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了解贵州省新毕业本科男护士就业、离职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离职意愿量表对贵州省4所护理本科院校2017年毕业的184名新毕业本科男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参与调查的184名新毕业本科男护士中,44名目前未从事护理工作,流失率达23.9%,仅有140名目前在从事护理工作,离职意愿量表得分为(17.16±3.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选择、心仪科室与否、科室人文关怀情况和职业打算对新毕业本科男护士离职意愿得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目前贵州省新毕业本科男护士流失率较高,在医院工作的男护士也表现出较高的离职意向,专业选择、心仪科室与否、科室人文关怀情况和职业打算对新毕业本科男护士离职意愿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职业自我效能在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职业认同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教育者提高本科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护理学院57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问卷、职业自我效能量表、人文关怀量表及职业认同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职业自我效能得分为(92.74±14.14)分,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为(168.53±21.52)分,职业认同得分为(60.41±10.87)分,职业自我效能在人文关怀能力与职业认同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166,占总效应的81.8%。结论:本科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在人文关怀能力及职业认同间有部分中介效应,管理者可通过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增强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升其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组织支持感与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护士职业认同水平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便利抽取泸州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在职护士330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和组织支持感量表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组织支持感平均得分为(49.53±9.95)分,职业认同平均得分为(105.64±16.60)分,组织支持及各维度与职业认同及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不同月收入满意度、科室、职务、家庭成员支持态度、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护士职业认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甲医院护士职业认同影响因素有:年龄、是否为专科护士、家庭成员支持态度、聘用方式、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总体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调整R~2=0.643,F=27.642,P0.01),其中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年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三甲医院护士组织支持感和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以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护士组织支持感以提高助于职业认同水平,稳定临床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男护士自我效能感和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提出改善男护士自我效能感和职业价值观的理论对策。[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通过网络调查271名来自全国不同省份男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价值观情况。[结果]271名临床男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总分为26.28分±5.67分,职业价值观总分为58.79分±12.78分,各维度得分最高为个人价值(25.30分±5.46分);男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价值观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528,P=0.000)。[结论]临床男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职业价值观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护理教育者应加强在校男护生的技能学习,护理管理者应在科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鼓励男护士多参与各项活动,以帮助男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男护士职业认同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调查表及<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随机抽取广州市"三甲医院"11所中的125名男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男护士职业认同得分( 99.89±16.26),其职业认同在家人态度、是否在意愿科室工作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广州市"三甲医院"男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增进家人对其从事护理工作的理解及尊重其择业等有助于提高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对某三甲医院30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选取t检验分析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75份,有效回收率为95.49%。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15.47±19.0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职称、科室的人文关怀氛围、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相关培训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士性别、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职称、科室的人文关怀氛围、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相关培训是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处于一般水平,尚待提高。护士性别、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职称、科室的人文关怀氛围、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相关培训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并讨论提升对策。方法选择医院口腔门诊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职的护士60名,采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职业认同量表评价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及职业认同水平。根据人文关怀品质评分分组,品质差组42名,品质优良组18名。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口腔门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并据此确定提升对策。结果口腔门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评分为114.35±20.43分,职业认同水平评分为102.43±18.4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口腔门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学历、职称、人文关怀教育经历、职业认同(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文关怀品质独立危险因素有人文关怀教育经历、一致感、患者和组织影响感(P<0.05)。结论口腔门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有人文关怀教育经历、一致感、患者和组织影响感,护理管理者应加强人文关怀教育,强化护理职业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了解儿科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执业认同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对190名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科护士职业认同得分为(97.18±2.35)分,职称、月收入、夜班次数、自我效能感是儿科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科护士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应根据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提高儿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心血管科护士职业认同水平现状。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北京市116名心血管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心血管科护士职业认同得分为(115.05±17.33)分;7个维度得分中自我效力感得分最高,为(6.21±0.79)分,组织影响感得分最低,为(4.20±1.36)分。不同年龄、护龄、科室和职称的护士之间,职业认同感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心血管科护士职业认同水平相对较高,护理管理者应注重监护室的人员配置,重视对年轻护士、护龄短及职称低的护士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安徽省男护士职业获益感现状,并分析其与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感的相关性。方法 2019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400名男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获益感量表、心理资本量表、职业倦怠感量表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安徽省400名男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34.48±17.48)分,心理资本总分为(101.04±20.39)分,职业倦怠感总分为(45.09±14.51)分。是否获得专科护士证书、是否值夜班、是否参与危重患者护理及参加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是否兼任质控、临床教学、科研的男护士,其职业获益感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职业获益感总分与心理资本总分、职业倦怠感总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67(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专科护士证书、夜班、参加危重患者护理、职业倦怠感水平、心理资本水平是男护士职业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医院管理者可从男护士职业获益感主要因素着手,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其在职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职业自我效能感对护士职业怠倦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各科室100名女性护士的相关资料。结果干预后病房、急诊科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均明显比干预前高( P<0.05);干预前不同科室护士工作倦怠量表三个维度得分结果表明均属于高度倦怠。干预后病房、急诊科护士工作倦怠量表三个维度得分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 P<0.05);ICU护士工作倦怠量表中的个人成就得分和干预前之间的差异显著( P<0.05);不同科室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倦怠量表中的情绪枯竭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r=-0.147,P<0.05),和个人成就感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0.489,P<0.01)。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中提升护士的职业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降低护士职业怠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现状,并分析其与护士长人文关怀行为的相关性,为降低新护士转型冲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3-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贵州省15所三级综合医院工作2年内且正在进行新入职培训的112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护士长给予护士人文关怀行为量表、新护士转型冲击量表等对其调查。结果 新护士转型冲击总分为(89.93±24.76)分,护士长给予护士人文关怀行为总分为(98.58±22.92)分;不同性别、第一学历、职称、轮转压力以及第一志愿是否为护理学专业的新入职护士,其转型冲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长人文关怀行为与新护士转型冲击呈负相关(r=-0.294~-0.469,均P<0.01)。职称、第一志愿是否为护理学专业、轮转压力、护士长人文关怀行为是新护士转型冲击影响因素(P<0.01),共解释总变异的48.7%。结论 新入职护士转型冲击处于较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管理中,改善新护士入职培训主观体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专业典范对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12月选取辽宁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习的144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护生专业典范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共发放14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144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问卷总分为(60.82±10.86)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总分为(138.85±22.53)分,专业典范量表总分为(76.56±12.3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校期间是否获得过奖学金、就业意向是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t=2.540,F=8.129;P<0.05)。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专业典范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护生职业认同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值为0.446~0.623,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业意向、制定规划及专业典范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职业认同46.7%的变异。结论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待提高。高校和实习医院可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引导护生制定职业规划,通过提高临床老师的专业典范作用来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实习期本科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临床实践行为、职业认同现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自评量表和职业认同问卷对202名实习期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期本科护生专业自我概念得分为(81. 86±9. 98)分,临床实践行为表现得分为(160. 00±24. 53)分,职业认同得分为(57. 29±11. 51)分。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职业认同得分高于因其他原因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P0. 05)。回归分析显示,满意度、临床实践行为表现、技能和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是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73. 5%。[结论]实习期本科护生专业自我概念、临床实践行为表现与职业认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展护士素质教育工程前后护士对职业认同的差异,分析可能存在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护士执业认同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143名护士在开展护士素质教育工程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开展护士素质教育工程后护士职业认同感部分维度的分值高于开展前护士职业认同感水平。不同学历的护士在组织影响感和患者影响感两个维度中职业认同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科室因素影响对护士在一致感、自己决定感、组织影响感和患者影响感这4个维度的职业认同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职业认同的特点,结合本研究的结果,针对不同护士学历的护士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并优化科室内涵,提高护士满意度,有效地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和情绪智力的现状并分析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河南省某精神病院289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以一般情况调查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情绪智力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为(167.49±18.16)分,情绪智力得分为(112.58±12.30)分,情绪智力总分与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呈正相关(r=0.466,P0.001),调控自我情绪、情绪利用、调控他人情绪是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工作年限、性别共同解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变异度的35.2%。结论 :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和人文关怀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护理管理者应运用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提升护士情绪智力,进而营造良好的医院和科室人文护理氛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山东省潍坊市男护士职业认同及离职意愿现状,了解男护士职业认同及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男护士职业规划辅导与职业认同及离职意愿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索提高男护士职业认同,降低离职意愿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13所二、三级医院男护士为研究对象,以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认同调查量表及护士离职意愿量表为工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潍坊市177例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潍坊市男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12.36±19.58)分,各维度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为职业挫折应对(3.86±0.68)分,职业自我反思(3.86±0.73)分,职业社会支持(3.83±0.68)分,职业认知评价(3.66±0.72)分,职业社交技能(3.62±0.70)分。离职意愿总分为(13.03±3.80)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过职业规划辅导是男护士职业认同及离职意愿的共同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是否接受过职业规划辅导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结论潍坊市男护士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离职意愿较高。用人单位应定期对男护士进行职业规划辅导,以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减少离职意愿,稳定男护士队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入职护士应具备的共情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人文关怀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将某三甲综合医院2015年度新聘护士92名纳入研究,在岗前培训前应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进行现状调查,并从中抽取8名护士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新护士共情能力总体属中等水平(3.41±0.07)分,观点采择(3.21±0.09)分更是薄弱点;影响新入职护士共情能力的因素包括性别、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所读院校有无开设人文课程3个方面.结论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新护士共情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提示护理院校、教学医院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护士共情能力培养,其中男护士、缺乏职业兴趣者为重点培养对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海口市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分析影响专科护士职业认同状况的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海口市全部三级甲等医院内的198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中文版。结果 :专科护士职业认同得分为(5.70±0.62)分,各维度标准化得分由高到低为:自我决定感、组织影响感、有意义感、自我效力感、患者影响感、把握感、一致感;各领域专科护士职业认同得分在5.23~6.20之间;职务、性别、岗位津贴、专科领域、继续教育、学术交流、发表论文情况进入回归方程,联合解释总变异量的35.8%。结论 :海口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专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处于较高水平。其中自我决定感得分最高,一致感得分最低。不同专科领域的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有差异。重症专科领域的专科护士职业认同高。护士长、男性、有岗位津贴、重症专业、参加继续教育及学术交流、有发表论文的专科护士职业认同感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男护士的职业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及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对202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护士职业态度总体得分为(4.84±1.16)分,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满意度、工作负荷、是否轮值班是男护士职业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以不同的影响因素为基础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男护士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