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从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内脏中提取、分离纯化多糖,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沸水提取与酶解联用的方法从多棘海盘车内脏脱脂粉中提取粗多糖;采用Q Sepharose FF强阴离子交换和Sephacryl S-100凝胶渗透色谱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硫酸-苯酚法、Folin-酚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十八角激光散射仪(HPGPC-MALL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别进行总糖含量,蛋白含量,分子量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采用甲基化、红外光谱(IR)、气质联用(GC/MS)和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波谱(NMR)法对纯化多糖结构进行表征。结果 从多棘海盘车内脏中提取粗多糖的收率为3.3%。经过离子交换和分子排阻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分子量均一的多糖组分 F2-A,该多糖主要由葡萄糖(Glc)组成,其糖含量为97.6%,分子量为2708 kDa,是一种以α-(1-4)-Glc为主链并含有少量β-(1-3,4)分支的海星内脏来源葡聚糖。结论 从多棘海盘车内脏中纯化得到一种高分子量、结构独特的葡聚糖,为将来从事其结构和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扁玉螺(Neverita didyma)中提取和分离纯化多糖,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和结构组成进行分析。方法依次采用水提和碱提方法从扁玉螺中提取粗多糖,采用DEAE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和Sephacryl S-300凝胶柱层析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总糖、蛋白、氨基糖、糖醛酸和硫酸根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对多糖纯化组分采用甲基化、气质联用(GC-MS)、红外光谱(IR)、电喷雾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波谱(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扁玉螺水提粗多糖(BYL-S)中不含有糖醛酸和硫酸基,其单糖组成只含Glc,进一步分离得到了4种水溶性多糖组分。碱提粗多糖(BYL-J)单糖组成相对复杂,除含有Glc外,还含有Man、GlcN、GalN、Gal和Fuc,其摩尔比为Glc∶Man∶GlcN∶GalN∶Gal∶Fuc=78.9∶1.7∶3.4∶2.2∶5.2∶5.6,进一步分离得到了3种多糖组分。对水提多糖纯化组分BYL-S2的结构分析表明其是以α-(1→4)为主链,含有少量β-(1→3,4)和β-(1→3)分支的D-吡喃型葡聚糖。结论从扁玉螺中提取分离得到了7种多糖组分,并确定了一种水溶性葡聚糖的结构,为扁玉螺多糖结构和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缢蛏中提取和分离纯化多糖,对其基本理化性质和结构组成进行分析。方法依次采用100℃热水提和碱提方法从缢蛏中提取粗多糖,采用Q 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cryl S-300凝胶柱层析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总糖、蛋白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对多糖纯化组分采用甲基化、气质联用(GC-MS)、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进行化学结构解析。结果从缢蛏中经热水提粗多糖(YC-S)和碱提粗多糖(YC-J)均为葡聚糖,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了4种水溶性多糖组分。对其中1种热水提多糖纯化组分YC-S2采用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82kD,且色谱峰单一对称,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纯度。结构分析表明,YC-S2是1种以α-(1→4)Glc为主链,含有少量的β-(1→3,4)和β-(1→4)分支的D-吡喃型葡聚糖。结论从缢蛏中提取分离得到了4种多糖组分,并初步确定了1种水溶性葡聚糖的结构,为缢蛏多糖结构和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海茸(Durvillaea antarctica)中提取分离多糖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方法采用冷水提取,然后用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纯化得到多糖HRC0和HRC1,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单糖组成,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波谱法(~1H-NMR,~(13)C-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结果 HRC0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27.9 kD的线型β-1,3-葡聚糖;HRC1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08.1 kD,且甘露糖醛酸含量高达83%的褐藻胶。结论海茸冷水提取物中主要是β-1,3-葡聚糖和高甘露糖醛酸含量的褐藻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肉中提取和分离纯化多糖,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和结构组成进行分析。方法 将牡蛎鲜肉制成丙酮粉,依次采用室温水,60 ℃热水和稀碱提取牡蛎粗多糖,对其总糖含量、蛋白含量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采用DEAE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和Sephacryl S-400凝胶柱层析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获得的纯化组分采用红外光谱 (IR)、甲基化、气质联用 (GC-MS)、电喷雾质谱 (ESI-MS) 和核磁共振波谱 (NMR) 等方法进行化学结构分析。结果 从牡蛎肉中提取得到了3种牡蛎粗多糖,单糖组成都只含有葡萄糖 (Glc)。对粗多糖进一步分离,得到了5种多糖纯化组分。对水溶性多糖纯化组分 MC-11 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明其是以 →4)-α-D-Glc-(1→ 为主链,含有 →3,4)- β-D-Glc-(1→和 →2,4)- β-D-Glc-(1→ 分支的 D-吡喃型葡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299 kDa。结论 从太平洋牡蛎肉中分离纯化得到了5种多糖组分,并采用多种方法确定了1种纯化组分 MC-11 的结构,为牡蛎多糖结构与活性关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种紫贻贝水提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紫贻贝中提取和分离纯化多糖,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分析,为紫贻贝多糖活性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将紫贻贝鲜肉制成丙酮粉后,经60℃热水提取,去核酸和采用Sepharcryl S-300凝胶层析分离得到了一种水溶性多糖组分(HWS)。采用硫酸-苯酚法、Folin-酚法、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分别对HWS的总糖含量、蛋白含量、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测定,并通过甲基化和气质联用(GC/MS)分析、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技术对HWS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 HWS是以(1→4)-α-D-Glcp为主链,含有少量的→2,4)-Glcp-(1→和→6)-β-Glc-(1→分支的葡聚糖,平均每6个主链糖残基含有1个分支。结论采用60℃热水提取和凝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紫贻贝多糖,通过多种化学分析及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确定了HWS的结构,为紫贻贝多糖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裂蹄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针裂蹄Phellinus linteus(Berk.et Curt)Aoshima提取水溶性多糖,经甲醇分级与DEAE-纤维素柱层析获针裂蹄葡聚糖,平均分子量约为13000。该葡聚糖经部分乙酰解、酶试验、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及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色—质联用分析,证明为多分枝结构。主链由β(1→3)-D-葡萄糖基组成,侧链由β(1→6)键连结,在分枝或末端存在少量β(1→4)糖苷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来源于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硫酸多糖进行结构表征和抗凝血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两步酶解法从沙蚕中提取多糖;利用强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离子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HPGPC-MALLs)联用技术、硫酸软骨素酶ABC酶法分析、核磁共振氢谱(1H-NMR)等方法,研究纯化多糖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通过测定APTT、PT和TT评价其体外抗凝血活性。结果 从沙蚕中纯化得到了2种硫酸多糖组分PAE1和PAE2,二者的总糖含量、蛋白含量、硫酸根含量及分子量分别为65.21%、14.31%、0.33%、24.49 kDa和53.08%、11.33%、13.46%、57.39 kDa。PAE1主要由Gal(43.58%)、Glc(32.63%)、GalN(8.71%)、GlcA(7.66%)及少量Fuc(2.77%)组成;PAE2主链为硫酸软骨素C(GlcAβ1→3GalNAc6S),支链主要由Fuc(35.33%)、Gal(20.9%)和Glc(8.98%)构成。PAE1和PAE2均可明显延长APTT和PT。结论 首次从沙蚕中提取、分离得到2种硫酸多糖,其中PAE2是1种含有Fuc、Gal与Glc支链并具有明显的体外抗凝血活性的结构新颖的类硫酸软骨素,该发现为沙蚕硫酸多糖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瓜蒌皮对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ip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低下模型,ig给予瓜蒌皮浓缩液后采用含药血清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TT法考察巨噬细胞的活性及其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测定小鼠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系数、血清溶血素含量、淋巴细胞的转化率。结果:瓜蒌皮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吞噬系数、血清溶血素含量,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及其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结论:瓜蒌皮有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分子量醋柴胡多糖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抗炎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截流不同分子量的透析袋将醋柴胡多糖进行不同分子量分离;采用MTT法检测不同分子量醋柴胡多糖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中性红吞噬实验检测多糖对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采用Griess法检测不同分子量醋柴胡多糖对LPS刺激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NO释放的影响。结果 分离得到<3.5KD,3.5-50KD,50-100KD,100-300KD,300-1000KD,>1000KD 6个不同分子量段的醋柴胡多糖;各分子量段醋柴胡多糖在1.95-31.25 μg/ml 范围内对巨噬细胞无毒性;除<3.5KD分子量段外,其它分子量段醋柴胡多糖能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活性,且100KD以上醋柴胡多糖活性更显著;各分子量段醋柴胡多糖均能显著抑制LPS刺激Raw264.7炎症细胞NO的释放。结论 分子量是影响醋柴胡多糖抗炎免疫活性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抗凝血活性海洋硫酸多糖HP1-1的结构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以及气质联用色谱(GC-MS)和核磁共振波谱(NMR)方法,对抗凝血活性海洋硫酸多糖HP1-1的结构进行解析。结果 海洋硫酸多糖HP1-1的分子量为297 kDa,总糖和硫酸基含量分别为78.1%和12.3%;HP1-1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含有少量半乳糖、阿拉伯糖和甘露糖;HP1-1糖链中含有→4)-Glcp-(1→、→3)-Glcp-(1→、→3,4)-Glcp-(1→、→4)-Arap-(1→、→3,4)-Galp-(1→和→3)-Galp-(1→,硫酸基位于→4)-Glcp-(1→的C-3位和→3)-Galp-(1→的C-4位。 结论 海洋多糖HP1-1是主要由葡萄糖组成的硫酸多糖,含有多种糖基连接方式,为独特结构序列的新颖海洋硫酸甘露阿拉伯半乳葡聚糖。  相似文献   

12.
β-葡聚糖苷酶对三七皂苷-Fe的转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文首次报道利用工业酶制剂对三七皂苷-Fe进行酶转化的研究。方法从三七茎叶总皂苷中分离鉴定三七皂苷-Fe,利用工业酶制剂β-葡聚糖苷酶对三七皂苷-Fe进行转化。树脂法、硅胶柱层析及薄层层析法分离、纯化酶转化产物;1HNMR和13C NMR光谱数据分析鉴定酶转化产物Ⅰ是20(S)原人参二醇-20-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人参皂苷-Mc);转化物Ⅱ是20(S)原人参二醇-20-O-β-D-吡喃葡萄糖苷(C-K)。结果酶解动力学的研究中,经过24h的反应,三七皂苷-Fe的转化率接近95%。结论β-葡聚糖苷酶转化三七皂苷-Fe的途径为三七皂苷-Fe→人参皂苷-Mc→C-K。  相似文献   

13.
枸杞糖缀合物和糖链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确定巨噬细胞是枸杞糖缀合物和糖链免疫作用的靶细胞之一。方法应用中性红吞噬实验和鸡红细胞吞噬实验测定了枸杞糖缀合物LbGp4和糖链LbGp4-OL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用硝酸根还原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生物活性测定法测定了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IL-1β和TNF-α含量和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LbGp4和LbGp4-OL在(10~100)mg.L-1剂量范围内均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静息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增加活化的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增加巨噬细胞培养上清NO、IL-1β和TNF-α的浓度,并增强对L929细胞的杀伤活性,促进胸腺细胞的增殖反应。结论LbGp4和LbGp4-OL对静息和活化的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巨噬细胞产生NO、分泌IL-1β和TNF-α的含量和生物活性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巨噬细胞是LbGp4和LbGp4-OL免疫作用的靶细胞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李润秋  张翼伸 《药学学报》1983,18(6):430-433
由针裂蹄Phellinus linteus(Berk.et Curt)Aoshima提取水溶性多糖,经甲醇分级与DEAE-纤维素柱层析获针裂蹄葡聚糖,平均分子量约为13000。该葡聚糖经部分乙酰解、酶试验、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及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色—质联用分析,证明为多分枝结构。主链由β(1→3)-D-葡萄糖基组成,侧链由β(1→6)键连结,在分枝或末端存在少量β(1→4)糖苷键。  相似文献   

15.
枸杞糖缀合物LbGp2的理化性质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离纯化枸杞糖缀合物(LbGp2 )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活性。方法 采用柱色谱法得到LbGp2 ,经HPLC ,CE ,GC ,SEC及糖含量分析、元素分析和氨基酸分析等研究其理化性质,并用半体内法、形态学计数法和比色法等研究了Lbp2对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淋巴细胞的转化以及对小鼠血清半数溶血等的影响。结果 LbGp2是均一组份,其分子量为6.8×104,糖含量为90.7% ,糖组成为Ara Gal 3∶4(摩尔比) ,并含有18种天然氨基酸。免疫活性试验表明Lbp2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结论 LbGp2是均一的糖缀合物,有免疫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云芝子实体多糖化学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云芝子实体中多糖的化学结构。方法 应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一均一多糖组份B-1-3。通过完全水解、甲基化、一维和二维1H和13CNMR阐明B-1-3的化学结构。结果 经完全水解证实B-1-3主要由Glc单糖残基组成,用HPLC方法测得其分子量为3.16×105,通过对甲基化反应数据和1H和13CNMR分析发现B-1-3为由β-D-1,4-Glc和β-D-1,3-Glc残基构成主链的葡聚糖,同时在β-D-1,3,6-Glc及β-D-1,4,6-Glc残基处产生分枝。经1H和13CNMR分析表明B-1-3分子中存在β-D-Glc-1→3-β-D-Glc-β-D-Glc-1→4-β-D-Glc及β-D-Glc-1→4-β-D-Glc-β-D-Glc-1→4-β-D-Glc片段。结论 云芝子实体多糖B-1-3为由β-D-1,4-Glc,β-D-1,3-Glc和β-D-1,6-Glc残基构成主链的葡聚糖。  相似文献   

17.
从蒺藜(Tribulus terristris L)茎和叶中提出醇溶皂甙后,再提取水溶性粗多糖,其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为Ara.,Rha.,Xyl.,GalA.,Gal.,Glc.,Man.,6.0:2.1:1:3.6:3.4:7.7:2.9.粗多糖经分级与纯化得一均一级分H,其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为Ara.,Rha,Xyl,GalA,Gal,Glc,1.6:2.4:0.1:3.5:1.3:1。H为酸性杂多糖,分子量约为10万。经果胶酶酶解、β-D-半乳糖苷酶酶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部分酸水解、甲基化、与GC及GC-MS分析等,表明H为α-D-GalA(1→4)与L-Rha(1→2)可能交替连接构成的主链,一些Rha.上带有分枝。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凝胶色谱等方法,从马鹿茸血蛋白酶解产物中分离纯化获得免疫活性肽.通过体外试验研究其免疫活性.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可依据氨基酸的疏水性对肽段进行分离,经梯度洗脱后,其中用75%乙醇洗脱所得的组分促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最高.纯化所得的产物中组分3具有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可刺激白介素-1的分泌、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扇贝多肽(PCF)对免疫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地塞米松(DEX)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和吞噬鸡红细胞法分别检测PCF腹腔注射对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证明PCF腹腔注射能够明显提高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P<0.05),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5)。结论PCF腹腔注射对DEX所致的免疫低下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蛇六谷葡苷露聚糖(KGM)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KGM对小鼠巨噬RAW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观察巨噬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吞噬中性红和流式细胞仪测FITC-dextran的方法检测KGM处理后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吞噬活性;采用Griess法测定NO,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6,IL-1β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含量;采用qRT-PCR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相关基因iNOS,IL-6,TNF-α,IL-1β,TLR4,My D88,TRAF-6,TRAM和NF-κB等的表达。结果 KGM在50~400 mg·L~(-1)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没有细胞毒性。KGM处理24 h后,RAW264.7细胞体积增大,胞内颗粒小泡增多,呈不规则多边形,部分细胞伸出伪足,表现为典型的激活态;中性红吞噬实验和流式测定FITC-dextran实验结果表明,KGM 50~200 mg·L~(-1)能显著提升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吞噬活性,与对照组相比,KGM 100 mg·L~(-1)分别使细胞吞噬活性提高101.4%和404.3%。Griess法检测表明,KGM能显著增加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合成和释放NO,其中KGM100 mg·L~(-1)处理组细胞NO含量与LPS 5 mg·L~(-1)作用相当,与对照组相比,NO含量提高318.1%。ELISA检测表明,KGM 50~200 mg·L~(-1)能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IL-6,TNF-α和IL-1β等细胞因子,与对照组相比,KGM 100 mg·L~(-1)明显使细胞因子分泌量分别增加415.5%,158.6%和458.0%(P<0.01)。qRT-PCR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KGM组IL-6,i NOS,TNF-α,IL-1β,TLR4,My D88,TRAF-6和NF-κB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表明KGM可以激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的核转录因子NF-κB和TLR4。结论 KGM对小鼠巨噬RAW264.7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活性,能够显著提升小鼠细胞RAW264.7的吞噬能力,促进分泌与释放NO和TNF-α等相关细胞因子,推测可能是通过激活TLR4/My D88/NF-κB信号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