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甘草甜素和甘草酸单铵促进IL-2增强NK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研究甘草甜素和甘草酸单铵对人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甜素和甘草酸单铵本身无增强NK细胞活性的作用,但可明显促进IL-2增强NK活性,这种增强作用与甘草甜素和甘草酸单铵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对α-干扰素的诱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注射甘草酸二铵对 α-干扰素 ( α- INF)的诱生作用。方法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观察注射甘草酸二铵对小鼠 α- INF诱生作用。结果 :注射甘草酸二铵后最适诱生 α-干扰素时间为 2 4 h,细胞浓度以 1× 1 0 -7/m L为宜。结论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有诱生 α-干扰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受体NKG2D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20例原发性肝癌、23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0例慢性乙型肝炎及20名健康者的外周血NK细胞数量及其NKG2D的表达情况,并用酶标仪检测各组样本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NK细胞杀伤率、NK细胞NKG2D的表达率(中位数)、NKG2D+NK细胞数(中位数)、NK细胞中NKG2D的表达水平(中位数)及NK细胞数[(25±7)%、6%、0.7×107/L、15、(1.1±0.6)×108/L]均明显低于正常组[(63±7)%、36%、8.3×107/L、116、(27±1.1)×108/L]和乙肝组[(41±8)%、16%、2.8×107/L,49、(1.9±1.1)×108/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肝硬化组[(29±10)%、7%、0.6×107/L、29、(1.5±1.2)×108/L]比较也略低,但只有NK细胞NKG2D的表达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K细胞的活性与NK细胞数、NK细胞NKG2D的表达率、NKG2D+NK细胞数、NK细胞NKG2D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657、0.770、0.927、0.734,均P<0.01).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及其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明显降低,NKG2D的表达与NK细胞的活性密切相关,提高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水平可为原发性肝癌的过继免疫治疗开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锑钠(SSG)对NK92mi细胞的杀伤活性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liP-1)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NK92mi细胞,随机分为SSG处理组和未处理组,SSG处理组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SSG的培养基中培养16 h,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92mi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并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分析法检测经SSG处理后NK92mi细胞中SHP-1的活性.结果:未处理组NK92mi细胞的杀伤活性为(163.12±35.42)Lu,经过与1 mg/L,10 mg/L和100 mg/L SSG共同培养后,NK92mi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210.53±38.35),(353.25±31.99)Lu和(771.03±24.80)LU,NK92mi细胞的杀伤活性随SSG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高(F=210.16,P<0.05);经1 mg/L,10 mg/L和100 mg/L的SSG处理后,NK92mi细胞中的SHP-1的活性分别降低到未处理组的(57.9±6.3)%,(23.1±5.7)%和(5.2 4-2.8)%,SHP-1活性随着SSG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F=81.12,P<0.05).结论:SSG可能通过降低NK92mi细胞内的SHP-1活性来提高其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5.
用~(125)I—UdR标记靶YAC—1细胞建立8h~(125)I-UdR释放试验(8IRA),体外测定小鼠脾脏细胞NK活性。靶细胞标记的理想条件是:YAC—1细胞2×10~5/ml;加~(1250I-UdR74~111kBq/L;FUdR3×10~(-5)mol/L;在37℃、5%CO_2湿环境中培养5~7h,其~(125)I-UdR掺入量(标记率)为0.5cpm/细胞以上。影响~(125)I-UdR释放因素的研究表明,采用8IRA时,自发释放率在20%以下,而且NK活性的测定结果也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甘草酸铵对用人IgG免疫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外抗体合成的影响。将甘草酸铵加入淋巴细胞培养物中,分别于24h、48h、72h后,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抗体生成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甘草酸铵(1×10~(-7)mg~1×10~(-1)mg/ml)均可明显地抑制淋巴细胞抗体的合成,尤其以第三天最为显著。此结果提示,甘草酸铵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对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鼠心肌细胞培养36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甘草酸二铵(0.01~10 μmol/L).用丫啶橙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细胞的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甘草酸二铵加入细胞24小时后,随着剂量的加大凋亡细胞所占比值逐渐增加;同时Bax蛋白平均光密度值(MOD)逐渐增加,Bcl-2蛋白MOD逐渐下降,Bcl-2/Bax比值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明显促进心肌细胞的凋亡,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可能与Bcl-2/Bax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8.
小鼠非清髓性半相合骨髓移植造血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非清髓性预处理条件下,纯化的供鼠NK细胞对MHC半相合小鼠骨髓移植(BMT)造血重建的影响。 方法:以CB6F1H-2d/b(BALB/cH-2d×C57BL/6H-2b)小鼠为受者,C57BL/6H-2b小鼠为供者。60只受者小鼠根据不同照射剂量及不同NK细胞输注量随机分为10组,每组6只,经9.0、7.0、6.0 Gy 3个剂量60Co照射。经9.0 Gy照射后分为单纯照射组(Ⅰ)、半相合BMT组(Ⅱ)。经7.0 Gy照射后分为单纯照射组(Ⅲ)、半相合BMT组(Ⅳ)、NK细胞移植1组(Ⅴ)和NK细胞移植2组(Ⅵ)。经6.0 Gy照射后分为单纯照射组(Ⅶ)、半相合BMT组(Ⅷ)、NK细胞移植1组(Ⅸ)和NK细胞移植2组(X)。在照射后4 h移植供鼠骨髓细胞,其中NK细胞移植1组(Ⅴ、Ⅸ)每只受鼠移植前输注纯化供鼠NK细胞1×106,NK细胞移植2组(Ⅵ、X)每只受鼠移植前输注供鼠NK细胞5×105。以血常规、体重、生存期等变化为指标,观察60 d。 结果:①生存期:Ⅰ组为(5.83±0.98)d,其他组小鼠生存期均大于60 d。②移植后第10天时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Ⅴ、Ⅵ组WBC和PLT分别为(1.05±0.30)×109•L-1、(53.50±12.11)×109•L-1及(0.95±0.26)×109•L-1、(47.17±11.82)×109•L-1,明显高于Ⅲ、Ⅳ组(P<0.01);Ⅸ、X组WBC和PLT分别为(0.98±0.34)×109•L-1、(50.67±12.58)×109•L-1及(0.88±0.29)×109•L-1、(45.33±14.36)×109•L-1,明显高于Ⅶ、Ⅷ组(P<0.05)。 结论:MHC半相合BMT小鼠移植前输注纯化的供鼠NK细胞促进其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9.
鞘内注射孤啡肽对正常及创伤大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孤啡肽 (orphaninFQ ,OFQ)对正常及手术创伤大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方法 用3H TdR释放法测定大鼠脾脏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活性。结果 鞘内分别注射 0 .1、1μgOFQ后 ,正常大鼠NK细胞活性与生理盐水组 (NS)相比无明显差异 ;5、10 μgOFQ则明显抑制NK细胞活性 (P <0 .0 1) ,提示脊髓OFQ对正常大鼠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手术创伤后大鼠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 ,鞘内分别注射OFQ 0 .1、1、5、10 μg后NK细胞活性与单纯创伤组无明显差异 ,注射 2 0 μgOFQ后 ,NK细胞活性则比创伤组显著降低 ,提示鞘内注射OFQ不能翻转创伤介导的免疫抑制 ,大剂量的OFQ反而加剧免疫抑制。结论 脊髓OFQ在正常大鼠和创伤应激大鼠都具有免疫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杀瘤活性与肿瘤细胞表面MICA/B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乳腺癌细胞Bcap37、肾癌细胞769P及肺癌细胞A549表面MICA/B的表达,RosetteSep誖改进法分离人外周血NK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几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K562、Bcap37、769P及A549细胞表面MICA/B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60.35±0.50)%、(90.72±0.64)%、(55.59±0.55)%、(3.84±0.10)%;RosetteSep誖改进法分选出的NK细胞纯度为(96.52±2.42)%,在同一效靶比时,NK细胞对K562、Bcap37及769P的杀伤活性较强,与A549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K562与Bcap37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效靶比为5∶1、10∶1、20∶1时,NK细胞的杀伤活性与4种肿瘤细胞表面MICA/B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随着效靶比增加,相关性增强。结论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与肿瘤细胞表面MICA/B的表达水平相关,肿瘤细胞表面MICA/B的表达水平影响NK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1.
对于医院图书馆而言,传统医院图书馆不会消失且会长期存在下去;数字图书馆作为传统医院图书馆的补充,两者将共存互补,共同发展;医院图书馆将以复合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存在。  相似文献   

12.
髓室核固位体的烤瓷冠修复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利用髓室核固位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金属烤瓷冠的五年临床治疗效果,确定该种修复方法的适应范围及探讨常见的失败原因.方法:选择牙冠大面积破坏并经完善牙髓治疗的磨牙108例,利用磨牙的髓室作为主要的固位型,制作核,在此基础上制作金属烤瓷全冠,分别在6月、5年定期观察.结果:108例磨牙残冠利用髓室核固位进行全冠修复,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仅7例出现修复体脱落.结论:髓室核固位可以满足临床上磨牙大面积缺损的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从而大大减低了临床操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部队在各种“处突”及“灾害救援”行动中疾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在行动前及时做好卫勤保障准备,使部队防病治病措施迅速到位。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计算疾病构成比。结果: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发生最多,占总接诊人数的27.29%,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接诊人数的21.98%,损伤和中毒占21.42%。传染病最低,显示出部队在抗洪抢险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结论:抗洪官兵的疾病谱显示多元性,各系统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呈现集中发病的特点。在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病的同时,应加强对部队官兵卫生宣传及生活指导,同时对皮肤科疾病的预防工作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4.
医院门诊工作创新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笔者针对在我国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市场竞争的新形式下,从门诊服务的工作中理念、流程、模式、技术和环境创新5方面,阐述了当前形式下门诊发展与建设方向和目标,以及在管理工作中具体的实施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网络数据的优点,促进网络数据在现代医院统计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编程的方式从数据库提取数据,把数据转换为EXCEL形式并整理成符合医院发展需要又简单易看的统计表.结果我院利用网络数据,配合我院奖金二级分配、聘任制度改变的需要,形成各类统计表,并可网上查询,确保了竞争的公平性.结论网络数据的利用需要计算机工程人员的配合,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数据是现代医院统计工作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社会现象文化基础的视角出发,对当前医患关系存在的“主体撕裂”“价值撕裂”“行为撕裂”现象进行了客观描述和分析,并据此对中国式医患冲突做出初步判断,明确从医学文化视角看,当前医患关系虽已“撕裂”,还未“断裂”,尚可“医治”.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唯物辩证的思想为指导,对当前医患关系冲突现象进行了医学文化基础原因的深入分析,认为医学文化的社会基础要素、医学文化的自身基础要素的内在冲突是我国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文章明确提出了医学文化的4个社会基础要素和9个构成要素的理念,并且提出了解决医患冲突、重建医患关系的“5个和谐”之道,以弥合医患裂痕,实现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17.
18.
黄琦  林碧 《中国病案》2008,9(3):10-12
通过对病案信息质量监控方法的透视,分析病案信息在新形势下的突显作用,探讨当前病案信息监控问题,提出当今做好病案信息质量的四级监控方法:自我监控、科室质控、院级监控及病案科质控,以确保病案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30例95岁以上老人(长寿组)和30例中年人(对照组)细胞遗传学的比较研究结果。染色单体畸变率、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和亚二倍体细胞百分率长寿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0VS1.56/每100细胞、5.3±1.5/细胞VS4.1±0.6/细胞和8.88%VS6.78%,(P<0.05),故均可作为衰老指标。而有丝分裂指数(6.85%VS6.56%,P>0.05)两组无显著差别,说明长寿老人的细胞还能保持相当的分裂能力。加松胞素B(CB)后双核细胞微核率两组差异不显著(15.2‰VS13.9‰,P>0.05),其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