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查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普遍受到重视。它既可显示心脏内结构,又能够检查心内膜赘生物额外回波及IE瓣膜的功能状态。我科自1986年12月至1997年12月对11例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儿进行了2DE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该院近10年来收治的2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儿。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占住院病儿的 0.23%,男女比例为2∶1。≤2岁者10例,>2岁者19例。两组患儿在病原学和预后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先天性心脏病是22例患儿的易患因素。金黄色葡萄球(13例)和草绿色链球菌(6例)是最常见的病原菌。6例病变存在于修复后的瓣膜上。结论: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治疗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它仍为一种严重的疾病。年龄小于2岁、致病菌为金葡菌、经历瓣膜手术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对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50-1993年间92例尸检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病史,其中误诊、漏诊40例(43.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Osler提出“恶性心内膜炎”至今已有一百余年,但心内膜炎一直是临床和基础各领域中饶有兴趣而又棘手的问题。抗生素的问世降低了它的病死率和发病率。但是,近二十年来,由于心脏外科的发展,各种侵袭性导管的广泛应用以及重危儿存活率的提高,使小儿心内膜炎的发病率又有所上升。目前,将心内膜炎分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E)和非感染性心内膜炎(NIE)二大类。前者又分为细菌性心内膜炎(BE)和非细菌性心内膜炎(NBE)。IE中,细菌性约占95%,真菌性约占5%,其它立克次体、病毒及衣原体总计不及1%。本文拟对近年来欧美在小儿IE方面的一些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陈树宝孙锟郝名华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IE)的诊断迄今仍比较困难,也直接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可以无创伤性地显示心脏内结构,同样能够显示心内赘生物及IE时的...  相似文献   

6.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运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策略对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4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研究因素包括性别、原发病、感染部位、培养结果 、并发症、治疗措施等16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46例)占同期住院患儿总数的0.78‰,其中40例有心脏疾患,左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比右侧高.24例血培养阳性,1例赘生物菌培养阳性,总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4%.在25例阳性结果 中,革兰阳性菌15例,其中常见病原菌为α-溶血性链球菌;革兰阴性菌7例;真菌3例.46例患儿治愈40例,死亡6例.Logistic回归模型示与死亡有关的因素包括血培养阴性(OR=25.127,95%CI为1.110~363.236)、血液疾病(OR=28.620,95%CI为2.261~354.448)和多器官功能衰竭(OR=19.843,95%CI为0.786~221.754).结论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以α-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左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比右侧高.血培养阴性、血液疾病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心内膜炎3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1983年-1993年收治的32例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以下简称IE)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诊断分析,发现IE病原菌半数为白色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其临床特点有先心病组与非先心病组不同,超声心动图检查(ECHO)的阳性率为73%,且显示赘生物形成部位与基础疾病的血液动力学异常有关,ECHO、血培养、心脏杂音的变化诊断阳性率并非一致,与多种因素有关。确定了ECHO在IE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为威胁小儿健康的严重疾病,早期诊断较困难,漏诊、误诊率甚高。现回顾我院1980~1991年收治的IE患儿53例,院内外漏诊、误诊23例,占43.4%,现对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儿科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IE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IE的临床特点也在发生变化,使得IE的诊断及处理面临新的挑战.2001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提出小儿IE的诊断标准(试行)[1].经过临床实践证明,上述试行标准对IE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以前的诊断标准[2].近年来国外已有多项新的IE诊断、治疗及预防指南发表[3-7],但内容不尽相同.小儿IE的临床表现及病程,因病原微生物、患者年龄、有无基础心脏病及并发症等而异,临床处理只有多学科(小儿心脏内、外科、感染病科、微生物学及临床药学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才能进一步提高诊治效果.为了有助于IE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根据国内临床经验,并参考国外IE诊断治疗指南,达成专家共识,制定了"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及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确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1例,对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胸部CT、病理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该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初期临床表现与其他社区获得性肺炎表现并无特殊之处,初期通过血细菌培养及肺CT表现方面辅助其诊断,并且逐渐出现其他脏器的并发症,如关节疼痛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常致肺组织坏死、空洞形成。但由于血培养阳性率较低,所以很多临床症状相符,但并未得到病原学检查支持。  相似文献   

11.
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举办的第十七届全国小儿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将于2012年6月13~16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征文内容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 "2009年全国小儿心血管疾病学术论坛暨全国儿科主任诊疗技术高研班" ,将于2009年6月5-8日在北京举办.本论坛由知名教授杜军保、韩玲、黄国英、李渝芬、孙锟作为大会主席并主持会议.将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学进展、超声诊断、介入治疗进展;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长Q-T综合征、心律紊乱的治疗进展;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儿童晕厥的临床进展;川崎病的诊治;儿童血脂紊乱等作专题报告.本论坛将对小儿心血管疾病学术研究进行交流,特向广大儿科医师征集有关小儿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3.
由《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举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小儿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9月22~24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征文内容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14.
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与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12年收治的8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83例患儿,男53例、女30例,平均年龄(6.8±4.6)岁,临床特征以发热(77.1%)、轻中度贫血(71.1%)、C反应蛋白升高(67.5%)、红细胞沉降率增高(60.2%)、白细胞增高(47.0%)为主;出现栓塞症状20例(24.1%);血培养阳性56例(67.5%),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链球菌属及葡萄球菌属占89.3%;万古霉素等敏感抗生素治疗有效;超声检查检出赘生物68例(82%)。55例(66.2%)患儿接受心脏手术,最终死亡7例(8.4%)。结论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变迁,缓症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为主要病原菌,需万古霉素等敏感抗生素治疗;心脏超声检出赘生物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感染性心内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s,IE)是指心脏瓣膜、心内膜或血管内膜的炎症,多发生在有先天或后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但亦可发生在心脏正常者。心血管手术后,尤以有人工瓣膜或心内补片者更为易发。IE是小儿常见心脏病之一,近20多年来IE在小儿有明显增加趋势,其原因可能为: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诊断并治疗的3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特点、心脏基础疾病、赘生物分布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的检出率为75.76%。具有先天性心脏基础疾病的比例为93.94%。赘生物主要位于反流的瓣膜,占63.64%,其次为植入的人工材料、缺损处分流及血流冲击处等。手术结合足疗程的抗感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血培养阳性率高,且多发生于具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儿。早期彻底的手术治疗联合全程抗感染治疗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届儿科大会心血管专业有特邀报告8篇,分会发言52篇,墙报120篇.内容涵盖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川崎病、风湿性心脏病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小儿心血管疾病,其中有关先心病的研究内容最多.  相似文献   

18.
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且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疾病。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内皮损伤及菌血症的发生导致了IE。怀疑IE时应进行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确诊断。IE需联合应用杀菌类抗生素治疗,对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需及时手段。具有高危因素的患儿进行侵入性操作前采取预防性的药,疗效地减少I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高原地区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儿科一种不常见的心脏疾病,病死率高。本文对近11年来我院收治的青海高原小儿IE40例临床及其中4例尸解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本地区小儿IE的临床特点。 资料与方法 一、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均符合下列条件:器质性心脏病者不明原因的脏器栓塞或发热1周以上,或原来心脏正常者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具有新出  相似文献   

20.
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功能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观察很有价值,我们在正常小儿超声心动图测量及左心功能测量文献报告的启示下,1987年曾报导了超声心动图对小儿肺炎合并心衰者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