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操作方法。方法:采用远交系Wistar和远交系SD大鼠,用二袖套法(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正式实验46次。结果:改进了供肝获取和安装血管套管方法,受体无肝期平均19min,手术成功率达91.3%。结论: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较高,可做为肝移植实验可靠、稳定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大鼠肝癌模型的化学诱导及肝癌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a Y  Hua YP  Chen ZB  Zhang JX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2):850-853
目的 探讨大鼠肝癌模型的化学诱导方法和肝癌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 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A)诱发大鼠肝癌;在Kamada用“二袖套法”吻合血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并重建大鼠肝动脉血供,建立肝癌大鼠原位肝移植(OLT)模型。结果 诱癌18周以后,诱发肝癌组大鼠行肝移植和不行肝移植两组的1个月存活率分别为56.3%和21.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29,P〈0.05)。大鼠肝癌肝移植实验组手术成功率为87.5%,肝移植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0.0%;肝癌肝移植实验组中,移植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多表现为肺部转移和腹腔转移,而移植肝肿瘤复发仅2例;肝癌肝移植实验组和肝移植对照组的两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ENA诱发肝癌的方法能大批量诱发出相对稳定的肝脏肿瘤;肝癌肝移植可以明显提高肝癌大鼠生存率;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是一个更符合生理和肿瘤演进的OLT模型。  相似文献   

3.
改良"二袖套管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核苷酸圈套技术抗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建立良好的技术平台。方法:实验以SD大鼠为模型动物,采用改良“二袖套管法”进行原位肝移植实验,统计受体大鼠术后生存时间,并常规病理检测术后移植肝病理变化。结果:共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实验82次。实验后期能稳定建立起原位肝移植模型,供体手术时间25~35min;供肝冷缺血时间40~55min;受体无肝期时间13~24min;受体手术时间45~65min;2周生存率为93%。移植肝组织在术后1周可见大量的单核淋巴细胞浸润,在门静脉周围的汇管区尤为明显;肝脏实质有点状坏死。术后2周细胞浸润增加,肝实质可见桥状坏死。术后1月移植肝组织内细胞浸润和坏死减少,且可见肝细胞和胆管增殖。结论:采用改良“二袖套管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成功率高,稳定性好,是研究肝移植术后机体生化生理改变、免疫状态变化等的良好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全血供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单人直视以"二袖套"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基础,将供体的肝固有动脉和受体的肝固有动脉行套入式微血管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结果:20例肝移植大鼠,2 d存活率95%(19/20);1周存活率80%(16/20);1个月存活率70%(14/20).结论:单人直视下采用二袖套法加套入式微血管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的方法可建立稳定的大鼠全血供原位肝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模型技术的改进.方法采用远交系SD和远交系Wistar大鼠,用二袖套法(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正式实验60次.结果术中尾静脉建立输液通路,改进了供肝的修剪和受体肝上腔静脉的阻断与吻合方法,修肝平均时间8 min,受体无肝期平均21 min,手术成功率达85%.结论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较高,可做为肝移植实验可靠、稳定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技巧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外科技巧. 方法:在Kamada二袖套法基础上,着重对供肝分离、灌注、肝上下腔静脉切取,肝上下腔静脉吻合,袖套和胆道处理等手术方法作了进一步改进. 结果:共建立4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成功率80%,7d存活率达70%. 结论:在娴熟细致的外科操作基础上进一步缩短无肝期,可顺利完成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模拟建立大鼠40%小肝移植大鼠动物模型.方法 通过肝周骨骼化去神经效果解剖,原位灌注和肝切除术建立大鼠原位40%小肝移植动物模型.结果 40%小肝原位部分肝移植1d生存率为90.0%(18/20),2 d生存率为85.5% (17/20),4d生存率为65.0%(13/20),7d生存率为60.0% (12/20).结论 通过技术改进,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及模型的稳定性,成功建立小肝移植大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改进二袖套法制备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方法. 方法 120只大鼠行原位肝移植,在原二袖套法基础上改进切取供肝方法,二针法缝合供、受体肝上下腔静脉,出血点行热止血. 结果 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成功率96.7%,3周存活率94.2%. 结论 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方法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技术改进.方法:选取体质量相近的SD大鼠作为供受体,分别用Kamada"二袖套法"和改良"二袖套法"(改良的方法包括:提高肝上下腔静脉的吻合质量、改进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套管的吻合及胆总管的重建等)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比较两组在总的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受体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成功率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分别是78.9%(71/90)和91.7%(55/60)(P<0.05),而两组在总的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受体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是一种简单﹑易行﹑稳定的肝移植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0.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和术式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毅  付华  徐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226-228,232
目的探讨双袖套法建立稳定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及术式改进.方法在Kamada等的袖套法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改进,施行原位肝移植95例,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供体手术时间(33.1±2.4)min,受体手术时间(45.7±2.1)min,无肝期(15.9±1.9)min.手术死亡9例,手术成功率90.5%,其中出血5例,空气栓塞2例,血管扭曲2例.术后1周存活率87.2%,术后1周内死亡的主要原因:术后胆漏和腹腔感染各1例,肝上下腔静脉狭窄2例和肝下下腔静脉血栓1例、胆管梗阻和袖套脱落出血各3例.结论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稳定可靠,手术成功率高,为肝移植提供理想的研究手段.高质量完成手术每一步骤,缩短无肝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稳定、高效地建立肝动脉重建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方法.方法:参照"双袖套"法,在供肝的灌注、切取、肝上下腔静脉吻合等方面进行改良,供、受体肝总动脉间用改良的支架法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结果:共完成大鼠原位肝移植80例,供体手术时间:(40±3)min,受体手术时间:(50±5)min,无肝期时间:(16±2)min,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间:(6~9)min,肝动脉吻合时间:(2~3)min.术中无受体死亡,48 h存活率为96.3%,1周存活率为93.7%,1月存活率为:87.5%.结论:该方法成活率高,稳定性好,是建立肝动脉重建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与相关手术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大鼠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方式,并总结出相关手术技巧。方法:用改进的二袖套法共建立16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术中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胆管内支架法完成胆道重建。结果:采用改进的二袖套法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平均供体手术时间46min,修整供肝时间24min,受体无肝期21min,肝上下腔静脉缝合时间13min,门静脉套管时间3min,肝下下腔静脉套管时间4min.胆管插管时间3min。术中和术后24h内主要死亡原因是气胸、麻醉意外、出血,手术成功率92.5%。存活超过24h者,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胆道梗阻以及移植肝功能失活。结论: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需要娴熟的显微外科基本功和耐心细致的手术操作。改进的二袖套法具有无肝期短、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是建立该模型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近交系LEWIS→BN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分析手术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该模型的稳定性,并总结该模型区别于常规使用的SD、Wistar等封闭群大鼠间原位肝移植的特点.方法 实验组选择近交系雄性LEWIS及BN大鼠各30只分别作为供、受体,对照组选择雄性BN大鼠各9只作为供、受体.采用Kamada"二袖套"法实施原位肝移植术,不吻合肝动脉;于术后3,5,7,9,11,13,15 d处死受体获取肝脏组织,用中性甲醛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以判定急性排斥的程度.结果 原位肝移植术成功率约为74%,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依次为:肝上下腔静脉出血,门静脉出血,麻醉意外和其他;LEWIS→BN组出现不同程度的排斥现象, 而BN→BN组则无排斥现象.与封闭群大鼠肝移植比较,该模型具有自身特点,即在排斥出现的时间、程度和结果转归上表现并非完全一致,然而所有受体均出现了排斥现象.结论 大鼠肝移植是目前研究肝移植理想模型,本研究采用Kamada的"二袖套"法成功建立了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双搭桥法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 ,即用自制双头静脉插管和静脉内置管完成门静脉 左肾静脉搭桥、肝后下腔静脉内置管行临时性分流 ,在体持续低温灌洗保存肝脏 ,观察复流后肝脏形态学变化和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本模型手术成功率 94% ,搭桥时间 2 0~ 2 5min ,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肝细胞结构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 :双搭桥分流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方法可行 ,能作为肝移植基础理论研究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二袖套法模型建立过程中的手术进行改进。方法在原袖套法的基础上,将供肝的膈肌环与受体的肝上下腔静脉血管壁一针连续直接吻合;在受体门静脉及肝下下腔静脉吻合前放出部分高凝血液,以减少血栓形成。结果大鼠原位肝移植二袖套法模型建立时血管吻合切实可靠,手术成功率达90%,大鼠1周存活率87%。结论该模型稳定可靠,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精细的手术操作和极大的耐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近交系LEWIS→BN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分析手术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该模型的稳定性,并总结该模型区别于常规使用的SD、Wistar等封闭群大鼠间原位肝移植的特点。方法 实验组选择近交系雄性LEWIS及BN大鼠各30只分别作为供、受体,对照组选择雄性BN大鼠各9只作为供、受体。采用Kamada“二袖套”法实施原位肝移植术,不吻合肝动脉;于术后3、5、7、9、11、13、15 d处死受体获取肝脏组织,用中性甲醛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以判定急性排斥的程度。结果 原位肝移植术成功率约为74%,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依次为:肝上下腔静脉出血,门静脉出血,麻醉意外和其他;LEWIS→BN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徘斥现象,而BN BN组则无排斥现象。与封闭群大鼠肝移植比较,该模型具有自身特点,即在排斥出现的时间、程度和结果转归上表现并非完全一致,然而所有受体均出现了排斥现象。结论 大鼠肝移植是目前研究肝移植理想模型,本研究采用Kamada的“二袖套”法成功建立了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  相似文献   

17.
改良二袖套法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的小体积(30%)大鼠肝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 SD大鼠为模型动物,体内切肝方法获取30%小体积供肝,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共完成100例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结果 小体积肝移植术后,受体2天和7天生存率分别为78%和62%.结论 采用改良二袖套法结合体内切肝技术,可以建立稳定的小体积大鼠肝移植模型.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细致的操作是成功建立小体积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何华 《安徽医学》2006,27(2):136-137
目的通过该阶段的实验,探索大鼠全肝原位移植术的有关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为建立稳定的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模型提供参考。方法将年龄、体重相当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供肝和受肝两组,在乙醚开放式麻醉下取出供体全肝,采用二袖套法将供肝移植到受体体内。结果通过在实验中采取减少供肝热缺血时间、保持适当的灌注压力、缩短受体动物的无肝期、术后快速复温等一系列措施,30对进行全肝移植的SD大鼠除一只供肝大鼠麻醉意外死亡,两只受肝大鼠术中出血过多死亡,27只受肝大鼠移植手术获得成功(将供肝复通后有胆汁排出、关腹时无活动性出血及术后苏醒者作为手术成功的标准)。结论大鼠全肝原位移植关键技术处理得当,是模型制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肝脏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肝病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在供体短缺的环境下,心脏死亡供体(DCD)成为了获取供肝的重要途径。随着DCD肝移植的开展,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建立稳定的大鼠DCD原位肝移植模型是研究的基础。该文就建立稳定的大鼠DCD原位肝移植模型中的大鼠,手术麻醉,术前准备,热缺血时间,保存液,灌洗保存方式,手术操作,术后监护等关键性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为选择恰当的建模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改良"二袖套法"制备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在Kamada等用袖套法吻合血管的基础上,采取肝上、下腔静脉缝合的二袖套方法,根据不同实验目的在3个月中行大鼠原位肝移植共62只。结果:切取供肝时间平均32min,修肝时间平均12min,无肝期平均18min。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0%。结论:应用二袖套法制作的实验模型稳定,可作为肝移植实验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