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泻肺涤痰汤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纳入70例大叶性肺炎住院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泻肺涤痰汤治疗.疗程2周,分别记录2组发热持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影像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治疗天数及实验室指标等变化.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影像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治疗天数明显缩短,研究组血清降钙素原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泻肺涤痰汤治疗大叶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疗效显著,安全性和可行性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灌肠方对脓毒症初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脓毒症初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清热解毒灌肠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结果:治疗7d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灌肠方改善脓毒症初期患者症状较好,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肺祛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RP、WBC、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证属痰热郁肺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肺祛痰方中药汤剂,疗程为10d。结果:治疗组显控率63.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清肺祛痰方能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P〈0.05)。结论:清肺袪痰方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透疹汤保留灌肠治疗风热犯肺证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及对临床症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风热犯肺证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给予清热解毒透疹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CD_3~+、CD_4~+、CD_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炎性因子[核因子kappa-B(NF-κB)、白细胞介素-21(IL-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12%和85.3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热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体温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病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6天后,两组患儿CD_3~+、CD_4~+、IgA、IgG、IgM水平明显增加,研究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CD_8~+、NF-κB、IL-21水平明显下降,研究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解毒透疹汤保留灌肠治疗风热犯肺证手足口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为对照,采用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进行了两期6中心的507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两期临床研究的结果均表明:清肺口服液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P0.05):清肺口服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均未见明显的临床不良反应。结论:清肺口服液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辅助红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收集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住院患儿120例,选取热毒宁注射液辅助红霉素注射液联合治疗儿童MPP 60例作为治疗组,选取单一应用红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MPP 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西医症状积分变化,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症状改善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主症、体征完全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及总积分除咳时引痛、痰中带血、口干口苦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辅助红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应用红霉素注射液治疗组,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杨燕  闫慧敏  梁建卫  李瑞丽 《中医杂志》2008,49(11):1010-1012
目的 研究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 对114例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患儿进行证候学资料调查及统计分析. 结果 风热闭肺证和痰热闭肺证患儿在发热、痰壅、紫绀、舌象、脉率、精神方面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痰热闭肺证重于风热闭肺证;在恶风恶寒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热闭肺证重于痰热闭肺证;其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发热、痰壅、恶寒、紫绀、舌象、脉率、精神的程度可作为小儿呼吸道合肥病毒性肺炎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的主要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8.
陈秀慧 《新中医》2019,51(10):78-80
目的:观察加味五虎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痰热闭肺证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加用加味五虎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患者咳嗽、发热、喘促、肺部湿啰音和血常规复常时间,统计2组治疗前后痰热闭肺辨证候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热消退时间、血常规复常时间及咳嗽、喘促、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儿发热、咳嗽、咯痰、气急、肺部啰音、口渴等痰热闭肺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味五虎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痰热闭肺证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有效缩短病程,改善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喘嗽中医各证型的证候特点以及与客观指标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1年9月—2012年2月确诊为肺炎的住院患儿98例,按照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各证型的证候学特点,并分析其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小儿肺炎病程按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阴虚肺热证、肺脾气虚证逐渐延长(P0.01);患儿各证型WBC、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毒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风热闭肺证CRP升高明显。各证型PT、FIB、D-Dim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毒热闭肺证均较其他证型升高,且均高于正常值。结论小儿肺炎在证型分布上以痰热闭肺证最为多见;病程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毒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患儿炎症改变重,毒热闭肺证存在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6,(8):1035-1037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MPP)证属痰热闭肺证治疗中联合清肺止痉活血方及阿奇霉素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证属痰热闭肺证的MP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接受联合清肺止痉活血方及阿奇霉素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完成3周治疗后,治疗组CRP、ESR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肺止痉活血方联合阿奇霉素可有效的治疗小儿MPP痰热闭肺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五虎汤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选择小儿痰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加味五虎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研究组发热、喘息、咳嗽及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痰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应用加味五虎汤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能缩短症状及体征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清热解毒方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肺泡灌洗液中支原体病菌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诊断RMPP患儿90例,治疗过程中因故退出11例,最终入选7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阿奇霉素抗菌、糖皮质激素抗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解毒方中药。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2组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中MP-DNA基因拷贝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儿BALF中MP-DNA基因拷贝数变化明显,2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治疗RMPP可使患儿BALF中肺炎支原体病菌量减少,抑制患儿体内肺炎支原体或增强患儿肌体清除支原体功能可能是清热解毒方治疗RMPP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中医证型特点。方法以81例RMPP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临床表现,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分析各证型实验室指标特点。结果 81例患儿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咳嗽及肺部影像学异常,合并胸腔积液33例,肺不张12例,坏死性肺炎2例;63例患儿出现肺外合并症。中医证型分布:痰热壅肺证46例,肺脾气虚证15例,风热犯肺证12例,风寒袭肺证6例,阴虚肺热证2例。实验室指标中,白细胞(WBC)在正常范围,血沉(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imer)显著升高。风寒袭肺组病程最短,年龄最大;肺脾气虚组病程最长;肺脾气虚组CRP、LDH均低于风热犯肺及痰热壅肺组。结论儿童RMPP肺内外并发症常见,中医证型以痰热壅肺证为主,其次为肺脾气虚证;瘀血是贯穿儿童RMPP的重要病理因素;部分证型间病程、发病年龄、实验室指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中医证型、虚实辨证及相关因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确诊为小儿肺炎的358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中医证型、虚实辨证和WBC、hs-CRP及MP-IgM的分布规律。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规律:358例患儿中,风寒闭肺证7例(2.0%),风热闭肺证100例(27.9%),寒热错杂证66例(18.4%),痰热闭肺证183例(51.1%),毒热闭肺证0例(0%),阴虚肺热证0例(0%),肺脾气虚证2例(0.6%),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虚实辨证分布规律:358例患儿中,实证356例(99.4%),虚证2例(0.6%),虚实夹杂证0例(0%),各虚实辨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因素分布规律:小儿肺炎不同中医证型和虚实辨证的WBC、hs-CRP及MP-Ig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以痰热闭肺证和风热闭肺证为主,以实证为主;不同分型、不同中医证型的肺炎患儿的WBC、hs-CRP及MP-IgM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祛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瘀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2018年8月-2020年8月接收的86例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瘀肺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6).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清金化痰汤加减方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痰热郁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证候疗效与其在舌脉、发热、喘息、咳痰、咳嗽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在证候疗效方面,研究组临床控制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咳痰控制时长与起效时长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痰热郁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选取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病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金化痰汤治疗。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胸片片状阴影消散时间均快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疗效确切,在退热、改善咳嗽、咳痰症状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基于小儿肺炎文献的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1994-2006年(13年)国内有关治疗小儿肺炎的文献4861篇,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2篇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分析。将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相同但称谓不同的证名加以归类,按文献报道病例频数排序。结果:前10位的证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风寒闭肺、热邪闭肺、肺脾气虚、痰湿壅肺、肺胃壅热、阴虚肺热、毒热闭肺。结论: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是小儿肺炎实证阶段的常见证,约占总体的74.62%;肺脾气虚证、阴虚肺热证是小儿肺炎虚证阶段的常见证,约为总体的4.77%,占虚证总体的64.99%;变证发生的几率较小,占总体的0.47%。另外,小儿肺炎的中医临床证型命名繁多,证型不规范,不利于指导临床工作,亟需进一步规范中医辨证命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胱抑素C (Cys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的影响。方法:选取115例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CysC水平、NAP积分,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ysC水平及NAP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并自行缓解,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疗效较好,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CysC、NAP水平,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内外合治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内服中药以及拔罐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退热、止咳、肺部体征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内外合治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