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强  李森  王天施  刘晓琴 《电子学报》2021,49(8):1641-1644
为实现三相逆变器的高效率运行,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相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拓扑结构,其在直流环节设置了结构简单的辅助谐振电路.分析了电路的工作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开关器件实现了软切换,而且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无明显畸变.因此,该逆变器能实现高效率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王强  郭国先  王天施  刘晓琴 《电子学报》2019,47(9):1994-1997
为实现三相逆变器节能运行,提出一种具有软开关功能的三相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直流侧的辅助谐振电路将参与换流过程,使直流环节电压在桥臂上的主开关动作之前变化到零,主开关能完成零电压软切换动作,通过降低开关损耗来实现逆变器节能运行.分析了1个开关周期内的电路工作流程.实验结果显示开关器件动作时处于软切换.因此,该辅助谐振电路结构对于研发节能型三相逆变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强  郭国先  王天施  刘晓琴 《电子学报》2000,48(9):1860-1863
为改善逆变器的运行效率,提出了一种节能型三相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电路,在直流环节增设了辅助电路.当主开关需要切换时,提前使辅助电路进入谐振状态,将直流环节电压变化到零,保证主开关完成零电压软切换,并且辅助开关也能完成软切换.通过控制辅助开关切换的间隔时间来调节直流环节电压保持为零的时间,使逆变器能根据需要来调整脉宽调制策略.详细说明了电路的工作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逆变器主开关和辅助开关能完成软切换.因此,该拓扑结构对于研发高性能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频链并联逆变器是现代电力电子研究的一个热点.逆变器作为高频链并联系统的核心部分,实现逆变器的软开关特性,减小开关损耗是系统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并联高频链逆变器的软开关技术.主电路采用FB-ZVZCS(全桥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拓扑结构,结合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闭环控制系统,实现了逆变器的软开关.采用改进的PQ控制,有效地提高了负载的均流效果.仿真波形表明该逆变器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逆变器,提出了一种新型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通过在传统硬开关逆变器的直流环节添加辅助谐振单元,使直流母线电压周期性地归零,可以实现逆变桥主开关器件的零电压开关,而且辅助开关器件可以实现零电流开通和零电压关断。此外,其辅助谐振单元只有一个辅助开关器件,所以该逆变器控制相对简单,硬件成本低。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给出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和软开关的实现条件。制作一个1kW的实验样机,通过实验结果验证该软开关逆变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王强  徐有万  王天施  刘晓琴 《电子学报》2019,47(6):1373-1377
为提高三相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相谐振极软开关逆变器拓扑结构,通过在每相桥臂上增加结构简单的辅助电路,实现了主开关的零电压软开通和零电流软关断.逆变器主开关采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或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时,都能实现无损耗切换,解决了MOSFET内部结电容造成的容性开通损耗问题和IGBT拖尾电流造成的关断损耗问题.分析了电路的工作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开关器件完成了软切换.因此,该拓扑结构对于提高逆变器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具有低能耗辅助电路的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强  刘岩松  陈祥雪  邢岩 《电子学报》2014,42(7):1369-1373
为提高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提出了一种具有低能耗辅助谐振电路的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在传统硬开关逆变器的直流环节添加辅助谐振电路,使直流母线电压周期性地归零,实现逆变桥主开关器件的零电压开关,而且辅助开关器件也可以实现零电压关断和零电流开通.此外,其辅助谐振电路只有一个辅助开关器件,控制简单;辅助开关和谐振元件都位于直流母线的并联支路上,有利于降低辅助谐振电路的能耗.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给出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和软开关的实现条件.制作一个5kW的实验样机,通过实验结果验证该软开关逆变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王强  郭国先  张岩 《电子学报》2000,48(10):2077-2080
为使中小功率三相逆变器实现在高开关频率下的节能运行,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相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拓扑结构.设置在逆变器直流环节的辅助电路参与换流过程时,桥臂输入端的直流环节电压能周期性形成零电压状态,主开关和辅助开关都能完成零电压软切换.在高频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作为该逆变器的开关器件时,实现零电压软切换能消除MOSFET的容性开通损耗,有利于优化逆变器效率.文中分析了电路的工作流程.2.5kW样机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开关器件都处于零电压软切换.因此,该拓扑结构对于研发高性能的中小功率三相逆变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强  曹睿  王天施  刘晓琴 《电子学报》2021,49(6):1224-1227
为优化三相逆变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高效率三相谐振极逆变器.在各相桥臂上增设的辅助谐振电路参与逆变器的换流过程时,桥臂上的各主开关并联的谐振电容的电压能周期性形成零状态,使主开关能完成零电压软切换,而且辅助谐振电路中的各开关器件也能完成零电流软开通和零电压软关断.开关器件实现软切换能降低开关损耗,从而使逆变器实现高效率运行.文中分析了电路的工作流程.3kW样机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主开关和辅助开关都处于软切换.因此,该拓扑结构对于研发高性能三相逆变器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12.
基于DSP的OFDM调制解调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胥宁  庄卉 《通信技术》2009,42(2):63-65
文章介绍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主要特点,对正交频分复用调制解调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硬件平台的正交频分复用调制解调实现方法,这种方法以离散傅立叶变换及逆变换为数学基础,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在运行这两种算法时的高效性来实现。通过性能仿真比较,该调制解调技术比传统的频分复用技术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拓扑结构、补偿分量的检测算法、控制策略等问题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在该基础上介绍一种基于DSP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设计。通过仿真实验对有源电力滤波器数学模型、检测算法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有源滤波器具有良好的谐波补偿特性、自适应补偿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一种并行信号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高性能的并行DSP芯片作为处理单元,构成了分布式的并行结构,具有很强的可扩充性和灵活性。算法软件和数据传输软件的标准模块用汇编语言完成,以达到高效地实时处理;主程序用高级语言设计,可以方便地调用各标准软件模块,整个程序具备易修改、易维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文广  鲁敏  郭裕兰  滕书华  张军 《激光与红外》2015,45(11):1385-1391
采用多核DSP设计了一个用于地面目标检测的激光雷达实时图像处理系统。在详细分析算法各模块资源消耗量的基础上,完成了硬件电路设计,实现了以主辅拓扑结构为框架的软件并行处理系统开发。在系统实现时,先将图像进行分区,并合理地将分区后的图像分配到四个DSP核中进行处理。最后,将并行系统进一步扩展到双核和六核,并与单核系统进行性能比较。对算法运算时间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处理一帧图像仅需50 ms达到了实时性要求。结果表明,对于固定负载的处理系统,单纯地通过增加并行的核数来提高加速比的幅度是有限的。当增加并行的核数已不能明显地提高计算效率时,在系统设计中应着重减少每个核串行运算的负载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图像的处理过程中运算量较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双DSP并行处理图像数据的系统。为验证并行处理系统的性能,设计了基于两片高性能的数字图像处理芯片的并行处理平台上测试TSP的问题。结果表明了并行DM6467硬件平台的算法运行效率更高,收敛速度更快,种群有更好的相异度。证明了提出的双DSP并行处理平台针对并行运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DSP的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F-P腔的可调谐滤波法,是一种实用性较好、发展较为成熟的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方案。波峰检测技术是这种方案的关键所在。重点研究了频谱相关法实现波峰检测的原理,对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系统传感信号间的波形串扰进行了分析,基于TMS320C6416定点DSP实现了相应的频率相关算法,在计算精度和运算速度两方面都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对于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实现基于了DSP的数字多功能板。该功能板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为核心,提供多种对外接口。通过不同的DSP算法和微控制器程序,可处理交换机所需的各种信号,并完成音板的单板功能。结合项目实际分析该多功能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软硬件接口、硬件组成及具体实现等。改进了目前基于DSP开发板只有一个单DSP的不足,而且便于维护和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