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学军 《湖北医学院学报》2000,21(3):238-239,256
目的:观察原发性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对预防复发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997年10月至1999年3月门诊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施行单纯切除术,并在翼状胬肉切除后立即用浸有0.01%丝裂霉素C的棉片覆盖5min。对照组公施行单纯切除术,不使用丝裂霉素C0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72只单纯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患眼有9只眼复发,复发率为12.50%,未发现任何严重并发症,对照组19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鲜人胎盘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可行性,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翼状胬肉患者56例,(64只眼)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31只眼)采用单纯胬肉切除巩膜暴露术,术中胬肉根部结膜下注射平阳霉素0.02mg;治疗组28例(33只眼)采用胬肉切除后羊膜移植。术后随访观察3-6月。结果 对照组31只眼中3只眼复发(复发率9.6%),治疗组33只眼中1只眼复发(复发率3.3%),两组间复发率、术后刺激症状及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刺激症状轻,并发症少,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翼状胬肉根部切除术115例,结果术后术眼反应轻,手术痕迹不明显,眼球活动自如,随访0.5~3年,原发性胬肉复发2列,复发性胬肉复发1例,复发率2.6%,可见翼状胬肉根部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疗效可靠,优于其他术式。  相似文献   

4.
翼状胬肉是一三角形纤维血管组织,从球结膜侵入透明角膜,在单纯切除术后具有很高的复发率。我们研究了12例(12眼)翼状胬肉术后丝裂霉素C滴眼治疗的疗效和毒性。在手术后用0.02%丝裂霉素C1日2次滴眼共有何病例复发,也未见有何严重副反应,提示此种治疗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阻翼状胬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5.
王冰  徐倩侠  靳燕 《重庆医学》2003,32(4):494-495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盲法将翼状胬肉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3例)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B组(22例)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及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观察术后角膜愈合、角膜缘新生血管及球结膜是否有翼状胬肉样组织。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A组复发3例(13.04%);B组复发1例(4.55%)。结论:新鲜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均能有效的减少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但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手术系自体眼表组织移植,取材方便,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及排斥反应,复发率更低,为治疗翼状胬肉并防止复发的更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赵曦泉 《中原医刊》2001,28(2):22-23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单纯切除术后复发率高,临床通常联合抗代谢药物来防止复发,研究表明:丝裂霉素C(Mitomycin C MMC)可显著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但近年来发现其可引起延迟角膜创面修复,巩膜浅溃疡等并发症,临床上尚无公认的最佳给药方法。作者观察1996年8月至2000年1月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病例117眼分组术中应用MMC,以探讨MM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的适宜给药浓度及方法。 1 临床资料 对象:我们对我院1996年7月至2000年1月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病例117眼,不考虑患者的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5-氟尿嘧啶(5-Fu)预防翼状胬肉手术复发的临床观察,方法:对185例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患,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施行手术,一组联合应用5-Fu施行手术,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种药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5-Fu与MMC一样都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预防复发的最有效,最安全和方便的药物,而且5-FU阶廉,易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114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男25倒,女83例,年龄33~62岁。随机分A、B二组,A组48眼行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6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二组均随访6~18个月,平均6.7个月,比较二组患者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48眼中16眼复发,复发率33,33%;B组66眼中3眼复发,复发率为4.55%;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3L(x^2=14.57,P〈0,05),B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减少了术后的复发率,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移植,部分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及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观察术后角膜愈合、角膜缘新生血管及球结膜是否有翼状胬肉样组织。结果术后随访36~72个月,有5眼复发,复发率为6.58%。结论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能有效地减少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是治疗翼状胬肉并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应用0.02%丝裂霉素C(MM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27例(27眼)。将所有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分为单纯翼状胬肉切除组(对照组)与单纯切除联合应用低浓度0.02%(0.2mg/mL)MMC观察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的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为27.3%;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6.2%;40岁以下人群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较高;两组术后均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0.02%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操作简单、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特点,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周瑞棠 《广东医学》2006,27(8):1214-1215
目的探讨结膜辩移植防治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采用观察组胬肉切除+结膜辩移植术36例与对照组单纯胬肉切除术40例进行术后对比,术后随访2年。结果观察组36例,治愈30例,复发6例,复发率为17%;对照组40例,治愈28例,复发12例,复发率为30%。结论翼状胬肉切除+结膜辩移植术能明显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讨论安全有效浓度下,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体自体结膜移植术中的应用,观察对翼状胬肉的复发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54例64眼原发性胬肉者施行显微镜下胬肉切除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联合术中或术后丝裂霉素C(mitomycin C MMC)的应用,经5-12月随诊,与单纯手术组(27例33眼)原发性胬肉术后复发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复发率要术中用药组为3.33%,术后用药组5.88%,对照组18.18%,经X^2检验,术中、术后用药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术中或术后应用MMC的复发率差异无性,均可降低胬肉的复发率。结论 适时、适量应用MMC对有效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带蒂结膜瓣移植及术后应用丝裂霉素滴眼液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98例(130眼),随机分成3组:A组29例(3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常规使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点眼治疗,B组35例(47眼),C组34例(45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术后B组常规使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点眼,C组应用0.1g/L丝裂霉索联合皮质类固醇滴眼液点眼治疗。结果随访观察6~24个月,A组有11眼复发,复发率28.95%,B组有4眼复发,复发率8.51%.C组有1眼复发.复发率2.22%。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应用丝裂霉素滴眼液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对86例(100只眼)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MMC),并与翼状胬肉切除术中未用MMC组98例(120只眼)对照,进行疗效随访观察8~36个月,平均22个月。丝裂霉素C组能提高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成功率,效果良好,未见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纯翼状胬肉切除、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MMC与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翼状胬肉患者共81例(81只眼),随机分为一组(翼状胬肉单纯切除),二组(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MMC),三组(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每组27例患者,观察术后角膜愈合、角膜缘新生血管及球结膜是否有结膜翼状胬肉样组织增生。结果随访3~24月,一组9例复发(33.33%);二组4例复发(14.81%);三组1例复发(3.7%)。结论单纯的手术切除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翼状胬肉的复发。MMC应用目的在于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于恢复角膜缘干细胞的数量,因而,两种手术方法均可行。但角膜缘上皮联合结膜移植手术方式系自体眼表组织移植,手术简便安全、成功率高,是处理翼状胬肉复发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翼状胬肉及术中、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并加以分析。方法:术前3天~1周常规点抗生素眼药,预防合并感染,减轻结膜充血等炎症反应。术中用0.4%丝裂霉素C(MMC)棉片浸泡4分钟后冲洗残液。术后点用0.02%(MMC)眼液1周。结果:治疗观察47例,47眼中,6眼术后5~8周有不同程度的复发,复发率为12.77%。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采用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较满意,复发率低。药物价格低且易得,基层医院可常规施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翼状胬肉159例(186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77例92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组82例94眼,术后随访4个月-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结膜充血、水肿和异物刺激感,3~7d后症状逐渐减轻。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92眼中,复发19眼(21%);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94眼中,复发21眼(22%),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手术后复发与手术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18.
施中伟  吕雁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211-1212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术与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带蒂结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翼状胬肉患者112例(124眼)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术与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带蒂结膜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诊观察6~24个月。结果游离结膜移植组治愈54眼(96.43%),复发2眼(3.57%);带蒂结膜移植组治愈66眼(97.06%),复发2眼(2.94%)。两种方法的治愈率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1、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相似,但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带蒂结膜移植术手术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术后舒适感更好。  相似文献   

19.
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翼状胬肉41眼进行改良的翼状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治疗,并与行单纯切除术治疗的45眼作对照。结果术后随访10~18月,羊膜移植组41眼中有3眼复发,复发率7.32%;单纯切除组45眼中有16眼复发,复发率3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可有效地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探讨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实用手术技巧。方法将131眼初发性翼状胬肉随机分为A组(73眼):采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治疗;B组(58眼):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使用撕裂霉素C治疗。两组均由同一医生手术操作,术后随访观察1~2年。结果术后随访中A组术后表层角膜炎发生率较B组少(P〈0.05)。翼状胬肉复发A组4眼,复发率为6.3%;B组10眼,复发率为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刺激症状轻、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