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掌握苗情 适时烤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高产示范表明、在确保适宜穗数的前提下.控制群体的最高总茎蘖数,尽量减少无效分蘖.尽可能提高较多的成穗数.这是全面提高群体质量的一项最直观、易掌握的综合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麦茬稻育秧技术的建模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播期、秧龄和播量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河南省沿黄稻区麦茬稻晚粳类型品种的育秧技术进行了建模寻优,提出了不同产量水平的育秧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3.
香粳新品系9915系近年从江苏省引进的香型早熟晚粳,全生育期155天左右,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一般亩产650千克左右,高产可达700千克.在我地大都采用直播方式.其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2005,(3):20-20
3年试验、示范验收结果表明,大豆采取育苗移栽技术与麦茬直播相比,具有明显增产效果。在对比试验中,每公顷株数由6郾75万降低至4郾50万,单株有效分枝数由1郾2个增至5郾3个,单株结负数由52郾1个增至121郾2个,每角实粒数由1郾7粒增至2郾3粒,百粒重由19郾5克增至20郾3克,每公顷产量由1177郾5公斤增至3765郾0公斤,增产幅度达219郾7%,最高单产达4815公斤/公顷,对近年来提高大豆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大豆育苗移栽的增产原因1郾缓和季节矛盾,提高种植水平。山区旱地麦茬套作大豆播种时,正遇“双抢”大忙季节,因而整地、播种及前期管理较为粗放…  相似文献   

5.
保山市稻茬田油菜半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稻茬田油菜半免耕移栽技术的优越性;结合保山市稻茬田油菜半免耕移栽应用的实际,分析稻茬田油菜半免耕增效特点;初步总结了稻茬田油菜半免耕移栽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 济南市沿黄河、小清河两岸,有5个乡镇116个村,土壤属褐土化潮土,肥力较低,并有轻度盐碱,但由于该地的温、光、水资源丰富,极宜发展水稻。1964年开始稻改,1982年的种植面积即达14万亩,平均亩产167公  相似文献   

7.
结合淮北地区水稻生产实际,进行水稻生产技术改进,初步形成了水稻增产节本新技术配套。实践证明,配套技术的应用,使水稻平均每公顷增产13%以上,生产成本减少300元以上,达到了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8.
初步试验表明:麦茬稻淹水撒播是一种省工高效低成本的稻作途径,在河南省沿黄稻区是可行的,有必要在品种选用及配套栽培技术方面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淮北地区麦茬稻高产栽培综合防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淮北地区麦茬水稻倒伏的主要原因,从选用抗倒品种、培育旱育壮秧、合理群体起点、平衡配方施肥、加强水浆管理、综合防病治虫、生化调控等方面提出了高产栽培水稻综合防倒技术.  相似文献   

10.
麦茬中晚粳水稻施氮技术的建模优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施氮量、分蘖肥比率和栽插肥比率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河南省沿黄稻区麦茬稻中晚粳类型品种的施氮技术进行了建模寻优,提出了不同产量水平的施氮技术规范及“三保施肥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麦茬稻机插秧及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插秧有效控制栽插密度,缓解劳力不足,节约栽插成本,促进水稻生产节本增效,深受种粮大户喜爱。掌握正确的机插秧管理技术,有效降低病虫草害危害,防止倒伏,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株距、行距和本数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河南省沿黄稻区麦茬稻中晚粳类型品种的栽插方式进行了建模寻优,提出了不同产量水平的栽插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淮安地区麦茬直播稻的生育特点、农艺性状及其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研究,分析了其推广应用价值,提出了选择适宜品种、确定最佳播期、提高播种质量、搞好肥水运筹和封闭化除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麦茬少免耕直播稻生育特性及栽培策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据1997年以来试验、调查结果表明,麦茬少免耕直播稻生育期较移栽稻短20~2.5d,总叶片减少1.3张,分蘖发生率高,成穗率低。低密度栽培比高密度栽培易获得高产。生产上应以提高每穗粒数为主要增产途径,通过提早控苗、加大后期用肥量可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寒地水稻移栽田除草剂混用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水稻移栽田由于长期使用除草剂、不合理使用除草剂及栽培措施影响 ,引起杂草群落演替 ,难治杂草增加。因此 ,除草剂混用及混配制剂除应考虑其对水稻的安全性 ,还要对难治杂草有针对性、专用性 ,并结合良好的施用技术 ,才能获得好的除草效果及效益。1 寒地水稻移栽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18.
水稻大田群体晒田时期在距拔节期20d左右的6月中旬分蘖高峰期,气象因子初步分析, 6月15日左右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上为晒田始期临界点,以晒田至复水期(各处理均晒田7d)时段内平均积温166.5±4.48℃,日均23.8±0.61℃达到分蘖高峰期,其中以晒田前期是增加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的关键时段;适宜晒田的茎蘖数以达到17--18万株/666.7㎡开始晒田;秧苗移栽大田至返青期,群体茎蘖数出现平均减蘖30%左右,以此权衡适宜移栽基本苗数。  相似文献   

19.
根据11种矿质元素在成熟期麦茬稻植株中的含量,将其分为3组:①N,P,K,Ca,Mg,含量15~150 kg·hm~(-2);②Fe,Mn,Zn,含量0.15~15 kg·hm~(-2);③B,Cu,Mo,含量为0.15kg·hm~(-2)以下。从不同生育期稻株内的浓度变化看,N,P,K,Ca,Fe,Mg,Mn,Zn,Cu 拔节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B 元素抽穗前浓度较低,抽穗后上升较快,成熟时达到高峰;Mo 拔节时浓度达到高峰,抽穗后下降,成熟时又达到另一高峰。从这些元素的累积看,N,Cu,Fe 抽穗期前累积较多,抽穗后累积较少;P,K,B,Mg,Mo,Zn 相反;Ca 和 Mn 抽穗期前后累积量相近。结合各元素在籽粒和谷草中的含量分析,抽穗前累积的 Fe 和 Cu 没有向籽粒转移或转移量小;N和 Zn 向籽粒转移较多;P,Ca,K,Mg,Mn,B 和 Mo 抽穗后累积较多,其中 Mo,P 存在于籽粒中较多,其他元素分布于茎叶中较多。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在影响麦茬稻产量的诸因素中,选择五项可控因素,建立五元二次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经电子计算机模拟、筛选,提出该地区麦茬稻在节水条件下,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施氮量和插秧密度,其次是浇水次数和施磷量。同时明确了不同产量水平的农艺措施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