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梳棉机刺辊下加装梳针分梳板、锯齿分梳板对涤纶纱毛羽的影响.用YG172型纱线毛羽仪对隔距为0.3 mm、0.5 mm和1.0 mm时梳针分梳板和锯齿分梳板加工涤纶纱时2 mm和3 mm及以上毛羽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两种分梳板均在隔距为0.3 mm时最有利于毛羽的减少.两种分梳板对比,总体上以加装梳针分梳板更有利于减少涤纶纱毛羽.  相似文献   

2.
梳针分梳板对纤维长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鹏子  张明光  王兰 《纺织学报》2008,29(11):39-43
为探讨梳针分梳板对生条中纤维长度的影响,用AFIS单纤维测试仪,对在梳棉机刺辊下分别加装梳针分梳板和锯齿分梳板时在不同分梳板隔距、刺辊转速、道夫转速条件下所加工的生条进行长度检测。实验结果显示:与锯齿分梳板相比,梳针分梳板分梳效果更柔和,总体上更有利于减少纤维的损伤(尤其是在小隔距的条件下);与加装小漏底相比,总体上刺辊下加装分梳板有利于生条中纤维长度分布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研究梳针分梳板隔距变化对棉纱质量的影响。在梳棉机刺辊下分别加装了梳针分梳板和小漏底,梳针分梳板与刺辊隔距分别为0.3mm、0.6mm、0.9mm、1.2mm、1.5mm,对不同隔距下纺成的棉纱进行了强力和条干的检测。结果表明:梳针分梳板隔距为0.6 mm和0.9 mm有利于成纱强力的提高;梳针分梳板所有工艺成纱强力总体上均优于小漏底工艺;梳针分梳板隔距为1.2 mm有利于成纱条干的改善,梳针分梳板采用小隔距对于成纱条干的提高是不利的。认为:梳针分梳板隔距为0.9 mm~1.2 mm总体上更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改善,此次试验以1.2mm隔距为最优。  相似文献   

4.
梳针分梳板对杂质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明光  孙鹏子  王兰 《纺织学报》2008,29(5):110-113
 为研究梳针分梳板对去除生条中杂质的影响,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仪对梳棉机刺辊下加装梳针分梳板、锯齿分梳板和采用小漏底在不同隔距、刺辊速度、道夫速度条件下所加工的生条进行杂质检测。结果显示:梳针分梳板去除杂质能力不如锯齿分梳板,梳棉机刺辊下采用加装小漏底比加装梳针和锯齿分梳板更有利于杂质的去除;锯齿分梳板所加工生条的异物率(VFM)要好于梳针分梳板,小漏底方案比梳针和锯齿分梳板方案都好;梳针分梳板所加工生条的杂质平均直径略大于锯齿分梳板,小漏底所加工生条的杂质平均直径比分梳板大。  相似文献   

5.
梳针分梳板对棉结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鹏子  张明光  王兰 《纺织学报》2008,29(10):34-38
为研究梳针分梳板对棉结去除的影响,用AFIS单纤维测试仪对梳棉机刺辊下采用梳针分梳板、锯齿分梳板、小漏底在不同加工条件下所加工的生条进行棉结检测,结果显示:1)在隔距较小范围内,梳针分梳板去除棉结和SCN能力更强一些;2类分梳板去除棉结和带籽屑棉结(SCN)能力都比加小漏底方案要好。2)在隔距较大的条件下,锯齿分梳板去除棉结能力要强于梳针分梳板,分梳板去除棉结能力不如小漏底。分梳板和小漏底对SCN的去除随原料不同而有所差异。3)在小隔距条件下,锯齿分梳板所加工生条棉结直径稍大,在大隔距条件下,梳针分梳板所加工生条棉结直径稍大;和小漏底相比,分梳板所加工生条棉结直径略小。  相似文献   

6.
梳棉机预分梳对梳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梳棉机后罩板处加装带有固定盖板的吸风装置,在刺辊下采用只加小漏底、锯齿分梳板和小漏底、梳针分梳板和小漏底三种配置,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刺辊不同速度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当刺辊预分梳加强时,附加吸风装置排除短绒和杂质的能力加强,生条和成纱质量也有所提高,其中,刺辊速度采用1080r/min时,加装锯齿分梳板优于加装梳针分梳板,刺辊速度采用1470r/min时,加梳针分梳板优于加装锯齿分梳板,试验还证明,梳针分梳板对于减少杂质破碎有利.  相似文献   

7.
梳棉机去除杂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用乌斯特AFIS单纤维测试仪对在不同道夫速度条件下梳棉机采用梳针刺辊与锯齿刺辊,不同刺辊速度条件下梳棉机刺辊下采用梳针分梳板加小漏底和锯齿分梳板加小漏底的生条杂质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锯齿刺辊对粒杂去除要好于梳针刺辊,而梳针刺辊对尘杂去除要好于锯齿刺辊,从去除杂质总数来看,以梳针刺辊为好.梳针分梳板在避免杂质破碎、减少生条杂质和异物率方面好于锯齿分梳板.  相似文献   

8.
探讨梳棉机分别加装梳针分梳板、锯齿分梳板对涤纶纱质量的影响.分别对两种分梳板在四档隔距条件下所纺T 14.3 tex纱的条干和单纱强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梳针分梳板隔距为0.3ram时,涤纶纱的条干和细节改善较好;隔距为0.5 mm时,涤纶纱的粗节和强力改善较好;隔距为1.0 mm时,涤纶纱棉结改善较好.锯齿分梳板隔距采用0.7 mm时,有利于成纱条干、单纱强力和常发性纱疵的改善.在刺辊下加装两种分梳板相比,锯齿分梳板更有利于提高涤纶纱的质量.几种方案中,以锯齿分梳板采用0.7 mm隔距方案最有利于涤纶纱总体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梳针分梳板对未成熟纤维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明光  郭欣  王兰 《纺织器材》2008,35(2):28-31
为了研究梳针分梳板对未成熟纤维去除效果的影响,用USTER AFIS测试仪对梳棉机加装梳针分梳板、锯齿分梳板、小漏底在不同隔距、刺辊速度、道夫速度等生产条件下,所加工生条进行未成熟纤维含量检测,结果显示:①梳针分梳板去除未成熟纤维的能力不如锯齿分梳板;②加装小漏底对未成熟纤维的去除,不如锯齿分梳板,而比梳针分梳板稍好一些;③加装梳针分梳板时生条纤维成熟度比最小;④加装梳针分梳板时生条纤维细度最细.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分梳板工艺对生条质量的影响,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系统对两档刺辊速度、三种不同刺辊与刺辊下分梳板隔距条件下所加工的生条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刺辊下加装分梳板能提高生条中纤维平均长度,有利于减少短绒;在大多数情况下,加装分梳板能减少生条中的棉结和带籽屑棉结,但对杂质去除不利;在刺辊采用820 r/min速度、刺辊与分梳板采用1.0 mm隔距时,有利于全面提高生条质量.  相似文献   

11.
梳棉机加装后固定盖板及棉网清洁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敬党 《纺织导报》2006,(12):54-56,58
文章对梳棉机加装后固定盖板及棉网清洁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探讨。梳棉机加装后固定盖板及棉网清洁器对生条和成纱质量是有利的,而且同时加装效果更佳;后固定盖板的隔距一般来说应与后罩板和锡林的隔距相关联,对于国产A系列梳棉机,后固定盖板隔距一般采用0.5~0.6mm;后固定盖板的根数一般为2~6根(以3~4根居多),不宜过多。  相似文献   

12.
罗建红  冉隆奎 《纺织器材》2003,30(2):8-10,17
分析了附加分梳板针布齿条按分梳作用配置时产生的凝聚效果,提出了附加分梳部件的针布齿条前斛应根据刺辊与锡林转速而定,转速高,针布齿条前角可大,转速低,针布齿条前角宜小。指出附加分梳板增强了分梳效果,减少了弯钩纤维,提高了生产中纤维的伸直度,减少了牵伸不匀,从而提高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3.
费青 《纺织器材》2005,32(4):15-17
系统分析了新型短针式刺辊、分梳板、固定盖板和针辊(气流纺)等分梳件的应用效果,证明短针式分梳件明显优于齿条式分梳件,可以提高梳理质量,建议在高产梳棉机上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结合梳理机发展历程,对不同结构的给棉单元进行了分类、归纳.简要分析了各种给棉单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费青 《纺织器材》2007,34(4):7-11
为了满足梳棉机高产高质对梳理度的要求,系统分析了分梳板、前后固定盖板的作用效果,并通过试验说明适当扩大梳理面积和加装分梳板、固定盖板等措施可以增加分梳,以弥补梳理速度加速后梳理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张济华 《纺织器材》2006,33(Z1):14-18
介绍了梳理度的不同定义和不同的计算公式、梳凝算式的创建过程和运用方法,指出分梳、转移和除杂作用是梳棉机的关键功能,并举例说明控制产质量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对不同纤维梳理性能的客观评价,从纤维状态出发阐述梳理性能内涵,从材料物理性能入手探究梳理性能与纤维特性的关联。提出梳理性能是纤维分离维、集束维、伸直维和梳断维 4 个维度的有机组合;借助仪器测试获取 20 种纤维的物理性能参数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与 4 个维度相对应的主因子,并验证了其可靠性。结果表明:分离维、梳断维、伸直维与梳理性呈正相关,集束维与梳理性呈负相关;以主因子累积贡献率为权重,建立梳理性指数的计算模型,实现对不同纤维梳理性能的水平评价,梳理性指数越大越有利于梳理;提出纤维梳理性分类模型,建立从易到难 5 种类型分类方案,该方案与梳理实践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杨锁廷 《纺织器材》2003,30(3):15-18
分析了毛纺精梳机的梳理过程,重点阐述了影响圆梳的各种因素,并提出选择参数时应考虑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黄锡畴  王庆球 《纺织器材》2001,28(3):155-157,162
从高产梳棉机及与之配套的梳理器材等多方面入手,介绍了环锭纺梳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认为采用新型针布、提高刺辊-锡林速度、刺辊下采用齿条分梳板、回转盖板反转、锡林前后用固定盖板以及采用清梳联和先进的自调均匀整机构等各项新技术,对老厂设备改造、提高纺纱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结合新型梳棉机的发展 ,对梳棉机喂入部分的改进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