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鲤鱼肝细胞原代培养的最佳条件。[方法]通过对鲤鱼的肝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分析不同培养基、温度、pH、胰蛋白酶浓度、生长时间对鲤鱼肝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并测定肝细胞活力。[结果]鲤鱼肝细胞培养的最佳条件为:温度在25℃左右,pH7.4,胰蛋白酶浓度0.250%,消化时间40 min,培养基为M199。分离肝细胞的平均存活率>85%,每克肝平均可获得3.8×106个分离细胞,在细胞活力及数量上达到最佳平衡。[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稳定的毒理学和药理学试验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Hepa1-6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以小鼠Hepa1-6肝癌细胞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RPMI1640和DMEM2种不同培养基及细胞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双抗浓度、D-Hanks漂洗次数、胰蛋白酶浓度和消化时间6个不同因素对Hepa1-6传代培养的影响;根据细胞在6个时间点的生长状况评分,筛选出Hepa1-6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Hepa1-6细胞在含有20%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接种密度为4×104个/cm2,100U/ml的双抗浓度,贴壁率在90%以上时,D-Hanks漂洗1次,0.5%胰蛋白酶消化2min,传代效果最好。[结论]通过正交设计筛选,为Hepa1-6细胞体外培养探索出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3.
杨慈清  李小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07-15509
[目的]探索Hepa1-6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以小鼠Hepa1-6肝癌细胞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RPMI1640和DMEM2种不同培养基及细胞接种密度、血清浓度、双抗浓度、D-Hanks漂洗次数、胰蛋白酶浓度和消化时间6个不同因素对Hepa1-6传代培养的影响;根据细胞在6个时间点的生长状况评分,筛选出Hepa1-6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Hepa1-6细胞在含有20%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接种密度为4×104个/cm2,100U/ml的双抗浓度,贴壁率在90%以上时,D-Hanks漂洗1次,0.5%胰蛋白酶消化2min,传代效果最好。[结论]通过正交设计筛选,为Hepa1-6细胞体外培养探索出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4.
张小艳  刘玉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04-7205,7222
[目的]确定既适合B2菌株生长又能产生较强活性物质的培养条件。[方法]在不同的温度、pH值、NaCl浓度和各种碳源培养条件下,进行菌体生长状况研究和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菌株B2在4~37℃、pH值2.0~11.0、NaCl浓度为1%~6%,以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淀粉为碳源时都能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7.0,最适NaCl浓度为1%,最适生长碳源为麦芽糖。[结论]当pH值为5.0、温度为28℃,以麦芽糖作唯一碳源时,产生的拮抗物质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陈燕  张祥林  王翀  刘彬  王文正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1):2054-2060
[目的]研究向日葵茎溃疡病菌(Phomopsis helianthi)生态适应性中的营养和培养条件,以期建立常规生物学检测方法,以便有效采取检疫处理措施.[方法]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下(包括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酸碱度和光照),对该菌培养7d,测量其菌落直径大小和观察其生长状况.并用SPSS 12.0软件进行相应的计算处理、统计分析.[结果]向日葵茎溃疡病菌在PDA、CM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改良的查彼培养基和WA培养基上生长较慢.该病菌能充分利用酵母膏和硝酸钾.在6~34℃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3~26℃.适宜生长pH 3.0~12.0,最适pH 5.0~10.0.在全光照培养条件下有助于菌丝的生长.[结论]通过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可知该病菌的最适生长条件,有助于对该病菌进行有效的检疫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培养条件下香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以期明确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在不同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酸碱度、光照条件)下,培养香梨黑斑病菌7d,测量其菌落直径大小,观察其菌丝及分生孢子生长状况,用SPSS 18.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香梨黑斑病菌在PSA、PC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理查氏培养基上生长较慢.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蔗糖;能够充分利用蛋白胨;在15~ 35℃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 30℃.在pH为4.5~9.0之间均生长,最适pH5.0~8.0.在全光照培养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在全黑暗条件下,有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结论]通过研究该病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明确了该病菌的最适生长条件,为建立该病菌常规生物学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鲤鱼鱼磷蛋白的酶解制备工艺,并分析所得的鱼磷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性能。[方法]以鲤鱼鱼鳞为原料,选用胰蛋白酶考察其加酶量、反应温度、酶解时间、pH、底物浓度等因素对鱼鳞蛋白水解程度的影响,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的方法优选出鱼鳞蛋白酶解的最佳条件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试验得到鲤鱼鱼磷抗氧化肽酶法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8.4、酶解温度45℃、加酶量4000 U/g、酶解时间3 h、底物浓度15%,此条件下得到的鱼磷抗氧化肽水解度较佳(29.97%),抗氧化能力较好。[结论]胰蛋白酶有溶解鲤鱼鱼鳞蛋白的能力,并且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水解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汪安云  雷丽萍  夏振远  柴家荣  王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475-18476,18483
[目的]探明3株降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的内生细菌菌株W1、W2、W3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选用不同的培养基,设置时间、温度、pH梯度,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液的生长情况。[结果]W1的最佳培养基为TSB,最佳培养时间为8 h,最适培养温度为25~32℃,最适pH为7.0;W2的最佳培养基为TSB,最佳培养时间为24 h,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适pH为6.5;W3的最佳培养基为TSB,最佳培养时间为16 h,最适培养温度为25~28℃,最适pH为6.0。[结论]该研究为菌株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向日葵黑茎病菌Phoma helianthi Taberosi生态适应性中的营养和培养条件进行研究,以期建立常规生物学检测方法,以便采取有效检疫处理措施.[方法]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下(包括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酸碱度、光照),对该菌培养7 d,测量其菌落直径大小和观察其生长状况.并用SPSS 12.0软件进行相应的计算处理、统计分析.[结果]向日葵黑茎病菌在PDA、HL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WA培养基上生长较慢.该病菌能充分利用可溶性淀粉和硝酸钾.在温度4-32℃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4-28℃,适宜生长的PH4.0-8.0,最适PH5.0-7.0;在全光照培养条件下有助于菌丝的生长.[结论]通过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可知该病菌的最适生长条件,有助于对该病菌进行有效的检疫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光合细菌的海水培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海水培养光合细菌进行培养基选择和培养条件优化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矢木修身培养基是海水培养光合细菌的最佳培养基;最适宜光合细菌生长的条件是温度在30~35℃,光照强度在2 000~3 000 lx,接种量在20%~25%,空气体积分数为5%,初始pH值在7.0~7.5。[结论]光合细菌在最适宜的条件下5~6d即可培养成熟。  相似文献   

11.
小球藻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祥  张智慧  张雪艳  蔡禄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63-16764
[目的]优化小球藻培养条件,以提高小球藻生物量。[方法]在无菌培养条件下,对影响小球藻生长的主要营养因素Na2CO3、NaNO3、KH2PO4和MgSO4等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微量元素和pH值对小球藻的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优化培养基配方为:Na2CO30.02g/L,NaNO32.0g/L,KH2PO40.02g/L,MgSO40.1g/L,环境条件为pH值6.0。[结论]该研究为扩大培养小球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温不同处理对MS培养基pH值的影响。[方法]测定培养基经高温高压与普通高温煮沸处理前后的pH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种高温方式单独处理后分别使25 ml的培养基pH值下降了0.52与0.57,培养基经过先普通高温煮沸后高温高压处理的pH值下降幅度大于先高温高压后普通高温煮沸处理的pH值下降幅度。[结论]高温不同处理均能引起pH值的下降,下降的幅度依具体处理而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和pH值对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培养基、pH值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巨大口蘑菌丝生长最佳的培养基为加富PDA-4(马铃薯20%、葡萄糖2%、酵母粉0.5%、钙中盖0.3%、MgSO40.2%、琼脂2%)。巨大口蘑菌丝的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粗壮、浓白、致密 最适pH值7.0。[结论]为巨大口蘑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种培养基的不同激素浓度对驱蚊草组织培养的影响。[方法]以驱蚊草的幼嫩枝条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BA和IBA,对驱蚊草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驱蚊草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为驱蚊草的快繁筛选最佳培养基。[结果]不同激素浓度对驱蚊草的组织培养有不同的影响,MS+BA0.5mg/L为驱蚊草的最佳增殖培养基,外植体的增殖数最多,长势旺,而且粗壮;1/2MS+IBA0.3mg/L为驱蚊草的最佳生根培养基,试管苗生根率达100%,所生根匀称粗壮。[结论]初步建立了驱蚊草的离体快繁体系,为研究驱蚊草的增殖倍数、培养基和激素的优化组合及其试管苗的移栽炼苗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论述红芽大戟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方法]从外植体的选择及消毒、培养基及激素选择、组培苗生根及移栽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探讨了红芽大戟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结果]芽或茎尖是红芽大戟组织培养合适的外植体;不同植物种类或不同品种对激素的要求不同,目前所采用的培养基主要为MS、B5、Miller培养基,不同诱导阶段所采用的培养基的种类和浓度也不尽相同;组培苗移栽主要注意基质、移栽温度和湿度、移栽季节及水肥等方面。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仍处在初步研究阶段,技术尚未成熟,今后应该加强研究的关键问题主要有解决外植体污染难题,提高外植体诱导成功率;提高芽苗生根率及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等。[结论]该研究为人工栽培红芽大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归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书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53-17454
[目的]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当归组织培养的影响。[方法]以当归根茎为供试材料,消毒后,置于5种不同浓度NAA的培养基(A、B、C、D和E)中培养,每个处理重复5次,测定不同处理归外植体的诱导成活率。[结果]当归在不同诱导培养基中诱导成活率差异很大。其中以培养基C的诱导成活率最高为80%。[结论]当归诱导分化适宜的培养基为MS+NAA0.7mg/L+6-BA1.5mg/L+琼脂8g/L+蔗糖30g/L。  相似文献   

17.
桉树组织培养中的"玻璃化"现象及其克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济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2930-12930
[目的]分析桉树组织培养中的“玻璃化”现象发生的原因,探索克服或减少“玻璃化”现象的措施。[方法]以巨桉品种广林9为试材,基本培养基为:琼脂3.0‰,糖30‰、NH4+5.0ml、Ca2+10ml、水为自来水,针对组织培养中出现“玻璃化”现象设11个配方处理,研究改变培养基中琼脂、蔗糖、NH4+和Ca2+含量以及水质情况对克服桉树组织培养中的“玻璃化”的影响。[结果1研究提出一些克服或减少桉树组织培养中玻璃化现象的措施:配制培养基时固化剂的合适用量一般在3.5%。;培养基中蔗糖含量可适当增加10‰左右。以降低培养基的渗透势,阻逼培养材料过量吸收水分;培养基中Ca含量可增加1.5ml、NH4+含量可降低2.0moL/L;煮制培养基时最好用自来水。[结论]该研究为克服桉树组织培养中“玻璃化”现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理化性质对栽培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试验比较不同原料、不同配比的移栽基质的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对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病害发病率、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以48%废弃食用菌糠、5%中草药废渣、11%桑秆+玉米芯、11%食物废弃壳、8.5%黏土+草皮土、6%木屑混和而成的栽培基质具有较适宜的理化性质和合理的营养成分,能有效减少铁皮石斛病害的发生,对植株的成活率、植株生长、多糖含量及产量均有明显影响。[结论]移栽基质的理化性质是影响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时生根成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