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王亚洲  张履鸿 《昆虫知识》1990,27(1):20-21,62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苏云金杆菌感染印度谷螟后幼虫血细胞的病态变化证明:幼虫感病后,原血胞、粒血胞、浆血胞、珠血胞、类绛血胞、囊血胞均受到破坏,多数血胞出现空泡和变形,珠血胞珠粒之间互相脱离,细胞质外流,细胞膜破裂,囊血胞则有细胞外溢现象。这些病态变化均可在感病8小时以后观察到。  相似文献   

3.
粘虫幼虫血淋巴中的凝集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呈智  孙勇 《昆虫学报》1992,35(4):399-404
粘虫Mythlmna separata Walker幼虫血淋巴中含有凝集某些脊椎动物红细胞的凝集素,凝集活性可被乳糖、岩藻糖或神经氨酸抑制.用CNBr-sepharose 4B 进行亲和层析从血淋巴中分离的凝集素成分比较复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三条区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出现6个亚基,亚基分子量分别为71000、65000、56000、35000、33000及31000道尔顿.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家蚕Bombyx mori造血器官机能障碍后其血淋巴中蛋白质成分的变化,利用重离子射线局部照射家蚕幼虫的造血器官,检测了照射后家蚕血淋巴中的蛋白质成分及注射大肠杆菌后在体内诱导出现的应急蛋白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照射蚕血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与对照蚕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在成分分析时发现,5龄起蚕血淋巴中70 kD附近的3条蛋白质谱带比对照蚕的浓度要高,随着个体的发育两者的浓度都上升;5龄后期则相反,对照蚕的浓度比照射蚕高;脂肪体中贮藏蛋白质的含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用家蚕贮藏蛋白质SP-1及SP-2的抗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反应的结果显示:70 kD附近的3条蛋白质谱带的最上面的一条为贮藏蛋白质SP-1,下面的二条为贮藏蛋白质SP-2;同时照射蚕血淋巴中分子量约为24 kD的蛋白质成分也发生变化,5龄前期的浓度比对照蚕低,5龄第3天几乎检测不到;全体照射与造血器官局部照射蚕之间的结果相似。照射蚕注射大肠杆菌后在体内诱导出现的应急蛋白量明显比对照蚕要少。由此认为家蚕幼虫造血器官与血淋巴中的蛋白质成分有关,造血器官的机能障碍、血球的数量减少可影响脂肪体中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存在于血淋巴中的蛋白质成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王茂先  李扬  王国秀 《动物学报》2005,51(2):280-285
用3, 5 -二硝基水杨酸法和气相色谱法, 分别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感染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 后不同时期血淋巴中还原糖、海藻糖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感染的1-3 d,棉铃虫血淋巴还原糖含量(mg/ ml) (分别为0. 551 ±0 .035、0 .505 ±0. 025、0. 852 ±0. 051) 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 655 ±0 .041、0 .878 ±0. 032、0 .964 ±0 .034); 4-5 d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 016 ±0. 051、1. 016 ±0 .042) 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 767 ±0 .041、0. 853±0 .038), 第6 d 还原糖含量(0 .608 ±0. 031) 显著低于对照组(0. 698 ±0 .024)。感染组棉铃虫血淋巴中海藻糖的含量情况与还原糖的不同, 在感染的1-3 d, 棉铃虫血淋巴海藻糖的含量(分别为0 .349 ±0. 029、0.374 ±0. 027、0 .479 ±0. 046) 与对照组(分别为0. 383 ±0 .026、0 .374 ±0 .023、0 .483 ±0. 034) 的基本相同, 没有明显的变化; 4-6 d海藻糖含量(分别为0 .529 ±0. 045、0. 584 ±0 .041、0. 428 ±0. 041) 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 698 ±0 .042、0. 652 ±0 .032、0 .469 ±0 .038)。无论是感染组还是对照组, 棉铃虫血淋巴中软脂酸(16∶0)、棕榈油酸(16∶1)、硬脂酸(18∶0)、油酸(18∶1)、亚油酸(18∶2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病原真菌白僵菌Beauveria侵染昆虫过程中如何利用虫体内糖类物质作为自身营养, 本研究测定了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 (Sacc.) Petch (2382菌株)感染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幼虫后, 虫体血淋巴中酸性海藻糖降解酶活性及海藻糖和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油松毛虫4龄幼虫感染菌株孢子悬浮液后, 血淋巴中酸性海藻糖降解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感染后第3天酶活性达到最大值(0.2786 U/mg), 此后第4-6 天酶活性逐渐降低; 染菌后的6 d中, 血淋巴中海藻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同样在感染后第4天其含量逐渐降低, 第6天时降到最低值。相比之下, 处理组血淋巴中的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处理组其含量在第1-3天内呈现快速升高趋势, 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7.7615 mmol/L), 然后逐渐降低。结果说明, 白僵菌侵入昆虫血淋巴后, 菌株代谢产生酸性海藻糖降解酶, 将血淋巴中的海藻糖水解成为葡萄糖, 然后为真菌利用, 破坏了虫体内的血糖平衡, 这是一个相互连接的生理代谢和生化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7.
滞育和非滞育棉铃虫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及图谱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方海  龚和 《昆虫学报》1998,41(4):426-430
昆虫在滞育期间和非滞育期间,由于某些器官的生理功能产生差异,致使血淋巴中的化学成份发生了量或质的变化,特别是蛋白质的变化,如在浦育的马铃薯叶甲Leptinotarsadecemlineata[1,2]及西南玉米杆草螟Diatraeagrandiosella[3,4]的血淋巴中,均发现了特殊蛋白质,即滞育蛋白。为了弄清滞育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的血淋巴中是否也出现滞育蛋白或与滞有相关联的蛋白,及注定滞育和非滞育棉铃虫在不同发育阶段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和谱带特征,以进一步探索棉铃虫滞育的生理生化机制,我们通过电泳等手段对不同时期的滞育和非滞育棉铃虫…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苏云金杆菌各变种的酯酶图型趋于完善,我们采用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没有分析过的苏云金杆菌印第安变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indiana)和九州变种(B.t.var.kyushuensis)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电子显微镜、蛋白质凝胶电泳和蛋白水解酶测定的方法,比较研究了三种蚊幼虫在感染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后中肠组织的病变,经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处理10分钟后,中肠细胞的细胞器即呈现病变,最明显的是线粒体呈现极度的电子致密状态,细胞质的粗糙内质网也开始瓦解,处理16小时后,细胞核膨胀,各种细胞器进一步瓦解,而围食膜仍然完好。此时细胞的盐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图谱上明显缺少一条蛋白区带。另方面,感染10分钟后,中肠的蛋白水解酶活性便下降,不同蚊种的酶活性相差比较大,幼虫中肠的蛋白水解酶主要为胰蛋白酶。 根据结果分析,我们初步认为,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对蚊幼虫的毒效是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的毒素对中肠细胞能量代谢和中肠蛋白酶活性产生抑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张妍  张其中  罗新  崔淼 《生态科学》2012,31(3):295-300
为了提供可反映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健康状况的血细胞指标的基础数据,研究了4种质量规格组的正常草鱼的外周单位体积血细胞数量,以及分别在硫酸铜或敌百虫处理下和多子小瓜虫感染后的变化。结果表明,1000g组草鱼的单位体积红细胞数显著高于其他3种质量规格组;60g组草鱼的单位体积白细胞数显著低于其他3种质量规格组。硫酸铜或敌百虫处理组的单位体积红、白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多子小瓜虫感染组的单位体积白细胞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这里提出一个初步参考指标,60~1000g健康草鱼的红细胞值为1.15×106~3.33×106cells/μL,白细胞值为2.20×105~4.40×105cells/μL。  相似文献   

11.
苏芸金杆菌感染粘虫后中肠组织学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程  沙槎云 《昆虫学报》1991,34(1):50-53
本文描述了Bacillus thuringiensis HD-1纯晶体感染粘虫Mythimna separata 5龄初幼虫后,其中肠肠壁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电镜观察表明:首先线粒体,发生病变,随后,细胞顶部肿胀、胞质电子密度下降,顶部胞质之下的各种细胞器均受损伤.随着病变加重,柱状细胞基膜内褶及杯状细胞质突起,这两个富含线粒体的区域发生病变最为明显.最终,肠壁细胞解体从基膜脱落.  相似文献   

12.
污染水域鲫鱼外周血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污染环境对鱼类外周血细胞形态及数量的影响,本研究选择相对无污染的刘家峡水库和污染较严重的黄河白银段为研究地点,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研究对象,常规方法制血涂片,Giemsa染色,统计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和各类血细胞数量,并用带有数码采集头(Motic B5 Professional Series)的显微镜拍照各类细胞。结果表明,与刘家峡水库相比,黄河白银段鲫鱼红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核异常率(P<0·05)和微核率(P<0·01)显著增加;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而嗜中性粒细胞(P<0·01)和血栓细胞(P<0·05)数量显著减少,单核细胞数量虽有减少趋势但两地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黄河白银段污染对鲫鱼外周血细胞数量及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番木瓜不同抗性的品种感染环斑花叶病毒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电泳谱带以及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与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处理后,感病品种(岭南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率的峰值较抗病品种(穗中红48号)出现早且高;前者出现在接种后24h,高达54.6%,而后者出现在接种后48h,为38.2%。在未接种处理时,感病品种叶片可溶性蛋白谱带较抗病品种多1条;但在接种初期(接种后24h),抗病品种的蛋白谱带比感病品种多1条(Rf值为0.602)。不同抗性品种在接种后的还原糖含量变化也有差异,抗病品种的还原糖含量变化率在接种后48h达到高峰,峰值为12.3%;而感病品种的还原糖含量变化率在接种后都为负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ceranae主要感染蜜蜂的消化系统,它被认为是引起蜂群崩溃综合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的主要原因之一。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新寄主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的影响已得到广泛的研究,但它对原宿主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影响的报到则相对较少。本实验以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来源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感染中华蜜蜂,分析感病中华蜜蜂的免疫基因表达和血淋巴中糖含量变化,评价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中华蜜蜂健康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定量检测样本的免疫基因(vitellogenin、abaecin、apidaecin、hymenoptaecin、defensinl、defensin2和eater)表达量,分析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感染能否引起中华蜜蜂免疫应答。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本的血淋巴进行糖浓度定量分析,检测其血淋巴中葡萄糖、海藻糖含量。【结果】所研究基因中,hymenoptaecin基因表达量在14日龄时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vitellogenin基因表达量在7日龄时感染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defensin2基因表达量在7日龄和14日龄时感染组和对照组均差异显著,其他基因的表达量在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血淋巴中的葡萄糖与海藻糖的浓度在处理组和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中华蜜蜂后,hymenoptaecin、vitellogenin,defensin2基因在相应的日龄可对病原物应答,然而血淋巴中的葡萄糖和海藻糖的浓度不因侵染与否变化。  相似文献   

15.
李荣森  罗成 《微生物学报》1989,29(6):397-404
以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19种苏云金杆菌伴孢晶体的蛋白质和抗胰蛋白酶多肽。以鳞翅目的家蚕和双翅目的致倦库蚊进行了毒力测定。根据蛋白质和抗酶多肽的特性,19种晶体可分为7个类型。晶体蛋白质的组成、溶解特性及抗酶多肽的性质与其对两种昆虫的毒力特性密切相关。含分子量为130—138 kD(千道尔顿)或130—138 kD及60一65kD蛋白质,抗蛋白酶多肽(PRP)为68—75kD的晶体,对家蚕高毒,但绝大部分对库蚊无毒或微毒。含3种以上蛋白质(15一138kD),抗酶多肽为35—65kD的晶体,对库蚊有强烈毒性,对家蚕则无毒。缺少135kD蛋白质的两种晶体对家蚕低毒。HD一282和L—14晶体的P1蛋白质中同时含有杀鳞翅目和杀蚊毒素。讨论了伴孢晶体的蛋白质结构及结构与毒力之间的关系、晶体蛋白质及毒性肽的性质在菌株定向筛选和遗传工程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粘虫 Pseudaletia separata (Walk.)血细胞的类型辨识和病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相差显微镜,并辅以涂片染色、化学反应方法,将粘虫各虫态虫龄的血细胞分为8个类型。他们是:原血胞、浆血胞、粒血胞、珠血胞、类绛血胞、囊血胞、梭血胞及脂血胞。并统计出各类血细胞在粘虫一生中的数量变化。本文认为足血胞与粒血胞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伸延部分含有细胞质。符合这一标准的足血胞在此次工作中看到的不多,因此对粘虫足血胞的存在问题暂作保留。 苏芸金杆菌处理后,粘虫血细胞产生了明显的病态变化,随着病症的进展,非正常血胞自2%上升为30%,50%,83%左右。直到死亡,血淋巴内未发现杆菌出现。  相似文献   

17.
苏云金杆菌的发现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末 ,日本蚕农在饲养的家蚕中发现大量家蚕无缘无故地死去 ,十分不解。因为饲养方法一如既往 ,既没有因为向桑叶喷施药剂 ,也没有因为桑叶放置时间过长保存不当而霉变 ,蚕农很是困惑。这一现象被日本当时的生物学家 Ishiwata注意到 ,他发现死亡的家蚕尸体发黑 ,软化 ,由于突然死亡 ,Ishiwata称之为猝倒病 ( sotto disease) ,并于 190 1年第1次在《大日本蚕丝会报》上报道了家蚕猝倒病。随后Ishiwata对此进行细致研究 ,他逐个排除可能的外部原因 ,将死蚕尸体进行解剖 ,在显微镜下观察尸体液 ,发现其中有一种杆状细菌 ,他把这种杆菌从…  相似文献   

18.
19.
一株苏云金杆菌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及其蛋白质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武汉微生物药厂苏云金杆菌发酵裂解液中分离到1株具有独特形态结构的苏云金杆菌噬菌体GP-1。电镜观察发现,这株噬菌体的头部呈长六棱柱状,具一短直尾和一“衣领”状结构,并首次发现了“衣领”状结构是由8~10个颗粒亚单位组成。该株噬菌体所具有的这8~10个颗粒亚单位对于噬菌体牢固地吸附于宿主表面应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对于进一步研究噬菌体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结构上的证据。该株噬菌体的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呈现一条主带,分子量为58892 D,一条次主带和七条次带,表明该株噬菌体的蛋白是由9种蛋白质构成。  相似文献   

20.
以甜菜夜蛾为试虫,测定了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对苏云金杆菌(Bt)毒力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PuGV对甜菜夜蛾没有致毒作用,但Bt中加入PuGV后可以提高Bt对甜菜夜蛾的毒力,甜菜夜蛾致死中量LC50由Bt单剂的1.094mg/mL下降到0.862mg/mL,共毒系数达127。亚致死剂量Bt处理甜菜夜蛾影响了幼虫的生长发育,表现为幼虫生长量相对减少、蛹重下降、化蛹率降低和化蛹历期延长,添加了PuGV-Ps后进一步增强了Bt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甜菜夜蛾中肠蛋白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uGV-Ps对甜菜夜蛾中肠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昆虫同时取食PuGV-Ps和Bt后,中肠酶液总蛋白酶活力都有所下降,在中肠酶液最适pH范围内蛋白酶活力抑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