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谌贤星 《水泥工程》2016,29(2):38-39
正0前言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炼石水泥厂的2 500 t/d水泥熟料生产线的生料粉磨选用MLS3626型立磨,配套SLS3750型选粉机。自2009年投产运行几年来,立磨一直是台时产量偏低、电耗高及出磨生料细度过粗等问题,生料立磨系统已成为制约提高熟料产质量、降低能耗的瓶颈。为解决这些问题,公司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先后经过二轮改造,改造了影响立磨平稳运行的不合理结构,立磨台时产量提高约100t/h,生料工序电耗降低约70k Wh/t,窑磨工  相似文献   

2.
我公司现有一条2 500 t/d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的生料立磨型号为MLS3626。自投产以来,生料磨喂料系统故障频发,台时产量低。通过改造喂料锁风装置,生料磨台时产量得到提高,故障临停减少。  相似文献   

3.
张桂珍 《水泥工程》2014,27(5):33-34
<正>1问题的提出某公司4500t/d熟料生产线的原料立磨采用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产的TRM53.41型立磨,该磨于2011年2月投料生产。该熟料生产系统在2013年1月13日至7月27日连续运转了194d+13h,且熟料台时产量251.6t,日均产60038t熟料,创国内同类窑型高产且连续运转的新纪录。同期,生料生产系统台时达到504.64t,运转率为74.50%,吨生料电耗15.88kWh。  相似文献   

4.
生料立磨是水泥生产中重要设备,其生产能耗和运行稳定对水泥生产有重要影响。JM公司4080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生料粉磨系统采用莱歇公司的LM48.4生料立磨,原设计产能440 t/h。原生料立磨系统存在立磨运行压差高、系统阻力大、电耗高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对立磨选粉机叶片、磨内结构、磨辊摇臂密封、排渣口等优化改造,改造后系统稳定运行,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文就JM公司生料立磨系统节能优化改造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水泥工程》2011,(2):5
由中材国际(南京)和澡阳中材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LRM38.4、LRM40.4生料立磨、LRMS32.4矿渣立磨日前在广西四合工贸有限责任公司5000t/d熟料生产线工程(两台LRM38.4生料立磨)、云南活发集团刘总旗水泥厂3200t/d熟料生产线(LRM40.4生料立磨和LRMS32.4矿渣立磨各一台)中成功投入运行,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目标。其中LRM38.4磨实际产量达220t/h(设计产量190~220t/h),MF=0.95,产品细度R80μm筛余  相似文献   

6.
高攀 《水泥》2020,(9):43
我公司二期为4?000 t/d熟料生产线,于2010年6月投产。系统配备2台JLM3(4)-46.4生料立磨,设计产能200 t/h。由于环保要求日益严峻,同时为进一步强化成本管控,提产降耗,我公司在2019年初大修时对二期生料系统进行了三项节能环保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7.
郑占锋 《水泥工程》2022,35(1):65-65
1存在的问题 本公司一线为5 000 t/d熟料生产线,于2007年5月投产.系统配备一台ATOX-50生料立磨,设计产能400t/h.为了进一步强化成本管控,降低电耗,我公司在2020年年终大修时对一线生料系统进行了两项改造. (1)一线窑由于投产较早,当时余热发电系统还没有上线,立磨停机时需要开启增湿塔系统来降低窑...  相似文献   

8.
李海品 《水泥》2014,(3):19-20
<正>我公司5000t/d生产线CLF180-100生料辊压机终粉磨系统的台时产量设计为200~220t/h,实际产量最高能达到250~260t/h。2011年4月份月度熟料产量为192 000t,当月两台生料辊压机的平均运转率为85%。生料年平均电耗只有13.5kWh/t,月最低电耗达12.2kWh/t,熟料月最低电耗为50.2 kWh/t(熟料烧成电耗较高)。生料辊压机要想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工艺管理非常重要。本文介绍我公司辊压机系统的工艺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9.
祝张法  王荣东  方胜南 《水泥》2012,(12):20-21
我公司生料制备(破碎+粉磨)系统初期设计台时产量80t/h,基本可满足1000t/d生产线的需求.当水泥窑产能达到1 350t/d后,公司先后采取在破碎系统增加细碎机、在粉磨系统增加预破磨机、调整磨机钢球级配和改造出磨筛板等措施,将生料制备的台时产量提高到110t/h以上,满足了熟料生产对生料供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久生 《水泥》2002,(9):55-57
0引言我厂10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的生料粉磨采用1台Φ3.8m×7.8m风扫磨,设计台时产量为85t/h。自投产以来,产量一直在75t/h左右,未能达到设计要求。为配合1200t/d回转窑技改,生料磨产量需达到85t/h以上。为此,2000年6月对生料磨进行了部分改造。改造后生料磨月均台时产量达93.1t/h,最高时达95.6t/h,超过了原设计,取得了显著成效。1工艺流程生料粉磨工艺流程见图1,生料组分、配比及入磨石灰石粒度见表1。图1生料粉磨工艺流程表1生料组分、配比及入磨石灰石粒度时间生料组分生料…  相似文献   

11.
史智琛  魏增校  张海波 《水泥》2018,(12):27-29
从工艺、机械、操作等方面分析了MLS4028生料立磨粉磨系统台时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出优化调整措施,使立磨台时产量由340 t/h提高到372 t/h,最终达到390 t/h的效果,满足了窑系统升级改造后对生料产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尚再国  刘成喜 《水泥》2006,(11):40-41
我公司1 500t/d熟料生产线是在原单列五钵的克努伯型立筒预热器窑生产线基础上的改造项目,自投产以来,实际产量由改造前720t/d提高到改造后1 500t/d以上.但生料制备系统由于受资金、场地、改造施工周期等因素影响未进行同步改造,生料制备能力不足,严重制约窑系统正常生产.近几年,我们对2台Φ3m×9m生料粉磨系统进行了相应改造,使其台时产量、运转率有了显著提高,系统基本匹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酒钢宏达公司700t/d熟料生产线的节能挖潜改造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线生料制备系统、烧成系统及煤粉制备和废气处理系统的工艺改造方案。改造后,生料磨系统产量由改前的45~50t/d提高到75t/d,窑产量由改前的648t/d提高到1100~1200t/d;煤磨产量由6t/h稳定提高到7t/h以上。实践证明:对那些尚需生存的小型干法生产企业,用新技术实施节能挖潜改造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5 000 t/d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的POLYSIUS RMR57/28/555型辊式生料磨,自投产以来生料磨台时产量偏低,系统通风阻力过大,入磨压力在-650 Pa左右,单位产品电耗偏高,系统漏风点较多……实施改造后,产量由420t/h提至470t/h左右,电耗由原来的19.8 kWh/t下降至16.5 kWh/t.  相似文献   

15.
窑灰作混合材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支俊秉 《水泥》2005,(5):33-34
威顿公司有一条1000t/d熟料的窑外分解水泥生产线,因窑尾电除尘器收集的窑灰量比较大(约12t/h),窑灰采取直接入生料库;又因立磨台时产量高,经常停磨;再就是窑灰内富集的有害成分比较高,从而导致预热器系统结皮堵塞和窑内结长厚窑皮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我公司水泥磨为Φ3.8m×13  相似文献   

16.
倪欣 《水泥》2012,(6):65-65
我公司于2010年12月建成的5 000t/d生产线配备了一台设计台时产量为430t/h的ATOX50生料立磨,生产实践中通过对立磨外排系统的改进,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我公司目前拥有两条5 000t/d生产线,其中二线生料立磨为MLS4531A磨机。磨机于2008年10月投入生产,设计台时产量420t/h,每台磨机配套3台扭矩支撑系统。在生产中,扭矩支撑系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借鉴一线非凡生料立磨缓冲器的结构原理,于2010年对该系统进行了改造[1]。本文对该系统导向装置的一些改造及扭矩支撑系统的使用维护要点作一总结。1导向装置的问题及改造措施生料立磨扭矩支撑系统结构见图1。导向装置主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5500t/d生产线窑尾采用双系列五级预热器和TTF分解炉,回转窑采用Φ5m×60m两档短窑,熟料冷却采用第四代篦冷机,生料粉磨采用单台CLF200/160H-D-SD辊压机终粉磨系统。2012年9月19~22日生产线实现了72h达产达标验收。熟料产量达到6 031t/d,28d抗压强度达到60.5MPa,综合电耗54.77kWh/t,标准煤耗101.4kg/t。本文介绍该生产线大型辊压机生料终粉磨系统和两档短窑的使用经验。  相似文献   

19.
我公司50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的生料制备为ATOX50立磨,两风机系统,投产以来系统运行基本正常,产量稳定在设计产量425t/h左右。一年后,开始出现密封压力低于23mbar而频繁跳磨现象,严重时磨机无法启动,对生产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德谦 《水泥》2011,(1):41-42
我公司2500t/d生产线生料粉磨系统采用MLS3626立磨。其设计参数是:入磨物料≤90mm,其中,20~40mm占80%、≥90mm为0%;产品80μm筛余≤12%,设计生产能力190t/h。投产初期立磨频繁跳停,台时产量只有170t/h,不能满足窑用180t/h的需要。经过3个月的调试和技改,磨机台时产量达到了200t/h,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