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间质纤维化(PF)是各种不同病因肺间质疾病的共同结局,是导致患者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PF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多为活动性呼吸困难,渐进性加重,部分患者伴有难治性咳嗽,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于IPF的治疗主要采用吡啡尼酮,但其治疗有一定局限性和严重副作用,并且对于IPF难治性咳嗽缺乏针对性的治疗。陶凯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载,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治疗PF类疾病的有效方案,以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为指导,博采众方,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和认可。现将陶凯教授对IPF难治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分析及临床治疗经验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纤维化 (Pulnuonary fibrosis,PF)是各种不同病因的肺部疾病 (如 SARS、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尘肺、过敏性肺炎、药物和放射线导致的纤维化,以及与胶原血管病有关的致纤维化肺泡炎等 )共同的结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不相同,严重性各异,但晚期多引起心肺功能衰竭 (如肺心病 )而死亡,对人类危害极大. PF的病理演变大多表现为各种因子对肺基底膜的破坏,激发肺成纤维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复制、增殖、合成过多的胶原为主,导致大量细胞外基质蛋白和胶原堆积,最终引起肺结构的损害 [1].目前对 PF的治疗仅限于非特异性抗炎、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疗效尚不理想想.因此,寻找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该病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独到的见解.现结合国内近 10年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寇焰 《北京中医药》2005,24(2):95-96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1PF)是原因不明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临床中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间质性肺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治疗肺纤维化有效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药物,但疗效并不确切,且副作用较多,中医药对此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关于益气活血法治疗肺纤维化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有大量的实验报道。但对其发病病机及治疗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故综合近年来关于益气活血法治疗肺纤维化的理论探讨与实验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玲  岳妍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5):102-103
肠系膜脂膜炎(mesenteric panniculitis,MP)是临床少见的发生在肠系膜脂肪组织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常累及小肠系膜[1-2].其病理特征为肠系膜脂肪组织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坏死、纤维化形成"假肿瘤肿块"[3].目前MP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复杂.西医临床治疗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为主,但患者仍有症状反复的情况.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岳妍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肠系膜脂膜炎验案1则,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病理特点是肺部炎症导致肺泡持续性损伤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PF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最常见类型,主要临床特点是渐进性劳力性气促、刺激性干咳、低氧血症、双肺弥漫性纤维化病变等,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肝脏纤维增生(细胞外基质合成)和纤维分解(细胞外基质降解)不平衡,导致纤维组织过度沉积,是一切慢性肝病的病理学基础,是形成肝硬化的必经病理阶段.肝纤维化是可逆的,但目前临床尚缺乏高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的西药,中医中药针对肝纤维化发生的各个环节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取得了很多进展,体现出巨大的优势,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成果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其抗肝纤维化的机理研究越来越深入,现仅就1994年以来的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寇焰 《北京中医》2005,24(2):95-96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1PF)是原因不明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临床中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膜纤维化(Peritoneal fibrosis,PF)是腹膜透析(PD)患者退出PD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腹膜间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蛋白、炎症反应、细胞因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系统、小分子RNA等方面对近年来PD相关PF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PD相关PF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TGF-β在PF的发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可以促使PMCs发生EMT,miRNAs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在PF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为防治PD相关PF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茹永新  张华梅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4):264-264,F003
肺纤维化(Phlmonary Fibrosis,PF)发病率近年显著上升,尤其是2003年亚洲大面积爆发严重急性肺损伤综合征(SARS)后,人们对肺间质炎症所致的PF更加重视.现代医学证明各种引起肺部炎性损伤的因素(包括肺泡炎和肺间质炎)都可以导致PF,其病理机制包括血管内皮和肺上皮细胞损伤,氧自由基释放,凝血系统激活,免疫反应,微循环障碍等[1].  相似文献   

11.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各种不同病因所致肺部疾病的共同结局,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结节病、尘肺、过敏性肺炎、药物和放射线导致的纤维化,以及与胶原血管病有关的致纤维化肺泡炎等病因各异,范围广泛的疾病谱。PF是现代临床难治病,在晚期多引起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生存率及治愈率极低,由于大多数肺部疾病的最终转归都伴随有肺纤维化,肺纤维化不仅是肺部疾病的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2.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各种不同病因所致肺部疾病的共同结局,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结节病、尘肺、过敏性肺炎、药物和放射线导致的纤维化,以及与胶原血管病有关的致纤维化肺泡炎等病因各异,范围广泛的疾病谱。PF是现代临床难治病,在晚期多引起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生存率及治愈率极低,由于大多数肺部疾病的最终转归都伴随有肺纤维化,肺纤维化不仅是肺部疾病的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3.
李彩东  吴斌  王聪庆  徐杰 《中成药》2005,27(11):1354-1355
葛根胶囊是以葛根为主要成分的院内制剂,多年的临床应用表明其在治疗肝硬化方面有一定的疗效.现我们采用四氯化碳(CCl4)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肝脏组织病理学及生物化学方面观察该制剂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常规应用保肝药物的基础上 ,加用肝病治疗仪治疗 30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 ,其中 2 0例治疗前后肝组织病理经HAI评分表明 (P <0 .0 5 )有显著性意义 ;可使大多数患者肝脏的坏死及小叶内炎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P <0 .0 1 ) ,纤维化也明显改善 (P <0 .0 5 ) ,但门脉炎症改善不明显 (P >0 .0 5 ) ,证明应用肝病治疗仪对改善肝脏病理及阻断病情发展有较好疗效 ,同时在保肝、恢复肝功能等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肺间质纤维化(PF)动物及临床实验研究结果的分析,发现瘀血内停是PF形成的重要病机、肺络痹阻是PF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宗气虚陷是PF发病的关键因素,提出升补宗气、软坚通络是治疗PF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目前,现代医学在肝纤维化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NF-κB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NF-κB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导致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过度表达,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发展。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通路来治疗肝纤维化。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干预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从而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该篇旨在综述中医药在治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对相关的中药和中药方剂进行评述,讨论其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由于纤维增生和纤维分解不平衡导致肝脏纤维结缔组织过度沉积所致,是各种慢性肝病后产生的一种共同结果,同时也是一切慢性肝病的病理学基础.瘦素是肥胖基因编码的肽类激素,具有细胞因子特性[1],同时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作用,包括炎症放大作用和免疫功能.研究显示,瘦素与肝纤维化的形成之间有着密切关系[2、3],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也许是揭示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的新的切入点,对于肝纤维化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是指肝脏纤维结缔组织过度沉积,是纤维增生和纤维分解不平衡的结果.纤维增生是机体对于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各种病因(如病毒、乙醇、寄生虫、铜铁沉淀等)所致反复或持续的慢性肝实质炎症、坏死,可导致肝脏持续不断的纤维增生而形成肝纤维化.从许多慢性肝病,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及病理演变来看,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连续的发展过程,二者难以截然分开.肝纤维化可逆转理论已达成共识,阻止肝纤维化即能治愈大多数肝病.所以,抗肝纤维化新药的研究开发拥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腹膜透析(P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方法,但透析时间的延长会导致腹膜纤维化的形成,从而使得患者腹膜功能丧失、退出腹膜透析[1]。生物不相容性的PD液、腹膜炎症及腹腔积血可导致急慢性腹膜炎症并损伤腹膜,逐渐导致腹膜纤维化及  相似文献   

20.
<正>肾纤维化(包括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硬化及肾血管硬化)是指肾脏在各种致病因素如炎症、损伤等作用下的病理修复反应[1,2],其实质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积聚及肾功能进行性的下降。西医目前用TGF-β1抗体、激素、干扰素、ACEI等抗纤维化,但疗效不太满意[3]。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