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鲜艳 《气象》2007,33(5):124-125
2月,全国平均气温为0.7℃,比常年同期偏高3.5℃,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8.0mm,较常年同期略偏多。月内,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高,19个省(市、区)的月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华北东部、西北东部、川渝等地的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发展;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雾天气,给春运交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惠芳 《气象》1990,16(1):58-61
月内,冷空气活动较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量分布不均匀,西南大部、长江中游等地偏多,华北、黄淮等地显著偏少;本月共有6个台风活动,其中2个在海南省登陆,2个在海南省南部近海经过。  相似文献   

3.
4.
周宁芳 《气象》2008,34(4):127-131
2008年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6.6℃,较常年同期(-5.9℃)偏低0.7℃,为1986年以来最低值,其中,上旬全国平均气温偏高1.6℃,中下旬受持续冷空气影响,全国平均气温偏低1.8℃;湖南、甘肃1月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低值。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7.6mm,较常年同期(12.1mm)偏多5.5mm。甘肃、青海、宁夏1月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值,黑龙江为最少值,辽宁、吉林为次少值。1月份我国南方地区出现50年一遇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雾天气;华南东南部、云南旱情缓解;黄河宁夏段封河速度加快,凌汛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5.
对1981-1995年的大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用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压预报于田县5月大风天气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6.6℃,较常年同期(-5.9℃)偏低0.7℃,为1986年以来最低值,其中,上旬全国平均气温偏高1.6℃,中下旬受持续冷空气影响,全国平均气温偏低1.8℃;湖南、甘肃1月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低值.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7.6mm,较常年同期(12.1mm)偏多5.5mm.甘肃、青海、宁夏1月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值,黑龙江为最少值,辽宁、吉林为次少值.1月份我国南方地区出现50年一遇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雾天气;华南东南部、云南旱情缓解;黄河宁夏段封河速度加快,凌汛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7.
赵伟  刘涛 《气象》2009,35(11)
2009年8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0.9℃,较常年同期(20.3℃)偏高0.6℃.福建、广西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0.5mm,接近常年同期.浙江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多值.月内,热带风暴天鹅、台风莫拉克先后登陆我国;内蒙古中东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等地气象干旱严重;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重庆、云南、河北、内蒙古、山东、四川、安徽等地遭受暴雨、冰雹、雷击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8.
李勇 《气象》2008,34(8)
2008年5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0℃,为历史同期第三高.新疆月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湖北、甘肃、青海为第三高.全国平均月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黑龙江月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宁夏、重庆为历史同期最少.5月份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下旬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局地受灾严重;南方部分地区遭受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西北东部及内蒙古等地干旱持续;北方出现4次沙尘天气过程;地震灾区震后阴雨天气多,给救灾带来不利影响.月内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4个热带风暴生成,但对我国近海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温暖期气候变化的花粉化石记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麦里泥炭剖面高分辨率花粉化石记录表明,东北科尔沁沙地在相当于中世纪温暖期阶段夏季降水量曾显著增加,主要表现为沙丘上的乔木和草本植物均获得了繁茂的生长,花粉沉积速率明显上升。作者推测,在中世纪温暖期中,欧亚大陆作为一个整体夏季温度可能暖于今天,这可能通过增强夏季风环流使中国东北夏季雨量增多,为沙丘植物茂盛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北京一次大风和强降水天气过程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利用3维强风暴冰雹分档模式(IPA—HBM)对2001年8月23日北京的一次伴有大风、暴雨和冰雹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并与部分观测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此次强风暴的生命史、降水分布、降雹的大小等要素做了较好的模拟,并能够模拟出伴随强风暴过程所产生的强下沉气流和及地面强风速切变(下去暴流)。从云微物理学角度分析了此次局地性大风的形成原因,认为由高空冰雹粒子的拖曳产生的负浮力作用是促发强下沉气流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冰雹的融化和雨水蒸发冷却对下沉气流起加速作用,冰雹的拖曳和融化作用对下沉气流具有决定性作用。强风暴所产生的爆发性强下沉气流最终导致了局地大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Record ozone loss was observed in the Arctic stratosphere in spring 2020. This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what caused the extreme Arctic ozone loss. Observation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examined in order to show that the extreme Arctic ozone loss was likely caused by record-high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STs) in the North Pacific. It is found that the record Arctic ozone los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extremely cold and persistent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over February–April, and the extremely cold vortex was a result of anomalously weak planetary wave activity. Further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weak wave activity can be traced to anomalously warm SSTs in the North Pacific. Both observations and simulations show that warm SST anomalies in the North Pacific could have caused the weakening of wavenumber-1 wave activity, colder Arctic vortex, and lower Arctic ozon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for the present-day level of 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 severe Arctic ozone loss could form again, as long as certain dynamic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相似文献   

12.
吐鲁番一次典型翻山大风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2日吐鲁番盆地出现一场大风。大风引发严重火灾,烧毁民房数百间。这场大风属于典型的翻山大风,预报有一定难度。本文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了形成这场大风的动力机制,为预报此类天气提供依据。另外,根据大风前期吐鲁番单站天文动力结构特征分析,也解释和印证了这场翻山大风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近47a商丘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商丘市8个观测站1961-2007年共47 a气象实测资料,分析了商丘大风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对大风日数减少的原因进行简要剖析,并探讨了产生大风的天气形势.结果表明:商丘大风日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总体呈减少趋势;月、季变化明显,4月最多,9月最少,春季最多,秋季最少.大风日数随年代减少与气候变暖及防护林带面积增加有关.产生大风的天气系统为中小尺度(阵性风),地面形势为南高北低和东高西低形势(南风)以及冷锋过境(偏北风).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detailed characteristics of a CASPII warm frontal passage are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This storm, Intensive Operating Period (IOP) 13 (February 26–27, 1992), was observed in detail with an array of diverse instruments. It has the advantage over earlier freezing precipitation studies of having simultaneous, in situ and remote sensing measurements by aircraft and ground‐based Doppler radar.

The associated precipitation was in the form of banded structures parallel to the front. Within these bands were embedded precipitation cores, some parallel to the band, some perpendicular. The warm front itself was characterized by major perturbations in its kinematic and thermodynamic features. The cores oriented parallel to the front were the result of embedded convection generated, at least in part, by the irregularities in the frontal surface.

The cores orie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front we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0°C isotherm on the underside of the frontal inversion. Precipitation phase change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of wide near 0°C regions, both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These region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observed precipitation types and led to complex precipitation‐thermodynamic‐dynamic interactions. Instabilities produced by these interactions are seen in wave‐like features observed by the Doppler radar in these regions, both parallel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frontal zone.  相似文献   

15.
应用改进后的MM5模式,采用包含有实际探空气球在各个气压层上精确的经纬度信息的新型探空资料,研究探空资料对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影响.通过对一次中尺度大风降温天气过程的模拟分析,可以看出:位置订正对初始气象要素场的改变虽然总体上有低层较小,高层较大的特征,但是在500hPa以下大气运动剧烈的情况下,低层气象要素场的改变量也会较大,甚至会超过高层相应的气象要素场的变化,速度场的改变尤为明显;位置订正使得模拟结果在数值和影响范围上都有效地减小了误差,更加接近实况;位置订正后,模式较准确的模拟出了该次向南推进的大风降温过程的移动变化,尤其是模拟的大风前沿位置与实况的对应关系较好,温度场的变化与速度场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呼伦贝尔市一次西南大风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2年4月19—20日呼伦贝尔市一次西南大风天气过程的成因做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尔山高压脊的形成和加强东移,配合下游鄂霍次克海阻高的加强,为本次大风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高空环流背景;蒙古气旋是本次大风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高空急流的形成为低层大气的加速运动提供动量、使低层锋区加强、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为本次大风天气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次级环流的形成把高空急流的动量传递到地面,是大风天气中动量下传的重要机制;较为旺盛的的对流运动使得次级环流得以生成和维持,为动量下传机制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江淮灾害性大风飑线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瑞姣  陶玮  周昆  邱学兴 《气象》2019,45(2):155-165
本文利用2000—2017年4—9月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地面和高空探测资料,识别出江淮地区35条飑线。空间分布显示,飑线主要形成于长江以北的平原地区。时间分布显示,40%的飑线发生在7月,其中7月下旬有一峰值;约37%的飑线形成于中午到下午,在午后到傍晚成熟,在下午至夜间消亡。较多的飑线向东南方向移动,移速集中于8~16 m·s~(-1),长度为200~250 km,强度为60~65 dBz,生命史为3~4 h。飑线的主要形成方式为离散区型(broken areal型),组织方式以后部层状云型(trailing stratiform型)居多,主要消散方式为逆向断线型(reversed broken line型)。把飑线的天气背景分成五种类型:浅槽型、深槽型、高压边缘型、槽后型和冷涡型。江淮飑线多出现在西风槽前;深槽型飑线引起的地面降温幅度最大;深槽型和冷涡型飑线的雷达回波核较高,天气也更为剧烈,除了降水和雷暴大风外,还可出现冰雹或龙卷。五种天气型的相同之处是对流有效位能大于1300 J·kg~(-1),0~6 km的垂直风切变大于10 m·s~(-1),抬升凝结高度多低于930 hPa,即低层为高温潮湿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