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失眠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失眠的相关因素以及减少其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睡眠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入睡困难、睡眠中断、醒后难睡、早醒是失眠的常见症状。相关因素有焦虑,抑郁,皮肤、肢体痛,病理、生理因素,睡眠环境。结论:对糖尿病伴失眠有效的护理干预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采用个体化的综合疗法。提高患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荣林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他继承了路志正、董德懋两位老中医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注重调理脾胃,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跟随高老师出诊,整理高荣林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方——调中安神汤.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调中安神汤治疗痰热扰心失眠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32例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对照组使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使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在治疗结束后,统计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和PSQI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在停药3周后的失眠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FBG、2 h PBG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使用六味地黄汤治疗,不仅能够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使血糖保持在平稳的状态,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长期睡眠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失眠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睡眠类疾病,睡眠障碍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渐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代医学治疗失眠推荐采用认知行为(CBT-I)疗法,以及催眠、抗焦虑等处方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失眠具有安全可靠的优势,本文综述以阴阳开阖枢运气理论,以及《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为辨证大纲,浅谈运用三因司天方和《伤寒论》经方治疗失眠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药治疗性研究文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状况、存在问题、结果作一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价,为改进和提高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药临床研究水平提供方法学依据和意见。方法:选择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和中国中医药科技文献数据库,检索1979~2000年公开发表在国内各种医学期刊上的中医药疗法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研究对象选择、随机化方法、盲法、组间可比性、样本量大小、统计学处理、疗效评价指标、退出与失访病例的分析、不良反应的观察等。结果:1979~2000年公开发表的中医药疗法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计200篇。选择研究对象有明确纳入标准的有5篇,有排除标准的为7篇,有33篇文献描述了随机分组方法;采用盲法试验的有18篇,其中单盲6篇,双盲12篇;113篇文献描述组间有可比性;196个RCT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多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临床疗效指标以血压、症状、实验室指标为主;27.5%的临床研究报告了治疗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只有12篇文献报告进行了随访观察。结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进行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药临床研究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但以中、小样本试验为主,且研究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未见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影响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可信度。  相似文献   

6.
目前非药物疗法,特别是认知行为学疗法已经在失眠的治疗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近年来,运动疗法被认为是非药物疗法中一种经济,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运动疗法可能的改善失眠的潜在机制进行探索,对以往文献中运动疗法对于慢性失眠的影响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临床失眠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痰解郁安神汤联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失眠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到福建省漳州龙海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失眠伴抑郁症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与观察组(化痰解郁安神汤联合中医情志疗法),每组96例。比较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在中医证候总积分、HAMD评分、PSQ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化痰解郁安神汤联合中医情志疗法方法可有效改善失眠伴抑郁症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失眠的影响。方法:70例PSD伴有失眠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常规治护,治疗组36例加耳穴埋豆治疗,疗程3周。治疗前和治疗后24h、1周、2周、3周分别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3%,对照组为73.4%,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穴埋豆疗法治疗PSD伴失眠症状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的中医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 2 2例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 ,采用中药口服、静注和针灸按摩等综合疗法 ,对照组 2 0例 ,无上述中医药综合治疗 ,病程自然过程 ,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明显 ,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检索相关文献,就正念疗法在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和心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包括正念疗法的概述、治疗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作用途径、干预方法、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慢性低血压在睡眠医学科常见,很多伴有各种失眠问题.目前该病有效治疗的西药不多,部分效果不肯定,同时有不良反应,长期治疗评价较少.中医药治疗该病研究较多,大部分是小样本临床观察性研究,效果好令人期待,系统的临床治疗整理多不全面,没有形成共识,鉴于此作者对近30年的有关研究方剂分析归纳,积累共识,期待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沈宝藩国医大师在前人治疗失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60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以"虚实辨证"为纲的辨证思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介入手术后共病失眠的现象,提出了"术后必有瘀,术后必有虚""久病多郁,久病多虚"等思想观点,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法方药特色.笔者结合多年跟师学习所得和个人临床体会,将沈师经验进行总结,并初步探索中医结...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is a common, disabling condition with many diverse symptoms including anxiety, depression, insomnia, and body pain. These symptoms are likely to be helped by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owever, PTSD is not yet a recognized disorder (bing ming) in Chinese medicine. In preparation for a phase II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TCM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treatment of PTSD symptoms, a TCM diagnostic pattern framework for persons who meet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DSM-IV) definition of PTSD was sought. METHODS: Three approach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most likely TCM pattern differentiations for PTSD: an English-language TCM textbook review on the conditions "depression," "anxiety," and "insomnia"; a survey of 20 experienced practitioners of TCM; and TCM assessments of 21 individuals affected by PTSD. Two TCM practitioners synthesized the information into a list of pattern differentiations. RESULTS: The most likely pattern differentiations for PTSD were Heart Shen disturbance caused by Heat, Fire, or a constitutional deficiency; Liver Qi stagnation; and Kidney deficiency. Secondary patterns identified were outcomes of long-term Liver Qi stagnation-Liver overacting on Spleen/Stomach, Liver Fire, Phlegm Fire, Phlegm-Damp, and Heart Fire-and constitutional deficiencies in the Heart, Kidney, and Spleen organ systems. CONCLUSIONS: The use of extant literature, expert knowledge, and clinical TCM diagnoses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TCM diagnostic structure for PTSD. The results can inform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TCM.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guide research design involving different diagnostic systems.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人类慢性疾病中患病人数最多的疾病之一。目前早期糖尿病的诊疗管理只注重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忽略了在发展成为糖尿之前这一阶段(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的诊疗管理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而使得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糖尿病患病人数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作者认为,建立基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特定科研模式,以新的理论指导临床,以临床验证新的理论,有助于发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前期的理论与创新,从而延缓糖尿病前期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趋势。论文通过对糖尿病前期的理论进行溯源,强调未病先防;通过糖尿病前期的临床诊疗探索实践,总结治方创新;分析糖尿病前期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以指南解读和全面筛查夯实基础,实施中医药早期干预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对临床及科研对糖尿病前期中医药防治研究思路与方法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自拟方益气养阴调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T2DM)临床有效率。方法:纳入利辛县中医院糖尿病科就诊的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均30人,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片进行常规降糖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益气养阴调糖饮进行治疗,总共观察24周。观察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糖指标(FPG、2hPG、HbA1c)、血脂水平(TC、TG、LDL-C、HDL-C)以及2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0.00%,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生化指标包括:血清FPG、2hPG、HbA1c、TC、TG、LDL-C、HDL-C值均明显改善(P<0.05),且中药组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降糖干预的基础上予以服用益气养阴调糖饮能够改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精神疲倦、口咽干燥、自汗盗汗、手足心热、失眠多梦等气阴两虚型中医症状,调节血糖、血脂相关指标,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我国核心期刊刊载的卒中后失眠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分析,以了解该领域大体的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 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中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和(或)北大核心期刊收录的卒中后失眠护理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数量、期刊、基金、作者、机构、地区、关键词、研究类型及内容进行分析。 结果 纳入文献111篇,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护理研究》刊载量最多,以随机对照研究为主。对卒中后失眠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干预开展了研究,现研究热点是对卒中患者行中医护理、正念疗法干预失眠。 结论 我国正处在卒中后失眠护理的初始阶段,早期较多开展了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研究,现今中医护理、正念疗法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
综述情志护理结合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指出大部分都停留在护理环境的改善、与病人沟通交流等方面的经验总结与体会上,涉及诸如情志相胜法等中医特色的护理措施较少,对病人进行心理评估时临床欠缺的是有效量化评估。因此今后应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更有临床意义的情志护理理论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解郁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3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1例,对照组22例;中药组给予解郁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观察4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w、4w末采用睡眠状态问卷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临床总体量表中对副反应评分法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w末,中药组显效率54.9%,对照组为59.1%(P>0.05);SQ评分两组治疗2w末起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均<0.01),并随治疗时间的延续逐渐下降;同期两组间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中药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地西泮组。结论解郁丸治疗失眠疗效与地西泮相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地西泮,安全性、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药材降糖方治疗糖耐量异常及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就诊的糖耐量异常(5例)及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55例)共计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食药材降糖方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及胰岛素功能指标,同时对药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HbA1c、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FBG、2 h PG、CHO、TG、LDL-C、FIN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食药材降糖方对糖耐量异常及2型糖尿病患者可起到辅助降糖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HbA1c、HDL-C水平及HOMA-IR。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枣仁安神胶囊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予以枣仁安神胶囊模拟剂,观察组予以枣仁安神胶囊,2组均连续服药4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各因子的变化、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50.8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能够显著减少失眠患者的夜间觉醒的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增加总睡眠时间.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6%,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枣仁安神胶囊治疗失眠疗效肯定,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