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需要对管道排水标准和河道排涝标准的合理衔接做进一步的探讨。破坏率分析法及相融性分析法都是现阶段管道排水标准与河道排涝标准衔接研究中较为常用的两种方法,选择江苏省宿迁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这两种方法从河道顶托和平衡降雨强度两个角度对宿迁市排水与排涝的重现期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两种重现期分析方法得到的衔接结果总体相近,仅在管道重现期为2 a的低重现期下有一定偏差。建议两种重现期分析法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相互比对验证,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城市内涝问题比较突出,内涝灾害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部分城市还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城市内涝灾害已成为新的城市病。本文研究了城市除涝系统的构成体系,提出了城市内涝问题的防控措施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对上海区域除涝现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区域除涝在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与趋势,针对除涝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蓄、排、疏、滞、截、渗、管"等综合治理手段及对策措施,为区域除涝规划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城市排涝标准与城市排水标准的合理衔接是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编制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关键。从城市排涝和城市排水的服务范围、应对对象和选样方法等方面探讨排涝标准与排水标准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既有的研究成果,从城市排涝和排水共同解决的目标出发,提出采用模型统一评估法与水位衔接法对排涝标准与排水标准进行衔接与匹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局地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造成了城市局部区域积水严重,对城市安全运行构成了威胁。针对编制城市排涝规划的必要性、城市排涝概念界定、城市排涝标准确定、城市排涝设施规划措施、城市排涝规划编制主要内容等问题,结合北京近年来的一些实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城市内涝灾害是近几年上海浦东比较突出的一种自然灾害,内涝灾害防治对策也是现阶段水利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浦东腹部地区内涝问题进行了全面、客观的介绍,对其内涝治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市防洪排涝标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关系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该文针对现行有关规范存在洪涝界定不清、部门之间标准不衔接、排涝标准偏低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晓波  盛海峰 《人民长江》2015,46(18):15-19
针对有些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遇大到暴雨容易出现内涝的问题,经分析,主要是没有将城市排涝与城市的自然地理位置及其周边江河洪水的特性结合考虑,城市排水设计方法上的滞后性是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应用圣维南方程组,对明渠、雨水管道及田面汇流等多个排水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进行表达,通过彼此之间的联接关系,建立了城市市政排水与区域排涝的水动力耦合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能客观反映承泄区河道水位顶托及长历时暴雨对城市排水的影响,可广泛应用于城市排水的规划设计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大背景下,城市看海景象频繁上演,城市内涝问题日趋突出。以往缓解城市内涝的工程措施主要致力于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视角单一,仅关注内涝问题,缺乏并行解决城市诸多问题的考虑。据此提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城市除涝结构——地下综合体,拟解决城市内涝、交通拥挤、管线入廊三大城市问题。地下综合体管廊层空间的预留可有效避免由于敷设、维修各类管线造成的道路重复开挖;交通层各运行期的不同使用功能可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及交通压力。首次提出地下综合体结构方案,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静力分析;通过案例运用,结合水动力模型,分析地下综合体除涝效果。结果表明:地下综合体在两种运行期下竖向位移及应力均较小,结构受力合理,局部拉应力集中部位需适当加强配筋;新型除涝结构措施可显著改善研究区域内涝现状。  相似文献   

10.
暴雨后引发的城市内涝及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及思考。防洪、排水、排涝三者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是城市发展的安全保障,是城市的命脉,缺一不可。北京依据防洪规范确定了防洪的体系,排水系统是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确定了相应的排水系统,但没有相应的排涝标准及排涝规划。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大部分重现期是1年一遇的,当超频率降雨时,只有靠应急抢险。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存在的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两个标准的衔接仍无规范统一方法的问题,以广州市东濠涌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Info Works ICM建立东濠涌流域管道、河道及地面二维耦合模型,分析计算市政排水1年一遇与水利排涝5年一遇以及市政排水1年一遇与水利排涝10年一遇两种情况下的标准衔接关系,为城市排水防涝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年一遇市政排水标准与10年一遇水利排涝标准的组合能够满足流域涝水顺利排除的要求,但管道排水口底高程距河底高程的距离过短也会对管道的水位顶托产生一定影响,故建议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建设应至少保证排水口底高程高于河道底高程0.5 m以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城建部门和水利部门对城市排水(涝)的不同计算方法,以东莞市新开河系统内涝整治工程为例进行计算分析,比较两者的差异,包括各自适用范围和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提出两者如何衔接。  相似文献   

13.
基于试验遗传算法的平原圩区除涝排水系统最优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礼兵  程吉林  金菊良 《水利学报》2006,37(10):1259-1263
平原圩区除涝排水系统最优规划是一个多维、非线性复杂系统优化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试验优化设计思想的试验遗传算法,即在标准遗传操作中增加了均匀设计、正态随机和摄动调优等试验操作技术。某圩区排水系统最优规划实例表明,与可分规划法及简单遗传算法相比,试验遗传算法能严格满足系统约束条件,且操作简单,计算效率更高。由于该算法兼顾了整体空间的种群多样性和局部空间极小值的搜索效率,同时能根据需要自动调整计算精度,因此较易获得复杂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14.
曹闻一 《人民珠江》2004,(3):26-26,38
近年来梅州市区汛期频繁出现内涝,现就其内涝的成因、问题的症结进行分析和论证,并提出除涝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区管道排水标准与水利排涝标准缺乏有效衔接已成为形成内涝的主要原因,有必要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次引入破坏率概念,选取南京市南京站作为雨量代表站,采用年最大值选样方法,深入考虑河道水位顶托对管网排水的影响,研究管网排水与水利排涝之间的重现期衔接关系。结果表明,在破坏率影响下,管道排水设计标准2a、3a、5a分别对应河道排涝标准10a、15a、20a,在压力流下可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排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不同标准和规范对城市治涝标准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北方城市雨水均通过排水管网排泄至承泄区,要求城市雨水管的设计规模应同时满足常遇暴雨和稀遇暴雨形成涝水的排除要求。目前,市政排涝设计中一般按常遇暴雨确定设计规模,缺乏对稀遇暴雨排除要求的分析,而造成城市内涝灾害的往往是稀遇暴雨。通过对银川市中心城区排涝规模的分析计算,找出地面涝水排除标准与雨水干管排水标准的对应关系,并结合规范确定其治涝标准。结果表明:区域地面排水标准与雨水管排水设计重现期及相应排水流量应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才能使城市雨水管满足常遇暴雨及时排除和稀遇暴雨在一定时间内排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临河是巴彦淖尔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居民集中;又是包兰铁路和110国道的交通要道,因此,临河的防洪防涝工作极其重要,值得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平原除涝水文计算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以往除涝水文计算方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平原水文的特殊性及下垫面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研究现实可行的平原除涝水文计算方法,确定了新的平原除涝水文计算公式,并通过成果检验及比较,分析了新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费永法  李臻 《治淮》2014,(7):8-10
一、前言 城市涝水往往先通过市政管网排水系统收集后再排入河道,部分排涝河道要通过较长的农区才进入骨干排水河道。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市政管网排水一般由城建部门负责,而进入河道后的排水一般由水利部门负责。市政排水设计和水利排涝设计在计算目的、设计标准、设计暴雨样本选取和设计流量计算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形成了排涝河道水利排涝标准与市政排水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内涝防治采用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两级排涝模式,针对城市两级排水系统标准无法衔接的问题,以深 圳市大空港区为例,考虑城市两级排水系统可能遭遇的两类衔接风险,通过构建雨量结构关系分别得到以短历时 暴雨为主和以长历时暴雨为主的设计暴雨重现期衔接关系。同时利用芝加哥雨型和珠江三角洲雨型分别推求市 政排水与水利排涝设计暴雨过程,以探讨城市两级排水系统设计暴雨雨峰之间的衔接关系。最终通过 Spearman 相关系数评估截留河流域各条支流的衔接关系与地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利排涝与市政排水设计 暴雨重现期的衔接关系受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共同作用,且设计暴雨雨峰衔接关系存在地区差异性。以德丰围 涌为例,在市政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为 X 年一遇时,水利排涝设计暴雨重现期应至少设计为(2~3)X 年一遇才能 实现城市两级排水系统的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