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基于RTP的IP实时音频传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时传输协议(RTP)是当前Internet上较理想的多媒体通信协议,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RTP协议适合实时传输的特性及其数据包和控制包的格式,并着重讨论了如何利用该协议来满足实时音频传输的高实时性要求。在开发的IP会议系统中,经过滤波的处理音频数据被合理的分割为网络数据单元,然后组装成RTP数据包进行传输;在通讯过程的控制方面,系统周期性的组播包含各个会议站点信息SDES包,同时各接收站点要向组内组播包含其接收的业务质量情况的QoS包。实现表明,该系统在Internet和Intranet上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
IP网络的实时分组音频回放自适应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音频分组在IP网络接收端的回放质量为目标,根据音频分组的回放原理,研究音频回放自适应算法,针对处理话音期内出现的延迟尖峰,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根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P/RTCP)框架,实现了基于RTP的Internet音频传输.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算法可适时调整回放延迟,在网络负载较重时,能有效地减少分组丢失/平均回放延迟开销.  相似文献   

3.
H.323视频会议系统视频通信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ITU—T(国际电信联盟)H.323标准目前已成为基于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主流标准和技术,而视频通信是视频会议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以H.261视频数据传输为例,研究了如何利用实时传输协议(RTP)来保证视频数据流的实时传输。同时在研究现有的H.261数据RTP封装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的RTP封装方法,并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RTP/RTCP协议的基础上分析了传输MPEG-4编码视音频数据的RTP分组负载格式。研究并提出了一种MPEG-4视音频流播放方案。介绍了其线程模型、总体实现框架等。并采用视频流同步音频流的方案使得播放器的播放质量有了较高的保证。实用表明,采用该方案实现的客户端具有稳定性好,占用传输带宽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质量和可靠性的逐步提高,VoIP通信市场正在迅速扩大。DVB-S系统及IPover DVB技术的广泛应用为IP电话数据的传输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了对这些大量实时数据包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与管理,文章阐述了IP电话在DVB-S系统中通信的原理,对于多协议封装方式和H.323信令协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在DVB-S信道中提取语音数据的具体实现流程,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针对视频、音频数据流的数据量大、速率高、实时性强等特点,通过深入研究UDP传输协议特点以及UDP/IP协议栈体系结构,提出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物理PHY芯片Marvell 88E1111作为系统平台的设计方案。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完成对各个模块的整合,通过功能仿真验证系统功能,并给出UDP/IP协议栈通信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协议栈能够按照标准UDP/IP协议对数据进行封包和解包;在XILINX公司开发的ML605硬件开发平台上测试了UDP/IP协议栈系统的通信性能,通信效率测试结果表明,实际通信效率明显优于其它实现方案。通过在FPGA内实现UDP/IP协议栈,便于系统集成且具有移植性高的特点,系统充分利用了千兆以太网更高传输带宽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大数据量的传输环境。  相似文献   

7.
音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视频远程监控系统中传输协议的选择对系统的实现至关重要。与TCP协议相比较。RTP协议提供了一种更适合于音视频信息的传输机制。同时广播和多播技术可有效地减轻网络通信的负担,在实际使用中采用HTTP/TCP来传输控制信息,而用RTP/UDP来传输实时声音和图像数据。  相似文献   

8.
浅谈VoIP的演进之路--关于H.323和SIP协议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P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IP的语音传输VoIP(Voice over IP)技术正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加速升温,发展和完善VoIP技术以全面取代PSTN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简单介绍了VoIP技术,并主要就VoIP的两大类协议标准的应用与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中存在大量的需要实现多媒体信息的实时传输.在研究RTP/RTCP等多媒体实时传输协议原理的基础上,对RTP/RTCP在网络多媒体传输中的实现机理以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实验和消息分析,并给出了针对MPEG格式的媒体数据的具体实现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数据压缩、切分及调度、丢包修复及拥塞控制等情况,并编制软件利用上述协议进行了实际的数据传输尝试,说明了这些协议在多媒体数据传输中是有效的,能够很好地实现网络数据的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10.
IP电话是一种数字电话,是技术创新的一种通信服务业务。它把语音压缩编码、打包分组、分配路由、存储交换、解包解压等交换处理在IP网或互联网上实现语音通信。这里对IP电话机采集、播放语音信号,运行H.323协议系列,用RTP传输数字化的语音信息流的过程做了详细描述。同时还介绍VoIP系统设计实例,并详细分析了设备配置和系统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移动多普勒气象雷迭车的数据传输,实现应急通讯的会商以及重大天气过程的直播和保障,利用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图像传输、多媒体制作等多种技术集成设计了DVB/IP气象应急卫星通信系统.该系统从数据收集和通信层面上立足于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为气象应急保障服务和决策指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将对上海市气象局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卫星传输是广播电视节目主要传输手段之一.卫星地球站由模拟传输转为数字传输,其优势更加明显.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建设项目——浙江省广播电视数字卫星地球站为背景,运用视音频编码技术、数字传输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对数字卫星站系统功能和系统要求作了详细的阐述,对数字电视编码调制、卫星上行射频和音频切换监视等分系统的设计和构成作了具体介绍,并根据卫星上下行链路计算对卫星租用带宽、上行功率、天线接收系统品质因素等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该项目于2004年获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三等奖,说明设计思路和链路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讨论了基于TCP/IP的宽带卫星网络技术,包括卫星DVB标准及技术、信号封装、数字加扰加密、条件接收(CA),提出了发展军事卫星宽带通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采用PC机与视频采集设备,以VC++ 6.0为开发平台及相应的网络技术构建的纯软件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并利用IP组播技术实现视频会议系统中视音频数据流的通信。由于组播协议并没有提供认证支持,无法实现对组播成员的管理,重点对用户端控制的方案作了深入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数字卫星广播信道传输越来越多的IP业务,第二代数字卫星广播标准引入了通用流。深入分析了IP数据在DVB-S2GS流中的传输方式和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式匹配的DVB-S2中GS流承载的IP数据提取方法。该方法依据关键特征串及其位置信息,首先识别出承载IP数据的连续GS流所在的基带帧的头部,然后对封装的IP数据进行提取。利用实际数据,对文章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能够快速准确的提取DVB-S2中GS流承载的IP数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远程教学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远程教学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利用三网(IP网、电话网和电视网)技术,将远程教学课堂的电子黑板、课件及实时课堂视音频等信息实时压缩成高效的DVB码流,并通过有线电视传输系统将这些信息传送到各有线电视用户家中,学员在家中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机顶盒实时收看和保存相关的课堂信息,同时也可通过网络(宽带IP,PSTN网)进行实时网上提问,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实时视音频答疑.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实时应用是未来Internet上的重要业务之一,针对IP电话和多点音会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播和组播的,混合通信方式语音实时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着重介绍了系统结构设计,语音编码、通信及相关控制技术。多次实验表明,系统在Intraent上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8.
音视频模拟信号的DVD程序流至DVB传送流的转换方法不可避免地会降低转换后的节目质量.在分析DVD和DVB码流标准定义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音视频数字基本流的无损转换方法,并开发完成相应的软件工具包,用以实现音视频转换、系统信息生成、时间信息校正和复用等转换过程.对转换后生成的传送流的系统信息和时间信息进行了静态分析,并在数字视频广播系统平台上进行了应用测试,测试结果证明该转换方法正确,转换后的节目可用作DVB的入网节目源.  相似文献   

19.
用华邦的可视电话开发平台,设计数字对讲系统.采用基于IP的网络传输,视频音频数字化,呼叫和开锁也采用网络传输,使系统安装调试和维护简单.系统由门口主机、室内分机和管理主机三部分组成,通过LAN进行互联.门口主机通过输入住户房屋编号呼叫住户或管理中心,室内分机可通过按键遥控开门和监视门口图像,并可呼叫其他授权住户及管理中心,通过串口与安防部分连接,完成对电表、水表和燃气的数字化显示,对火、烟、水等故障报警,满足智能小区对可视对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IP over SDH技术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并研究了IP数据业务在SDH传送网上的实现技术,指出了IP over SDH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IP over SDH今后的发展趋势,为IP over SDH的技术应用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