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毅 《中国药店》2002,(7):36-37
药品零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重庆,在人们不知不觉之间出现了一些打出“平价”的药店。据观察,在这些“平价”药店里购药,价格一般要比大型药店低出15%~30%。一板12片的SMZ只卖1元,而在非平价药店里要卖到1.5元;一盒白加黑感冒片(12片装)只卖7元,而在非平价药店里要卖到12元;一盒板蓝根冲剂(12块装)只卖2.5元~3元,而在非平价药店里要卖到5元……日常在这些“平价”药店里购药的顾客要比普通药店多出一倍以上。这些平价药店表示,他们通常只能保住8%~10%的毛利,以销售的快节奏与“量”取胜。 重庆有一万多家药店,竞争日趋白热化,而市场的分布又不太合理,一些暂无实力涉足多元化经营而仅以药为主营的零售药  相似文献   

2.
龚毅 《上海医药》2002,23(6):243-244
2000年初,竞争异常激烈的重庆药品零售市场,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出现了一些打出“平价”的药店。据观察,在这些打出“平价”的药店里购药,价格一般要比大型药店低15%~30%。一板12片的SMZ只售1元,而在非“平价药店”里要卖到1.5元;一盒白加黑感冒片(12片装)只卖7元,而在非“平价”药店里要卖到12元;一盒板蓝根冲剂(12块装)只卖2.5~3元,而在非“平价”药店里要卖到5元。这些“平价药店”表示,他们通常只能保住8%~10%的毛利,以销售的快节奏与“量”取胜。因而,日常在这些“平价”的药店里购药的消费者,要比在非“平价药店”里购药的消费者多…  相似文献   

3.
川页 《中国药业》2003,12(10):6-7
虽然自有“平价药店”以来,褒贬之声从来就没停过,但时至今日,“平价药店”以燎原之势,在大江南北几乎都能见到它的身影。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平价药店”呢?笔者在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平价药店”其实应称“低价药店”眼下,大街小巷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个“平价药店”来,人们也张口“平价药店”,闭口药店“平价”,可是,仔细想来,“平价药店”究竟与谁平价呢?这恐怕没有人说得清楚。是与国家制定的药品零售价格持平吗?显然不是,几乎所有的“平价药店”的零售药价都比国家制定的零售药价低;是和国营药店的零售药价持平吗?显然也不是,几乎所…  相似文献   

4.
图片新闻     
郑州平价药店购药盛况图片新闻  相似文献   

5.
最近发生了两件与平价药店有关的 新闻,一是武汉的多家平价药店被烧、被 砸,二是北京的首家平价药店德威治大 药房在总店开业仅三个月后,就在三环 路内开办了分店。这是两件看似并不相 关的事情,但却共同说明着同样的问题, 一是现有的药品价格确实存在虚高成分, 有相当大的降价空间,使平价药店呈现 旺盛的生命力;二是平价药店确实给药 品市场上原有的利益格局带来了巨大的 冲击,以至于有人不惜以非法的暴力手 段对其进行威胁。  相似文献   

6.
传媒广场     
武汉平价药店为何不败据《经济日报》2006年1月18日发表记者郑明桥、通讯员王凯蕾的文章《平价药店的成功之道》报道,在武汉有263家药品零售企业因经营困难关门大吉,被当地药监部门取消其药品经营资格,无奈退出武汉医药市场之际,武汉的“平价药店”却无一出局,而且发展势头良好,颇受老百姓欢迎。武汉的“平价药店”兴起于2001年底,著名的有湖北隆泰大药房、武汉汉深大药房、武汉老百姓大药房、武汉金药堂大药房等,它们现已占据了武汉药品零售市场的半壁江山。平价药店的药品低价策略和超市模式,引发了药品销售方式的重大变革,大大降低了居民的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优化了药品市场结构,并进一步走上联合连锁、社区渗透、托管医院药房、医保定点药房的发展道路。2005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大多数零售药店局限于传统,只是药品销售场所。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来店实现销售,不少药店使出了平价策略,利用人们图便宜的心理来招揽生意。于是乎,今天这家药店便宜,消费者就到这家;明天那家药店便宜,消费者就到那家。平价策略的实施的确在短时间内提升了药店的人气,但作为一个服务性场所,  相似文献   

8.
何丹 《中国药店》2007,(8):18-18
7月1日,苏州礼安药店的几位店长同时给总部打去电话,说突然有好些老顾客反映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药比药店里便宜,并转去社区买药。虽不以平价为口号,但却以药价平稳、品质可靠立足苏州的礼安药店,即便在全国连锁海王星辰药店和平价黑马苏州粤海大药房进入苏州后,  相似文献   

9.
何丹 《中国药店》2006,(12):28-28
继老百姓大药房北京开业前在报纸上大打广告“医保药冰点价”后,北京另一家平价药店好得快大药房,近日也在各大门店同时张出了巨幅价格公告——“医保药价便宜1/3”。二者不约而同地将目标指向了医院和医保药品。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药价比较并没有实际意义,是药店炒作行为。好得快大药房企划部经理谢伟平对此表示,前一段北京出现了一些医保药店药价高于医院的报道,引起了消费者对平价药店的误解,认为平价药店的医保药品也贵于医院。甚至有些郊区的顾客都拿着医院的单子到好得快药店来比价格。此次“好得快”全员行动,通过在医院实际处方购…  相似文献   

10.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份统计报告指出,中国有大约50%的人生了病不敢去医院,主要原因就是药太贵。国家连续下调药品价格,但药价虚高问题却依然存在。有关药品价格的投诉居高不下。平价药店出现三年多来,受到百姓的极大欢迎。平价药店平均降价20%~50%,一方面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另一方面他们还希望平价药店的出现能带动目前虚高的药价降下来。可是它们现在的生存状态已经举步维艰。原因在哪里?  相似文献   

11.
第二种势力     
郝岚 《中国药店》2003,(3):26-31
“平价药店能走多远”的猜测言犹在耳,平价药品大卖场已在全国开花。平价卖场所到之外,连锁药店施尽浑身招数应对,小药店更是生存维艰,医院处方哗哗外流。而来自平价药店的“价格革命”更使上游厂家传统的营销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之,不管你拥护喝彩也好,深恶痛绝也罢,平价药店已成为继主渠道国有连锁店之后的——  相似文献   

12.
在药费利润占据医院收入半壁江山的“以药养医”体制下,如果有医院只看病不卖药,那会被人疑是天方夜谭。但眼下,上海海江医院破天荒地关闭医院药房,专事诊疗;卖药则由从社会上引进的平价药店担当。“医药分家”胎动沪上,现行医疗体制的核心终被撼动。医院药店:各打自己如意算盘  2003年11月14日,一份《关于海江医院与“开心人”大药房合作的请示》递交到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与此同时,平价药店“开心人”大药房进驻海江医院的“请示”也已送到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虹口分局。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平价药店图谋医院用药市场,民营医院决…  相似文献   

13.
赵振基 《中国药店》2003,(12):60-62
平价的冲击 《中国药店》:起始于前两年而现今愈演愈烈的平价风暴到底影响了工业和批发商业哪方面的工作,为什么会导致扫贷、撤贷甚至拒绝供贷现象的不断发生呢? 牛正乾:从平价药店撤货的主要是知名厂家的产品。平价药店的零售价格大都较低,而低价格势必影响厂家整体的市场价格体系。比如在平价药店卖6元,而在其他药店则卖10元,其他的药店就会给厂家施加相当的压力。再加上现在平价药店在各区域、各城市所占市场份额仍然较小,并未进入主流,而知名厂家在每个目标市场的覆盖率相对较高,少一两个平价药店对其整体销售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所以就会进行扫货、撤货  相似文献   

14.
龚毅 《中国药店》2002,(8):66-66
几年来零售药店血淋淋的药价大战在中国的许多城市打响。这种让价格说话的重新洗牌方式,也曾先后“洗”掉一部分不具竞争实力的零售药店。但随着一些大中城市的药价大战进入白热化,使原不该猛降的零售药价降至了最底线,不少药店已经到了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的地步。而另一方面,许多大中城市的一些大中型药店的零售药价又居高不下,使低收入的大众消费者望“药”兴叹。这些药价过高的零售药店,在药价大战的射程内或平价药店的区域里,消费者越来越少,日子越过越艰难。这种恶性循环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更多药店步入亏损直至倒闭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胡雪峰 《上海医药》2004,25(6):250-252
2003年,平价药店一度在药品零售业掀起一场喧然大波,从北京德威治、四川杏林、苏州粤海、西安长安怡康、南宁佳和、广州保利祝福你,到济南漱玉、杭州九州、徐州恩华、山西万民、南通永济堂等无不以平价作为旗帜,而“老百姓”大药房、“开心人”大药房更是形成全国性布局,所有这些无不触动了医药领域几十年来形成的利益格局。各地平价药店开张后多半是百姓抢购,然后同行携手抵制,接着是供货商将已供商品从店内撤走,最后厂家联合商家拒绝供货。虽然如此,仍然有许多平价药店生意红火。平价药店现象已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广大消费者叫好之声不绝于耳;媒体先是一片褒,后又一片贬,沸沸扬扬;医药生产商和零售业则步调一致,口诛笔伐,认为破坏了药界的游戏规则,打破了现有的医药产供销平衡,并因此把目前平价药店的竞争称之为低级竞争、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在有些地方相关部门与本地药商联手封杀平价药店,限制其价格竞争行为。目前这场风波已经趋于平缓,回过头来客观地思考分析一下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平价药店的产生在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做社区药店的NO.1"--李敬东谈金沙大药房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药店》2003,(8):60-61
横空出世的平价药店,宛如一颗颗炸弹,在一个又一个城市内造成冲击。面对这股冲击波,每一位连锁药店的老总都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平价药店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变化,我的企业应如何面对?在平价药店的发源地之一的长沙市,最早遭遇“平价风暴”的金沙大药房所采取的应对之道,也许会对我们的连锁药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传媒广场     
平价药店药品价难平据《经济日报》2005年4月14日发表石伟、吴木銮、龚凡的文章《福州平价药店“价”难平》报道,福州市的众多平价药店最近有至少四五十种的常用药品已悄然提价,提价幅度普遍在20%左右,甚至有的达到25%。调查表明,平价药店的药品涨价主要是生产厂家提高供货价格  相似文献   

18.
据新华社信息,上海海江医院最近破天荒地关闭本医院药房,以专事诊疗,卖药则由从社会上引进的平价药店担当。“医药分家”胎动沪上,现行“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终被撼动,此事已引起各方关注。 2003年11月14日,一份《关于海江医院与“开心人”大药房合作的请示》递交到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与此同时,平价药店“开心人”大药房进驻海江医院的“请示”也已送到上海市食品药  相似文献   

19.
应刚 《首都医药》2003,10(23):1-2
两年多来,“平价药店”成了一个非常时髦的字眼,自2001年底武汉的平价药店“横空出世”后,各地纷纷出现效仿者,平价药店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2002年,北京的德威治大药房率先举起了平  相似文献   

20.
郝岚 《中国药店》2002,(7):34-35
经过煤体近年来挖地三尺的“揭黑幕运动”,关于药价诸环节太多的秘密公诸于众,花了多年冤枉钱的老百姓开始对虚高的药价深恶痛绝。平价药店的适时出现顺应了百姓所需,受到了非同一般的欢迎。也受到了媒体的追捧。与此同时,平价药店也将没打平价或降价牌的同行推上了百口莫辩的“公审席”。因而作为市场游戏规则的破坏者,平价药店生存艰险的“新闻”一直不绝于耳;几年前就有重庆某药店老板因降价不堪忍受同行的压力而自尽的传闻;最近又有武汉平价超市遭砸抢、遭火焚的图文见诸各媒体。平价药店是打破价格坚冰,让利于百姓的“英雄”,还是挑起价格战,破坏行业健康发展的“罪魁祸首”? 对平价药店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看待药店价格战,探讨如何推动行业良性竞争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