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随着IEC61850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的出现和运用。虚端子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在传统变电站基础上去理解变电站SCD配置文件,虚端子的配置直接影响变电站的安全运行。针对虚端子的漏接、错接,提出一种实用的、直观、快速有效的智能变电站全站配置SCD文件合法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对多VLAN交换技术支持的局限,提出在IP网络中多VLAN交换情况下的物理拓扑发现算法.该算法依据多子网属性提出一些判断多子网内设备端口互连的定理,首先排除那些不可能直接相连的端口集合,然后再对可能相连端口集合进一步筛选处理,直至可以确定最终相互连接关系的端口结合,最后得出网络拓扑结构.结合文中给出的拓扑连接图对算法进行推导,推导结果表明了这种新的拓扑发现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在文中给出的网络连接图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3.
无线体域网(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WBAN)的信道特性对于传输速率、传输质量以及连接鲁棒性有很大影响.当前的研究主要是假设人体处于理想状态(静止状态)时的信道特性,这与实际情况中的动态信道不相符合,理想状态下的信道特性也不能反映人体真实的信道特性.为了使WBAN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建立了步行和跑步两态三维成年男性的人体动态模型,在人体不同部位部署传感器节点模拟无线信道,并在适当部位引入转发节点,在2.4 GHz时计算对比不加转发节点和加入转发节点对动态信道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人体姿势变化对无线信道特性有很大影响,姿势变化幅度越大对信道特性的影响越大;基于转发节点的信道路径损耗要小于未进行转发的信道路径损耗,合理部署转发节点的位置能极大改善人体处于动态环境下的信道特性,提高通信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线Mesh网络缺乏对域间移动切换支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无线Mesh网络域间无缝切换技术,降低切换时延,实现无线Mesh网络域间的无缝切换.通过对STA物理地址与IP地址的绑定,设计地址对应关系表和路由算法,并在源MAP与目标MAP建立缓存机制,保存切换过程中的通信数据包,实现在无线Mesh网络域间的有效切换.通过网络设备的缓存策略与新的算法寻址机制,减少STA在切换过程中的压力,有效降低了切换过程的丢包率,实现Mesh网络域间的无感知与快速切换.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经济步伐的推进,我国的电力事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本文就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接地铜排敷设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目前无线远程抄表系统几种实现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蓝牙技术和GPRS技术实现的远程无线抄表系统并且给出了系统总体结构,说明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及作用,最后详细介绍了软、硬件的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主要采用以太网组网,但是以太网技术本身具有路径唯一、交换过程不可控等缺陷,极大限制了过程层网络可靠性提升.为克服以太网组网技术缺陷,提出建立基于多链路透明协议(transparent interconnection of lots of links,TRILL)技术的过程层网络.首先,构建简单TRILL网络模型并深入分析TRILL技术原理和通信模型;其次,建立基于TRILL技术的过程层网络组网方案并分析TRIL组网方案的优势;最后,通过OPNET仿真软件构建实验平台,进行TRILL技术组网方案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RILL技术的过程层组网方案具有流量合理、拓扑收敛快等优势,展现出较强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企业网络优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所在,为企业组建一个安全高速与可扩展的网络系统来实现内部信息的共享与传输,适应现代化办公的需求,企业无限局域网的建设必不可少。介绍了无线局域网技术标准,分析了无线局域网方案规划设计原则、规划步骤,探讨了组网方式,提出了一个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于ZigBee技术的低功耗无线抄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ZigBee技术解决了无线抄表系统功耗过大的问题,并给出了低功耗方案的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该方案将电池的使用寿命由原来的不到30 h提高到超过一年,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目的,介绍了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的基本架构及工作方式,总结了RobuNet无线组网技术的特点,并为此项新型技术的成果应用做出了评估与设想。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智能变电站的特点,提出采用双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作为某新建智能变电站的网络构架;依据VLAN技术与传输协议,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等级、兼顾设备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VLAN划分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缓解了大量报文传输造成的网络压力,避免了网络风暴的产生,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对今后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结构选型和VLAN划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当前校园无线网的基本情况,从多角度说萌了无线网络的重要性,详细分析了校内无线网络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智能家居改变传统了的家居生活模式,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详细阐述了利用ARM处理器、GPRS模块、无线传感器模块和功能模块构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利用智能变电站信息共享优势,提出了基于电流差动原理的站域后备保护方法,并开发了符合IEC 61850标准的智能变电站站域后备保护装置.为了验证站域后备保护装置的工作性能,提出了基于RTDS的全数字化保护测试系统方案.通过搭建变电站仿真模型,并配置GTNET-SV和GTNET-GSE模块,完成了站域后备保护装置的闭环测试.针对变电站正常运行、站内故障及站外故障等不同工况,测试了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和动作时间,其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水下声学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受到干扰情况下的性能,介绍了影响网络性能的相关干扰因素,设计了物理层水声通信干扰模型,建立了基于频率相关的路径损耗和Ricean衰减的信道模型,研究了可作为网络连通标志的覆盖范围、端到端帧误差概率、功率和带宽需求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节点受同层其他节点通信干扰下的网络性能。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模型的可行性。实验数据表明,通过优化通信工作功率和节点密度,能够确保网络正常运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导航、电子技术、隐身涂层等科学领域的发展,武器装备的电子化、隐身性能不断提高,传统探测手段如雷达探测,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研究和发展新的探测系统,对飞行目标进行有效探测.设计了基于电场探测与无线组网的带电飞行目标探测系统,系统通过无线组网的探测节点对带电飞行目标进行全天候监测,并通过组网定位算法对目标进行定位,探测信息为指控中心的作战决策提供支撑,可以及时下达指令给作战系统对目标进行打击拦截.通过理论与试验结果分析证明了探测系统的可行性,并且系统弥补了传统雷达探测手段对于隐身目标探测的不足,对于提升防空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保障我方的信息优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IETF关于NGN网络中会话业务穿透NAT技术的各种草案,结合网络的实际情况,对目前SIP业务开展可以使用的几种NAT穿越技术和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种结合SIP协议扩展和MIDCOM协议构架的方法,解决了由于传统NAT/FW设备不支持SIP协议,而造成的私网内SIP终端同Internet上的SIP终端之间业务无法互通问题.通过用SIP信令建立的语音会话仿真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标称容量的基本分析原理,研究了矿井带状应急救援无线Mesh网络在不同路由方式下的链路预期流量与不同射频接口配置下的瓶颈冲突域分布情况,进而提出了矿井带状应急救援无线Mesh网络的标称容量模型.基于所提出的模型,仿真分析了射频接口数目、信道分配方式、路由方式以及MeshAP节点数目与网络部署距离对矿井带状应急救援无线Mesh网络标称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利用矿井带状应急救援无线Mesh网络数据流的汇聚特点,缩小了瓶颈冲突域的搜索范围,降低了标称容量分析的计算复杂度,为矿井带状应急无线Mesh网络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TPMS)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一些高可靠性、低功耗等标准要求,从可靠性与功耗入手,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该系统中,在硬件方面借助MPXY8020A传感器和MC68HC908RF2发射处理芯片来提高信号传送的可靠性,软件方面采用断续发射方式降低系统功耗。经测试,系统连续运行40min,通信稳定可靠;系统能耗低,发射模块每秒功耗10μA,锂电池全天候工作可运行2.5年,能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0.
在P2P网络结构中,提出一种基于主题划分的搜索策略(TONS),该策略基于主题将网络中的节点层次化、形成叠加网络.具体查询算法包括基于DHT的非结构化P2P网络和基于主题划分的叠加网络搜索索引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包含相似主题的节点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够确保将搜索局限在仅与查询主题相关的节点子集中.该策略为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的P2P系统提供了一种可满足复杂查询条件、部分匹配搜索数据要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