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所以在跨文化的广告交流中我们必须寻找目的论和广告翻译的有效切入点。在商业行为中引入"目的论"这一概念,不仅是要向消费者展示商品,更是要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并最终能够成功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因此在翻译中必须将"目的论"作为控制整个翻译过程的首要准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对许地山的经典散文《落花生》的三个英译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张培基译本、刘示聪译本)进行了赏析比较,旨在说明翻译目的论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是一切翻译行为所应遵循的最高准则。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基于各自不同的翻译目的,使得三个英译本体现出不同的语言处理方法及翻译策略的选取,进而呈现出不同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费米尔提出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即翻译目的论。该理论指出译文预期目的和功能决定了译者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本文基于翻译目的论,分析了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对译者翻译活动的指导,从而指出了翻译策略的选择必须根据译文目的来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本文以目的论为依据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选用翻译方法的目的性,认为翻译方法或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在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的指导下,译者可以选择对原文异化或归化。本文主要从目的论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有关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选择的问题,说明目的论是如何对译者选择翻译策略起作用的,以及所选的策略又是如何进一步影响译文效果的。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了两位译者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译本。  相似文献   

5.
随着翻译目的论的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视角从功能对等理论转向目的论。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口译文本进行探究。研究发现答中外记者问的口译文本中许多译文符合目的论的翻译原则。译员根据翻译目的选择翻译策略,根据特定的受众以及翻译的目的选取不同的原则,从而到达传递热点话题以及政策解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翻译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点。目的论将研究重点放在译入语文本和读者上,强调译入语对于翻译结果的影响。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本文从目的论视角来讨论中译外新闻翻译,并以《今晚报》海外版为例进行分析,来分析外宣新闻翻译中"翻译+解释"和"再创造"策略的应用,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外宣新闻翻译这一工作过程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功能主义目的论是当今世界颇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学派之一。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而一切人类的行为都是有意图,有目的的。因此,翻译行为的实施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目标,甚至会在目标语境中产生结果和影响。品牌的翻译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与推广,本文将从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的角度,分析品牌翻译的目的和影响因素,并以化妆品牌和汽车品牌为例探讨了几种品牌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环节中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契机。广告作为宣传商品及服务的主要手段,是商家与消费者联系的纽带。而广告的特殊目的将广告文本的翻译列在了传统文本翻译之外,本文从功能理论出发,通过对功能派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的介绍,以及对广告的特殊目的、功能的分析,指出在目的文本中实现广告的目的和功能是广告翻译者在广告翻译过程中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广告及广告翻译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日益重要。然而,广告文体的独特性决定了广告翻译的特殊性。广告翻译不只是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那么传统的翻译原则将不再完全适用。由于广告的目的性极强,因此,目的论为广告翻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本文在阐释功能派的翻译理论"目的论"的基础上,针对广告翻译的本质和特殊性,阐述了广告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通过对2019《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本进行分析,探究目的论三原则如何在政治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得以发挥作用,希望对政治类文本的翻译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