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牦牛坪稀土矿是我国第二大轻稀土矿,主要矿藏有氟碳铈稀土矿、伴生萤石和重晶石等。为提高微细粒级稀土回收率,采用混合浮选工艺替代原稀土浮选工艺,并研发了新型捕收剂 CXS-211,优化试验提高了新药剂对矿石性质的适应性。闭路试验结果表明 :新药剂可获得稀土 REO 回收率 92% 以上、萤石回收率 88% 以上的混浮精矿。  相似文献   

2.
某萤石矿石的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某萤石矿石中萤石和重晶石含量高,但矿物可浮性相近,分离难度较大。采用优先浮选工艺,糊精为主要抑制剂,获得了较好的分离指标。闭路试验获得精矿品位96 28%,回收率64 25%的分选指标。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尾矿中稀土、萤石品位低、含泥高、组成复杂且含有重晶石捕收剂等特点,以FCF-1为稀土萤石混合浮选捕收剂,采用混合浮选法对其进行回收,得到稀土萤石的混合精矿,其稀土品位18%,萤石品位55.57%;混合精矿再经湿式强磁工艺(一粗一扫一精,磁场强度1.5T)分选出最终结果为品位68.42%的稀土精矿,回收率达到55.01%,尾矿中的萤石品位富集到79.39%品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该厂为提高萤石浮选精矿品位与回收率,排除重晶石对萤石浮选的干扰,将萤石按不同品级加以回收,获得了萤石精矿品位为96%-97%、萤石次精矿品位为85%-88%,其实际总回收率为75%-80%的较好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包头矿的物质组成及其特点。根据其矿石特点,制定了包头矿选矿综合利用新工艺。该工艺采用脂肪酸捕收剂浮选稀土和萤石,使之与铁和含铁硅酸盐矿物分离;随后采用不同的方法脱除剩余的脂肪酸和使用螯合型捕收剂羟肟酸(盐)进行稀土和萤石分离,稀土、萤石浮选尾矿采用细磨和选择性团聚新技术使铁和含铁硅酸盐矿物获得满意的分离。其半工业试验指标:铁精矿品位62.83%、含氟0.18%、含磷0.074%,铁回收率82.44%,稀土总回收率39.44%,其中高品位稀土精矿品位61.10%,回收率25.13%,低品位稀土精矿品位39.44%,回收率14.31%,萤石精矿品位含氟化钙90.22%,回收率11.10%。  相似文献   

6.
福建某萤石矿含CaF2为18%左右,属于低品位萤石矿,试验采用预先脱硫-浮选萤石工艺,常规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一个萤石精矿品位为90.36%,回收率为77.33%的萤石精矿;采用中矿再选流程可获得两个萤石精矿,萤石精矿1品位为97.37%,回收率为44.76%;萤石精矿2品位为86.65%,回收率为25.68%;综合萤石精矿品位为93.17%,回收率为70.44%的良好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7.
从柿竹园老尾矿中回收钨萤石试验研究,采用钨萤石混合浮选—强磁分离—黑钨浮选、白钨与萤石加温浮选分离的工艺流程,最终获得了含钨23.65%、回收率36.11%的黑钨精矿,含钨52.14%,回收率11.94%的白钨精矿,含萤石83.54%、回收率63.49%的萤石精矿。实现了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采用烷基异羟肟酸及其胺盐作为稀土矿物捕收剂,从该矿主东矿体中贫氧化矿原矿、萤石稀土混合泡沫产品和重选稀土粗精矿中优先浮选稀土有关问题。通过对上述三种试料进行试验,均获得稀土品位大于60%,回收率大于50%的高品位稀土精矿和分低品位稀土精矿。证明了烷基异羟肟酸及其胺盐是稀土矿物有效捕收剂;采用优先浮选稀土选矿工艺从该矿中综合回收稀土是切实可行的。但是,由于萤石稀土混合泡沫产品和重选稀土粗精矿中矿物表面剩余氧化石腊皂的影响,都需采取强抑制、强捕收才能获得满意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柿竹园钨钼铋尾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及可选性试验研究。根据尾矿性质,确定采用预先筛分粗颗粒直接抛尾,细粒级进入萤石浮选,粗精矿精选,产品强磁脱硅,部分中矿单独再选产出低品位萤石精矿的混合流程。最终获得高品位萤石精矿,CaF297.22%,回收率为55.06%,低品位萤石精矿CaF290.89%,回收率为8.16%。  相似文献   

10.
对某硫化矿浮选尾矿采用石灰浮选法粗选,浓浆加温搅拌法精选浮选白鸽,成功地进行了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等脉石矿物的分离,获得了国标一级白鸽精矿,钨总回收率达82.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