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黔中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坡面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3年的定位试验探索了贵州中部地区20°坡耕地不同植被条件下的水、土流失量与养分流失状况,明确了在坡度较大的坡耕地上种植牧草和发展条带种植是较好的截流保墒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不同草篱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法研究狼尾草和野古草2种草篱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在坡耕地上狼尾草的水土保持效果优于野古草,平均减少地表径流52%,减少土壤侵蚀量为76%。在0~60 cm土壤中野古草和狼尾草处理的铵态氮含量接近,均超过对照;0~100 cm土壤中野古草处理的硝态氮和速效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51和5.30 mg/kg,均显著高于狼尾草和对照处理;各处理土壤各层次全量养分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但差异不大。草篱对土壤各层次全量养分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显著。[结论]草篱能有效地减少坡耕地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  相似文献   

4.
不同农艺措施对马龙坡耕地烤烟农艺性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不同农艺措施对烟叶的叶面积影响不大,顺坡种植与横坡种植相比较,烤烟各方面农艺指标都比横坡种植的差,但是后期烟叶落黄较好。秸秆处理的烤烟,移栽30 d表现出缺氮现象,烤烟移栽90 d,秸秆处理烟叶的叶绿素含量高于不施用秸秆处理的,不同部位烟叶的叶绿素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为上部〉中部〉下部。  相似文献   

5.
6.
研究西南土石山区3种坡度、3种耕作措施下坡耕地的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和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横坡垄作、梯田提高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毛管孔隙度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耕作措施对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无明显影响;横坡垄作小区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13.59%,梯田小区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18.52%,横坡垄作和梯田对坡耕地的土壤含水量均有促进作用,其中梯田的作用更加明显;在研究坡度(4.5°~14.4°)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加,横坡垄作的水土保持效益先增大后减小,梯田的水土保持效益则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松干流域土壤氮磷流失特征,为该流域坡耕地氮磷流失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玉米+秸秆无还田+顺垄(CK)、玉米+秸秆立茬还田+横垄(CSSC)、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横垄(CSC)、大豆+秸秆粉碎还田+横垄(SSC)与苜蓿+粉碎还田+横垄(ASC)5种模式,通过多年(2014-2016年)大田定位试验,采用坡耕地径流实验装置,开展土壤氮磷流失比较研究。【结果】不同种植模式下坡耕地土壤氮磷流失的差异较大,与玉米(CSC)相比,大豆(SSC)与苜蓿(ASC)水土保持效果更好,土壤流失量减少了19.2%~26.7%,土壤氮流失负荷减少22.9%~31.3%,土壤磷流失负荷减少18.9%~32.4%,径流量减少4.8%~18.4%。玉米立茬还田和粉碎还田与对照相比,土壤流失量减少了37.9%~59.6%,径流量减少了42.4%~57.3%。横垄耕作和顺垄种植相比,水土流失量减少了42.4%~76.8%。坡耕地土壤流失量为190.63~1106.25kg/hm~2,径流量为23.22~106.59t/hm~2;土壤氮流失负荷为0.33~2.46kg/hm~2,土壤磷流失负荷0.13~0.91kg/hm~2;径流氮流失负荷为9.24~41.46g/hm~2,径流磷流失负荷为0.84~7.46g/hm~2。【结论】松干流域坡耕地采用玉米、大豆、苜蓿横垄种植模式均能有效减少土壤氮磷流失;坡耕地氮磷流失主要体现为土壤氮磷流失,径流的氮磷流失量很小,几乎可忽略。  相似文献   

8.
水土流失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实验,对土壤养分流失的机理和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泥沙流失地土壤养分流失的主要因素,随坡度增大土壤养分逐渐降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南部养分流失预测模型和以坡度作自变量计算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式。并进一步对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与作物产量的关系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有效的防治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提高坡耕地持续利用。[方法]在陇中半干旱区6°~7°的坡耕地上,设传统耕作下春小麦与苜蓿间作(TWL)、马铃薯与苜蓿间作(TPL)、鹰嘴豆与苜蓿间作(TCL)、免耕秸秆覆盖下春小麦与苜蓿间作(NTSWL)、马铃薯与苜蓿间作(NISPL)、鹰嘴豆与苜蓿间作(NTSCL)6个处理,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定位研究,并分别探讨保护性耕作对每种间作方式的土壤容重、饱和导水率以及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T)相比,免耕秸秆覆盖(NTS)增大了土壤的容重,提高了表土的饱和导水率,使土壤的稳定性有所提高,水分易于入渗。免耕秸秆覆盖(NTS)可明显减少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结论]保护性耕作是控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云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基本情况调查,结合近年来该省实施的部分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方案资料,分析了云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任务及措施设计方案、取得的效益.从目前的试点情况看,还需要根据治理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措施设计的针对性,以确保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1.
不同农艺措施对云南红壤坡耕地钾素平衡和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野外径流小区的实地观测,研究种植方式、施肥方式和等高植物篱条带3种农艺措施对云南红壤坡耕地土壤钾素平衡和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高种植+平衡施肥+等高植物篱条带组合农艺措施条件下,收获玉米带走钾192.41 kg/hm2,水土流失带走钾15.56 kg/hm2;顺坡种植+农民习惯施肥收获玉米带走钾126.08 kg/hm2,水土流失带走钾538.06 kg/hm2.等高种植增加收获玉米带走钾素12.70 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钾素356.82 kg/hm2;平衡施肥增加收获玉米带走钾素61.59 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钾素47.97 kg/hm2;等高种植和平衡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减少水土流失带走钾素117.71 kg/hm2;顺坡种植和习惯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减少水土流失带走钾素518.14 kg/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野外坡度为26.05%的径流小区实地观测,研究种植方式、施肥方式和等高植物篱条带3种农艺措施不同组合对云南红壤坡耕地氮素投入、带走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高种植+平衡施肥+等高植物篱条带组合农艺措施条件下,收获玉米带走的氮为177.24 kg·hm-2,占水土流失和收获玉米带走氮总量的99.42%,水土流失带走1.03 kg·hm-2的氮,占水土流失和收获玉米带走氮总量的0.58%;顺坡种植+农民习惯施肥收获玉米带走的氮仅为120.31 kg·hm-2,占水土流失和收获玉米带走氮总量的79.36%,而水土流失带走31.29 kg·hm-2的氮,占带走氮总量的20.64%.等高种植比顺坡种植增加收获玉米带走氮素13.36 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18.53 kg·hm-2;等高种植和平衡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因占用少量土地而减少收获玉米带走氮素6.09 ks·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5.73 kg·hm-2;顺坡种植和习惯施肥条件下,等高植物篱条带减少收获玉米带走氮素5.39 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29.97 kg·hm-2;平衡施肥比习惯施肥增加收获玉米带走氮素49.66 kg·hm-2,减少水土流失带走氮素6.00 kg·hm-2.云南红壤坡耕地氮素的平衡主要与氮肥、钾肥施用量和玉米籽粒、秸秆产量有密切关系,施氮量高,氮素投入高于带走;平衡施肥玉米籽粒、秸秆产量高,氮带走总量较多,氮素带走略高于投入;习惯施肥玉米籽粒、秸秆产量低,氮素投入高,带走较少.  相似文献   

13.
孟超峰  王静  郭熙盛  吕国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133-136,140
[目的]研究不同保土截留措施对巢湖地区坡耕地的水土保持效应。[方法]利用长期定位小区试验,研究植物篱+秸秆覆盖(HM)、植物篱(PH)和浅垄(CT)对坡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植物篱与秸秆覆盖结合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和效果,从而不断完善植物篱与秸秆覆盖技术。[结果]与常规耕作对照(CK)相比,植物篱+秸秆覆盖、植物篱和等高垄作处理的径流量与产沙量分别降低43.00%和48.52%、36.52%和40.52%、33.11%和38.42%。常规耕作处理径流水中总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5.19和1.12 mg/L,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植物篱、植物篱+秸秆覆盖和等高垄作处理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高14.62%和30.49%、12.96%和25.42%、10.77%和27.34%。不同处理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HM、PH、CT、CK,且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高于10~20 cm土层。植物篱+秸秆覆盖、植物篱和等高垄作处理耕层土壤速效养分与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且HM处理显著高于对照(CK)。[结论]植物篱与秸秆覆盖可以作为源头控制农田养分流失的较好措施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水蚀风蚀交错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水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水温效应的研究,为水蚀风蚀交错区提供多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并为当地农田采用合理的耕作措施提供依据。运用定位监测和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耕地传统耕作与免耕、秸秆覆盖、地膜覆盖、起垄地膜覆盖、套种5种保护性耕作措施陡坡地的水温效应。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免耕、地膜覆盖都能够显著提高表层水分含量,而深层免耕水分含量较低,秸秆覆盖水分含量较高;各保护性耕作都有在气温低时保温和在高温时降温的作用。各保护性耕作对水温有正效应,其中秸秆覆盖更优于其他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结合“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探索复合地埂措施在黑土侵蚀山区坡耕地治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单位长度复合地埂拦蓄量与单位面积坡面来水量确定不同坡度复合地埂定型参数;根据调查研究确定施工方法;采用小区及实测对比的方法确定效益.[结果]选择穆棱市跃进北沟项目区进行复合地埂为主的坡耕地治理典型模式建设,项目区保水率和保土率分别达到96.14%和99.73%,实施治理坡耕地平均每年产粮797×104kg,比当地平均水平提高12.38%,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结论]复合地埂是低山坡耕地中的一项有效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大理洱海湖滨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的部分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主要是通过将此次农田土壤样品测试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农田土壤样品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农田土壤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理洱海湖滨区农田土壤存在日趋酸化趋势。同时,分析了农田土壤日趋酸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土壤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大理洱海湖滨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的部分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主要是通过将此次农田土壤样品测试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农田土壤样品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农田土壤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理洱海湖滨区农田土壤存在日趋酸化趋势。同时,分析了农田土壤日趋酸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土壤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土壤侵蚀定位土芯Eu示踪新方法所获得的大量的侵蚀及其因子实测数据 ,建立黄土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空间分异和坡面侵蚀预测模型。模型可操作性强 ,所需因子数据用常规方法即可获得 ,因而可用来预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和坡面侵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定点、定位、定坡度、定土壤类型,于1997~1999年在贵州省长顺县凯佐乡设置了不同耕作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坡度11~13°)不同耕作栽培技术对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影响极大.顺坡平作水土流失最大,横坡少耕最小.作物产量最高的为横坡聚土盖膜,其土壤侵蚀量达无明显侵蚀的国家标准.土壤侵蚀与降水径流同步发生,主要集中于每年的6月份,土壤侵蚀量占全年的2/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