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世界能源危机,石出价格上涨,以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等为原料气的可控气氛也受到威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从节省能源出发,有必要寻找一种经济可行的代用品,氮基气氛热处理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在推广和应用这一新技术时,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氮气来源问题。众所周知,空气是由78%氮气、21%氧、0,94%氩气等组成的,从空气中取氮是取之不尽的。传统的制氮方法是深冷空气分馏法,在常压下氮的沸点是-196℃,氧是-83℃。把空气深冷液化再利用其沸点不同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市热处理应用技术交流会于85年7月1日至7月4日在哈召开,全国各地有138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由哈工大10位专家教授作了有关材料及热处理各个方面的科研成果报告,然后对四新成果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如新设备有氧探头氧势自动控制仪、调质钢硬度快速无损检测仪等;新工艺方面有稀土碳氮共渗、稀土硼基快渗、硼钒共渗、固定涂料光亮淬火等;新材料方面有909光亮淬火、防渗碳纸的应用等。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哈尔滨量具  相似文献   

3.
<正>氮-甲醇气氛把特定比例的氮气和甲醇,直接滴入高温炉内,甲醇在炉内充分裂解并与氮气混合,形成类似于吸热式气氛的稀释保护气氛,同时通入富化气和空气,通过控制富化气(丙酮或丙烷等)和空气的通断调节碳势。氮-甲醇气氛能维持Cp0.4﹪-0.6﹪的碳势,一般用作中碳钢光亮淬火是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在纺织中,因纲领承受着钢丝圈在其轨道上高速转动,就要求轨道必须具备非常高的光洁度、高的耐磨性和良好的疲劳强度。渗碳(碳氮共渗)淬火是20钢纲领通常采取的工艺,能够满足纲领的使用要求。本文对20钢渗碳(碳氮共渗)淬火的纺织纲领中非马氏体组织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纲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同时探讨了影响20钢渗碳(碳氮共渗)淬火后纺织纲领中非马氏体组织的产生因素,提出了控制其生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批林批孔运动大好形势推动下,大连石油七厂与天津市机械研究所共同协作,进行了热处理光亮淬火油研究试制工作,通过几个月的反复试验,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研制出具有不同冷却速度三种光亮淬火油GZ—1、GZ—2、GZ—3,为我国机械加工进行光亮淬火处理创造了条件。在机械加工方面,采用保护气氛淬火必须使用光亮性比较好的淬火油。因为机械热处理尽管在炉中进行,被处理零件可加热到光亮状态,但因没有比较好的淬火介质,热处理后  相似文献   

6.
油页岩干馏产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的创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铝甄法对桦甸油页岩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油页岩干馏气中含有大量的碳3(C3)、碳4(C4)组分(液化石油气),直接燃烧将不能合理利用能源。针对这一情况,对提取液化石油气(LPG)前后的干馏气进行了分析,分析后发现提取LPG后,干馏气燃烧热值仍能满足工艺要求,系统本身热量仍能自给自足。故在不影响瓦斯全循环油页岩分级干馏工艺的前提下,提出了瓦斯全循环油页岩分级干馏生产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的创新工艺,可以回收利用生产液化石油气(LPG)和燃料油,从而延长了产品链,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模具钢在假液化层内扩散渗硼、渗硼铜和渗硼铬的过程。现已表明,应用假液化层可大大强化化学热处理过程。进行了模具钢的渗硼、渗硼铜和渗硼铬研究,目的是获得高耐磨性的模具钢表面。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型民用液体燃料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型民用液体燃料为管道煤气与液化石油气等传统民用燃料的代用品,80年代在我国兴起,可以分成:醇基燃料、轻烃燃料、醚类燃料。本文概述它们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研究了可控气氛在热处理中的碳势能,通过对炉气碳势的影响因素、碳势的控制原理与方法的分析与综合,对影响炉气碳势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剖析。同时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对炉气碳势的测量与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目前最佳的渗碳工艺方法,即在整个渗碳过程中对碳势进行台阶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吸热式可控气热处理工艺用于工件的光亮退火、正火、无氧淬火、渗炭等方面,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质量好、三废少等优点。该工艺已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控气是用天然气、城市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含烃气体(C_nH_m)和空气混合,在900~1000℃下进行催化转化来生产的,其发生的反应很复杂。一般来说,C_nH_m经空气高温反应后成为CO、H_2、N_2、CO_2、H_2O、O_2、C,为了计算油或天然气与空气的化学计量  相似文献   

11.
某国外工程中的两台1280m~3丙烷球罐,设计结构为仅有上部人孔,无下人孔,致使传统的下部人孔安装燃烧器、上部人孔安装排气装置的施工方法无法实施。在施工现场实施了顶部人孔安装燃烧器,以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的内部燃烧法进行整体热处理;采用数控式加热系统,将加长喷嘴从上部人孔安装在球罐内进行加热;通过数控操作系统实现风、液化气进气量的调节和用排气口处的挡板进行废气排放量的调节,获得了满足热处理工艺要求的加热参数和曲线,实现了球罐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60年代,国外液体燃料大量供应,英国首先由煤烧间歇窑炉逐步发展为全马弗油烧隧道窑。70年代后期,天然气供应量猛增,窑炉结构又从传统式重型窑炉发展成为半轻型装配式隧道窑。80年代以来,随着高温纤维耐火材料的问世,新型间歇式轻体窑发展很快,这些窑炉都是以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或轻油作燃料。因此,新型间歇窑完全有再度兴起之可能。 我国陶瓷窑炉的发展和国外一样,也以  相似文献   

13.
技术市场     
以焦炭分子筛、沸石分子筛为吸附剂,用变压吸附法分离空气制N_2,是一种新氧氮分离技术。其装置紧凑、操作方便,制氮成本低,适于中、小用氮量用户使用。上海化工研究院开发的这套装置可代替钢瓶装氮,所产N_2可作粮食、食品防蛀、防霉、保鲜用保护气;可制备各种氮基气氛,进行金属热处理、粉末冶金烧结;可作设备、管道保护气和吹扫气,还可作油槽、油轮防爆填充气。沸石分子筛装置获上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焦炭分子  相似文献   

14.
《塑料制造》2004,(12):19-19
热处理工艺材料(淬火剂、渗剂、防渗剂、气氛和盐浴)和辅助材料(清洗剂、防锈剂、干燥剂、催化剂等)是热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优质工艺材料.就不能保证热处理零件和各种制品的优异质量。在热处理工艺材科中用量最大的是淬火剂。虽然有不少关于聚合物介质能完全取代油的说法,但在实际上由于独具的某些特性和在特定条件下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5.
用反应溅射法在Ar+N2混合气氛中制备了软磁性铁氮膜,并对样品进行了真空退火热处理。考察了制备条件和热处理对铁氮膜的微结构和软磁性能的影响。发现氮气的加入导致了晶粒尺寸减小和软磁性能改善,还能抑制热处理过程中的晶粒生长  相似文献   

16.
王静茹  史志平 《陶瓷》2005,(12):41-42
陶瓷窑炉常用的气体燃料有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和天燃气(含液化石油气)等。气体燃料有许多优点,如燃烧过程(包括温度、气氛、火焰长度等)容易控制,易于实现自动调节,本身可以预热,即用低发热量的煤气可以获得较高的燃烧温度,以适应产品烧成的工艺要求,或利用余热加热煤气,节约燃料。  相似文献   

17.
用反应溅射法在Ar+N2混合气氛中制备了软磁性铁氮膜,并对样品进行了真空退火热处理。考察了制备条件和热处理对铁氮膜的微结构和软磁性能的影响。发现氮气的加入导致了晶粒尺寸减小和软磁性能改善,还能抑制热处理过程中的晶粒生长。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工艺参数对镀层成份的影响及热处理方式对Ni-W-SiC复合镀层组织结构、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沉积工艺,可得到含Ni50~55%、W42~45.4%、SiC3.0~7.6%的复合镀层.NiWSiC复合镀层在镀态时为非晶态,经500℃热处理1h或氮碳共渗后,镀层已晶化,产生了镍固溶体和少量的-FeNi相,经氮碳共渗后还有WC和WN相.SiC微粒的加入显著地提高了Ni-W合金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经氮碳共渗后的复合镀层,其硬度和耐磨性优于其它镀层.  相似文献   

19.
王祺 《耐火材料》2018,(1):63-65
介绍了气体碳氮共渗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过程和在耐火材料成型模具热处理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气体碳氮共渗工艺不但延长了耐火材料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虽然目前气体碳氮共渗技术的设备及其自动控制水平较高,但是关键阶段还需人工控制,因此,需要操作工人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20.
1.热化学表面改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可控气氛渗碳和真空渗碳技术能显著缩短生产周期,节能、省时,同时可提高工件质量,不氧化、不脱碳,保证零件表面耐腐蚀和抗疲劳性,并减少热处理后机加工余量及清理工时。目前国际上碳势控制和监测,渗层布型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实际生产,并用计算机进行在线动态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