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鼠脑中血浆硒蛋白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光  田园 《营养学报》1997,19(4):375-378
对缺硒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75Se标记的亚硒酸钠,24h后抽去血液,进行灌洗,取脑组织,进行免疫沉淀分析,Sephacryl200柱分离,8F11免疫亲和柱吸附及SDS-PAGE和放射自显影,结果均表明脑中存在有血浆硒蛋白P。  相似文献   

2.
鱼油豆油对饲低硒粮大鼠体内含硒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和豆油对低硒大鼠体内含硒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饲大鼠低硒粮四周后添加鱼油或豆油(50g/kg)继续饲养四周,观察对大鼠肝、肾T45-脱单碘酶(ID-I)和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结果:低硒粮添加鱼油或豆油后,大鼠肝、肾ID-I活力降低,全血中GSH-Px活力亦明显降低;补充0.1μg/g硒后可预防PUFAs对二种酶活性的改变。结论:PU-FAs(鱼油或豆油)可使机体缺硒状态加重。  相似文献   

3.
采用纯种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镉处理组、VE+镉联合处理组、硒+镉联合处理组与VE+硒+镉联合处理组。连续观测4周。观察血清及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肝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肝匀浆cAMP、肝组织镉(Cd)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3个联合处理组的血LPO、cAMP和cGMP均比镉处理组明显降低,且VE+硒+镉联合处理组的减低程度最明显。从肝组织LPO、cAMP和Cd3个指标看,3个联合处理组均比镉处理组明显降低,且VE+硒+镉联合处理组的减低程度更明显。3个联合处理组的GSH-PX均比镉处理组明显增高。表明VE和硒拮抗了镉致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并提示VE和硒的联合协同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血浆前白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逆转录PCR(RT-PCR)从水囊引产的胎儿肝组织中得到PAcDNA。将该序列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中,再转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筛选正向插入重组体。重组体经过序列分析证实,pCDNA3-PA中正向插入PA全长cDNA。  相似文献   

5.
慢性硒中毒大鼠硒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低硒酵母配制的低硒饲料的基础上,加亚硒酸钠配成含硒量为0.2和5.0mg/kg(适硒和高硒)的两组饲料来喂养雄性断乳Wistar大鼠。在实验20周末处死大鼠,测定组织器官的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GPX)、细胞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GPX)、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Ⅰ型脱碘酶(IDⅠ)和Ⅱ型脱碘酶(IDⅡ)活性、硒蛋白P和硒蛋白W以及组织硒含量,并对所有大鼠的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高硒饲料组大鼠的体重明显低于适硒饲料组。高硒组动物组织中硒含量明显高于适硒组。两组动物肝脏无明显病理学差异,但高硒组大鼠的血浆eGPX活性,肾脏、心脏和睾丸中的cGPX活性,肝、肾和甲状腺的IDⅠ活性,心脏和睾丸中的PHGPX活性以及大鼠体重明显低于适硒饲料组。提示它们可以作为硒中毒的早期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硒蛋白P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蛋白P是一种富硒糖蛋白,已从大鼠和人血浆中得到纯化。足硒大鼠血浆Se-P浓度可达25-30mg/L,而缺硒大鼠血浆浓度要低于3mg/L。Se-P硒占血浆硒的65%。Northern分析发现Se-P可在多种组织中表达。  相似文献   

7.
豆油对饲克山病病区粮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余来  罗坤 《营养学报》1997,19(4):411-414
以非病区粮对照、克山病病区粮及其添加豆油(60g豆油/kg饲料)饲料喂养大鼠70d,测定各组织中维生素E及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结果显示:无论是病区粮饲料组,还是非病区粮饲料组,在饲料中添加豆油后,动物血浆中α-生育酚(α-Tocopherol)含量均增加,而心肌线粒体中α-Tocopherol含量则下降,肝线粒体中α-Tocopherol和γ-Tocopherol含量均下降,红细胞膜中α-Tocopherol含量亦有降低趋势。另外,饲料中长期添加豆油,可使大鼠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显著增加。说明,随着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摄入量的增加,膜系统α-Tocopherol的消耗量亦增加,PUFAs长期负荷,可使饲克山病病区粮(低硒低维生素E)饲料动物体内的抗氧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食物蛋白质对幼鼠脑核酸、蛋白质含量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来源食物蛋白质对出生5及26日龄Wistar大鼠脑中DNA、RNA和蛋白质含量及脑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蛋、鱼肉及补充蛋氨酸和牛磺酸后的大豆组3者间,脑DNA、RNA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谷组则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食物蛋白质氨基酸评分与脑DNA含量呈正相关(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全谷组大脑皮质及海马区有神经元固缩,核锯齿样变,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粗面内质网扩张、核蛋白体颗粒脱落,神经毡区水肿等异常改变;而补充后的大豆组和全蛋组则结构正常。提示:在大鼠脑发育的快速增长期,脑细胞数及与蛋白质合成密切相关的膜性细胞器最易受到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克矽平(Polyvinylpyridine-N-oxide,PVNO)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抗矽肺药物。作者采用编码人Ⅰ、Ⅲ型胶原α1(Ⅰ)及α1(Ⅲ)链的cDNA探针,使用cDNA-mRNA斑点杂交技术,观察了染尘2个月、4个月及经克矽平治疗1、3个月的矽肺大鼠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mRNA水平的改变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大鼠染尘后2、4个月,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mRNA水平较正常鼠肺组织有明显上升(P<0.05),经克矽平治疗后,Ⅰ、Ⅲ型胶原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提示:克矽平对矽肺进程中胶原基因表达的增强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鼠脑中的硒蛋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喂Wistar雄性大鼠以8种不同硒水平的饲料,20周时每组处死大鼠6只,取其大脑。硒耗竭组再随机分为4组,饲以4种不同硒水平的饲料,分别于不同时间处死,动态观察各种硒蛋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GPX)、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和Ⅱ型脱碘酶(IDⅡ)发挥正常活性所需的最低饲料硒水平分别为0.05、0.03和0.01mg/kg,而硒蛋白P和硒蛋白W正常表达时所需的最低饲料硒水平分别为0.01和0.05mg/kg。硒耗竭后补硒时硒蛋白P和IDⅡ最优先利用硒,cGPX和PHGPX次之,硒蛋白W最后。提示在脑中硒蛋白P和IDⅡ较其余3种硒蛋白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不同来源食物蛋白质对出生5及26日龄Wistar大鼠脑DNA,RNA和蛋白质含量及脑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蛋,鱼肉及补充蛋氨酸和牛磺酸后的大豆3者间,脑DNA,RNA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谷组则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食物蛋白质氨基酸评分与脑DNA含量呈正相关(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全谷组大脑皮质及海马区有神经元固缩,核锯齿  相似文献   

12.
硒代谢及其抗癌作用的生化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量元素硒的抗癌作用目前已被人们所认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硒抗癌机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探讨之中。本文主要是从硒在体内代谢及硒抗癌作用的生机理(如:抗氧化作用、抗致癌突变作用、影响癌细胞中DNA RNA合成、抑制癌细胞内cAMP的代谢途径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3.
锌,硒单独与联合作用对镉毒性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镉,锌,硒单独或同时给与时相互之间的作用及影响进行了测定,以观察锌,硒对镉毒性的拮抗,实验中把40只Wistar大鼠分为镉,镉锌,镉硒,镉锌硒及对照共五组,观察指标为大鼠体重变化;血清,镉,硒,锌;尿:镉,硒,锌;尿蛋白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后表明:加入锌,硒后,镉中毒的大鼠体重回升,血镉下降,尿蛋白下降,血清AKP回升,尿镉排出增加,提示锌,硒对镉中毒表现有拮抗作  相似文献   

14.
缺锌对大鼠脑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吴嘉惠  任榕娜 《营养学报》1995,17(2):168-173
本文通过建立大鼠缺锌(zincdeficiency,ZD)、常锌配对(pairfeeding,PF)模型,从微观及宏观角度,较深入地研究缺锌对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ZD组的摄食量、体重增长值、饲料效价均非常显著地低于PF组。(2)ZD组脑的G0/G1.期细胞高于PF组,而S+G2/M期细胞、细胞容积、脑细胞DNA、RNA含量均低于PF组(P<0.05或P<0.01)。(3)ZD组脑细胞内的cAMP高于而NO含量低于PFjH(P<0.01)。(4)ZD组血清锌和海马锌含量非常显著地低于PF组。(5)ZD组全脑锌含量无显著下降,然脑铜含量较高,铁含量极低,与PF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6)ZD组海马CA1区的LTP诱出率为0。串刺激前后PS峰潜伏期和幅度无明显变化,而PF组LTP诱出率为100%,串刺激后PS峰潜伏期缩短,峰幅度明显增高。(7)ZD组海马CA,区超微结构表现椎体细胞突触内突触小泡减少。(s)ZD组大鼠主动回避行为习得率为24%,非常显著地低于PF组的64%。  相似文献   

15.
牛磺酸对小鼠抗氧化和DNA修复能力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断乳小鼠在饲料相同的基础上,两组动物分别喂以普通水和1%牛磺酸,于36天(幼龄期)和110天(中龄期)时断头处死,测定其肝、脑匀浆的SOD活性,MDA及脂褐质含量,结果表明:补充牛磺酸的小鼠肝脑匀浆SOD在幼龄期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至中龄期更为显著(P<0.01)。脑匀浆中MDA及脂褐质含量在幼龄期时无差异,至中龄时,实验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匀浆中脂褐质含量在不同鼠龄时与脑匀浆相同,但MDA则不同鼠龄时无变化。本实验又以110天、150天、180天鼠龄之脾细胞进行细胞悬液培养后,测其DNA经紫外线照射后的修复能力,结果证明,DNA损伤修复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但牛磺酸组在各年龄段的修复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牛磺酸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的功能,并可能作用于DNA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梁学颖  黄英武 《营养学报》1999,21(4):397-400
目的: 为了进行中国人视黄醇结合蛋白(hum an retinol-binding pro-tein, hRBP)的原核表达,克隆出hRBP的cDNA。 方法: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获得hRBP的cDNA,克隆入pGEM-T载体后,在美国ABIDNA 自动测序仪上以双脱氧法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 扩增出了约0.58kb的特异片段,并筛选出阳性重组克隆质粒pGEM-RBP,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其含有一段580 个碱基的插入片段,与文献报道的一致。结论: 我们已获得了中国人RBP的cDNA,可用于进行原核表达。  相似文献   

17.
203份HBV无症状携带者血清中前S1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已知道前S1蛋白主要存在于乙肝病毒 (HBV)Dane颗粒 ,由病毒DNA长链S区前S1基因编码产生 ;HBeAg是c区前c基因表达的产物。在实际工作中 ,鉴于HBV DNA检测方法复杂 ,成本昂贵 ,可将前S1蛋白和HBeAg检测作为HBV复制和具传染性的间接指标。为了探讨前S1蛋白检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我们将学生体检中筛选出的 2 0 3份HBsAg阳性及同人群 5 0份正常血清 ,进行乙肝二对半和前S1蛋白检测。并利用PCR技术对HBeAg阴性 ,抗HBc和前S1蛋白阳性的33份血清作了HBV DNA检测。材料与方法  (1…  相似文献   

18.
甲基汞对大鼠早期胚胎致畸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勇  张天宝 《卫生研究》1998,27(5):306-308
为探讨氯化甲基汞(methylmercurychloride,MMC)致畸作用的分子机理,本实验应用非放射性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等方法研究了MMC对9.5天龄大鼠胚胎5种基因及编码产物的影响。结果显示:染MMC各组(0、0.2、0.4、0.8、1.6和3.2mg/kg)均未见母鼠有明显的中毒症状和死亡。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胚胎形态总得分逐渐降低,畸胎率和发育迟缓率不断增高,最高分别达34%和76%;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mRNA及其编码蛋白和HSP70mRNA表达明显增强,NTmRNA及其编码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均呈明显剂量—反应关系。此外,MMC还抑制TGFβmRNA的表达,但对Bcl-2mRNA及其编码蛋白表达的影响不明显。基于胚胎形态、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结果大体一致,相互佐证,提示在转录水平上多种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MMC诱导大鼠畸胎发生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9.
硒对氟引起脾脏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Wistar大鼠60只,分别饮用含氯化钠150mg/L(折算每日剂量为15mg/kg)及氟化钠150mg/L加不同剂量亚硒酸钠的水,二个月后断头处死,取脾脏作光镜、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氟化钠组脾小结与周围界线不清,红髓充血,淋巴细胞核固缩,免疫细胞反应程度降低,糖原PAS反应,DNA(Feulgen)反应减弱。脾门肥大细胞少。氟化钠加亚硒酸钠20mg/L组(亚硒酸钠折算每日剂量为02mg/kg)脾小结结构清楚,有的可见生发中心,动脉鞘、红髓结构正常。淋巴细胞膜、核结构完整。免疫细胞分布成群,糖原PAS反应、DNA(Feulgen)反应呈强阳性。脾门肥大细胞多。提示:亚硒酸钠20mg/L对氟引起脾脏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鼠硒耗竭过程中不同组织硒蛋白利用硒的优先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低硒酵母配制的低硒基础饲料(含硒量为0.01mg/kg)和在此基础上加亚硒酸钠配成硒水平为0.50mg/kg的足硒饲料来喂养雄性Wistar断乳大鼠。于0、1、2、4、6、8、12、15、17、19、20和24周时处死大鼠取其组织,分别对各种组织中的硒、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GPX)、细胞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GPX)、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Ⅰ型脱碘酶(IDⅠ)和Ⅱ型脱碘酶(IDⅡ)活性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发现睾丸中的硒和脑垂体中的cGPX在耗竭过程中降低速度较其它组织慢,且降低幅度较小;而硒蛋白中IDⅠ和PHGPX对硒的利用优先于cGPX和eGPX,PHGPX和IDⅠ的功能可能比cGPX和eGPX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