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频率及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前瞻性探讨甲亢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对住院甲亢患者120例与健康志愿者100例进行调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颅内动脉狭窄;颈动脉超声分析颈动脉斑块及狭窄;检测甲状腺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结果甲亢组颅内动脉狭窄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6.6%(32/120)vs8.0%(8/100),P<0.01]。甲亢患者最常见的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甲亢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数和狭窄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甲亢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空腹血糖、HbA1c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影响血糖、血脂代谢,促进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对甲亢患者应常规检查血糖、血脂及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分析其与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及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7例甲亢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69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及血尿酸水平,并分析甲亢患者以上指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FBG、FT3、FT4、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TSH、TC、TG、HDL-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FT3、FT4、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TSH、TC、TG、HDL-C、LDL-C水平显著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患者FT3、FT4水平与血尿酸、FBG水平呈正相关,与TC、TG、HDL-C、LDL-C水平呈负相关;TSH水平与TC、TG、HDL-C、LDL-C水平呈正相关,与FBG、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脂糖代谢及血尿酸水平关系密切,当患者甲状腺激素得到纠正后,其血糖、血脂指标均有转归,建议甲亢的临床治疗以纠正甲状腺激素异常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血糖含量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血糖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5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76例健康对照组的超敏促甲状腺素(HS-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水平,比较其结果的差异。结果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的TSH、TC、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G、HDL-C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GLU水平虽有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引起血脂代谢的异常,未见与血糖变化的相关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心血管疾病中,其血脂代谢紊乱可能是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对455例无脑卒中及脑卒中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血脂、血糖、尿酸。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年龄、病程、血压、血脂、血糖、尿酸与其相关性。结果颅内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为33.2%,动脉总狭窄率为11.21%。大脑中动脉(MCA)狭窄频数最高,其次为颈内动脉虹吸段(CS)。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狭窄明显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组年龄、病程、收缩压、血糖、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较非狭窄组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非狭窄组低;随年龄、病程、尿酸水平增高,血管狭窄程度增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尿酸、HDL-C、血糖与血管狭窄密切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发生在MCA和CS,年龄、病程、UA、血糖升高及HDL-C降低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水平以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资料,根据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SCH组(10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770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甲状腺功能、血尿酸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两组血尿酸的差异并分析血尿酸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 (1)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相比,SCH组病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尿酸(S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均升高,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SH与血清尿酸(SUA)、病程、BMI、TG、TC、LDL-C、TPOAb、TGAb呈显著正相关,而与FPG、Hb A1c和FT4呈显著负相关。(3)在调整年龄、性别、病程、BMI、TG、TC、LDL-C、FBG、FT4和TSH等指标后,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提示,SUA与年龄、TG、FT4、TSH密切相关。结论 SCH是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张亚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3):100-101,104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50例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SCH)患者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观察组A(TSH<10 mIU/L,25例)和观察组B(TSH≥10 mIU/L,25例)。60例对照组患者为健康体检者。测患者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尿酸(U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TSH、TC、TG、LDL-C、UA水平明显升高(P<0.05),FT3、FT4、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B增加/降低的更加明显(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在促进动脉硬化的过程中,血脂代谢紊乱和高尿酸血症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与血糖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血清脂联素(APN)等脂类代谢指标在甲状腺功能紊乱疾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5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12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及140名体检正常者(正常对照组)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血清APN水平,对比各组血清AP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载脂蛋白E(apo E)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甲亢组、甲减组、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APN、TC、TG、LDL-C、apo 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DL-C、apo A1、apo 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甲亢组和甲减组FT4与TC的相关性最高(r值分别为-0.498、-0.461,P=0.000)。结论中老年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血清APN等脂类指标有明显变化。TC与FT4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和血脂状况.方法 收集2017年1—10月该院肾脏科CKD患者412例,分别检测血清尿素(Urea)、肌酐(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  相似文献   

9.
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代谢关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代谢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对165例甲亢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TH)水平、血脂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亢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增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与脂类的代谢密切相关,临床上在诊治甲亢患者时,应适当加强血脂水平的监测,这对疾病的发展、预后判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患者体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脂蛋白a(LP-a)水平,及其与促甲状腺素(TSH)的关系。方法在确诊为亚临床甲减的30例住院患者中进行TC、TG及LDL-C、HDL-C、LP-a测定,对照组为检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SH均正常并行TC、TG及LDL-C、HDL-C、LP-a检测的29例老年健康体检者。结果亚临床甲减患者体内TC、TG及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LP-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TSH与TC、TG、LDL-C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老年亚临床甲减可引起血清TC及TG、LDL-C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老年患者伴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临床甲减)对外周动脉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等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减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DM)组46例和合并亚临床甲减组(DM+SCH)组5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生化指标、血管并发症情况,分析糖尿病伴发亚临床甲减老年患者外周动脉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等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酐(Scr)、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SCH组在总胆固醇(TC)、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24h尿蛋白水平及动脉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DM组(P0.05);Logistic分析提示高TC、高TSH、高TGAb、高24h尿蛋白是糖尿病伴发亚临床甲减老年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TC、高TSH、高TGAb、高24h尿蛋白是糖尿病伴发亚临床甲减老年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增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应及时诊断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TSH的不同水平进行分组,对照组62例,TSH水平为0.350~4.940 mU/L,观察组63例,TSH水平高于4.940 mU/L,对比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水平的TSH对血脂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年龄、体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SH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对于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进行干预,能够通过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3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TSH水平分为TSH增高组(观察组,150例)和TSH正常组(对照组,240例),比较两组的血脂差异,应用相关分析研究TSH对血脂的影响。结果 (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升高与脂代谢异常有关,对合并TSH异常患者应注意监测血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取我院健康体检人群资料,随机抽取甲减患者42例(甲减组),健康对照者56例(对照组),分别记录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血红蛋白(Hb)、HbA1c、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等资料,并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甲减组的PBG及HbA1c显著高于对照组,(5.62±1.82)mmol/L vs(5.34±1.33)mmol/L,(5.70±0.43)%vs(5.45±0.35)%,而FBG、Hb显著低于对照组,(4.61±0.48)mmol/L vs(4.92±0.64)mmol/L,(135.2±15.8)g/L vs(141.8±17.6)g/L(P<0.05或<0.01)。相关分析表明HbA1c与PBG呈显著正相关,与Hb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甲减能够升高HbA1c水平,在使用HbA1c评估血糖控制水平时应注意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指标与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1例患者合并大血管相关并发症作为合并组,52例未合并大血管相关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未合并组;收集两组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浆纤维醇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结果合并组腰臀比及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T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及PAI-1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未合并组(P<0.05);PAI-1与FBG,TG,TC,HbAlc,HDL-C呈正相关性,但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内脏脂肪性肥胖可直接影响胰岛素抵抗水平,成为2型糖尿病引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强化血脂和血糖水平拟定相应运动和饮食干预。  相似文献   

16.
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及尿微量蛋白含量,观察其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糖化血红蛋白(HbAic)检测采用胶乳免疫聚集抑制法,尿微量蛋白(mAlb)采用快速免疫比浊法,空腹血糖(F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胆固醇(Ch)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TG)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直接酶法。结果糖尿病组的HbAic、FBG、Ch、TG、LDL-C、mAlb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的血清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空腹血糖(FBG)、尿微量蛋白(mALB)水平随之增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648,P<0.01;r=0.483,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增高,血脂异常可增加尿蛋白的排除。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血脂异常可增加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尿微量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血清脂质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患者血清脂质的变化及其意义,探讨甲状腺激素浓度改变对脂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4例甲减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采用BECKMAN COULTER 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甲减患者组血清TC、LDL-C水平分别为5.80±1.62mmol/L、3.45±1.05mmol/L,对照组TC、LDL-C水平为5.05±1.00mmol/L、2.42±0.82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P<0.05;t=4.62,P<0.01),血清TG及HDL-C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T3、FT3、FT4与TC及LDL-C水平呈明显负相关,TSH与TC、TG、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甲减患者TC及LDL-C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密切相关,检测血清脂质可作为判断甲减患者病情及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血清叶酸和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50例患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孕妇设为本次实验的分析组,再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后血清叶酸水平、甲状腺功能、血脂水平。结果在治疗前,分析组孕妇游离甲状腺素(FA)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孕妇FA、TSH、FT3、FT4、TC、TG、LDL-C、HDL-C均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FA水平下降和TC、LDL-C升高存在一定关联,左旋甲状腺素对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具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提升患者血清叶酸水平,改善其甲状腺功能,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亢或甲减)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内脂素水平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关系及其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亢组,n=30)、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n=30)及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对照组,n=30)。取空腹血检测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空腹血糖、血脂及内脂素水平,并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甲亢组及甲减组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甲亢组血清内脂素与FT3、FT4、TT4呈正相关,与TSH、胆固醇(TC)呈负相关。甲减组血清内脂素与BMI、TSH、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与FT3、FT4、TT3、TT4呈负相关。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不论是甲亢组还是甲减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的改变,提示这种改变与甲亢时能量的消耗及甲减时能量的储备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作用机制复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在甲亢性心脏病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其在甲亢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30例单纯性甲亢患者(单纯甲亢组)以及31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甲亢心组)血浆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胰岛素(INS)、空腹血糖(FBG)、体重指数(BMI)、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并计算HOMA-IR,所有甲亢患者给予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24周后重复测定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甲亢心组患者ATD治疗前后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甲亢心组治疗前后与单纯甲亢组比较HOMA-IR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FT3、FT4正相关,与ET、TNF-α均无相关性。结论: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但胰岛素抵抗不是甲亢性心脏病的主要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