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中医药、免疫。目前临床上根据不同的恶性肿瘤或不同时期的恶性肿瘤采用适宜的治疗手段,或单独治疗方法、或联合应用,而临床实际应用中目前主要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而在临床实践中,每当发现确诊为肺癌时,有部分病人已不能接受手术、化疗、放疗,而只能寻求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而黄斑水肿是其主要的并发症,因其主要损害中心视力,所以往往造成患者严重的视力障碍。目前临床上常采取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雷珠单抗、贝伐单抗等)、激光治疗、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手术治疗;中医治疗方法主要为口服或静脉注射活血化瘀汤剂或中成药;临床上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下面对该病引起黄斑水肿的机制及其治疗做一综合性的概述。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发病部位是颈椎骨关节或椎间盘,属于一种退行性疾病.颈椎出现退行性改变后影响到神经、血管及脊髓等相关组织,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导致患者出现残疾[1-2],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需要长期服药,还会出现副作用,不良反应或并...  相似文献   

4.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过敏性咳嗽、隐匿性哮喘、咳嗽性哮喘,它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常伴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表现,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患者往往有个人或家族过敏症。临床上在慢性咳嗽中约占29%。近年来,国内各地运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探讨温经汤证型内分泌功能失调性月经病的主要证候、病机、预防、治疗用药、临床运用。认为温经汤证型主要症状为月经异常(包括周期异常、经期异常、经量经质异常、痛经、闭经),小腹冷感或痛,口唇干,手足心热。主要舌象为舌质淡黯或夹瘀斑,主要脉象为细脉。并且不同年龄段都可发病。病机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治疗用药强调辨证、结合月经周期。临床运用于多种妇科疾病。  相似文献   

6.
敖虹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170-1170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女性患者居多,主要表现为一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剧痛或胀痛,往往反复发作或两侧交替性发作。笔者近年来针灸合用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西医主要以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类药物,对症治疗或手术治疗[1],有些药物价格相对昂贵且治疗容易复发,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姜新龙 《光明中医》2014,(8):1603-1604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造成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的主要致病菌,目前西医临床上的根治方案多以质子泵抑制剂或胶体铋剂为主,配合两种或三种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等治疗,但副作用较多。而中医药治疗有独特优势,张洪义老师在治疗此病方面,主要从毒为切入点进行治疗,经过临床实践,筛选出对药重楼、野菊花进行辨病论治,同时结合病人临床症状,利用中医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9.
背痛、腰痛是康复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为肌肉痉挛、紧张,起病急骤,疼痛剧烈。如何即时有效的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疼痛,是临床医生较为重视的问题。笔者自创了一套放松推拿法治疗肌肉痉挛引起的背痛、腰痛计148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六、材料和方法材料,即素材。临床研究或经验总结主要为文献素材和临床资料,实验研究,为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说明。方法,指治疗方法或实验设计。材料和方法,是论文中论据的主要内容,也是论文说理的核心,是阐述论点、引出论据的重要步骤。由于论文文体和内容性质不同,如以临床经验总结为例,一般将这部分分为:一般资料,临床资料,辨证施治或治疗方法,疗效分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不孕、多毛、痤疮、肥胖、黑棘皮症等。吴克明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治疗此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主要从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用药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中风多以痰浊壅盛 ,气血瘀滞 ,大脑脉络瘀血为主要病机。笔者用中药化痰、活血化瘀、通络行气和降逆潜阳等方法治疗大量中风病患者 ,效果较佳 ,今总结如下。1 临床观察1 1 临床症状 临床观察治疗的大多数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梗死 ,还有一部分脑出血 ,即脑血管痉挛。而临床治疗中发现 ,凡来就诊的患者 ,80 %左右已经形成脑血栓 ,经治疗未能治愈 ,或有脑梗死经治疗后好转但临床症状仍未消失 ,如有上下肢瘫痪或一定的语言障碍 ,可发展为脑血管缺血或处于早期痉挛阶段 ,即中风先兆时期。在临床治疗中发现 ,中风患者有的神志不清、嗜睡、…  相似文献   

13.
咳嗽变异型哮喘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的临床表现,没有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但有气道高反应性。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咳嗽,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痰少或无痰,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长期抗感染治疗无效,中药治疗此病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4.
刘子君  杨柳  王亚兰  李绮玲 《新中医》2018,50(11):246-248
简版:当代岭南医家治疗痤疮各有特色,充分体现“因时、园地、因人制宜”的治疗特点。岭南痤疮的主要病因湿热,决定了主要治疗方法为清热祛湿;同时也不乏滋阴补肾、引火归元、用寒远寒等治疗方法;兼或内外合治,或善于应用岭南道地药材,形成了岭南名医丰富妁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学术思想。笔者通过总结当代岭南皮肤医家治疗痤疮的经验,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更多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规范、有效的治疗,或病者体质特异,病情迁延或失治误治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中药山豆根及其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通过查阅2003 2013年山豆根的相关临床文献,了解到山豆根在临床治疗上主要是治疗急性、慢性咽炎或是肿瘤术后等,其常见的毒副不良反应是对消化系统以及神经功能有影响,且不良症状通过治疗后可完全缓解.针对其应用的不同情况及不良反应,主要从山豆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良反应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从我院中药不良反应看中药的安全用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笔者主要探讨我院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期为临床上进行安全用药管理提供参考。现将相关的临床资料总结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障碍和食管体部无蠕动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食管动力紊乱性疾病。临床常见症状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以及下段胸骨后不适或疼痛,可伴有体重减轻甚至营养不良,而且还会导致情绪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的治疗主要分为内科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胆舒胶囊联合针灸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指以咳嗽作为主要临床征象的哮喘,临床上常以慢性咳嗽为主要和(或)唯一症状。易与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混淆,临床易误诊、误治。西医治疗该病多采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项、肩臂、肩胛骨旁及上肢远端疼痛或麻木,同时伴有头晕目眩,半侧或后侧头痛,神倦乏力,饮食不馨,大便干结或溏薄,甚则出现下肢瘫痪等症状。中医临床一般将本病分为痹痛型、眩晕型、瘫痪型。补中益气法主要适用于眩晕型及痹痛型,而临床亦是以此二型为多见,瘫痪型极为少见。对于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往往或重局部解剖的病理改变,行牵引或手术治疗;或重症状表现,行局部封闭、理疗等对症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