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沉积变质型铁矿是山东省鲁西地区重要成因类型之一,含矿层位为新太古代泰山岩群。经过地表工程和钻探工程验证,瓦泉寨矿区C1、C2、C3、C5磁异常是由铁矿体引起。矿体总体走向NW,倾向NE,倾角55°~88°,厚度1.44~6.29m;主要矿物为磁铁矿;矿石主要呈粒状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同时,本文对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铁质来源与基性火山活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宋天锐 《中国地质》2007,34(2):315-323
笔者是在“五国编图项目”(中国、俄罗斯、哈萨斯坦、蒙古国、韩国)的中国北方磷矿床资料研究基础之上完成本论文的。中国北方磷矿床分为“沉积型”、“沉积变质型”和“岩浆型”三大类型。沉积型磷矿床主要产生于晚震旦纪陡山沱期和早古生代寒武纪早期,磷质来源以海洋生物磷为主;沉积变质型磷矿床主要产生于中元古代,磷质来源以火山磷质为主,也可能有生物磷质参与;沉积型和沉积变质型磷矿都包含陆地风化迁入盆地中的磷成分;岩浆磷矿床主要产生于海西期和加里东期的超镁铁岩浆岩,多与铁、钒、钛成为成矿系列。沉积型磷矿在华北地台南缘和塔里木地块北缘应重视,而沉积变质型在华北地台北缘有远景;岩浆型则主要勘查超镁铁岩系列。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济宁强磁异常区深部铁矿初步验证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宋明春 《地质学报》2008,82(9):1285-1292
山东省济宁磁异常是一个重、磁同源体,面积大于100 km2,磁异常峰值为3800nT。钻探验证在孔深1041.57~1796.54m位置发现铁矿体,矿体总厚度74.04~220m,磁性铁平均品位15.89~25.19%。矿石类型有条带状方解磁铁石英岩和条带状磁铁石英大理岩,矿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磁铁矿、磁赤铁矿、菱铁矿。矿体产于济宁岩群浅变质岩系中,矿床特征与条带状铁建造(BIF)铁矿或鞍山式铁矿有明显区别,铁矿成因类型属与千枚岩、变质中酸性火山岩、大理岩有关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该区铁矿资源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克里克断隆大地构造隶属塔里木板块南缘,古元古界埃连卡特岩群中深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组成其结晶基底,中元古界长城纪的赛拉加滋塔格岩群浅变质火山岩系组成过渡基底,蓟县系-古生代浅变质沉积岩系构成沉积盖层。构造活动强烈,岩浆活动较为发育。本区位处铁克里克铜、银、锰、金、铁成矿带,已发现铜、铁、金等多金属矿产。地球物理资料显示该区位于重力梯度带上,处于一个高强度的航磁异常区带内。通过对古元古界埃连卡特群分布区水系沉积物元素分布规律及地层含矿性的研究显示,该地层有利于铁、铜、金、锌等成矿,是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断隆区火山-沉积变质型硅铁建造铁矿成矿的有利层位,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寻找大中型变质型铁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在系统分析区内成矿条件和区域成矿特征基础上,提出火山沉积变质型、海相火山喷气沉积-变质热液型、海底喷气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火山热液沉积变质型为主攻矿床类型.通过对区内地质、矿产、物探、化探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并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圈定了铁、铜、铅锌、金、银、硼等8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新疆地矿部门在阿尔泰、西天山和西昆仑等地的铁矿勘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的矿床类型主要是海相火山岩型和沉积变质型(董连慧等,2011)。其中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周缘及昆仑山的前寒武纪地块区。在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块原布伦阔勒群下部和上部先后发现了一系列沉积变质型(富)磁铁矿床,如赞坎、莫喀尔、吉尔铁克沟、老并、叶里克和喀来子等大中型铁矿,形成规模巨大的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带(冯昌荣等,2012)。  相似文献   

7.
稀土元素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桦树沟(铁)铜矿床形成于近大陆边缘的海底裂谷环境,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元古代基性火山岩,硫主要来自海水,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水-岩作用、喷气沉积作用及后期变质改造作用等,为喷气沉积-变质改造型(铁)铜矿床。  相似文献   

8.
沉积变质型锰矿是国内外重要的矿床类型,洪水河铁锰矿床是近年来东昆仑地区铁锰矿勘查的重要发现。笔者在对洪水河铁锰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研究基础上,认为矿床产于蓟县系狼牙山组,矿体受地层层位和岩性控制明显,铁锰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碎屑沉积、热水沉积、变质作用和表生氧化作用,矿质的沉淀与缺氧环境密切相关,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变质型。东昆仑地区蓟县系狼牙山组分布广泛,该矿床的发现不仅可带动青海省铁锰矿的勘查和研究,而且进一步拓展了中元古代锰矿的勘查地域范围。  相似文献   

9.
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前寒武纪是中国铁矿重要成矿期,该时期的铁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56%。前寒武纪铁矿床类型可分(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与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和岩浆型铁矿床五类,再细分为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与细碧角斑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中浅变质铁矿床、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铁矿床等8个亚类。(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前寒武纪铁矿床的主要类型,其储量、矿产地和开采量均占全国首位,其中最主要的是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亚类,是前寒武纪的特征类型,是仅发育在前寒武纪时期的铁矿床。中国最古老的铁矿床形成于古太古代,新太古代是中国铁矿最重要的形成时期,此期间形成铁矿的储量约占全国铁矿总储量50%,矿床类型是与绿岩带有关的阿尔戈马型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陆块区和陆块边缘和内部的裂谷中,其成矿规模、成矿区域、成矿类型和成矿演化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10.
<正>大型羊鼻山铁钨矿床位于双鸭山市西南部。自二十世纪70年代发现以来,该矿床一直被认为是佳木斯地块上的一个代表性沉积变质型铁矿。作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该矿床具有两期成矿特征,分别为古元古代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化和早古生代的接触交代型铁钨矿化;接触交代型铁钨矿化,一方面形成独立矿体,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凤城市四道门沟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士鹏 《吉林地质》2012,31(2):55-57,79
辽宁省凤城市四道门沟铁矿床位于辽东铁、硼成矿带内。以下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岩系最为发育,褶皱构造是直接控制本区变质层控铁硼矿的重要控矿条件,其控制着矿体的产出空间位置,并控制着区内铁矿体的展布特征。该区的铁矿属于火山沉积变质-超变质热液迭生层控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磁铁矿-透闪石型,局部有磁铁矿-蛇纹石型和磁铁矿-硼镁铁矿型。  相似文献   

12.
洪吉安  马斌  黄琦 《地质科学》2009,44(1):231-244
湖北省北部枣阳市境内的大阜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主要由未变质的纯橄岩和橄长岩组成,伴生变质的石榴石角闪石岩、石榴石钠黝帘石角闪石岩和角闪石钠黝帘石岩.杂岩体的围岩为大理岩.该岩体中的金红石矿床产于变质的石榴石角闪石岩或蚀变的石榴石角闪石岩中.橄长岩中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成岩年龄约为600Ma.变质的岩石和未变质的岩石几乎具有完全相同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前者的原岩应为橄长岩,整个岩体是一个分异的镁铁/超镁铁侵入体.金红石赋存于角闪石解理中等岩相特征表明矿床的含矿岩石就是石榴石角闪石岩,不是由石榴石辉石岩退变质形成的;且其中的石榴石为钙铁榴石,不是富镁、富铝的与高压/超高压作用有关的石榴石.金红石矿床的形成和岩体的局部变质应该与由北向南的近水平推覆构造有关,动力变质作用提供的热和流体,结合推覆过程中的变形作用,导致围岩大理岩和镁铁质岩体发生交代作用,形成石榴石角闪石岩和金红石矿床.  相似文献   

13.
前人对本区的矿床成因类型曾做过若干工作,有人认为是"矽卡岩型"铁矿,也有人认为是"高中温热液"矿床.鞍钢四○三队,对该区已知铁矿及其外围进行了找矿和矿点评价工作,相继发现了含钴黄铁矿和铜矿,初步查明是一个以铁、铜、钴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此矿化带赋存于前震旦系变质火山岩系中,矿床的形成与喷气-沉积作用及混合岩化后期热液改造有关.区域地质地层主要为前震旦系鞍山群和辽河群古老变质岩系.岩系及厚度变化明显,主要  相似文献   

14.
新疆为我国铬铁矿成矿条件优越,资源分布较丰富的省区之一,铬铁矿较集中分布于西准噶尔地区,东准噶尔、东天山和西昆仑也有零星出露.主要受控于特提斯和古亚洲两大构造域俯冲增生杂岩带或蛇绿混杂岩带.唐巴勒-卡拉麦里复合俯冲型增生杂岩带、碱泉蛇绿混杂岩带、库地-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为主要代表,变质橄榄岩中上部斜辉橄榄岩+纯橄岩组合是新疆镁铁-超镁铁型铬铁矿主要赋存岩相带.我国是铬铁矿进口大国,对外依存度极高,在新疆开展新一轮铬铁矿找矿勘查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新疆大地构造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新疆大地构造呈"五块夹四条"的格局,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塔里木-华北、华南、西藏5大板块,由查尔斯克-乔夏哈拉-布尔根、那拉提-红柳河、康西瓦-鲸鱼湖、阿克赛钦-金沙江4条缝合带隔开.各板块都经历了"陆核→陆块→陆缘→陆内发展"演化阶段.各演化阶段成矿作用不同,形成特色各异的矿产,其中"环塔里木"主要为"层控"有关的沉积变质型铁、热卤水型和碳酸盐岩型铅锌、砂岩型铜、破碎蚀变岩型和砂砾岩型金矿产等,"环准噶尔"主要为斑岩型、镁铁-超镁铁岩浆型、火山岩型铜钼、镍、铬、金等矿产.此外,还产有重要的稀有金属和稀土及石油、天然气、煤、铀、膨润土和膏盐类等非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6.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铁矿床类型有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 热液型(矽卡岩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淋滤型6种,以沉积变质型最为重要。我国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主要分布于华北克拉通,以鞍山式铁矿为代表,沉积时代为新太古代末,为阿尔果马型条带状铁建造 (BIF)变质而成;吕梁地区的袁家村式铁矿为苏比利尔型BIF变质而成,BIF沉积时代为2. 384~2. 210 Ga或新太古代末;舞阳、霍邱地区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可能为苏比利尔型BIF变质产物,BIF沉积时代分别为2. 473~2. 468 Ga、<2. 54 Ga。BIF的形成与缺氧环境向大氧化事件初期的层化海洋环境过渡有关,海水中巨量溶解的铁质部分氧化,在初始层化海洋氧化还原界面附近的浅海环境以胶体形式沉淀。我国的BIF遭受区域变质变形作用,成为条带状磁铁石英岩,作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开发利用。BIF经历后期流体改造可形成富铁矿,形成机制有“去硅富铁”、“铁质活化再富集”和“去碳酸盐富铁”3种,弓长岭富铁矿的成矿年龄为1. 85 Ga左右,由BIF“去硅富铁”而成;齐大山富铁矿可能形成于2. 5 Ga,由BIF“铁质活化再富集”而成;袁家村富铁矿形成于1. 41~1. 34 Ga,可能由含碳酸盐的BIF“去碳酸盐富铁”而成。  相似文献   

17.
张龙飞 《地质与勘探》2014,50(5):938-946
石榴子石是冀东地区沉积变质铁矿中常见的变质矿物之一。本文采集迁安-滦县地区代表性铁矿中含有石榴子石的岩石样品,对其石榴子石进行电子探针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得出司马地区为角闪岩相,杏山-黄柏峪一带为角闪岩-麻粒岩相,水厂-大石河地区为麻粒岩相,这与前人对迁滦地区用主要矿物共生组合等来研究变质相的结论相一致;同时迁滦地区沉积变质铁矿中石榴子石的端元组分和晶胞参数a0随变质程度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 司马地区的铁铝榴石+钙铝榴石→杏山-黄柏峪一带的铁铝榴石→水厂-大石河一带铁铝榴石+镁铝榴石,其晶胞参数a0值逐渐减小。因此在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中,变质矿物石榴子石的化学成分及晶胞参数特征对不同地区的变质程度具有示踪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拉布拉多铁矿的产出地质环境、铁矿类型及特征、矿床分布和勘查等情况进行研究,认为拉布拉多铁矿勘查和开采主要集中在"拉布拉多地槽"的拉布拉多城—Wabush和Schefferville两个区域。矿床赋存于下元古界Kaniapiskau群Sokoman组内,铁矿类型有高品位表生矿型、变质的粗粒的含铁建造型和弱变质的含铁建造或铁燧岩型,Julienne湖铁矿床为区域上Superior型含铁建造的典型代表,据其成矿条件和成矿特征建立区域上的同种类型铁矿床的勘查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东帕米尔"层控碳酸岩型"铁铜金矿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新 《新疆地质》2004,22(4):370-373
东帕米尔“层控碳酸岩型”铁铜金矿,形成于中元古代裂谷构造环境,产于中深变质相与中浅变质相转换部位,塔昔达坂群底部.矿床属海底喷流(含火山喷流)沉积成因,为菱铁矿和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夹少量火山岩的沉积建造.铁铜金矿显示出上铁锰下铜金的元素垂向分带,构成新疆一个有希望的成矿区域.  相似文献   

20.
向连格  艾宁  陈学 《江苏地质》2018,42(4):592-596
宁夏铁矿资源相对贫乏。矿床类型有受变质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风化型、化学沉积型4类。铁矿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即贺兰山北段和中段地区、卫宁北山地区、香山地区、烟筒山地区。其中,贺兰山北段和中段地区分布王全口式海相沉积型铁矿,卫宁北山地区、香山地区和烟筒山地区分布照壁山式热液型铁矿和火山(顾家岘式)受变质型铁矿及茶梁子式风化壳型铁钴矿。铁矿的成矿期主要发生在中元古代长城纪、燕山期和第四纪3个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