为近期的热点,本文就钠离子通道与慢性HF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钠与高血压关系密切,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钠离子含量增加,可直接和间接地升高外周血管阻力。细胞内钠离子含量主要受膜的钠离子转运系统调控,而钠离子转运又与膜的结构和功能及某些体液因素有关,上述各环节的异常,将产生高血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成功地记录了细胞膜钾、钙、钠离子流,初步显示背景钾离子通道活性的电压依赖性,钙、钠离子通道活性为电压和时间依赖性,钠离子通道开放速率最快,电压在-30mV。钠离子流达峰电流仅需1ms,其活性也表现电压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 1.5负责动作电位0期的快速除极以及冲动在工作心肌细胞间的传导,钠通道复合物及相关调节蛋白的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综合征。遗传性心律失常相关钠通道复合物蛋白有:心脏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β1~β4亚单位;小窝蛋白3、三磷酸甘油醇脱氢酶-1类似物、MOG1和α-1互养蛋白。其它钠通道复合物相关蛋白有Ankyrin-G、β4Spectrin、SAP-97、钙调素、钙调素依赖的蛋白激酶Ⅱ、Plakophillin 2、Desmoglein 2、缝隙连接蛋白40和43等18种,这类蛋白能够调控钠离子电流,它们中的部分已在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中被发现存在突变,但在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还未被发现存在突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油酸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时肺泡液体的清除能力,以及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钠通道的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急性肺损伤组,每组22只大鼠.建立油酸肺损伤模型,急性分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透射电镜观察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每组均取8只大鼠进行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钠通道亚基mRNA的表达,7只大鼠用重力法测定血管外肺水含量,7只大鼠用于肺组织病理学检杳.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析因分析法,样本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 急性肺损伤组大鼠肺损伤评分为(7.6±0.8)分,血管外肺水为(0.80±0.17)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0.2)分和(0.52±0.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59,P<0.01)电镜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出现细胞变性、凋亡,板层小体排空等变化.RT-PCR显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钠通道亚基表达以α-亚基为多,急性肺损伤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钠通道α、β、γ亚基mRNA表达分别为(51±9)%、(13±7)%和(31±15)%,明显低于对照组[(82±7)%、(25±4)%和(4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01~7.61,P<0.05和P<0.01).结论 急性肺损伤状态下,肺水的清除能力降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钠通道α、β和γ哑基表达均显著下降,钠通道转运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4.
晚钠电流(34)     
<正>正常时,心肌细胞膜上钠通道激活开放时,引起快速的钠内流形成心肌细胞除极的峰钠电流,该通道激活1~3ms后很快失活,使钠通道关闭不再有钠离子经该通道流入细胞内,关闭一定时间后,通道又恢复为原来的静息状态,并应对下一次的激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体(CFTR)氯离子通道在离体人肺脏肺泡上皮液体清除过程中的作用以及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BRL-37344对于人肺泡上皮液体清除能力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离体人肺脏,以肺泡内液体白蛋白浓度的变化来测定人肺脏肺泡液体清除率(AFC)。结果BRL-37344可以提高AFC(P〈0.05)。选择性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剂SR-59230A、CFTR氯通道抑制剂CFTRinh-172圴可以部分抑制BRL-37344引起的AFC的提高(P〈0.05)。CFTR氯离子通道开放剂NS004可以提高AFC(P〈0.05),钠离子通道抑制剂氨氯吡咪和CFTRinh-172可以完全抑制NS004提高AFC的作用(P〈0.001)。同时氨氯吡咪可以完全阻断BRL-37344提高AFC的作用。结论BRL-37344和NS004可以提高离体人肺脏AFC。BRL-37344对AFC的提高作用部分是通过CFTR氯离子通道调节的,CFTR氯通道的开放剂NS004对于AFC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钠离子通道和氯离子通道共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肺水肿是两者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肺水肿与肺泡液体清除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提高肺泡液体清除率可以加快肺泡水肿液体的吸收。大量研究表明,上皮钠通道和囊性纤维跨膜电导调节因子氯通道是参与肺泡水肿液体清除过程的重要通道,它们的缺失或功能障碍会导致肺泡水肿液体的清除受阻。本文就肺泡液体清除机制及上述两种通道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7.
吴双  王舒颜 《山东医药》2015,(10):97-99
肺水肿是临床常见疾病,肺泡液的吸收和消散对于减慢肺水肿的形成速度、改善肺水肿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从上皮钠通道、水通道蛋白、β受体激动剂、上皮氯通道、α受体激动剂5个方面介绍了肺泡液体清除机制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酸敏感离子通道及γ-氨基丁酸受体在肺泡液体清除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钠离子通道与急性肺损伤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泡上皮细胞的肺泡液体清除作用(AFC)是机体清除肺泡内多余液体的重要途径,与许多生理、病理现象有关,钠离子通道(ENaC)是AFC能够发挥效应的主要机制。众多研究证实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可以破坏ENaC,导致AFC发生功能障碍,通过保护ENaC减轻肺水肿的发生,可能ALI/ARDS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动作电位1相:动作电位的0相仅持续1~2ms的开放,在这暂短时间内,大量的钠离子进入细胞内,使跨膜电压发生改变(除极),并使钠离子通道发生改构,使失活门关闭,跨膜电压的变化使钠通道处于关闭状态,但与4相不一样,4相时激活门也关闭,此时激活门正处于开放状态而失活门关闭。而钠通道真正开放时,先要使激活门关闭,使失活门开  相似文献   

20.
在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中钠通道具有重要作用,它只限于细胞膜某些特定部位,由外侧3个M门和内侧1个H门组成,它的关闭与开放受这些闸门所控制。抗心律失常药物与钠通道脂蛋白结合,使结构改变,通道闸门变窄而妨碍钠离子通过细胞膜使钠通道处于失活状态;而在心肌细胞复极之后,药物又干扰钠通道从失活状态恢复,常用最大除极化速率作为钠通道恢复数目的指标即最大除极化速率越快,钠通道开放数量越多,反之亦然。世界各国广泛采用Vangham Williams的分类法。它以药物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