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疆托里县吉尔吾沙克金矿床位于环庙尔沟岩体成矿带西段,是近年来西准地区发现的有较大成矿潜力的金矿床之一。通过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鉴定、X-ray衍射分析、能谱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等;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赤铁矿、黄铁矿、石英和绿泥石。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可见少量银金矿、金碲矿、金硒银矿。金的嵌布状态有包裹金、裂隙金和晶间金3种类型。矿石中自然金主要为显微微粒金(0.2~20.0 μm),占97.34%,其次是显微细粒及以上金颗粒(>20 μm)占2.66%。尽管显微细粒以上金数量不多,但对矿石品位和资源量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库德尔特金矿床是近几年在东昆仑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金矿床,共圈定金矿体13条,长25~300 m,平均厚度0.84~17.27 m,矿体形态复杂,呈脉状、透镜状、囊状,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自然金、闪锌矿、方铅矿等。由于矿床工作程度较低,仅个别学者对金矿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对金的赋存状态研究更是未涉及到。库德尔特新发现的独立金矿体,具有独特的成矿特征和重要的找矿指示意义,厘清矿床成因和金的赋存状态,对矿床今后的勘查工作及矿石选冶具有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运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和方法,对矿石矿物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库德尔特金矿石主要可分为铅锌银金复合金矿石和独立金矿石两类,两者金矿物均为自然金,赋存状态均以粒间金为主,含少量裂隙金,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自然金的粒度以微、细粒金为主,粒径多为3~20μm。根据矿石特征、金的赋存形态,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认为:库德尔特独立金矿的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铅锌银金矿的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他们同属于与中三叠世花岗闪长岩活动有关的矽卡岩型-热液型Cu-Mo-Pb-Zn-Au-Ag...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4):551-553
广西龙胜大地金矿是桂北地区的剪切带型金矿床,具有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两种矿石类型。通过该矿矿物组成和金赋存状态研究,初步查明两种类型的矿石具有相同的矿物组合特征,但石英脉型金矿石中的金矿物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赋存于石英脉中,少量赋存于黄铁矿和毒砂中。构造蚀变岩型矿石中金矿物主要赋存于黄铁矿及少量毒砂中。两种矿石的金均以自然金为主,少量为银金矿,颗粒一般小于100μm,大部分为20~50μm。  相似文献   

4.
勉略宁地区为南秦岭重要的内生多金属矿集区,位于该区的陕西宁强某金矿矿石属于硅化千枚岩型,通过对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结构构造,重要矿物的粒度、形态及嵌布关系等工艺矿物学研究,确定该矿床矿石矿物组成简单,主要为黄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钠长石、绢云母等;自然金形态多样,属于中粗粒型金矿石,且多分布在矿物粒间。这一研究结果为选矿工艺研究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4):551-554
广西龙胜大地金矿是桂北地区的剪切带型金矿床,具有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两种矿石类型。通过该矿矿物组成和金赋存状态研究,初步查明两种类型的矿石具有相同的矿物组合特征,但石英脉型金矿石中的金矿物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赋存于石英脉中,少量赋存于黄铁矿和毒砂中。构造蚀变岩型矿石中金矿物主要赋存于黄铁矿及少量毒砂中。两种矿石的金均以自然金为主,少量为银金矿,颗粒一般小于100μm,大部分为2050μm。  相似文献   

6.
戴富余  牛英杰 《矿产勘查》2014,5(3):511-518
通过光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总结了老挝琅勃拉邦省爬奔金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划分了成矿期次。研究表明:矿床中矿石矿物组成简单,硫化物种类极少,仅有少量硫盐矿物出现;分析显示白云石、方解石、菱铁矿、磷灰石、石英以及褐铁矿等与金关系密切;碳酸盐阶段是该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方解石、白云石等脉石矿物是爬奔金矿最主要的载金矿物,其次是石英。结合流体包裹体测试和研究,确定该矿床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该矿床深部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高山金矿产于泥盆系三河口组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中,矿体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产出部位与超基性岩有关,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黄(褐)铁矿化绢云片岩夹碎裂白云岩是主要含矿岩石。硅化、黄(褐)铁矿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是主要的围岩蚀变。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赋存状态以粒间金为主,次为裂隙金、包裹金。  相似文献   

8.
云南普洱银子山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碲化物型金多金属矿床,其位于滇西三江特提斯构造带,属于澜沧江断裂构造-火山岩带中南段的云县—景洪弧火山岩带。矿体主要赋存于志留系—泥盆系大凹子组中,与矿区发育的火山岩关系密切,产于硅化英安岩、硅化凝灰岩、蚀变火山角砾-凝灰岩内,其中矿石矿物形态为细脉状硫化物和团块状碲化物的金品位较高;矿体形态总体具有脉状、透镜状、分支复合状等特征;矿石具有明显的交代残余结构、填隙结构,具有脉状、角砾状构造,无明显的沉积构造特征;自蚀变带中心向两侧具绢云岩化(含金)→硫化物(含铜、锌、银,伴生金)→青磐岩化的蚀变分带模式;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性;岩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表明成矿流体总体呈还原性质,成矿物质部分可能来源于含矿火山岩。金主要以碲金矿、斜方碲金矿的形式存在,少量呈自然金形式。金矿化主要的成矿阶段(黄铁矿-碲化物阶段)的温度为150~280℃之间。矿床成矿年代可能为晚于(420.8±1.6) Ma。以上现象表明,银子山金多金属矿床为产于火山机构中的浅成低温火山热液碲化物型金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9.
宁乡式铁矿床广泛分布于华南及四川盆地等地区,矿体呈层状产于浅海相细碎屑岩—碳酸盐岩中,局部形态复杂,常见穿切关系及以鲕状赤铁矿为胶结物的角砾状矿石,围岩蚀变弱。矿床及矿石未遭受明显的后期热变质影响。矿石矿物为鲕状赤铁矿,大部分矿床中还共生有磁铁矿、菱铁矿,少量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砂粒表面遭受溶蚀而不平。矿石中常见完整的化石与鲕粒共存,部分化石被镜铁矿、磁铁矿交代,细粒白云石作为胶结物。矿石碳酸盐的δ13C为-2.8‰^-4‰,δ18O为18.7‰~20.7‰,87Sr/86Sr为0.7132~0.7176,不同于正常沉积的海相碳酸盐岩,而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相似,且自近矿围岩→赤铁矿矿石→磁铁矿矿石→菱铁矿矿石,δ13C、δ18O降低,86Sr/87Sr升高。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宁乡式铁矿可能并非简单的浅海相正常沉积矿床,而更可能是后生的,成矿作用可能与盆地卤水作用有关,沿特定层位交代成矿。  相似文献   

10.
贾飞  季春  邵永勇  李文军  王伟  李建军 《矿产勘查》2018,9(10):1968-1976
东光金矿床处于扬子板块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南秦岭印支期东西向褶皱带。金矿体受控于裂隙构造带,裂隙带充填石英脉可分为两期,早期石英脉不含矿,晚期含矿石英脉规模较小,沿早期石英脉内裂隙、石英脉壁和脉旁围岩的裂隙贯入。金矿物的赋存状态以裂隙金和粒间金为主,粒度粗大,几乎全为粗、巨粒。成矿过程初步划分为4个阶段:中粗粒自形黄铁矿-石英阶段、细粒他型黄铁矿-闪锌矿-金-石英阶段、细粒他型黄铁矿-方铅矿-金-石英阶段和细粒他型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阶段,主成矿期为第二和第三阶段。金矿体赋存于泥盆系星红铺组绢云母千枚岩的构造裂隙带内,矿石的含金性与硫化物的多少及脉岩的破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细粒他型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及碳酸盐化、绿泥石化蚀变叠加部位金富集程度较高,在镜下可见各类金属硫化物交代作用明显,显示了多期热液叠加成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马麟  孙江雄  祁有民 《矿产勘查》2021,12(9):1888-1897
青海省都兰县五龙沟金矿资源前景较好,本次研究在以往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槽探、硐探、钻探工程,并采集样品进行岩石薄片、光片等检测分析工作,对五龙沟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矿床成因开展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五龙沟金矿赋存于VII、IX、X、XI四条含矿破碎蚀变带中,圈定金矿体192余条,估算金资源量61.18 t。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均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最主要的金矿物为自然金。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交代结构、压碎结构、包含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以浸染状构造为主。金水口群及青白口系含金背景值高,为金矿集中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矿质来源,其与花岗岩体接触带是本区含矿断裂构造产生的基本位置,韧性剪切带的多次活动为金矿热液上升、运移提供了通道,也为金富集成矿提供了重要场所。金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12.
南金山金矿床是我国甘肃北山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受控于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组成的帚状构造系统,成矿地质背景条件独特。研究表明:南金山金矿主要赋存于次生石英脉体中,以透镜状、似脉状、脉状为主,具分支复合、膨大紧缩现象,帚状构造收敛区域构造应力集中,含矿热液来源丰富,有利于交代成矿;金(银)矿向西倾伏,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向东跷起,尚未发现稍有规模的盲矿体;金的富集与矿石中黄铁矿等金属矿物及其次生氧化矿物的含量具正消长关系;矿石中金银含量具正消长关系。  相似文献   

13.
陕西王家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新伟  汪超  李英  胡西顺  薛磊 《矿产勘查》2016,7(4):592-597
王家坪金矿床位于山阳—凤镇大断裂和镇安—板岩镇大断裂之间,柞水—山阳多金属矿集区东端,区域构造线呈东西向展布,矿区主要出露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地层,北侧发育一条断裂—酸性岩浆活动带,赋矿围岩为不纯的灰岩。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金矿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矿床,为一套低温元素组合,矿石类型为微细浸染型金矿石。初步总结了该矿床的成矿规律,建立了找矿标志,为下一步该类型金矿床的找矿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彰武县赵家沟金矿位于冀东—辽西金成矿带东缘,矿区共发现36条金矿化体,其中有8条主矿体,主要发育在19条北北西向断裂构造蚀变带中。该矿床矿石呈他形粒状结构,角砾状、脉状构造,金矿物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初步推断赵家沟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同时提出区内的断裂构造、石英脉以及矿化蚀变为主要的找矿标志,并指明后期找矿工作中应加强对构造蚀变带及深部矿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卡特巴阿苏金铜矿是近年来在新疆西天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与岩浆热液有关的大型金矿床。矿床典型金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含微量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金属矿物主要呈脉状、浸染状分布。矿石中金为自然金形式存在,主要以裂隙金、晶间金形式嵌布,少量为包裹金。自然金金成色为765~1000,平均874。主要蚀变矿物为绿泥石、方解石和钠长石。通过分析矿石中金属矿物组合、自然金中含金量以及蚀变矿物组合,认为矿石形成于热液矿床边缘的低温环境。结合矿床深部的矿源地质体(金铜矿化闪长岩)研究,认为现有矿体与矿源地质体之间的部位是进一步的找矿方向。通过矿床氧化矿石与原生矿石的对比,认为矿床地表的风化—残积过程使原生矿石中的金进一步富集,形成高品位的金次生富集带,具有较高的开采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曾小华  刘嘉  徐江嬿  杜文洋  刘雷 《矿产勘查》2020,11(9):1845-1852
双庙关金矿床是湖北麻城地区新发现的金矿床,位于桐柏—大别构造带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北东东向破碎蚀变带中,局部产于近东西向的石英脉中,矿体产状及品位稳定,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次之。矿体围岩主要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变辉长岩脉。通过研究双庙关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找矿方向为北东向破碎带内发育的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变质地质体。通过双庙关金矿与卸甲沟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认为两者同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方向认识对开拓桐柏—大别金矿找矿思路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择新疆阿尔金成矿带的祥云金矿床,采用地面和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高光谱蚀变矿物识别和提取,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提出了基于典型矿床的地质—高光谱遥感找矿标志建立思路,即地质方面主要针对大地构造位置、赋矿地层和岩性、控矿和赋矿构造、含矿岩体、矿区和近矿围岩蚀变等方面,地面高光谱主要针对矿区、矿体、矿化体、矿化蚀变带、近矿围岩、正常围岩的蚀变矿物分布等方面,航空高光谱遥感主要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近矿和外围地段高光谱蚀变矿物等方面开展矿床地质、地面高光谱和航空高光谱遥感找矿标志综合剖析。运用金矿床地质—高光谱遥感综合找矿标志,圈定了金及多金属找矿靶区,开展找矿应用,新发现了多条金铜矿化蚀变带,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此研究和工作思路表明:地质与高光谱遥感相结合,能为找矿提供准确且可靠的找矿标志信息。  相似文献   

18.
张超  白德胜  彭俊  梁永安  黄达 《矿产勘查》2022,13(6):853-860
Nyankanga金矿床是坦桑尼亚盖塔绿岩带规模最大的金矿床,位于坦桑尼亚克拉通北部。金矿床赋存在太古代火山—沉积序列中,围岩主要为条带状铁建造单元,被大型闪长岩体侵入。断裂构造发育,一系列NE-SW走向、NW倾向的断裂带穿切条带状铁建造单元和闪长岩体,Nyankanga断裂带是主要的变形区域,金矿化沿着条带状铁建造单元和闪长岩体接触带分布,金矿体赋存在断裂带中的角砾岩带中,闪长岩和条带状铁建造单元均有金矿化,但条带状铁建造单元中金品位更高。本文通过对Nyankanga金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进行研究,建立Nyankanga金矿床成矿模式,认为: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为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成矿流体、成矿物质和能量;NE向的Nyankanga构造带是本区主要控矿构造,为金矿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空间。该成果可对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宁 《矿产勘查》2020,11(3):452-457
东至县余村金矿是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呈脉状赋存于邓家组岩屑石英砂岩、粉砂岩中,空间上受东西向断裂控制。通过研究金矿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及变化规律、成矿地质条件,认为金矿成因类型为热液型,邓家组地层中伴随多热液蚀变的构造蚀变岩带、含多金属矿物的石英脉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樊磊  杨瑞  赵红瑞 《矿产勘查》2021,12(3):557-564
老米沟门金矿区位于河北省北部丰宁-隆化金成矿带上,主要赋矿层位为太古宇红旗营子组变质岩系。通过研究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确定矿区金矿的形成受太古宇红旗营子组地层、东西向、北北西-北西向的次级张性构造和燕山期岩浆活动共同控制,矿床的成因类型应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通过对老米沟门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总结矿床成因和主要控矿因素,上述研究对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及丰宁—隆化金成矿带的地质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